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學習方法總結

字號:

 高中階段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習負擔及壓力明顯加重,不能再依賴初中時期老師“填鴨式”的授課,“看管式”的自習,“命令式”的作業(yè),要逐步培養(yǎng)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制定學習計劃,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今天高一頻道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化學學習方法總結》,希望以下內容可以幫助到您!
    1.高一化學學習方法總結
    1.規(guī)律法。酸性氧化物與堿的反應有兩條規(guī)律,一是反應產物是鹽和水;二是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保持不變。在寫SO2與NaOH反應生成物的化學式時,有不少同學將結果錯寫成了“Na2O+S(OH)4”或“Na2SO4+H2O”。前一種錯誤的錯因在于,忽視了規(guī)律一,機械套用了復分解反應生成物化學式的書寫思路;后一種錯誤的錯因在于,沒有注意到S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都為+4價,將Na2SO3誤寫成了平時較為常見的化學式Na2SO4。
    2.模仿法。在碳一章中,同學們已經熟悉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以該反應為模板,我們可以寫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鋇、氫氧化鈉反應后生成物的化學式:BaCO3+H2O;Na2CO3+H2O。
    3.添氧法。在初中化學中,為常見的酸性氧化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種,這些酸性氧化物與堿溶液反應生成鹽中所含的酸根離子往往比酸性氧化物多一個氧原子,因此,在初中階段,我們可以“添氧法”去確定該類反應所生成鹽的化學式。如,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所生成的鹽,其化學式是由Na與CO3(CO2增加一個氧原子后變成CO3原子團)組成的Na2CO3;氫氧化鈉與三氧化硫反應所生成的鹽,其化學式是由Na與SO4(SO3增加一個氧原子后變成SO4原子團)組成的Na2SO4。
    4.分步法。某些酸性氧化物與堿溶液的反應,可以看成是分步發(fā)生的:第一步是酸性氧化物與水化合成酸;第二步是酸與堿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如,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可以看作二氧化硫先與水化合成H2S03,然后,H2S03再與NaOH反應生成Na2SO3+H2O。
    2.高一化學學習方法總結
    1、學會“看”
    “實驗是化學的高法庭。”高中化學中的現象、原理、規(guī)律等都是源于化學實驗,從實驗中得到的結論。
    要學會“看”,就是要學會看書,學會觀察(演示實驗、與化學有關的日常生活等)。
    也只有通過看,才能看出門道、看出興趣,增強對化學學科持久的注意力和堅強的學習毅力。
    2、學會“聽”
    高中化學課中聽課內容是什么?要聽老師分析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考點和疑點;聽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未能理解的內容;聽老師對一類問題(或習題)是如何分析的;不僅要認真聽,還要做好必要的筆記。
    筆記如何做也有一定的講究,有些同學喜歡將老師的板書一字不漏地記下來,其實大可不必。
    我們只要將老師補充的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結論或習題做一些筆記,對于習題也只需記一些主要的分析過程,課后再進行必要的完善即可;萬萬不可顧此失彼,不要為忙著做筆記而忽略了聽課。
    3、學會“言”
    “言為心聲”,“言”代表著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思想。
    21世紀的教育理念講究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即要鼓勵同學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課堂上對一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不要總是依靠老師的講,要力爭與老師、同學產生共鳴、互動。
    每一位同學都應該積極思考,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這種思維方法好嗎?哪種表達更為準確?不妨將自己的思維在課堂上向老師和同學們展示出來,聽聽大家的意見。
    也可以對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解法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要害怕會出錯,即使出錯了或有些問題,老師和同學們也一定會幫你糾正過來,同時還會幫你找到出錯的原因,何樂而不為呢?
