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是指新聞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以紙為載體、以手抄形式發(fā)布新聞信息的報紙,是報紙的原形,又稱手抄新聞。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今天,媽媽帶我去商場里買東西。
媽媽身上帶了180元錢,媽媽先買了一斤餅干,10元錢,又買了一瓶花露水,7元錢,后又買了一袋餐巾紙17元。我算了一下,一共是34元。付了錢后,我和媽媽高高興興地走出了商店。
回到家里,爸爸拿出一個小雕像,好可愛??!我問爸爸多少錢,爸爸說要20元。我說:“爸爸,你今天和媽媽一共花了54元錢。”
2.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今天晚上,媽媽帶我去購物。買什么呢?買水果吧??蓩寢屩唤o我十塊錢呀!算了,能買幾個算幾個吧!
我看了看橘子,又看了看蘋果,問:“橘子一斤多少錢?蘋果一斤多少錢?”
那個老伯回答:“橘子一斤四塊五,蘋果一斤八塊?!?BR> 我想:“啥?這么貴!”我挑了兩個橘子和一個蘋果,就讓老伯稱了稱,八塊四毛?不會吧!這么貴!這樣我手頭就只剩下兩塊六了呀!
后來,我看香蕉挺好吃,就買了三根,正好兩塊六,錢正好用光了。
原來十塊錢只能買這么多呀!這真是有意義的活動呀!
3.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今天下午,我在家里沒有事干,便隨手拿起一本數(shù)學課外讀物翻閱,看見其中有這樣的一道題目:
小紅用3個“8”和4個“0”寫出了一個七位數(shù),小紅讀這個數(shù)的時候,她的奶奶只聽見小紅讀了兩個“零”字。問小紅寫出的的這個數(shù)可能是多少?
我冥思苦想,反復地思考和琢磨,終于按順序想出了四種不同的答案,這四種不同的答案分別是:8080800、8080080、8080008、8000808。
從這一道題目中,我明白了無論做哪道題目都不能只滿足于想出一種答案。考慮問題時要全面、有序,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才能真正地學好數(shù)學。
4.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數(shù)學的奧妙無處不在,今天老師帶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線的奧密。
線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過馬路的斑馬線是一條條線段;在塔山上看見一盞往遠處投射的探照燈是射線;還在火車的鐵軌上發(fā)現(xiàn)了直線等等。自從教了這一課之后,我明白了線段有兩個端點,不能向兩個方向無限延伸;射線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個方向無限廷伸;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個方向無限延伸。
坐在車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剛學的內容考一考爸爸。可爸爸卻說:“直線是可以無限延伸的,火車的鐵軌上不是有彎道嗎,而且還有起點和終點,怎么也能算是直線呢?”我也不甘示弱地說:“火車的鐵軌也有直的呀!”“如果這樣的話,那公路豈不是也是直線了?!卑职忠哺F追不舍毫不相讓。為了這個問題我們各抒已見爭論不休。后我打開了百寶箱,拿出我的數(shù)學教科書,書本的圖片上鐵軌就是直線。爸爸啞然無語,我高興極了。
數(shù)學的奧妙真是有趣呀!它什么時候還會再給我驚喜呢?
5.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今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購物。一進門,琳瑯滿目的商品讓我眼花繚亂。媽媽說:“讓我們感受一下不同物品的重量吧!”媽媽拿出一包70克的妙脆角和一包40克的妙脆角,讓我感受一下它們的重量。我發(fā)現(xiàn)如果不細心的話,還真感受不到兩種物品相差30克呢。之后,媽媽又讓我估計了一些東西的重量,我還像一個平衡秤一樣,把兩樣東西放在左右手上,比較重量。我覺的難估的是罐頭,因為它的盒子很重,后來,我有了個小竅門:估完后,減去包裝盒的重量,就能估準了。這時,媽媽說:“我要買3樣零食,每樣都一樣重,共重150克,你知道它們各是幾克?”我一聽哈哈大笑,這么簡單的問題,怎么能難倒我呢?150/3=50(克)。它們各重50克。買完東西,我們要去結賬時,看見鞋區(qū)有個牌子:鞋子6折起。媽媽說:“如果一雙鞋600元,打完折后,應付幾元?”我想了想說:“360元?!眿寢屨f:“不錯呀!兒子?!?BR> 我開心的笑了。
6.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今天是星期一,我早早地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想看會電視,媽媽說:“我提個問,如果你能解答出來,就能為自己獲得半個小時的看電視的時間?!薄昂醚剑 蔽倚判臐M滿的回答?!拔壹业膶γ嬗幸粋€公交站臺,6路、18路公交汽車在站臺上停停走走”。透過窗戶,媽媽指著站臺上的6路車說:“這輛車到站下了7人。”一會又來了一輛18路車,說:“這輛車到站下了19人?!奔僭O這兩輛公共汽車原來坐的人數(shù)相等,現(xiàn)在6路車下了7人,18路車下了19人,這時6路車剩下的人數(shù)是18路車剩下的人數(shù)的3倍。假如現(xiàn)在都不上人,兩輛公共汽車上現(xiàn)在各有多少人?
