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二年級描寫水的古詩有哪些

字號: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古詩,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以下是整理的《小學(xué)二年級描寫水的古詩有哪些》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xué)二年級描寫水的古詩有哪些 篇一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注釋: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氣氛。
    尖尖角:初出水面的荷葉,一般由兩邊向內(nèi)卷起,呈二聯(lián)筒形或三角形,出水后才逐漸舒展成圓形,尖尖角是指卷起的嫩小荷葉剛露出水面一角時的形狀。
    上頭:上面,頂端。為了押韻,“頭”不讀輕聲。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xì)細(xì)的水流,樹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fēng)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diào)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賞析:
    這首詩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蟲鳥彩墨畫。畫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筆都小,卻玲瓏剔透,生機盎然。
    第一句緊扣題目寫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細(xì)流的泉水。泉水從洞口流出,沒有一絲聲響,當(dāng)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細(xì)流,更是小而又小了。這本來很尋常,然而作者卻憑空加一“惜”字,說好像泉眼很愛惜這股細(xì)流,吝嗇地舍不得多流一點兒。于是這句詩就立刻飛動起來,變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第二句寫樹陰在晴朗柔和的風(fēng)光里,遮住水面。這也是極平常之事,可詩人加一“愛”字,似乎用她的陰涼蓋住小池,以免水分蒸發(fā)而干涸,這樣就化無情為有情了。而且,詩舍形取影,重點表現(xiàn)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靈。
    三、四句把焦點縮小,寫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剛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顯露出勃勃生機,可在這尖尖嫩角上卻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領(lǐng)略春光。小荷與蜻蜓,一個“才露”,一個“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一切,捕捉那稍縱即逝的景物。
    全詩四句,寫泉眼細(xì)流,寫樹陰照水,寫小荷蜻蜓,沒有一字正寫小池,但又一景一物無不在寫小池。詩人觸物起興,用敏捷靈巧的手法,描繪充滿情趣的特定場景,把大自然中的極平常的細(xì)小事物寫得相親相依,和諧一體,活潑自然,流轉(zhuǎn)圓活,風(fēng)趣詼諧,通俗明快。且將此詩寫的猶如一幅畫,畫面層次豐富:太陽、樹木、小荷、小池,色彩艷麗,還有明亮的陽光、深綠的樹陰、翠綠的小荷、鮮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畫面充滿動感:飛舞的蜻蜓、影綽的池水,充滿了詩情畫意。 
    2.小學(xué)二年級描寫水的古詩有哪些 篇二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注釋:
    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濟(jì)市境內(nèi)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镀阎莞尽酚涊d:“(鸛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BR>    白日依山盡: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白日,太陽。依,依傍。盡,消失。
    欲:想要。
    窮:盡,使達(dá)到極點。
    千里目:指眼界寬闊。
    更:再。
    譯文: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fēng)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3.小學(xué)二年級描寫水的古詩有哪些 篇三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注釋:
    鳥鳴澗:鳥兒在山澗中鳴叫。
    人閑:指沒有人事活動相擾。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種,這里寫的是春天開花的一種。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眨嚎占拧⒖湛帐幨???仗?。這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驚:驚動,擾亂。山鳥:山中的鳥。
    時鳴:偶爾(時而)啼叫。時:時而,偶爾。
    譯文: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4.小學(xué)二年級描寫水的古詩有哪些 篇四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zhèn)江市。
    瓜洲:鎮(zhèn)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
    一水間:指一水相隔之間。一水:一條河。古人除將黃河特稱為“河”,長江特稱為“江”之外,大多數(shù)情況下稱河流為“水”,如汝水、漢水、浙水、湘水、澧水等。這里的“一水”指長江。
    鐘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綠:吹綠,拂綠。
    還:回。
    譯文: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鐘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后面。
    暖和的春風(fēng)又一次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里?
    5.小學(xué)二年級描寫水的古詩有哪些 篇五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
    天門山:位于今安徽省境內(nèi)的長江兩岸,東為東梁山(又稱博望山),西為西梁山(又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shè)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記云:“兩山石狀曉巖,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門。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東梁山,總謂之天門山。”
    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楚江:長江流經(jīng)舊楚地的一段。天門山一帶在戰(zhàn)國時期屬楚國,故流經(jīng)此地的長江稱楚江。開:劈開,斷開。
    至此回: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zhuǎn)向北流。至此,一作“直北”,一作“至北”。回,回漩,回轉(zhuǎn)。指這一段江水由于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并更加洶涌。
    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現(xiàn)。
    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yuǎn)方駛來,遠(yuǎn)遠(yuǎn)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譯文:
    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
    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