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大暑古詩精選【六首】

字號:

大暑節(jié)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jié)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于農(nóng)作物成長,農(nóng)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下面是分享的關(guān)于大暑古詩精選【六首】。歡迎閱讀參考!
    1.關(guān)于大暑古詩精選
    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
    朝代:唐朝|作者: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瓜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絳紗渾卷上,經(jīng)史待風(fēng)吹。
    元稹簡介
    元?。?79年-831年),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詩人。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25歲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jié)為終生詩友。28歲列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舉明經(jīng)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yīng)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為監(jiān)察御史。長慶元年(821年)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年)為尚書左丞。
    元稹與白居易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chuàng)作,以詩成就。其樂府詩創(chuàng)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李紳。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等?,F(xiàn)存詩八百三十余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
    2.關(guān)于大暑古詩精選
    大暑同蔣明亞叟熙載夜登清微亭
    傅察〔宋代〕
    土潤伏新金,陽歊困亭午。
    曦御駐片驂,朱光徹厚土。
    鳥雀噪階除,蛙蚓鳴草莽。
    簿領(lǐng)抗塵容,茅檐庇環(huán)堵。
    蜂蠆亂繩床,蚊虻隱雷鼓。
    棕拂徒爾為,青蠅敢予侮。
    避喧空百慮,對食但三吐。
    舉箑未搖風(fēng),揮汗已成雨。
    那能速冠巾,誰復(fù)對賓主。
    豈唯眩生花,坐覺氣如縷。
    南方有高樓,兀然蔽華宇。
    摳衣倦躋攀。策杖愁傴僂。
    俄頃叩云端,飄蕭開洞府。
    新涼颯爾來,舊暑脫然愈。
    清池涌波瀾,疏昨穿牖戶。
    夜氣襲冰霜,月明粲珪珇。
    烏鵲倦飛還,游魚清可數(shù)。
    珍果走金盤,清談?chuàng)]玉塵。
    群籟正囂囂,幽夢方栩栩。
    何當(dāng)食瓊漿,一夕生毛羽。
    傅察簡介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濟源(今屬河南)人,北宋中書侍郎傅堯俞重孫。端重有操,為文溫麗,遇事若無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寧五年(1106)進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參軍、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員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國賀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離不,令下拜,抗辯不屈而死,謚忠肅。事跡見《宋史·忠義本傳》。
    3.關(guān)于大暑古詩精選
    大暑
    大暑戲贈希古
    張耒〔宋代〕
    去年揮汗對淮流,寒暑那知復(fù)一周。
    土潤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鬢須總白難相笑,觀廟俱閑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揮百盞不言休。
    張耒簡介
    張耒(1054—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時期大臣、文學(xué)家,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風(fēng)流子》等?!渡倌暧巍穼戦|情離思,那嬌羞少女的情態(tài)躍然紙上,讓人羨煞愛煞,那份溫情美妙真是有點“濃得化不開”。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詞有《柯山詩余》。列為元佑黨人,數(shù)遭貶謫,晚居陳州。
    4.關(guān)于大暑古詩精選
    大暑
    黃裳〔宋代〕
    輕輕絲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見靈。安得此生長不老,豈能今日便忘形。
    謾搖紈扇終嫌倦,欲倒金罍卻恐醒。赤腳踏冰疑未穩(wěn),且尋林下泛清泠。
    黃裳簡介
    黃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學(xué)士。卒贈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黃裳是北宋文學(xué)家和詞人,其詞語言明艷,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詞作以《減字木蘭花》最為知名,流傳甚廣。
    5.關(guān)于大暑古詩精選
    大暑新居納涼和小子韻
    葛勝仲〔宋代〕
    至后金柔伏日三,旱氣焚宣勢如惔。火井涌沸煙生嵐,鶴發(fā)遺老素未諳。
    我居瀕澤深眈眈,修廊飛廡賢僧庵。薰然好風(fēng)來自南,如甘露門開瞿曇。
    如客懷冰吐清談,有亭自雨臨深潭。不假涼草生毿毿,天日炎赫反所貪。
    我窮儲無石與甔,枵然饑腹空婪酣。后皇矜憐百不堪,免使熟爛聊包涵。
    王城袞袞穿朝衫,跨馬揮汗流朱藍。獨逃靡盬侍魚泔,坐享逸樂捫心慚。
    葛勝仲簡介
    葛勝仲(1072~1144)宋代詞人,字魯卿,丹陽(今屬江蘇)人。紹圣四年(1097)進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詞科。累遷國子司業(yè),官至文華閣待制。卒謚文康。宣和間曾抵制征索花鳥玩物的弊政,氣節(jié)甚偉,于時。與葉夢得友密,詞風(fēng)亦相近。有《丹陽詞》。
    6.關(guān)于大暑古詩精選
    和晁應(yīng)之大暑書事
    劉子翚〔宋代〕
    蓬門久閉謝來車,畏暑尤便小閣虛。
    青引嫩苔留鳥篆,綠垂殘葉帶蟲書。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涼計已疏。
    忍待西風(fēng)一蕭颯,碧鱸銀膾意何如。
    劉子翚簡介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xué)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xué)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wù)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xué),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xué)。著有《屏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