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動手做做看》教案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動手做做看》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二年級語文《動手做做看》教案
    教學分目標:
    1、學習本課認讀生字10個,會寫5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讓學明白不要輕信權威的話,有自己動手嘗試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中的科學家朗志萬說話的目的。
    教學難點: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動手是個好習慣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兩個玻璃杯,小石塊、小金魚;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生詞卡“朗志萬”,請一位同學讀出來,他是法國的一位科學家,有他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問題:“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誰就會滿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如果你是這些小朋友中的一個你會怎么做?
    2、對,有一位小朋友就是這么做的,他是誰呢?誰來叫一叫她的名字?出示生詞卡“伊琳娜”。他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呢,誰能在書上找到這個自然段讀一讀,誰讀得既通順又流利,老師就讓他上來做這個實驗。
    3、請同學做實驗
    二、朗讀感悟
    1、請同學們自己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里講了一件什么事?不會讀的生字借助拼音。
    2、出示多媒體生字詞
    先請一位學生帶讀,然后去掉拼音齊讀,再只留生字讓學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自己認識的字并讀一讀,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同學和書本。后老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連詞齊讀。
    三、練寫生字
    1、老師用動作引出“漫”字,讓學生說出此字特點,并找出左窄右寬的其他四個字:提、哄、喝、騙。老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分析。
    2、學生練習寫字
    四、再讀感悟
    1、老師提問:聽了朗志萬的話,伊琳娜的想法和做法與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學生再讀課文,找出答案。
    3、多媒體出示這兩個自然段,學生讀一讀。
    4、伊琳娜知道了答案后是怎樣做的,請你在書上找到答案讀一讀。
    多媒體出示語句,學生仔細體味應該怎樣讀,學生自由地讀。
    5、請你想一想,朗志萬是不是在哄騙小朋友呢?
    多媒體出示語句,學生再仔細體味應該怎樣讀這句話。
    6、開動腦筋想一想,伊琳娜聽了朗志萬德華后可能會說些什么?
    五、總結拓展
    多媒體出示畫面文字“我來做一做”:生活中你有那些事是通過親手做得到結果的? 
    2.小學二年級語文《動手做做看》教案
    學習目標:
    會認“朗”等10個生字,會寫“另”等9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內(nèi)容寫下來。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談話導入:
    (1)同學們,當你們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你們是怎么做的呢?(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隨譏評價)
    (2)今天,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說“伊琳娜”)“伊琳娜”在遇到疑問的時候,是怎么做的?(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識記生字)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要多讀幾遍。
    (2)自主識字:學生自己識記生字,對自己認為難記的字,想辦法把它記住,把不好記的字標出來。
    (3)小組內(nèi)交流學習生字的情況:介紹自己是怎么記字的;討論不好記的字怎樣把它記住。
    (4)全班交流:全班齊讀去掉音節(jié)的生字,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5)書寫生字:討論如何把字寫正確、寫好看;完成課后“我會寫”的內(nèi)容,老師巡視指導;學生展示自己所寫的字,老師隨機評議
    3.學生自讀課文,用“——”勾出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1.復習導入:孩子們,誰來告訴大家,科學家朗志萬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課件出示朗志萬的問題,生齊讀)
    2.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1)學生自讀課文,想想孩子們聽了科學家的問題是怎么想的?用筆勾畫出來。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符號
    (2)小組討論解決問題,老師巡視指導。
    (3)交流體會:老師重點引導體會句子中帶橫線的部分,讓學生感受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敢于實踐。
    a.伊琳娜越想越生氣,第二天一早就去問朗志萬: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b.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他說:“我不是哄騙你們。我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币亮漳嚷牰死手救f的話,高興地笑了。
    3.拓展課文內(nèi)容
    (1)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高興地笑了,你想這時他可能會說些什么?
    (2)學生思考后自由發(fā)言
    (3)鼓勵學生把自己說的話試著寫下來
    (4)老師小結
    4.鞏固生字做組字游戲,出示要求會認、會寫的字,學生進行組詞競賽。
    5.課外作業(yè)動手做做課文中的實驗:把放入手中的物體變一變,仔細觀察,滿出水的多少與放進物體大小有沒有關系。
    3.小學二年級語文《動手做做看》教案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在以前呢,大家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帶領下總是能夠很快地學會生字,并將生字認會,那么今天老師不參于大家的學習之中,小朋友們通過自學能否將本課的生字給消滅掉呢?
