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活動課件大全(5篇)

字號:

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枯燥無味,沒有直觀的形態(tài)供學生了解。有了課件教學,使古板變生動了,抽象變形象了,深奧變淺顯了,沉悶變愉悅了。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的使學生理解其意義。下面就是為您收集整理的繪畫活動課件,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1.繪畫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朝不同的方向大膽地點畫小蝌蚪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學習水粉平涂的技能。
    活動準備
    1、自然角內(nèi)提供小蝌蚪供幼兒觀察。
    2、每組一盤黑色水粉顏料,兩盤淡藍色顏料及抹布,油畫筆,圖畫紙。
    3、幼兒操作材料“河里的小蝌蚪”。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春天來了,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涼的水,小朋友,我們來用顏料畫一條小河吧!
    2、引導幼兒學習用油畫筆平涂的方法。
    教師邊出示油畫邊說:這是油畫筆。我們用它來蘸水粉顏料畫小河。
    教師示范,先用它在顏料里蘸一蘸,在盤子邊上舔一舔,然后從左到右在紙上刷顏色。筆上顏料少了就再蘸一下。每蘸一下都要把多余的顏料舔掉,把紙上刷滿顏色,刷完把它放在一邊晾一下。
    幼兒用水粉在圖畫紙上進行平涂練習,教師指導。
    3、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tài)。
    教師邊出示自然角的蝌蚪邊提問:藍藍的小河水把許多小蝌蚪吸引來了,它們是什么顏色?長得什么樣子?它們在水中是怎么游泳的?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蝌蚪有圓圓的身體和細細長長的尾巴,在水里向各個方向游動。并用身體動作模仿小蝌蚪游水的樣子。
    4、教師示范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教師在晾干后的藍色背景圖畫紙上示范并講解:我們請小蝌蚪到河水里游戲吧!手指蘸黑色顏料點在畫紙上,再輕輕提起向后一拉,一只小蝌蚪就畫成了。
    5、教師發(fā)操作材料,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畫,在操作材料中間的河水里畫小蝌蚪,要畫出朝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畫出朝著不同方向的小蝌蚪,鼓勵幼兒大膽細心地作畫。
    6、評價和欣賞作品。
    教師邊展示作品邊說:小蝌蚪在河里游得真開心,它們長著圓圓的身體,細長的尾巴。它們是怎么游的?(幼兒用動作模仿)它們要去找媽媽了。小蝌蚪長大以后也能像青蛙媽媽一樣能干,捉害蟲,保護莊稼。
    活動延伸
    1、還可用棉簽、油畫棒畫小蝌蚪。
    2、美術角中繼續(xù)用手指點畫小花、小草,等等。
    2.繪畫活動課件
    【設計意圖】
    幼兒繪畫活動不僅是一種非常愉快的體驗過程,而且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綱要》中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孩子們在電影、電視上經(jīng)??梢钥吹椒侵奕?,非洲人黝黑的皮膚和他們在慶典、祭祀時夸張、奇特的臉部化妝,吸引著他們并讓他們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本活動設計,我力圖創(chuàng)設一個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并自始至終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參與到整個活動中,讓幼兒感受、學習不同的繪畫形式,鼓勵他們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激發(fā)他們對繪畫的興趣以及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讓他們真正體驗到了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非洲,感受非洲畫臉夸張、神秘的特點。
    2、發(fā)揮想象,嘗試大膽在自己的臉上作畫。
    3、體驗在臉部作畫所帶來的獨特、快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前通過各種途徑豐富幼兒關于非洲的知識。
    2、課件:非洲風光、非洲舞蹈、非洲畫臉和非洲音樂。
    3、各色化妝材料(用食用色素和牙膏制成),亮貼片、鏡子若干。
    4、供幼兒裝扮用的羽毛、樹葉頭飾、草裙若干。
    【活動過程】
    1、分別播放課件,讓幼兒欣賞、感受非洲畫臉的特點,激發(fā)其對非洲畫臉的興趣。
    (1)欣賞非洲風光。
    師:“小朋友聽說過非洲嗎?老師請你們看一段關于非洲的電視錄像,看看都拍了什么?”(非洲很熱很亮的太陽;大草原上的獅子、非洲象;非洲人黑黑的皮膚、卷卷的頭發(fā),特白的牙齒……)
    (評析:由于幼兒課前已有一定的相關知識準備,所以能夠較快、正確地說出有關非洲的特點。)
    (2)欣賞非洲舞蹈,初步了解非洲畫臉。
    ①師:“非洲人喜歡唱歌跳舞,現(xiàn)在請你們看一段非洲人跳的舞蹈,看的時候,仔細觀察一下非洲人跳舞時是怎樣裝扮自己的。”
    ②提問:“非洲人是怎樣裝扮自己的?”(他們臉上畫了很奇怪的花紋,頭上插羽毛,還穿上了好看的草裙……)
    ③教師小結:非洲人在舉行一些慶?;顒訒r,喜歡在臉上畫上鮮艷、特別的花紋,這樣的裝飾我們可以稱它為“非洲畫臉”。我這兒還有好多的非洲畫臉,想看嗎?
