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教案范文五篇

字號: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
    1.小學四年級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學習《憶江南》。
    2. 了解詩句的意思,能對詩句展開想象。
    3.背誦詩歌,默寫詩歌。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
    背誦詩歌《獨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詩,讀通、讀順詩句。
    2.自由學習生字。
    三、了解詩人的生平。
    四、了解詞的特點。
    五、吟讀、理解《憶江南》。
    1. 釋題:憶,在此當回憶講。“憶江南”為詞牌。
    2. 根據(jù)學生可能產(chǎn)生的疑問補充注釋。(舊:過去勝:超過)
    3. 說說你從這首詞中體會到怎樣的景色,詩人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這樣的景色的。(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布滿火
    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比較、比喻)
    4. 請聯(lián)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后的反問句寫完整。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
    5. 指導背誦《憶江南》
    六、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 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fù)相逢。
    2. 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鹿砦》《望廬山瀑布》《滁州西澗》《山行》《小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
    七、作業(yè):選畫一首古詩所表現(xiàn)的畫面。
    2.小學四年級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字;理解、積累并學會運用部分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學會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3.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感悟用詞的準確、描寫的風趣及寫話訓練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教學準備
    有關(guān)白鵝的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白鵝嗎?想說些什么嗎?(播放有關(guān)鵝各種神態(tài)及活動的錄像,展示課文中的白鵝圖。)
    2.簡介作者豐子愷。
    二、檢查預(yù)習情況,整體感知課文。
    1.出示卡片,讀生字、新詞。
    強調(diào)讀準“頸、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凈角、譬如、窺伺、侍候、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養(yǎng)不周”等詞語,特別注意翹舌音、多音字的讀音。
    2.知道什么是“凈角”嗎?(播放“凈角”臉譜圖像) “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讀“jue”,而不是“jiao”。自己讀兩遍。
    (點評:字詞是構(gòu)建語文大廈的基石。四年級的閱讀課,識字教學也不能放松。)
    3.自由大聲讀課文,碰到難讀的字詞句多讀幾遍。說說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讀通、讀熟的基礎(chǔ)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鵝形象。)
    4.小結(jié),肯定同學們能從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鵝某方面的特點。
    三、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課文是怎么寫的?自己讀第一、二自然段,你認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課文有聯(lián)系的?用橫線畫下來。(自學)說說你畫了哪些句子,為什么?
    2.學生談體會,老師小結(jié):整篇課文都圍繞“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來寫。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僅連接第一段的內(nèi)容,還告訴我們后面幾個自然段分別從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幾方面寫出了鵝高傲的特點。
    相機板書:好一個高傲的白鵝叫聲步態(tài)吃相
    (點評:以“怎么寫”為著眼點,引導從課文的中心句、過渡段總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了解表達順序。)
    3.齊讀第一、二自然段,加深體會課文中心句及過渡段的作用。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文是怎樣把白鵝叫聲的特點寫具體的呢?默讀第三自然段,找出一個能表現(xiàn)白鵝叫聲特點的詞,從這個詞,你能想象白鵝在干什么,好像在說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詞語旁寫一寫,或者用圖畫來表示。
    (點評:“厲聲大叫”“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狂吠”等詞語十分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白鵝叫聲的特點。引導學生邊讀邊勾畫詞語,動手批注或畫畫,調(diào)動形象思維參與解讀文本,從形態(tài)、聲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既培養(yǎng)了學習方法和習慣,又豐富了語言積累。)
    2.通過多種形式讀,帶著想象讀出內(nèi)心感受。
    3.認真讀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說說白鵝還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學生再次交流:從“養(yǎng)鵝等于養(yǎng)狗”看出作者認為鵝很忠誠,能看守門戶;從“雪白的大鳥”可以看出鵝十分可愛;從“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等詞句看出鵝對陌生人敢厲聲呵斥,非常勇敢、非常盡職。
    相機板書:盡職勇敢可愛。
    4.指導讀書方法:讀書,不但要從字面上理解,還要聯(lián)系上下文深入體會字里行間包含著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寫白鵝高傲,叫聲很兇,實際是在贊揚它的盡職、勇敢。
    (點評:通過引讀有關(guān)句子,組織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及教師的點撥,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認識明貶實褒的表達方法,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會閱讀。)
    5.帶著感情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品味作者對白鵝的贊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認真觀察的態(tài)度和寫作方法。
    7.齊讀本段的詞語:嚴肅鄭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齊讀課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寫出了白鵝步態(tài)的特點?