    二、識字
    1、自主識字。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合作識字。在小組內(nèi)講一講自己會認的字,讀字音,再組詞,并告訴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全班交流匯報:說說你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
    3、識字方引導。
    (1)換偏旁識字:慢—漫篇—騙
    (2)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3)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4)聯(lián)系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
    (5)編字謎識字:士兵的心(志)
    三、寫字指導。
    進行寫字教學時,做一做“原來是這樣”的發(fā)現(xiàn)問題的游戲。教師先做發(fā)現(xiàn)示范:示范書寫“哄、喝”兩個字,然后自言自語:“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寫好看,口字旁得寫得高一點,小一點。哦,原來是這樣啊!”示范后,先讓學生臨寫一遍,然后請學生同位或小組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性的東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來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邊原來不是“良”!“提、題”是左右結構,“題”是半包圍結構,“題”字中“是”的“小腳丫”伸得好長??!在學生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給以鼓勵、總結、概括,再引導學生書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復習生字,繼續(xù)學習本課,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提問。
    2、“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diào)動手做?自讀課文,思考這兩個問題。
    二、朗讀感悟
    1、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2、出示生氣和微笑兩張頭像,帶著“伊琳娜為什么生氣”和“為什么又笑了”兩個問題,自主讀書思考。讀出寫伊琳娜生氣和微笑的有關段落,說說對上面兩個問題的理解。在交流“伊琳娜為什么生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好小朋友、媽媽說的話。小朋友說的話要用肯定、想當然的語氣。媽媽說的話要用鼓勵的語氣來讀。
    3、、圍繞“哄騙”引發(fā)爭辯:
    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結合課文說說理由。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fā)孩子動手操作的欲 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qū)別對待。
    4、讀課文結尾朗志萬的話,說說應該怎么理解這句話。教師提示下面幾中理解引導學生討論。
    (1)科學家講的話,我們都應該盡可能地去試一試。
    (2)我們要懷疑科學家講的話。
    (3)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時,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4)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態(tài)度和思維方式。
    5、再整體讀課文,想想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以后,可能會說些什么?
    三、日積月累
    積累自已對自已有幫助的詞和句。
    四、實踐活動
    你能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或老師說的、做的有不對的地方嗎?細心觀察,親自實踐,有禮貌地指出來。
    4.小學二年級語文《動手做做看》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3個新偏旁,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明白、通順地復述課文。
    3、認識認真思考、親自嘗試的重要,初步懂得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復述。
    難點:理解"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教學具準備:詞卡、小黑板。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
    2、解釋題意。
    "動手試一試"里的"試",意思是"嘗試"、"試驗"的意思;試一試是嘗試一下;動手試一試是動手做一做,看結果是什么樣的意思。動手做和動腦子想應當結合起來,但有時要強調(diào)動腦子想,而有時就要強調(diào)親自動手做。這篇課文就是強調(diào)要親自動手做。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標好節(jié)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詞語。
    (2)會讀本課的生字,能識記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實驗覺得漫問題正確科學家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卡。
    另麗夫試一試如果只有
    (2)指名讀生字詞,注意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等。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另:另外。問題:要解決的疑問。覺得:感覺到。正確:對。
    科學家:作科學研究工作有成就的人。
    (4)抽詞卡讓學生讀。
    3、個人練讀課文。
    四、寫字指導,教認新偏旁。
    五、布置讀課文,思考問題。
    1、科學家做了什么實驗?提了什么問題?兩個同學怎么回答的?
    2、瑪利亞作了什么是實驗?提了什么問題?科學家怎么回答的?
    3、瑪利亞后來成了什么樣的人?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提問上節(jié)課留的思考題,依次指名回答。
    二、精讀訓練。
    1、把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五六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
    2、依次進行講讀。
    第一部分:
    (1)指名讀
    (2)問:第一段講了什么?
    (3)第二段有幾句話?每一句分別說了什么?"這是為什么"會產(chǎn)生什么結果呢?
    (4)第三四段說了什么?
    (5)看圖回答問題。
    圖上畫有幾個人?他們是哪些人?桌子上擺著什么?科學家的手勢說明他在說什么?
    (6)小結:這部分講科學家做實驗、提問題,兩個同學分別作了回答。
    第二部分:
    (1)指名讀
    (2)第五段有幾句話?分別說了什么?"瑪利亞"是畫上哪個人?她是怎么動手做試驗的?結果她看到了什么?"哎呀"是什么意思?
    (3)第六段有幾句話?分別說了什么?從什么地方看出科學家提出的問題是錯誤的?科學家有什么反應?"只有……才能……"這句話強調(diào)什么?
    (4)小結:這一部分講的是瑪利亞作了試驗,向科學家提出問題,科學家作了回答。
    (5)齊讀第二部分。
    三、布置再讀課文。
    1、思考:讀了這篇課文有什么體會、收獲?
    2、照課文習題三的要求抄寫詞語。
    第三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繼續(xù)精講訓練。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說了什么?
    3、簡介居里夫人。
    4、為什么這篇課文后要寫這一句話?