    (評析:通過欣賞非洲舞蹈來了解非洲畫臉,不僅可以讓幼兒自然地講非洲舞蹈和非洲畫臉聯(lián)系起來,而且使幼兒對非洲畫臉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3)欣賞非洲畫臉,感受其特點。
    ①欣賞兩幅很典型的非洲的畫臉。
    提問:“你喜歡他臉上的什么地方?為什么?”
    ②教師小結:非洲畫臉都很夸張、特別,顏色鮮艷,有大的色塊、線條和圓點,花紋有的對稱,有的不對稱。
    ③欣賞多幅非洲畫臉。
    提問:“這么多的畫臉,你猜一猜是用什么材料畫成的?”
    (評析:夸張、奇特的非洲畫臉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每出現(xiàn)一幅畫臉,幼兒都要發(fā)出驚嘆聲,他們的注意力被畫臉緊緊地扣住了,他們對畫臉充滿了好奇,有著濃厚的進一步探索的愿望。)
    2、教師講解示范,幼兒嘗試畫臉。
    (1)介紹繪畫材料和繪畫方法。
    師:“看,我拿的是什么?(顏料)我這可不是普通的顏料,它是老師用牙膏和食用色素攪拌后做成的,其它還準備了鏡子、棉簽、亮貼片?,F(xiàn)在我開始畫了。(教師邊說邊用手蘸顏料在自己的臉上涂上色塊、圓點和線條,作一個簡單的示范。)”
    (評析:此時的幼兒很驚訝,他們沒想到老師會在臉上畫。以前我在開展《京劇臉譜》活動時,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很緊張,不敢大膽地在臉上繪畫,所以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意在通過教師的示范幫助幼兒消除初次在臉上作畫的緊張心理,并且我在繪畫的過程中,眼神不斷地和幼兒交流,臉部的表情豐富,動作緊湊,這樣更加吸引幼兒的注意,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參與畫臉的愿望。)
    (2)提出畫臉要求。
    師:“你們想不想也在自己的臉上畫畫?(想)我們可以先用手蘸顏料在臉上畫上線條、花紋和圖形,也可以涂上色塊,要動腦筋自己設計,畫得夸張些,與別人不一樣(著重強調),可以用亮貼片進行裝飾,還可以互相幫著畫?!?BR>    (3)幼兒動手畫臉。
    播放非洲音樂,音樂聲中,幼兒嘗試在自己及同伴的臉上作畫(組織幼兒對著鏡子繪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富有創(chuàng)意地畫臉。
    (評析:畫臉過程中,幼兒看到鏡子里自己的臉在不斷變化,看到周圍同伴的臉也在不斷變化,他們都很新奇、開心和激動。衙門有的互相幫著畫,有的還主動幫老師在臉上涂畫,他們完全沉浸在自主創(chuàng)作的快樂體驗中了。)
    3、欣賞、評價并展示幼兒的作品。
    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再請個別幼兒說說喜歡誰的畫臉及喜歡的原因(包括線條、色彩、圖形等)。
    (評析:讓幼兒對自己或別人的畫臉進行觀察、評價,可以使他們進一步了解這種繪畫形式夸張、有趣的特點。)
    4、通過非洲舞蹈,讓幼兒表現(xiàn)熱情、奔放的情緒。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畫臉色彩選擇頭飾、穿上草裙,跟著非洲音樂盡情地跳舞。
    (評析:幼兒以非洲人特有的打扮、在熱情奔放的非洲音樂聲中盡情、自由地舞蹈,真正體驗到了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結束,組織幼兒用濕毛巾洗臉。)
    活動延伸:
    1、將幼兒的作品做成頭飾放在表演區(qū)供幼兒表演用。
    2、為滿足幼兒意猶未盡的創(chuàng)作欲 望,在美工區(qū)繼續(xù)投放繪畫材料、工具等,供幼兒創(chuàng)作使用。
    3.繪畫活動課件
    【教學目標】
    1、嘗試利用各種不同的材料來裝飾瓶子。
    2、知道廢舊的瓶子可以變廢為寶,美化環(huán)境。
    3、發(fā)揮想象力,大膽裝飾,體驗創(chuàng)造活動帶來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活動導入,引導幼兒樹立變廢為寶的意識。
    1、提問:
    (1)你是怎么收集到瓶子的?
    (2)你們在哪里經(jīng)常會見到這些廢舊的瓶子?
    2、組織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小結: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瓶子,由于人們把瓶子里裝的東西用完之后就隨手扔掉,給我們的環(huán)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那么我們能夠做些什么?是不是可以把它們變廢為寶呢?
