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前申論熱點匯編

字號:

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即將開啟,為了方便考生及時有效的備考,那么,為您精心整理了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前申論熱點匯編,供大家的參考和學習。如想獲取更多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模擬題及備考資料,請關注的更新。
    
    1.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前申論熱點匯編
    熱點背景:
    作為公共文化領域的一項重點改革任務,圖書館總分館制的探索在各地先后落地,浙江嘉興、廣東東莞等地結合各自特點,建立起一整套體系。近年來,浙江溫州對圖書館總分館制進行了新的探索,大力推進城市書房建設,以其設計感強、環(huán)境優(yōu)美、就近便捷、服務時間長等特色,贏得了讀者的青睞。城市書房從浙江溫州向全國延伸,上海嘉定、江蘇揚州、河南洛陽、重慶南岸等地陸續(xù)出現(xiàn)城市書房的身影。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有130余座城市在落地推進該項工作,已建成1300余家城市書房,引領公共文化服務新風尚。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在中國,北至哈爾濱的果戈里書店,南至廣州的方所,東至上海的鐘書閣,西至貴陽的西西弗,如雨后春筍一般,數(shù)不清的城市書房正在融入城市血脈。不可否認,15年沒有盈利的臺灣誠品書店,讓商業(yè)價值成為城市書店能否繼續(xù)存在的重要考量。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一座城市書房帶給城市的溫度遠在其商業(yè)價值之外,它帶給我們的是更深刻而觸及靈魂的關于文化的思考。
    【原因分析】
    城市書房,為改善個人閱讀狀況架設“便捷的橋梁”?!俺鞘袝俊钡某晒?,無疑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現(xiàn)代市民仍舊有強烈的閱讀訴求,而滿足訴求的卻不止于傳統(tǒng)圖書館,而是看能否創(chuàng)造符合他們心理期待的讀書條件,能否營造滿足他們閱讀需求的書香氛圍,能否提供提升他們滿意體驗的閱讀服務。城市書房的確為淡化和異化的閱讀困境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已經(jīng)成為繁忙都市中,人們靜心享受有知識、有溫度、有情懷的公共閱讀空間。
    城市書房,為營造城市文化氛圍安上“加速的按鈕”。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房則是承載進步種子的文化圣地,如果這個書房恰巧存在于公共空間,則無疑是城市里溫暖的燈火,也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地標和文明高地。這些“小而精”的城市書房,以其運營形式更靈活、服務模式更開放的特點,不僅滿足了個體閱讀需求,也通過感染和傳播將良好的閱讀習慣融入整個城市的日常。
    城市書房,為涵養(yǎng)國家文化血脈插上“騰飛的翅膀”。對一個民族而言,閱讀是一個長久的文化傳承過程,文字所承載的信息和語言是涵養(yǎng)國家文化血脈的重要媒介,而城市書房恰是讓更多人可以在與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對話中,將民族文化印記烙在炎黃子孫的腦海。讀書可以明禮、養(yǎng)德、育人,在“城市書房”人們將自己所受的教育,遠見卓識的品格,真正的利害關系,都化作對文化的執(zhí)著追尋,這才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真正的力量源泉。
    【對策措施】
    一、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好創(chuàng)意固然重要,但沒有強大的執(zhí)行力也只是“鏡中月、水中花”。城市書房也是如此,想持久地為讀者亮起深夜的那盞燈,需要有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和運營方法。在保證公益性的前提下,以政府為主導,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成為彌補公共財政不足、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效的有效途徑。
    二、標準化管理。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是構建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nèi)容。各地將城市書房納入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形成了一系列標準。專門成立了分館管理部和圖書配送中心,全市所有城市書房建設都實行統(tǒng)一業(yè)務建設標準,實現(xiàn)了管理與服務的“六統(tǒng)一”,即圖書資源統(tǒng)一采購、統(tǒng)一配送,工作人員統(tǒng)一培訓、統(tǒng)一指導,服務流程統(tǒng)一規(guī)范、統(tǒng)一標準。
    2.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前申論熱點匯編
    熱點背景:
    10月12日,中國第一批五個國家公園正式對外公布,它們分別是:總面積19.07萬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總面積4269平方公里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和總面積128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國家公園,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具有典型的生態(tài)功能代表性。
    模擬示例:
    日前,國務院分別批復同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了我國陸域近3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請你談談對“國家公園”的看法。
    參考答案:
    1.進行總體評價?!皣夜珗@”正式對外公布,意味著我們在生態(tài)治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探索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
    2.分析背景、目的、意義。世界上已經(jīng)有上百個國家,設立了上千個“國家公園”,如: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加拿大的班夫國家公園等。我國設立“國家公園”有利于保護瀕危野生動物、“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打破了多頭管理的窘境,把創(chuàng)新體制與完善機制結合,實現(xiàn)了自然資源管理和國土空間管控“兩個統(tǒng)一行使”。我國國家公園建設的三大理念:堅持生態(tài)保護第一、堅持國家代表性、堅持全民公益性?!皣夜珗@”可以為我們提供好的自然教科書,給我們增加了接近自然、體驗自然的機會。
    3.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問題?!皣夜珗@”在開放過程中,如何兼顧自然的保護與游客的體驗,需要我們深入思考。
    4.提出具體措施和建議。
    (1)劃定專門區(qū)域,適合游客體驗,設計一些符合各年齡層次的游客體驗的互動項目,打造自然教育區(qū)、自然游玩區(qū)。
    (2)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行動體系。
    (3)加強生物多樣性調(diào)查和研究,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監(jiān)管體系,全面提升監(jiān)管能力。
    (4)建立健全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體系,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5)探索原住居民與國家公園的和諧發(fā)展,增加公益性崗位,讓原住居民輔助公園保護與建設工作,解決原住居民就業(y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