    (在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中,體會作者通過鴨和鵝比較的方法突出鵝的步態(tài)特點。)
    2.同學們能從課文寫鵝和鴨的詞語中,想象出它們是怎么走路的嗎?誰來演一演?下面的同學注意看,要用課文里的詞語評評他們演得像不像。
    (點評:改變學習方式,變靜止的學習為動態(tài)的表演,富有創(chuàng)意:一是了解對詞語把握的情況;二是進一步感悟觀察細致的態(tài)度和用詞準確,運用對比、擬人來突出特點的表達方法;三是在多種感官及師生合作參與的學習中獲得愉悅的體驗,提高效率。)
    3.再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自由朗讀,抒發(fā)喜愛之情。
    4.小結(jié)后齊讀第四自然段,加深體會。
    5.積累詞語──“步調(diào)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樣、從容不迫”。
    六、積累運用,讀寫結(jié)合。
    1.課文用準確的詞語和生動的事例寫出了鵝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當作一只高傲的白鵝,向別人介紹自己嗎?
    出示“快樂寫話卡”:
    我是一只_______的白鵝。___________________
    (點評:該練習題很靈活,適應(yīng)不同層次學生練習,既可以靈活運用本課的詞語,進行語言重組,又可以拓展思維,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
    2.練筆,展示,評議。
    (點評:閱讀教學應(yīng)該引領(lǐng)學生經(jīng)歷“感受──理解──積累──運用”的語言學習過程。課文是讀與寫的例子,要用好這個資源,創(chuàng)設(shè)由內(nèi)化──外化的轉(zhuǎn)換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
    3.小學四年級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長句子,并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奪目、百花爭艷、波光粼粼”等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4、通過課文中優(yōu)美詞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能運用單元提示語中讀懂長句子的方法,能正確地理解長句子的意思。指導感情朗讀課文。理解結(jié)構(gòu)比較復(fù)雜的句子。
    課前預(yù)習:
    1、熟練地朗讀課文。
    2、詞語: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熟練地朗讀課文。能用“增添、”“偶爾”造句。
    3、學習單元提示,初步掌握讀懂長句子的方法,并運用該方法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教師念兒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靈巧,拖著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飛,剪柳條,柳條搖。一幅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2、同學們,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燕子》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作家鄭振鐸寫的,請打開書,誰來讀讀。
    二、初讀課文體會
    1、明確自學要求。
    (1)讀準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2)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篇文章寫的確實很美。下面仔細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腦子里浮現(xiàn)出來的燕子是什么樣的。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師:這自然段是一句長句子,我們怎樣讀懂一句長句子呢?大家先來看“單元學習提示”
    4、讀懂長句子的步驟怎樣?先……再……,用線劃出。
    5、下面我們就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來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再讀這一段。
    6、問:這句話寫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樣的?
    7、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歸納學習這句長句子的方法。
    9、指導感情朗讀這一段,歸納段意。
    四、進行“畫圖、說話”訓練,深入體會。
    1、我們能不能把鄭振鐸寫的燕子畫下來?我請一個同學讀第一段,咱們一起畫,怎么樣?不過讀的時候,要慢一點。
    2、同桌的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畫的燕子。
    3、誰愿意到前邊來把自己畫的燕子向介紹一下?
    4、大家注意沒有,作者怎么沒寫眼睛、嘴,是疏忽了嗎?
    5、這告訴我們,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寫。
    6、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指導用用“增添、”“偶爾”造句。
    1、理解詞義——說說“增添、”“偶爾”的近義詞。
    2、指名造句。評議。
    3、書面練習造句。
    六、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本1、2、3、4、6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2、3、4自然段,運用“單元提示”中的方法讀懂長句;背誦第4自然段。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寫的是什么?(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
    2、我們先來學習第二句,齊讀。
    (1)這句句子是句長句子,用學習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學?
    (2)說得很對,那么“黃綠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讀句子“黃綠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為什么把柳芽比作“黃綠眉眼”,為什么不就說嫩芽?
    (柳樹睡了一冬天,發(fā)的芽就像睜開的眼睛)
    3、學習第三句句子。
    (1)我們再來看看第三句寫什么?指名同學讀句子。
    (2)要求學生用理解長句子的方法來理解。
    (3)指名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長句子的。
    師:什么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形成的?其它詞語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趕集”?
    師:去買的,還有賣的,都叫趕集——請說說趕集的情況,再想想趕集和春天的草、葉、花生長和開放有什么相似之處。
    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5)齊讀第三句。
    4、學習第四句。
    這么熱鬧、美麗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請大家朗讀第四句。
    (1)誰能簡單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師: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書:斜、掠過、唧)
    3、師:一個“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以又輕又快的感覺,而且寫出了小燕子飛行的優(yōu)美姿態(tài),“掠過”這個詞字典里怎么解釋的?
    4、你從中看出了什么?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
    5、我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還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飛得“輕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讀一遍,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tài)優(yōu)美。(學生練讀)
    8、師:“那小圓暈就一圈圈地蕩漾開去”要讀得慢一點,要有個想象的余地,誰再把這句讀一讀?