    4、學會“記”
    有道是:“記憶乃才智之母。”記是必不可少的,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沒有記憶就不會有知識的積累,就不會有對知識的鞏固,化學可謂“理科中的文科”,所以必須講究一些記憶的方法,如:強制記憶法、編制歌訣法、相互提問法等等,即一堂課下來或一個章節(jié)下來,必須要有一個較為系統(tǒng)地復習整理記憶過程,這直接關系到學習的效果。
    通過復習記憶,一方面將一些重要的知識和技能進行鞏固、強化,另外也可以對前后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聯系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5、學會“思”
    古語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贝搜蕴嵝盐覀冊趯W習的過程中要經常進行反思。
    其實,學習化學知識關鍵的是學會思維,掌握化學的學科思想和解題方法(如:守恒法、極值法、關系式法等)。
    思維能力(思維的正向與逆向、思維的發(fā)散與收斂、思維的批判與創(chuàng)新等)是化學學習中高層次的智力活動,往往代表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潛力。
    因而,同學們在看書或做題時,要多想想為什么這樣做?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或表述?此類習題有何規(guī)律?這種方法或表述好嗎?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化學思維模式和答題能力。
    6、學會“練”
    “百看不如一練”。
    只有通過“練”,才會防止“眼高手低”的現象的出現。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點相對較多,解題也往往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要想熟練地掌握它,就得進行一定的強化訓練。
    同學們不妨訂一份《考試報》、《少年素質教育報》等,在那里每一期都會有精彩的釋疑解惑、學習導航,并為你提供絕好的練兵機會。
    通過練習查漏補缺、融會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解題技能的掌握,同時這也是提高同學們解答化學試題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
    但是同學們千萬不要陷入“題?!?,要掌握好訓練的“度”。
    7、學會“糾”
    有位哲人說:“一個人大的錯誤就是第二次犯了同樣的錯誤?!睙o論是平時的學習還是期中、期末復習,測試總少不了,那么當老師批閱后的試卷發(fā)下來后,我們怎么辦?有一些同學在看完自己的分數后就是等待,等待著老師的講解。
    其實不知大家注意過沒有,試卷中許多問題自己是完全能夠解決的,要提前想辦法自己去糾錯,不少題目之所以出錯,完全是因為自己在審題時,信息提煉、知識遷移能力不夠或考慮問題不全面造成的。
    這些問題你完全可以與其他同學一起討論、交流,自己發(fā)現問題之所在并予以更正,這樣既能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正確的思維;又能提高自己的糾錯能力,防止類似錯誤的再次發(fā)生。
    在這里筆者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要建立一個糾錯本,它會為你的復習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它也會使你的化學學習卓有成效。
    化學教育發(fā)展到今天,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思維,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同學們也應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展開學習,順應新的時代潮流,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成為學習的主人,也只有這樣才能成為高素質的人才。
    后,衷心地祝愿同學們每天在化學的王國中進步、提高。
    3.高一化學學習方法總結
    (1)制訂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是學生學習的行動指南,它能使學生增強責任感、科學支配時間、積極努力地完成學習任務。主要包括:對上學期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和小結,提出本學期努力的方向、目標、措施等。教師應向學生講明制訂學習計劃的重要性,指導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組織檢查執(zhí)行情況,必要時幫助學生適當調整學習計劃。
    (2)預習
    預習是為了使學生對欲學知識作好心理準備,能夠帶著問題聽課,增強聽課的目的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它包括知識性教材的預習和實驗教材的預習。教師要指導和組織學生預習,使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對知識性教材的預習,要大體了解新課的主要內容及自己感到疑難之處,標出不懂部分,為有目的、有計劃地聽課作好準備。對實驗教材,應要求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要求、原理、操作要點、安全注意事項,并寫出實驗操作提綱或畫好圖表,列出帶記錄的空白表格等。
    (3)聽課
    聽課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本形式,聽課的效果如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教師應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聽課方法,提高聽課效果。聽課主要包括聽講、觀察和記筆記三方面。其基本要求是:要集中精力聽講,緊跟教師講授思路,積極思考,多方聯想;對演示實驗的觀察,應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能遵循觀察的目的性、客觀性、全面性和辯證性原則;課堂筆記應記綱要、思路、要點和問題,要及時做好筆記整理,要處理好聽、看、想、記的關系。
    (4)做實驗
    做實驗是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經常性的重要實踐活動,體現了化學學習的顯著特征。為了達到實驗目的,教師應要求學生做到:實驗前認真預習,做好準備;實驗中操作規(guī)范、認真、精確、細致,及時記錄實驗現象(包括數據),并做到實驗、觀察、思考相結合,堅決廢除“照方抓藥”的現象;實驗結束后應認真及時寫好實驗報告。此外,還應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如愛護儀器、節(jié)約水、電、氣及實驗易耗品的習慣,保持實驗室環(huán)境整潔的習慣,重視實驗安全的習慣等。
