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jīng)典成語故事集錦

字號:

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下面是分享的古代經(jīng)典成語故事集錦。歡迎閱讀參考!
    1.古代經(jīng)典成語故事集錦
    胸有成竹
    宋朝時,有個的文人叫文與可,能詩擅文,特別喜歡繪畫。
    他最愛畫竹子,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與可畫竹的秘訣在哪里呢?
    原來文與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風(fēng)雨,他經(jīng)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tài)顏色。每當(dāng)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
    日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tài)的竹子立刻浮現(xiàn)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zhèn)魃瘛?BR>    當(dāng)人們夸獎他畫得好時,他總是謙虛的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BR>    文與可的朋友一天來訪,看到文與可畫的竹子,不禁題詩贊揚: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前已做好充分準(zhǔn)備,對事情的成功已經(jīng)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2.古代經(jīng)典成語故事集錦
    道聽途說
    從前,有一個叫毛空的人,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見了艾子于是兩個人便閑聊了起來。
    毛空對艾子說:“有一戶人家養(yǎng)的鴨子,一只鴨子一次就下了一百多個蛋。”
    “這不可能!”艾子不相信地說道。
    于是毛空又說道:“我說錯了,不是一只鴨子,實際上是兩只鴨子一次下了一百多個蛋?!?BR>    “那也不可能!”艾子還是不信。
    毛空又說道:“大概是三只鴨子一次下了那么多蛋,我記不太清了?!?BR>    艾子還是不信,結(jié)果毛空便一次次的增加鴨子的數(shù)量,艾子實在聽不下去了,便對他說道:“你就不能把鴨蛋的數(shù)目減少些說嗎?”
    可毛孔卻堅持地說:“那不行,寧可多說也絕不少說。”
    接著,毛空又對艾子說道:“上個月,從天上掉下來一塊肉,這塊肉有十丈寬十丈長?!?BR>    艾子依舊不相信地說道:“哪里可能有這樣的事情?”
    毛空于是又說道:“是我記錯了,那大概是二十丈長寬吧!”
    艾子實在是受不了毛空的吹噓,便說道:“這世上哪里會有那么大的肉,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掉到了哪里?你見到了嗎?還有,剛才說的那個鴨子是那戶人家養(yǎng)的?”
    這時,毛空尷尬地說道:“我也沒有親眼見到過,都是從街上聽來的?!?BR>    3.古代經(jīng)典成語故事集錦
    大公無私
    春秋時,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羊說:“南陽縣缺個,你看,應(yīng)該派誰去當(dāng)比較合適呢?”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叫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還要推薦他呢!”祁黃羊說:“你只問我什么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你并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xiàn)在朝廷里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祁黃羊說:“祁午能夠勝任的?!逼焦制婀制饋砹?,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么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閑話嗎?”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你并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dāng)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十分稱贊祁黃羊。孔子說:“祁黃羊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biāo)準(zhǔn),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像黃祁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
    4.古代經(jīng)典成語故事集錦
    毛遂自薦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lǐng)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hán)鄲(dān)。
    大敵當(dāng)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二十個文武全才的人一起去。他挑來選去,最后還缺1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1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1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jié)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大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退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fā)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跨上幾個臺階。他手按寶劍,厲聲說:“如今10步之內(nèi),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么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yīng)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lián)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后,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BR>    5.古代經(jīng)典成語故事集錦
    江郎才盡
    南北朝的時候,河南考城這個地方出了一個文學(xué)家,名叫江淹。
    江淹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江淹讀書十分用功,在年輕的時候就能寫得一手好詩文,成為當(dāng)時負有盛名的文學(xué)家,人們稱他為江郎。
    不久他就受到了朝廷的重用,當(dāng)上了大官,然而生活條件的優(yōu)越,使江淹不愿再去刻苦讀書,他也越來越脫離下層人民的生活。因此到晚年的時候,文章不但沒有寫得更好,而且越來越退步,對此人們有很多傳說。
    有的說,有一次江淹外出乘船,在禪林寺旁邊的河里,夜里睡覺的時候,夢見一個自稱是張景陽的人,向他討回過去借的一匹綢緞,江淹便從懷里拿出自己身上剩下的幾尺綢緞還給了他,從此江淹的文章水平就大不如前了。
    也有人說,有一天江淹在涼亭里睡覺,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叫郭璞的人對他說,我有一支五色筆放在你那里已經(jīng)很多年了,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還給我的時候了。江淹摸了摸懷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筆來,于是他就把筆還給了郭璞,從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寫不出美妙的文章了。
    因此人們都說,江郎的才華已經(jīng)用盡了。人們于是就把這個故事概括為江郎才盡。
    后來人們就用江郎才盡這個成語來比喻某人的才思減退或者本領(lǐng)用完的意思。
    江是指的江淹,郎是古代人對男子的美稱,才是才思、才情,盡是指的空、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