    師:“小圓暈”是什么?想過嗎?
    師:作者為什么不說“小圓圈”而說“小圓暈”“暈”是什么意思?想過嗎?
    師:“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云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你們見過日暈或者月暈嗎?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咱們再讀讀這一句,領(lǐng)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自然段,我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tài)很優(yōu)美。我們接著讀第四自然段,看看寫的是什么,誰讀懂了誰說。
    2、指名說。(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的樣子)
    3、讀懂了,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讀讀、劃劃。
    4、“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啊!”“這”指的是什么?看看書上的插圖。
    5、老師這里有一段五線譜,也就是曲譜,請想象一下,并對照一下插圖,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不像五線譜?
    師:這是一個多么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象力!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么樣的正等著我們?nèi)パ葑嗟那V?(這一定是贊美春天,贊美小燕子的曲譜)
    6、學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7、從課文中,我們進一步領(lǐng)略了燕子的美。這一自然段還有兩個詞用得特別傳神,不知有人注意沒有,請讀讀第二句。
    8、這里的“痕”字用得好,為什么不用“條”?(因為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里只留下一絲痕跡)
    9、大家細細讀讀這一自然段,再自己細細體會。
    10、看圖試背。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第5、7、8題。
    4.小學四年級教案范文
    【設(shè)計思路】
    根據(jù)四年級兒童特點和文本特色,本著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個性化閱讀,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性,積累語言。體會作者擬人、比喻手法的巧妙運用。
    3.邊讀書邊想象畫面,感受荷蘭牧場的風光美,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體會動物與人、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的美好意境。體會作者對荷蘭的無比喜愛之情,激發(fā)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4.通過搜集、查閱有關(guān)荷蘭的資料,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積累語言的好習慣。
    【教材分析】
    《牧場之國》是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描寫了荷蘭美麗的田園風光,全文緊緊圍繞碧綠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綿羊,黑色的豬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擠奶的人,寧靜安謐的夜晚……來寫,展現(xiàn)了荷蘭藍天、白云、牛羊成群的優(yōu)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以及作者內(nèi)心深處溢發(fā)的對荷蘭田園風光的贊美和向往之情。我根據(jù)文本特點,在教學中實施了美的教育,利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shù)手段,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其靈感與頓悟。
    【教學方法】
    《牧場之國》是一篇略讀課文,在其教學過程中應(yī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我采用了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1.自讀自悟法。本文語言優(yōu)美,如何感悟這種詩情畫意的美,通過引導他們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把課文讀通、讀懂、讀深,采用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景色美、語言文字美,從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情朗讀的技巧。
    2.情境教學法。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手段,為學生展現(xiàn)了荷蘭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圖片以及荷蘭相關(guān)的資料,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感受課文語言文字美,真正領(lǐng)略到荷蘭牧場的美,享受到美的愉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許多美麗的國度,他們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有的風景如畫,讓人陶醉;有的氣候宜人,使人流連忘返;有的歷史悠久,引人入勝;有的風情獨特,讓人難以忘懷,今天老師帶大家飛躍重洋,直達位于歐洲的荷蘭,做跨越長途的旅游,想看看它到底是個怎樣的地方嗎?請同學們打開主頁,點擊圖片欣賞。
    2.同學們,美嗎?是啊,多美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了解真正的荷蘭是一個──(牧場之國)板書課題,齊讀。
    3.什么叫牧場?(放養(yǎng)牲畜的地方。)
    4.荷蘭為什么又能被稱之為牧場之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請同學們打開電子課文,走進文本。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閱讀提示,找出閱讀要求:作者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小組合作交流,概括課文各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教師指導用小標題的方式概括,隨機板書,如:
    碧綠草原,黑白花牛
    成群駿馬,膘肥體壯
    綿羊豬群,悠然自得
    晚霞滿天,牛羊歇息
    四、朗讀課文,感悟體驗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說說“牧場之國”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饼R讀,思考討論:真正的荷蘭是指怎樣的荷蘭?從“真正”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相機教學2~5自然段。
    第2自然段:
    (1)學生讀有關(guān)牛的內(nèi)容。(在這一段里你還看到了什么?除了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的牛,你還看到了怎樣的牛?有牛犢還有其他牛嗎?……)
    (2)隨機出示:“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無比尊嚴。”
    讀著這樣的句子,你還覺得眼前的僅僅是一群牛嗎?你想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朗讀。
    (3)師小結(jié):這么多各種各樣的牛,這么多神態(tài)各異的牛,難怪,作者寫到──出示:“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花牛?!?BR>    指名讀,突出“全是”。
    第3自然段:
    學生讀到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隨即問:這是一群什么樣的駿馬?
    讀完一句引導再讀寫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寫馬的還有嗎?