我看了一下題目,思考了一下,這不正是老師剛講過的差倍問題,所謂的差倍問題,就是已知幾個數(shù)的差,以及它們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求這幾個數(shù)的數(shù)學問題。我告訴媽媽,第一步是用3-1=2,3-1=2的意思是把6路車剩下的人數(shù)看成3倍,把18路車剩下的人數(shù)看成1倍,2是兩輛車的人數(shù)相差2倍,19-7=12,19是18路車下車的人數(shù),7是6路車下車的人數(shù),12是第一輛車比第二輛車下車的人數(shù)少12人,12÷2=6(人),12是6路下車的人數(shù)比18路車下車的人數(shù)少12人,2是兩輛車的人數(shù)相差兩倍,6是18路車現(xiàn)在剩下的人數(shù),3×6=18,3的意思是第一輛車剩下的人數(shù)看成3倍,6是第18路車現(xiàn)在剩下的人數(shù),18是6路車現(xiàn)在剩下的人數(shù)。
“答對了,你真棒!”媽媽微笑著沖我豎起大拇指,我 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半個小時的看電視時間,今天的電視格外好看。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我愛數(shù)學。
1.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今天,媽媽帶我去商場里買東西。
媽媽身上帶了180元錢,媽媽先買了一斤餅干,10元錢,又買了一瓶花露水,7元錢,后又買了一袋餐巾紙17元。我算了一下,一共是34元。付了錢后,我和媽媽高高興興地走出了商店。
回到家里,爸爸拿出一個小雕像,好可愛??!我問爸爸多少錢,爸爸說要20元。我說:“爸爸,你今天和媽媽一共花了54元錢。”
2.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今天晚上,媽媽帶我去購物。買什么呢?買水果吧??蓩寢屩唤o我十塊錢呀!算了,能買幾個算幾個吧!
我看了看橘子,又看了看蘋果,問:“橘子一斤多少錢?蘋果一斤多少錢?”
那個老伯回答:“橘子一斤四塊五,蘋果一斤八塊?!?BR> 我想:“啥?這么貴!”我挑了兩個橘子和一個蘋果,就讓老伯稱了稱,八塊四毛?不會吧!這么貴!這樣我手頭就只剩下兩塊六了呀!
后來,我看香蕉挺好吃,就買了三根,正好兩塊六,錢正好用光了。
原來十塊錢只能買這么多呀!這真是有意義的活動呀!
3.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今天下午,我在家里沒有事干,便隨手拿起一本數(shù)學課外讀物翻閱,看見其中有這樣的一道題目:
小紅用3個“8”和4個“0”寫出了一個七位數(shù),小紅讀這個數(shù)的時候,她的奶奶只聽見小紅讀了兩個“零”字。問小紅寫出的的這個數(shù)可能是多少?