    三、總結。
    這篇課文說的是居里夫人小時侯學習有疑問就親自做試驗,得到正確的答案。說明了"有些問題只有自己動手試一試,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這個道理。你們學了這篇課文以后,有什么收獲和體會,可以自由談談。
    四、朗讀指導。
    五、復述指導。
    1、揭示復述提綱以啟示學生復述的順序。
    2、利用板書,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串連。
    3、指名復述,師生評議。
    4、同座二人交替復述,互提意見。
    六、作業(yè)練習。
    1、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科()如()另()
    種()和()只()
    2、用"如果……就……"、"只有……才能……"各說一句話。
    3、聽寫:"有些問題……正確的答案"。
    4、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5.小學二年級語文《動手做做看》教案
     一、教學目的、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2、學習本課生字,認識生字。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2、使學生懂得科學家說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三.教具準備
    生子卡片、課件、調(diào)色盤、畫筆、金魚等。
    一、導入
    1、同學們,請看,老師手中拿著兩種什么顏色的水粉顏料呢?
    2、把這兩種水粉顏料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么顏色呢?
    3、那究竟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老師就動手做做看。(當場演示)
    4、哎呀,真的變成綠色了,同學們凡是對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個清楚就必需要齊讀課題。
    過渡:那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故事呢?我們來學習好嗎?
    二、初讀課文,認字詞。
    1、下面請同學把書打開,借助課文下面的拼音讀準字音,自己開始讀吧。
    2、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課文中的生字朋友你們都認識了嗎?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讀這些生詞。
    3、小老師當?shù)谜姘?,看,現(xiàn)在拼音沒了,你還會讀嗎?愿意開火車讀嗎?開始吧。
    4、同學們讀得真不錯,現(xiàn)在只剩下生字了,請同學們拿出生字卡片,把自己認識的擺在桌子上,不認識的可以問問同桌或請教拼音朋友。
    5、同學們看,老師把生字朋友集中在卡片上,會讀的同學老師抽到哪里你就讀哪里,只要認識就大聲讀,不需要舉手了。
    6、對這些生字你們都是怎么認識的,說說吧。
    過渡:剛才老師見識了同學們識字的本領,下面請同學們看故事中以主人公伊琳娜這時的表情怎樣?
    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后來的表情又怎樣了呢?那1、伊琳娜為什么生氣了?后來她又為什么高興了?
    三、朗讀感情
    1、請你們帶著這兩個問題試著默讀看看有哪個同學能做到不出聲。
    2、同學們讀得不錯,請你們分小組去討論一下伊琳娜為什么生氣了,你是從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中知道的?后來她又為什么高興了,你又從課文的哪個自然段中知道的?討論完后再分角色讀一讀,開始吧。
    3、好,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
    (1)伊琳娜為什么生氣了?
    是從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中知道的?我們來看這位同學說對了沒有,請一位同學讀第1自段,第1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向小朋友們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師:奇怪是什么意思?生:出乎意料難以理解)我想請同學來讀讀這個奇怪的問題形式:個別讀(2-3人),全班同學提出奇怪的問題后課文中的兩個小朋友說得是不是一樣呢?(生:不,那么他們又是怎么說的呢?我請同學來讀一讀(2-3人讀→師引導用的語氣去讀→再請2-3人讀→師表揚)伊琳娜覺得他們有沒有說對?(生:沒有)她回到家里問媽媽,媽媽是怎么說的呢?請女生(2-3人)讀媽媽說的話→師引導用鼓勵的語氣去讀→并讓學生我想的意思,(只想不做)→全班女生讀)伊琳娜聽了媽媽的話后,她是怎么做的呢?我請同學來讀第5自然段,再請1位女學生扮演伊琳娜來做這個實驗。讓全班學生觀察伊琳娜這時的表情怎樣?(生氣)伊琳娜為什么會生氣呢?(生:因為伊琳娜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就證明了朗志萬的問題是錯誤的,所以很生氣)接著第二天一早就對朗志萬說了些什么?誰會讀(請2-3人→教師引導讀出生氣的語氣)提問:這個語氣該怎么讀呢?她又為什么生氣了?(生:因為伊琳娜認為科學家朗志萬在哄騙小朋友,所以她越想越生氣),“哄騙”換個詞還可以怎樣說意思相同“欺騙”,欺騙是不是個好詞(生:不是)同學以朗志萬不是在真的欺騙他們,他也是善意的欺騙,他就是想看看有沒有孩子遇到問題時不去動腦筋想了,還必須動手做做。
    (2)后來,伊琳娜為什么又高興了,是從課文的哪個自然段中知道的?(生:是從課文的第7自然段,那朗志萬是怎么回答的呢?用WW畫出朗志萬說的話,再讀一讀。
    (3)讀后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出示板書)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所以伊琳高興地笑了。
    4、假如你是伊琳娜,聽了郎志萬的話,你可能會說什么?(生說→把你說的寫下來)
    5、反饋:課文讀到現(xiàn)在你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四、拓展:
    請同學們看,老師這兒有裝滿石子的瓶子,里面還可以放東西嗎?(生說師做試驗后并點題對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個明白,必需要動手做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