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二年級關(guān)于小年的作文

字號:

小年,并非專指一個日子,由于各地風(fēng)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以下是整理的《小學(xué)二年級關(guān)于小年的作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xué)二年級關(guān)于小年的作文
    每年的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每次過小年都要吃餃子和芝麻糖,今年不一樣,我們選擇了去吃自助餐。坐車大約十五分鐘就到了飯店門口,只見上面寫著“金權(quán)道”三個醒目的大字。
    媽媽帶我去測量了一下身高,正好是一米四,兒童套餐,爸爸去柜臺交了錢。人真多呀,我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約二十分鐘后,我們終于進去了。
    我很快找到了座位,叫爸爸、媽媽趕緊過來坐下。我和媽媽就去拿甜點、水果、蛋糕、羊肉、飲料……這里真是應(yīng)有盡有。這里的羊肉每一盤里只放兩片,特別精致,把它放在鐵板上烤一會兒就好了,吃起來真香呀,我可喜歡吃了!
    我又去挑選了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最后還吃了很多烤肉,就好像有了過年的感覺,好溫暖?。?BR>    當我們走的時候,看見許多桌子上都干干凈凈的沒有剩余的食物,這種不浪費糧食的品質(zhì),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
    【篇二】小學(xué)二年級關(guān)于小年的作文
    農(nóng)歷臘月廿三,我約上同學(xué)來我家,一起包餃子慶祝小年。
    一進廚房,我就看見桌上有兩盤餃子餡,都是豬肉芹菜餡,噴噴香。爸爸說,大家自己包的餃子自己吃。
    學(xué)著爸爸的樣子,我們先把餡放進餃子皮上,再把水涂在餃子皮的邊緣,最后把兩頭捏緊,這樣一個餃子就完成了。學(xué)會了基本步驟以后,我們包了各種形狀的餃子,有金元寶、飛碟、飛鏢、小船等。每個人各自包了十個餃子。
    媽媽看到我們包的餃子,豎起了大拇指。開始煮餃子了,媽媽先把水燒開,然后把餃子放進鍋里,媽媽說,等它們煮得胖胖的,浮起來的時候就可以吃了,看著鍋里各種各樣的餃子,我們各個翹首以盼,口水直流。終于吃上了自己包的熱氣騰騰的餃子,我們個個吃得津津有味,一口氣把十個餃子全部吃完了。
    這次小年我們過得非常開心,既吃上美味的餃子,也學(xué)會了包餃子,真是一舉兩得。
    【篇三】小學(xué)二年級關(guān)于小年的作文
    臘月二十三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小年。
    我們?nèi)胰送砩铣酝晖盹埡?,我們開始了辭灶。奶奶拿來兩個干凈的盤子,里面放滿了辭灶用的供品。有杏仁、牛皮糖、水果等,每一樣都非常精致。爺爺端來了一碗米、一碗水,拿來香,把香插進米里。爺爺說,糖是給灶王爺吃的,吃了之后嘴會甜,就會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說我們家里的好事;米和水是為灶王爺?shù)鸟R準備的,好讓馬吃了有力氣帶灶王爺上天。我這才知道,準備這些東西都是有說法的。然后,爸爸拿來紙錢,燒掉之后,爸爸、媽媽輪流磕了頭,媽媽還一邊說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我也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虔誠地磕了幾個頭,心里想著希望我們的愿望能夠?qū)崿F(xiàn)。
    【篇四】小學(xué)二年級關(guān)于小年的作文
    今天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也是我們俗稱的小年。太婆婆來我們家過年,我高興極了。
    以往過小年的時候,每戶每家都要在吃飯前放鞭炮來慶祝,但今年為了藍天、為了白云,為了能有個更美好的環(huán)境,我們家就沒有放鞭炮。
    隨后開飯了,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看得我是直流口水,我拿起筷子就開吃了,不一會兒,我就吃好了,還打了一個響亮的飽嗝,惹得全家人臉上“羊”溢著幸福的笑容,最后,我也跟著笑了。
    【篇五】小學(xué)二年級關(guān)于小年的作文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在小年這一天中,我們這里的人們要吃麻糖、放炮、泥灶臺、炒豆子。
    今年的小年,我們是全家回村,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的。
    在回村的途中,媽媽買了一些我和妹妹一年都盼望吃的麻糖,還買了一點糕點,又買了一袋生黑豆。
    來到奶奶家,我發(fā)現(xiàn)爺爺手里端著一個盆,里面放著很多泥,爺爺又從一個柜子里把我以前剪下的頭發(fā)拿了出來,放進盆里,看到這里,我感到很奇怪:過小年不是要吃麻糖嗎?弄泥巴干什么呀?我問爺爺:“爺爺,您要干什么呀?”爺爺對我說:“小笨蛋,我要泥灶臺,過小年呀!”我點了點頭,還是弄不大明白。
    爺爺一手按住盆,不讓它傾斜或掉在地上,一邊用手和泥。等爺爺泥好灶臺時,太陽要快下山了,我和妹妹都很高興,因為,很快我們就可以吃到又甜又粘牙的麻糖了。
    【篇六】小學(xué)二年級關(guān)于小年的作文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也是傳統(tǒng)的祭灶節(jié)。早上,我起床一看媽媽已經(jīng)上班走了。哦,今天媽媽公司終于要放年假了,媽媽可以天天在家陪我,我太高興了。我趕忙穿好衣服到客廳吃飯。午飯后我迫不及待的催著爸爸去公司接媽媽。
    下午我和媽媽到姥姥家順便去逛街。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人來人往個個喜氣洋洋。我們看到很多賣春聯(lián)門畫和各種新春飾品的,還有好多這兩天才有的賣麻糖和麻花的攤點。到了姥姥家,姥姥給我講了祭灶王的故事:傳說玉皇大帝在每家派了一位監(jiān)督員——灶神,以監(jiān)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做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根據(jù)匯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灶神再回來繼續(xù)監(jiān)督這家的作為。祭灶節(jié)這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jié)日。
    送灶神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麻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
    如今,祭灶的人越來越少了,但過小年吃麻糖的習(xí)俗仍在民間盛行。
    從姥姥家回來,我對媽媽說:我們也趕緊買麻糖回家祭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