    二、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裝飾好的瓶子,知道瓶子還能用來美化環(huán)境。
    1、師:今天老師要表演一個變魔術的節(jié)目,看看我都變出了什么。
    2、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用不同材料裝飾好的瓶子。)
    3、提問:這些花瓶是用什么材料裝飾的?組織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4、師:有的是用顏料畫出來的;有的是用彩紙剪貼的;有的是用毛線裝飾的;有的是用布裝飾的;有的是用干樹葉、干花裝飾的……原來廢舊的瓶子裝飾好可以美化環(huán)境,真漂亮。
    三、教師示范操作裝飾瓶子,幫助幼兒掌握裝飾的技巧。
    1、教師出示沒有裝飾的瓶子,幼兒觀看。
    2、提問:你們覺得這個瓶子漂亮嗎?那我們可以怎么裝飾它呢?
    3、教師與幼兒一起商量如何裝飾瓶子。
    4、教師示范操作,裝飾瓶子,幼兒觀看。(利用事先剪好的彩紙條進行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粘貼,再制作出一段一段的花邊,然后再剪出一些小圖形裝飾。)
    四、組織幼兒動手操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1、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的瓶子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來裝飾,你們愿意嗎?
    2、組織幼兒先想想自己想要怎么裝飾瓶子,然后分享自己的想法。
    3、教師分發(fā)材料,組織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嘗試能夠大膽的制作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圖案。)
    五、作品評析,分享成功的喜悅。
    1、組織幼兒互相介紹分享自己的裝飾好的瓶子娃娃。
    2、播放音樂,組織幼兒與自己制作的瓶子娃娃舞蹈。
    3、組織幼兒與自己制作的瓶子娃娃合影。
    4、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手工坊、主題墻中。
    4.繪畫活動課件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手型進行繪畫,指導幼兒依據(jù)手型進行繪畫。
    2、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彩筆、油畫棒、繪畫紙,圖。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玩手指游戲:石頭、剪子、布。
    師:其實,我們的手不僅能變出石頭、剪子、布,還能變換出很多的手型來,請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來變換出你喜歡的手型。(幼兒自由變)
    提問:誰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用手型變換出了什么?你是怎樣變的?
    二、幼兒嘗試手型畫的畫法。
    1、請幼兒欣賞老師的范畫,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提問:這些畫是以身體部分進行繪畫的?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明確以手型進行聯(lián)想繪畫。
    2、師小結:先把自己變換的手型放在紙上不動,再用握筆的手沿手的外型輪廓畫,畫出的圖案就叫手型畫。然后再根據(jù)你畫出的圖案進行添畫。
    三、幼兒嘗試創(chuàng)作手型畫(老師提繪畫要求)。
    1、先變換手型,然后再畫變換的手型,再根據(jù)你畫的手型來添畫涂色。
    2、鼓勵幼兒自己動腦筋,大膽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圖案。
    四、作品展示和評價。
    1、教師引導幼兒圍繞重點難點來進行評價。
    2、根據(jù)幼兒的構圖、布局、線條、色彩進行評價。
    3、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畫墻上。
    5.繪畫活動課件
    課前思考:
    小動物對于幼兒來說是喜歡的。刺猬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是不常見的,但幼兒是很感興趣的。于是,我先讓幼兒來認識一下真實的刺猬,讓他們通過觀察來說說他的特征,再一個小故事來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
    活動目標:
    1、繼續(xù)學畫半圓形
    2、用添畫的形式或重復圖象的方法把畫面畫滿。
    活動準備:
    蠟筆、紙、課件
    活動過程:
    1、介紹內(nèi)容,引導觀察出示課件。提問:這是誰?
    小刺猬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它的身上有什么?有什么用?(刺可以用來刺食物,又可以用來抵擋敵人,保護自己)
    2、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題。(課件)小刺猬來到樹林,看到樹上有許多果子,可是它不會爬樹,正在這時,風姑娘幫助它把果子吹了下來。小刺猬想把果子被回家,就在地上打了一個滾,把鬼子插在刺上,然后就回家了。
    3、教師示范小刺猬背果子的時候,肚子直直的還是平平的?(平平的一條直線)彎彎的背在肚子的上面(畫一條彎彎的弧線)果子是怎么背上去的?
    4、請幼兒上來示范
    5、創(chuàng)作要求小刺猬看見地上還有許多果子,請小朋友幫它多找一些刺猬一起來背果子,把所有的果子都送回家。
    6、講評
    7、結束小刺猬請了這么多的朋友不停的背果子。把果子送回家,吃也吃不玩,準備明天請小朋友一起來吃。
    課后反思:此活動教師先讓幼兒觀察真實的刺猬,然后用簡筆畫的形式來畫刺猬,使幼兒知道復雜的事物可以用簡單的圖形表現(xiàn)出來。教師能運用課件,一個故事來引出繪畫主題畫刺猬。教師在活動中應注意語言的生動如:在進行涂色時可以說:給小刺猬穿衣服,背上背了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綠綠的……請幼兒上來示范后,教師要做一些簡單的講評,說說哪些地方不好,讓幼兒在繪畫的時候可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