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三物理知識點梳理

字號:


    物理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guī)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必修三物理知識點梳理》,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必修三物理知識點梳理 篇一
    動力學(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qū)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于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于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
    注: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tài),或者是勻速轉動。
    2.高一必修三物理知識點梳理 篇二
    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運動
    (1)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做直線運動
    ①帶電粒子所受合外力為零時,做勻速直線運動,處理這類問題,應根據(jù)受力平衡列方程求解.
    ②帶電粒子所受合外力恒定,且與初速度在一條直線上,粒子將作勻變速直線運動,處理這類問題,根據(jù)洛倫茲力不做功的特點,選用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定理、動能定理、能量守恒等規(guī)律列方程求解.
    (2)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做曲線運動
    ①當帶電粒子在所受的重力與電場力等值反向時,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時,帶電粒子在垂直于磁場的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處理這類問題,往往同時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②當帶電粒子所受的合外力是變力,與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粒子做非勻變速曲線運動,這時粒子的運動軌跡既不是圓弧,也不是拋物線,一般處理這類問題,選用動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列方程求解.
    ③由于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受力情況復雜運動情況多變,往往出現(xiàn)臨界問題,這時應以題目中“XX”、“XX”“至少”等詞語為突破口,挖掘隱含條件,根據(jù)臨界條件列出輔助方程,再與其他方程聯(lián)立求解.
    3.高一必修三物理知識點梳理 篇三
    磁場
    (1)磁場:磁場是存在于磁體、電流和運動電荷周圍的一種物質.永磁體和電流都能在空間產生磁場.變化的電場也能產生磁場.
    (2)磁場的基本特點:磁場對處于其中的磁體、電流和運動電荷有力的作用.
    (3)磁現(xiàn)象的電本質:一切磁現(xiàn)象都可歸結為運動電荷(或電流)之間通過磁場而發(fā)生的相互作用.
    (4)安培分子電流假說------在原子、分子等物質微粒內部,存在著一種環(huán)形電流即分子電流,分子電流使每個物質微粒成為微小的磁體.
    (5)磁場的方向:規(guī)定在磁場中任一點小磁針N極受力的方向(或者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就是那一點的磁場方向.
    4.高一必修三物理知識點梳理 篇四
    1.做功兩要素: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位移
    2.功:功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負功之分,單位為焦耳(J)
    3.物體做正功負功問題(將α理解為F與V所成的角,更為簡單)
    (1)當α=90度時,W=0.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時,力F不做功,
    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滾動,桌面對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當α
    如人用力推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正功。
    (3)當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時,cosα<0,W<0.這表示力F對物體做負功。
    如人用力阻礙車前進時,人的推力F對車做負功。
    一個力對物體做負功,經(jīng)常說成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取絕對值)。
    例如,豎直向上拋出的球,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對球做了-6J的功,可以說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說了“克服”,就不能再說做了負功
    4.動能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表達式
    5.重力勢能是標量,表達式
    (1)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是相對于選取的參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計算重力勢能時,應該明確選取零勢面。
    (2)重力勢能可正可負,在零勢面上方重力勢能為正值,在零勢面下方重力勢能為負值。
    5.高一必修三物理知識點梳理 篇五
    1、運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基本思路
    (1)通過認真審題,確定研究對象.
    (2)采用隔離體法,正確受力分析.
    (3)建立坐標系,正交分解力.
    (4)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5)統(tǒng)一單位,求出答案.
    2、解決連接體問題的基本方法是:
    (1)選取的研究對象.選取研究對象時可采取“先整體,后隔離”或“分別隔離”等方法.一般當各部分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時,可當作整體研究,當各部分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相同時,要分別隔離研究.
    (2)對選取的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依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式,求出答案.
    3、解決臨界問題的基本方法是:
    (1)要詳細分析物理過程,根據(jù)條件變化或隨著過程進行引起的受力情況和運動狀態(tài)變化,找到臨界狀態(tài)和臨界條件.
    (2)在某些物理過程比較復雜的情況下,用極限分析的方法可以盡快找到臨界狀態(tài)和臨界條件.
    易錯現(xiàn)象:
    (1)加速系統(tǒng)中,有些同學錯誤地認為用拉力F直接拉物體與用一重力為F的物體拉該物體所產生的加速度是一樣的。
    (2)在加速系統(tǒng)中,有些同學錯誤地認為兩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在豎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時支持力等于重力。
    (3)在加速系統(tǒng)中,有些同學錯誤地認為兩物體要產生相對滑動拉力必須克服它們之間的靜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