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成語故事

字號:

成語故事從人們?nèi)粘J褂玫拇罅砍烧Z中精選出一些成語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進(jìn)行講述,這些成語故事的語言生動、通俗易懂,能夠幫助孩子了解歷史、通達(dá)事理、學(xué)習(xí)知識、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素材,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獨(dú)特魅力。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中華成語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中華成語故事 篇一
    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叫盧毓,在魏國做官,由于他為魏文帝曹丕出了許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為侍中、中書郎。
    有一次,魏文帝對盧毓說:"國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關(guān)鍵就在你了。選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聲的,名氣不過是在地上畫一個餅,不能吃的。"
    盧毓回答說:"靠名聲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發(fā)現(xiàn)一般的人才。由于修養(yǎng)高,行為好,而有名的,是不應(yīng)該厭惡他們。我以為主要的是對他們進(jìn)行考核,看他們是否真有才學(xué)?,F(xiàn)在廢除了考試法,全靠名譽(yù)提升或降職,所以真?zhèn)坞y辯,虛實(shí)混淆。"
    魏文帝采納了盧毓的意見,下令制定考試法。
    釋義: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2.中華成語故事 篇二
    古時候,有一個既愚蠢又固執(zhí)的富翁。有一天,他去拜訪另外一個富翁。到了這個富翁的家里之后,他看見那樓房造得十分華麗美觀,明亮寬敞,心中非常羨慕。他呆呆地望著樓房,暗暗地想:我的錢財(cái)一點(diǎn)兒也不比他少,為什么不可以建造一座這樣高大美觀的樓房呢?他回到家里以后,馬上就把當(dāng)?shù)氐墓そ痴襾?,問道:“那座氣派非凡的高樓是你建的嗎?”工匠回答說:“是我建的?!备晃毯芨吲d,跟工匠說:“你也照樣給我建一座那樣的高樓吧。”木匠答應(yīng)了這個富翁的要求。
    沒多久,工匠就動手建造高樓了。富翁看到工匠從地上建造房屋,感到奇怪,就問:“你們這是干什么呀?”木匠答道:“建三層樓房啊?!备晃搪犃?,直搖腦袋,著急地說:“我不要下面兩層,趕快給我建造最上面的第三層?!蹦窘陈犃诉@傻話,真是哭笑不得,耐著性子給他解釋:“這是辦不到的。如果不造第一層和第二層,第三層是建不起來的。”富翁堅(jiān)持他的意見:“我不要下面兩層,你們一定要給我建最上面的那層?!碑?dāng)?shù)氐娜藗兟犝f這件事后,都覺得這個富翁太愚蠢可笑了。
    “空中樓閣”就是從這個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原意是指懸在半空中的樓房亭閣。后來,人們就用它來比喻虛幻的事物或脫離實(shí)際的空想。
    3.中華成語故事 篇三
    戰(zhàn)國時期,廉頗是趙國戰(zhàn)功赫赫的大將,被封為上卿。藺相如因“完璧歸趙”等出色的表現(xiàn),也被提升為上卿,而且位居廉頗之上。
    廉頗很不服氣,揚(yáng)言說:“藺相如出身低賤,僅靠一張嘴皮做些事,地位竟然超過我。要是見到他,我一定要羞辱他?!?BR>    藺相如知道后,就盡量避開廉頗,以免與他發(fā)生沖突。
    有一天早朝,藺相如的車馬正好與廉頗的車馬相遇,藺相如連忙命令車馬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讓廉頗的車馬先行。
    藺相如的做法讓手下的門客很不解。藺相如解釋說:“秦王我都不畏懼,難道我會害怕廉將軍嗎?現(xiàn)在,秦國是強(qiáng)國,但秦國不敢攻打我們趙國,就是因?yàn)橼w國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如果我和他鬧矛盾,只會對秦國有利。我這樣做,正是考慮到國家的安危?!?BR>    這話傳到了廉頗那里,廉頗感到十分慚愧。于是,他*著上身,背著荊條,前往藺相如的府宅請罪。
    從此,兩人盡釋前嫌,成了生死之交。
    4.中華成語故事 篇四
    遠(yuǎn)古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他們很想知道天地是怎樣形成的。漸漸地,他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開天辟地的神話故事。
    據(jù)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地還沒有形成,到處是一片混沌。它無邊無沿,沒有上下左右,也不分東南西北,樣子好像一個渾圓的雞蛋。這渾圓的東西當(dāng)中,孕育一個人類的祖先——盤古。
    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在這渾圓的東西中孕育成熟了。他發(fā)現(xiàn)眼前漆黑一團(tuán),非常生氣,就用自己制造的斧子劈開了這混混沌沌的圓東西。隨著一聲巨響,圓東西里的混沌,輕而清的陽氣上升,變成了高高的藍(lán)天,重而濁的陰氣下沉,變成了廣闊的大地。從此,宇宙間就有了天地之分。
    “開天辟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開始有人類歷史,也用來表示前所未有,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5.中華成語故事 篇五
    唐朝時有一個叫趙嘏(gǔ)的人,他的詩寫的很好。曾因?yàn)橐痪洹伴L笛一聲人倚樓”得到一個“趙倚樓”的稱號。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常建的人,他的詩寫的也很好,但是他總認(rèn)為自己沒有趙嘏寫的好。
    有一次,常建聽說趙嘏要到蘇州游玩,他十分的高興。心想,“這是一個向他學(xué)習(xí)的好機(jī)會,千萬不能錯過??墒怯檬裁崔k法才能讓他留下詩句呢?”他想,“趙嘏既然來到蘇州,肯定會去靈巖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廟里留下半首詩,他看到以后一定會補(bǔ)全的?!庇谑撬驮趬ι项}下了半首詩。
    后來趙嘏真的來到了靈巖寺,在他看見墻上的那半首詩后,便提筆在后面補(bǔ)上了兩句。常建的目的也就達(dá)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詩,換來了趙嘏的精彩的詩。后來人們說,常建的這個辦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觀點(diǎn)或文章介紹給大家,目的是為了引出別人的高論或佳作。是一個表示自謙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