    (5)復習
    復習是消化和鞏固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包括:課后復習、單元復習、期中復習和期末復習。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各種復習方法,重視對學生復習的管理。要求做到:復習要及時;復習要有重點;復習時先回憶課的內容,再閱讀聽課筆記和教材;有疑難問題要及時弄清;注意把經常復習與階段復習結合起來。
    (6)作業(yè)
    做作業(yè)是學生鞏固和應用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能力的實踐活動,也是教學反饋的重要方式。教師對學生作業(yè)的管理主要包括調控和檢查指導兩個方面。對學生作業(yè)的調控主要是:對學生每天、每周的家庭作業(yè)總量實行宏觀控制;變革家庭作業(yè)完成方式,不斷優(yōu)化家庭作業(yè)的數量和質量;精心選擇、布置家庭作業(yè),不布置劣質、機械重復的作業(yè)。目前,學生的家庭作業(yè)無統(tǒng)一規(guī)定,使得各科教師布置作業(yè)缺乏協調,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對學生作業(yè)的檢查指導主要包括: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做前要認真審題,做后要仔細檢查驗證;字跡要清楚、格式要規(guī)范、書寫要整潔;及時糾正作業(yè)中的錯誤等。
    (7)小結
    在學習一個單元或一個階段后要進行系統(tǒng)小結,以便使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小結是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小結。應做到:小結要揭示和突出已學知識的實質和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系,使之形成知識網絡;小結應力求用簡明、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可編寫提綱或摘記要點,而圖表法尤其值得提倡。比如,物質的性質、結構、特點等比較表,概念系統(tǒng)圖,知識結構圖,反應關系圖,物質轉化(銜變)關系圖等等。
    4.高一化學學習方法總結
    一、預習的好處
    1.發(fā)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掃清課堂的知識障礙。在上課前通過預習準備好學習新知識時所必須的舊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拌腳石”。
    2.預習有利于弄清重點、難點所在,提高聽課水平。預習好的學生聽課時就能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對這節(jié)課要講什么,重點是什么,自己哪些知識應該放上主要精力,要聚精會神地聽;哪些知識還不太明白,還要加強理解和消化等等,做到了心中有數,提高了學習效率。
    3.預習可以提高筆記水平。由于課前預習過,講的內容和板書,心中非常清楚。上課時可以不記或少記書上有的,著重點記書上沒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師反復提醒的關鍵問題。從而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思考和理解問題上。
    二、預習的方法
    1.章略節(jié)詳法。這種方法是指在學習新的一章的內容時,先大致瀏覽一下整個一章的大概內容。在學習到具體的一節(jié)內容時,再比較詳細地預習每節(jié)的內容。
    具體步驟是:首先粗讀這一章的內容,把握整體,然后找出這一章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從而理出每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疑點、難點如何理解,為什么這樣理解,換一個角度理解行不行,哪些知識是記憶性的,哪些知識看不明白,等等。這樣就為上課時搞清、搞懂、掌握、記憶所學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在預習“氯氣”一節(jié)時,我們已經對該章的內容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再詳細閱讀這一節(jié),從而確定在聽這一節(jié)課時的重點、難點。
    2.前后相聯法。
    知識是相通的,在我們的教材中,每章中的各節(jié)知識都是有聯系的,我們在預習某一部分的內容時,先看一看或想一想前面所學的內容,然后再大略地翻一翻后面要講的內容,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由已知知識推測未知知識,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例如,如果學習有機化學時,對各類烴的定義和化學性質沒有掌握好,那么到了后面的烴的含氧衍生物的學習就很難做到有條不紊、運用自如了。
    3.習題試解法。習題試解法是指在預習完教材之后,緊接著看一看課后的練習題,然后對照教材進行試解,這樣在試解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教材。教材后的試題,實際上是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是對教材的理解和運用。通過試解,就能檢測出預習的情況,是懂還是不懂。例如:對化學實驗方法一節(jié)來說,通過對教材的習題試解后,就可理出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是:
    ①過濾的操作要點,
    ②分液的條件,
    ③離子的檢驗方法,
    ④實驗操作的安全問題。
    三、預習的要求
    1.要注重講究實效,不搞形式。要根據學習計劃安排時間,不能顧此失彼。預習一般要安排在新課的前一天晚上進行,這樣,印象會較深。新課難度大,就多預習一些時間,難度小就少預習一些時間。應重點選擇那些自己學起來吃力,又輪到講授新課的科目進行重點預習,其他科目只需一般性的預習。
    2.明確預習的任務。預習是通過初步閱讀,理解感知新課的內容(如概念、定義、公式、論證方法等),為順利聽懂新課掃除障礙的。
    具體任務是:
    (1)復習、鞏固和補習與新課有關的已學的舊知識。
    (2)初步弄清新課中的基本內容是什么?這些知識內容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發(fā)展了什么?并找出書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費解的地方。
