高一必修三知識點(語文 生物 化學 歷史 政治)

字號: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任何一個科目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必修三知識點(語文 生物 化學 歷史 政治)》,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必修三知識點(語文 生物 化學 歷史 政治) 篇一
    1.絕
    ①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停止)
    ②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隔絕)
    ③以為妙絕(極點)
    ④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非常)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橫渡)
    ⑥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傳》)(斷絕)
    2.強
    ①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
    ②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強健、強壯)
    ③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木蘭詩》)(有余、略多)
    ④乃自強步,日三四里(《觸龍說趙太后》)(qiǎng,勉強)
    ⑤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戰(zhàn)》)(強盛)
    3.假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借、借用)
    ②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借助、利用)
    ③乃吾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假裝)
    ④假有人焉,舉我言復于我,亦必疑其誑(假如、如果)
    4.望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遠看)
    ②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鴻門宴》)(盼望、希望)
    ③先達德隆望尊(《送東陽馬生序》)(聲望)
    ④予猶記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記》)(農歷十五日)
    5.聞
    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勸學》)(聽見)
    ②博聞強志(《屈原列傳》)(見聞、見識)
    ③初聞涕淚滿衣裳(《聞軍官收河南河北》)(聽說)
    ④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鄒忌諷齊王納諫》)(使上級聽見)
    ⑤況草野之無聞者歟(《五人墓碑記》)(聲望、聲名)
    ⑥以勇氣聞于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聞名、出名)
    ⑦掃后更聞香(《和張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
    2.高一必修三知識點(語文 生物 化學 歷史 政治) 篇二
    通過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
    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神經元。
    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產生高興,并傳導興奮,進而對其他組織產生調控效應。
    神經元的結構:由細胞體、突起[樹突(短)、軸突(長)]構成。軸突+髓鞘=神經纖維
    2、反射:是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活動方式。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huán)境變化作出的規(guī)律性應答。
    3、反射?。菏欠瓷浠顒拥慕Y構基礎和功能單位。
    感受器:感覺神經末稍和與之相連的各種特化結構,感受刺激產生興奮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在腦和脊髓的灰質中,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構成
    傳出神經
    效應器:運動神經末稍與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興奮: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tài)變?yōu)轱@著活躍狀態(tài)的過程。
    (2)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3)興奮的傳導過程:靜息狀態(tài)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興奮狀態(tài)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電流(膜外: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興奮向未興奮部位傳導
    (4)興奮的傳導的方向:雙向
    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1)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就是通過突觸實現的
    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2)興奮的傳遞方向: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內,所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
    (即在突觸處)的傳遞是單向的,只能是: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上個神經元的軸突→下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
    6、人腦的高級功能
    (1)人腦的組成及功能: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機體活動的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有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小腦:是重要的運動調節(jié)中樞,維持身體平衡;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呼吸中樞;下丘腦:有體溫調節(jié)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是調節(jié)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
    (2)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語言中樞的位置和功能:書寫中樞(W區(qū))→失寫癥(能聽、說、讀,不能寫)運動性語言中樞(S區(qū))→運動性失語癥(能聽、讀、寫,不能說)聽性語言中樞(H區(qū))→聽覺性失語癥(能說、寫、讀,不能聽)閱讀中樞(V區(qū))→失讀癥(能聽、說、寫,不能讀)
    (3)其他高級功能:學習與記憶
    3.高一必修三知識點(語文 生物 化學 歷史 政治) 篇三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雷雨發(fā)莊稼”涉及反應原理:
    ①N2+O2放電===2N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2.氨的工業(yè)制法:N2+3H22NH3
    3.氨的實驗室制法:
    ①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裝置:與制O2相同
    ③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④檢驗方法:
    a)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驗,會變藍色。
    b)用沾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煙產生。NH3+HCl=NH4Cl
    ⑤干燥方法:可用堿石灰或氧化鈣、氫氧化鈉,不能用濃硫酸。
    4.氨與水的反應:NH3+H2O=NH3H2ONH3H2ONH4++OH-
    5.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
    6.碳酸氫銨受熱分解:NH4HCO3NH3↑+H2O+CO2↑
    7.銅與濃XX反應:Cu+4HNO3=Cu(NO3)2+2NO2↑+2H2O
    8.銅與稀XX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
    9.碳與濃XX反應:C+4HNO3=CO2↑+4NO2↑+2H2O
    10.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NH3↑+HCl↑
    4.高一必修三知識點(語文 生物 化學 歷史 政治) 篇四
    享譽世界的制瓷業(yè)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瓷器的國家。
    2.商代燒制出了原始瓷器
    3.東漢瓷器的生產技術達到成熟階段,早期生產的是青瓷,后來又燒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tǒng)。
    5.宋代我國制瓷技藝大放異彩,涌現出一批名窯。
    6.元朝景德鎮(zhèn)窯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燒制出白地藍花的青花瓷。
    7.明清時期中國瓷器的高速發(fā)展,景德鎮(zhèn)成為全國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燒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為有名,到了清代,還發(fā)明了琺瑯瓷。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琺瑯瓷
    5.高一必修三知識點(語文 生物 化學 歷史 政治) 篇五
    信用工具:
    (1)信用貨幣:
    含義:代替金屬貨幣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證券被利為信用貨幣。
    職能:流通和支付手段。
    (2)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匯票:外埠結算,銀行匯票、商業(yè)匯票。
    A、信用卡:含義:是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fā)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yōu)橐惑w,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xù),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B、支票:含義: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種類:近期和遠期支票,記名或不記名支票,現金和轉帳支票在我國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
    ①轉帳支票:用于同城結算,付款單位或個人開票后,收款到銀行把款轉入自己帳戶。
    ②現金支票:是由付款單位開出,收款人憑票到銀行支取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