    (1)膘肥體壯──寫馬結(jié)實的句子。
    (2)自由──寫馬自由的語句。讀著這樣的句子,我也愿成為它們中的一員,去享受無人能擋的自由,體會擁有一切的公爵般的尊貴!你想不想來體驗一番?指名讀。
    第4自然段:
    學生讀到相關(guān)內(nèi)容,隨機板書,并展開:
    羊――有天堂般的綠色草地,羊當然什么也不愁,完全一幅悠然自得的神態(tài)。
    豬──“贊許”是什么意思?如果豬會說話,它會對誰怎樣加以贊許呢?
    2.讀著描寫牛、馬、羊這些內(nèi)容,你同意將荷蘭稱之為牧場之國嗎?生齊讀黑板上的三句話:
    齊讀板書的句子。
    那么,當夜晚來臨,牲畜要歸圈了,牧場之國又呈現(xiàn)出一種怎么樣的情景呢?
    指名讀第5自然段。
    (1)請問,讀著讀著,你感受到了什么?(靜)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2)指句讀。
    重點讀: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五、總結(jié)升華,重點感悟
    1.這就是牧場之國,這就是作者眼里真正的荷蘭。板書: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2.交流。作者把這份喜愛與贊嘆,全都融在了這四次出現(xiàn)的“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一句話中了!而這四句話分別出現(xiàn)在不同的自然段中,作者所贊嘆景象又各不相同。他分別贊嘆了──齊讀黑板上的四句。
    3.讓我們與作者一起來表達對牧場之國這份深深的喜愛與贊嘆!
    師生合作:
    師:在牧場之國,碧綠草原,黑白花牛。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在牧場之國,成群駿馬,膘肥體壯。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在牧場之國,綿羊豬群,悠然自得。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在牧場之國,晚霞滿天,牛羊歇息。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被稱為牧場之國的荷蘭。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4.讀完課文,以解說員的角色,向游人介紹你喜歡哪方面的內(nèi)容。(大家相互評議)
    六、拓展延伸
    1.除了牧場之外,你還知道荷蘭的哪些特點?
    2.高大的風車,迷人的郁金香,遼闊的牧場告訴我們――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生動優(yōu)美的課文告訴我們――這就是真正的荷蘭。讓我們滿懷著贊美之情告訴所有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3.推薦讀物老舍先生的《草原》,比較同是描寫牧場,有什么不同之處。
    4.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集一些水之國,花之國,風車之國的資料,做一期異國風情的手抄報,拿到班里和同學進行交流。
    5.小學四年級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進一步掌握乘法運算定律,會根據(jù)不同算式的特征,正確靈活、合理選擇運算定律進行簡算,提高應(yīng)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出示上節(jié)課總結(jié)出來的本單元的框架,指出本節(jié)課要復(fù)習的內(nèi)容,并提出要求,掌握乘法的三個運算定律,并能靈活的運用于簡便計算。
    (二)復(fù)習定律
    1、簡算。
    4×13×25125×(8+80)
    全班練習、兩位學生板演,完成后反饋校對,并說明計算的理由。教師板書運算定律的名稱。
    2、掌握定律。
    簡要的敘述運算定律和字母表示,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相應(yīng)的字母公式。
    根據(jù)字母公式,比較乘法結(jié)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區(qū)別?根據(jù)字母公式說說他們的結(jié)構(gòu)特征。
    (三)定律運用
    1、課本第6題
    (1)歸類,各應(yīng)用什么運算定律可以使運算簡便,畫出具有特征的數(shù)學 運算符號。
    (2)全班練習,完成上面一行3題,完成后反饋校對,指出每一題的特征。
    (3)全班練習,完成下面一行3題,完成后反饋校對,指出每一題的特征。
    2、判斷、改錯練習。
    (1)400×(25+1)=400×25+1
    (2)(64+4)×25=64×25+25
    (3)25×32=25×(4×8)=25×4+25×8
    (四)綜合練習
    1、練習第7題。
    (1)找出能運用乘法運算定律的算式,并各自歸入相應(yīng)運算定律類型中。
    (2)余下的兩題:32+144+68+56,1230-216-184,為什么不能歸入相應(yīng)的類型?他們可以簡算嗎?
    (3)獨立練習。
    (4)反饋矯正。
    2、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練習。
    (1)計算課本第8題,完成后校對。
    (2)計算第9題,完成后的、反饋講評。
    3、應(yīng)用題練習。
    (1)獨立練習第10題。
    (2)反饋講評,對25×400+25×40025×400×2兩種方法進行比較。
    4、思考題指導。
    (1)獨立思考2分鐘。
    (2)指名已解答的同學說思路。
    (五)鞏固知識結(jié)構(gòu)
    通過兩節(jié)課,我們對第一單元進行了系統(tǒng)的復(fù)習,說一說第一單元中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本領(lǐng)?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六)作業(yè):《作業(y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