    (3)預習時要看、思、做結合進行??矗阂话闶前研抡n通讀一遍,對課本內容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必求全理解。然后用筆勾劃出書上的重要內容。需要查的就去查一查,把沒有讀懂的問題記下來,作為聽課的重點。思:指有的時候要想,做到低頭看書,抬頭思考,手在寫題,腦在思考。疑難不必鉆深,但對牽涉到已學過的知識以及估計老師講不到的小問題,自己一定要搞懂。做:在看的過程中,需要動手做的準備工作以及對課本后的練習題要進行嘗試性的做一做。問答題答一答。不會做,不會答可以再預習,也可以記下來。等教師在授課時集中注意聽講或向老師提出。預習以后,還要合上書本,小結一下。這樣做能使自己對新教材有更深刻的印象。
    四、結束語
    預習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掌握新知識;預習可以使我們上課聽講更認真,注意力更集中;預習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自學能力,學習的好習慣。總之,預習很關鍵,同學們在學習高中化學過程中一定要處理好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
    5.高一化學學習方法總結
    1.堅持課前預習積極主動學習
    化學和其它所有的功課一樣需要進行課前預習,但預習不僅僅是把課本內容通讀一遍,而要加入自己的思考。
    首先了解課本基本內容,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然后可以溫習以前學習過的相關內容,既可以復習舊知識,又可以很輕松的進入新知識。
    2.講究課內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1)、認真聽課:注意力集中,積極主動地學習。
    當老師引入新課的時候,同學們應該注意聽聽老師是怎樣提出新問題的?當老師在講授新課時候,同學們應該跟著想想老師是怎樣分析問題的?當老師在演示實驗的時候,同學們應該認真看看老師是怎樣進行操作的?當老師在對本節(jié)課進行小結的時候,同學們應該有意學學老師是怎樣提煉教材要點的?
    (2)、記好筆記:詳略得當,抓住要領來記。
    記筆記不是抄老師的板書,更不是把老師的每句話都記下來。
    課堂記筆記,應該是記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如老師補充的知識),記總結的規(guī)律,記解題方法等。
    筆記不只是課堂記,在課后應該不斷進行補充。
    應該把老師講過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題,自己做過一些好的題目以及經常出錯的題目記下,寫出完整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和解題過程。
    記筆記不是形式,而是一本學習手冊,在學習中可以經常翻看。
    課內學習是搞好學習的'關鍵。
    同學們在學校學習主要的時間是課內。
    在這學習的主要時間里,有些同學沒有集中精力學習、有些同學學習方法不講究,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學習水平的發(fā)揮。
    3.落實課后復習鞏固課堂所學
    課后復習是鞏固知識的需要。
    常有同學這樣說:課內基本上聽懂了,可是做起作業(yè)時總不能得心應手。
    原因在于對知識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或全部理解。
    這正是課后復習的意義所在。
    課后復習的方法如下:
    (1)再閱讀:上完新課再次閱讀教材,能夠“學新悟舊”,自我提高。
    (2)“后”作業(yè):閱讀教材之后才做作業(yè)事半功倍。
    有些同學做作業(yè)之前沒有閱讀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題來做作業(yè),事倍功半。
    (3)?;貞洠撼S没貞浄绞?,讓頭腦再現教材的知識主線,發(fā)現遺忘的知識點,及時翻閱教材相關內容,針對性強,效果很好。
    (4)多質疑:對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多問些為什么?能夠引起再學習、再思考,不斷提高對知識的認識水平。
    (5)有計劃:把每天的課外時間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學習的內容加以復習;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4.有心有意識記系統(tǒng)掌握知識
    有意識記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識記;歸納口訣,有利識記;比較異同,簡化識記;讀寫結合,加深識記。
    有意識記是系統(tǒng)掌握科學知識的途徑。
    有意識記的方法因人而異、不拘一格。
    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意識記方法,從而系統(tǒng)掌握科學知識。
    5.增加課外閱讀適應信息時代
    同學們要能夠從不同的途徑來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并且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
    就化學學科而言,我們要具有化學學科的科學素養(yǎng),對各中事件、新聞等信息,能夠從化學的角度加以分析,領會,并且傳播。
    6.科學歸納
    知識學習過程的完整分為三個階段,即知識的獲得、保持和再現。
    歸納方法之一是點線網絡法。
    這個方法在總結元素的單質和化合物相互轉換關系法常使用。
    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SO2→SO3→H2SO4為統(tǒng)領。
    歸納方法之二是列表對比法.對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對比的方法也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質的學習.通過對比,找到了新舊知識的共性與聯系。
    歸納方法之三是鍵線遞進法.高中化學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據學生認識規(guī)律分散在各個章節(jié)之中.這就要求我們學生及時集中整理相關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論體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間的從屬或平行關系.在歸納整理中,可以犧牲一些具體細節(jié),突出主要內容。
    “勤”和“巧”是到達知識彼岸的一葉方舟。
    這個“巧”字就是善于總結。
    總之,高一是高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學習的關鍵年級,希望同學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