我冥思苦想,反復地思考和琢磨,終于按順序想出了四種不同的答案,這四種不同的答案分別是:8080800、8080080、8080008、8000808。
從這一道題目中,我明白了無論做哪道題目都不能只滿足于想出一種答案。考慮問題時要全面、有序,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才能真正地學好數(shù)學。
4.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數(shù)學的奧妙無處不在,今天老師帶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線的奧密。
線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過馬路的斑馬線是一條條線段;在塔山上看見一盞往遠處投射的探照燈是射線;還在火車的鐵軌上發(fā)現(xiàn)了直線等等。自從教了這一課之后,我明白了線段有兩個端點,不能向兩個方向無限延伸;射線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個方向無限廷伸;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個方向無限延伸。
坐在車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剛學的內容考一考爸爸。可爸爸卻說:“直線是可以無限延伸的,火車的鐵軌上不是有彎道嗎,而且還有起點和終點,怎么也能算是直線呢?”我也不甘示弱地說:“火車的鐵軌也有直的呀!”“如果這樣的話,那公路豈不是也是直線了?!卑职忠哺F追不舍毫不相讓。為了這個問題我們各抒已見爭論不休。后我打開了百寶箱,拿出我的數(shù)學教科書,書本的圖片上鐵軌就是直線。爸爸啞然無語,我高興極了。
數(shù)學的奧妙真是有趣呀!它什么時候還會再給我驚喜呢?
5.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今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購物。一進門,琳瑯滿目的商品讓我眼花繚亂。媽媽說:“讓我們感受一下不同物品的重量吧!”媽媽拿出一包70克的妙脆角和一包40克的妙脆角,讓我感受一下它們的重量。我發(fā)現(xiàn)如果不細心的話,還真感受不到兩種物品相差30克呢。之后,媽媽又讓我估計了一些東西的重量,我還像一個平衡秤一樣,把兩樣東西放在左右手上,比較重量。我覺的難估的是罐頭,因為它的盒子很重,后來,我有了個小竅門:估完后,減去包裝盒的重量,就能估準了。這時,媽媽說:“我要買3樣零食,每樣都一樣重,共重150克,你知道它們各是幾克?”我一聽哈哈大笑,這么簡單的問題,怎么能難倒我呢?150/3=50(克)。它們各重50克。買完東西,我們要去結賬時,看見鞋區(qū)有個牌子:鞋子6折起。媽媽說:“如果一雙鞋600元,打完折后,應付幾元?”我想了想說:“360元?!眿寢屨f:“不錯呀!兒子?!?BR> 我開心的笑了。
6.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日記手抄報內容
今天是星期一,我早早地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想看會電視,媽媽說:“我提個問,如果你能解答出來,就能為自己獲得半個小時的看電視的時間?!薄昂醚剑 蔽倚判臐M滿的回答?!拔壹业膶γ嬗幸粋€公交站臺,6路、18路公交汽車在站臺上停停走走”。透過窗戶,媽媽指著站臺上的6路車說:“這輛車到站下了7人。”一會又來了一輛18路車,說:“這輛車到站下了19人?!奔僭O這兩輛公共汽車原來坐的人數(shù)相等,現(xiàn)在6路車下了7人,18路車下了19人,這時6路車剩下的人數(shù)是18路車剩下的人數(shù)的3倍。假如現(xiàn)在都不上人,兩輛公共汽車上現(xiàn)在各有多少人?
我看了一下題目,思考了一下,這不正是老師剛講過的差倍問題,所謂的差倍問題,就是已知幾個數(shù)的差,以及它們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求這幾個數(shù)的數(shù)學問題。我告訴媽媽,第一步是用3-1=2,3-1=2的意思是把6路車剩下的人數(shù)看成3倍,把18路車剩下的人數(shù)看成1倍,2是兩輛車的人數(shù)相差2倍,19-7=12,19是18路車下車的人數(shù),7是6路車下車的人數(shù),12是第一輛車比第二輛車下車的人數(shù)少12人,12÷2=6(人),12是6路下車的人數(shù)比18路車下車的人數(shù)少12人,2是兩輛車的人數(shù)相差兩倍,6是18路車現(xiàn)在剩下的人數(shù),3×6=18,3的意思是第一輛車剩下的人數(shù)看成3倍,6是第18路車現(xiàn)在剩下的人數(shù),18是6路車現(xiàn)在剩下的人數(shù)。
“答對了,你真棒!”媽媽微笑著沖我豎起大拇指,我 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半個小時的看電視時間,今天的電視格外好看。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我愛數(shù)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