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字號:

高一新生要根據自己的條件,以及高中階段學科知識交叉多、綜合性強,以及考查的知識和思維觸點廣的特點,找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數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數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1.函數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數,那么f(x)=f(-x);
    (2)若f(x)是奇函數,0在其定義域內,則f(0)=0(可用于求參數);
    (3)判斷函數奇偶性可用定義的等價形式:f(x)±f(-x)=0或(f(x)≠0);
    (4)若所給函數的解析式較為復雜,應先化簡,再判斷其奇偶性;
    (5)奇函數在對稱的單調區(qū)間內有相同的單調性;偶函數在對稱的單調區(qū)間內有相反的單調性;
    2.復合函數的有關問題
    (1)復合函數定義域求法:若已知的定義域為[a,b],其復合函數f[g(x)]的定義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義域為[a,b],求f(x)的定義域,相當于x∈[a,b]時,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義域);研究函數的問題一定要注意定義域優(yōu)先的原則。
    (2)復合函數的單調性由“同增異減”判定;
    3.函數圖像(或方程曲線的對稱性)
    (1)證明函數圖像的對稱性,即證明圖像上任意點關于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仍在圖像上;
    (2)證明圖像C1與C2的對稱性,即證明C1上任意點關于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線C1:f(x,y)=0,關于y=x+a(y=-x+a)的對稱曲線C2的方程為f(y-a,x+a)=0(或f(-y+a,-x+a)=0);
    (4)曲線C1:f(x,y)=0關于點(a,b)的對稱曲線C2方程為:f(2a-x,2b-y)=0;
    (5)若函數y=f(x)對x∈R時,f(a+x)=f(a-x)恒成立,則y=f(x)圖像關于直線x=a對稱,高中數學;
    (6)函數y=f(x-a)與y=f(b-x)的圖像關于直線x=對稱;
    2.高一數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1、拋物線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為直線x=—b/2a。
    對稱軸與拋物線的交點為拋物線的頂點P。
    特別地,當b=0時,拋物線的對稱軸是y軸(即直線x=0)
    2、拋物線有一個頂點P,坐標為
    P(—b/2a,(4ac—b’2)/4a)
    當—b/2a=0時,P在y軸上;當Δ=b’2—4ac=0時,P在x軸上。
    3、二次項系數a決定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和大小。
    當a>0時,拋物線向上開口;當a<0時,拋物線向下開口。
    |a|越大,則拋物線的開口越小。
    4、一次項系數b和二次項系數a共同決定對稱軸的位置。
    當a與b同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左;
    當a與b異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右。
    5、常數項c決定拋物線與y軸交點。
    拋物線與y軸交于(0,c)
    6、拋物線與x軸交點個數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2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1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沒有交點。X的取值是虛數(x=—b±√b’2—4ac的值的相反數,乘上虛數i,整個式子除以2a)
    3.高一數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空間幾何體表面積體積公式:
    1、圓柱體:表面積:2πRr+2πRh體積:πR2h(R為圓柱體上下底圓半徑,h為圓柱體高)
    2、圓錐體:表面積:πR2+πR[(h2+R2)的]體積:πR2h/3(r為圓錐體低圓半徑,h為其高,
    3、a-邊長,S=6a2,V=a3
    4、長方體a-長,b-寬,c-高S=2(ab+ac+bc)V=abc
    5、棱柱S-h-高V=Sh
    6、棱錐S-h-高V=Sh/3
    7、S1和S2-上、下h-高V=h[S1+S2+(S1S2)^1/2]/3
    8、S1-上底面積,S2-下底面積,S0-中h-高,V=h(S1+S2+4S0)/6
    9、圓柱r-底半徑,h-高,C—底面周長S底—底面積,S側—,S表—表面積C=2πrS底=πr2,S側=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圓柱R-外圓半徑,r-內圓半徑h-高V=πh(R^2-r^2)
    11、r-底半徑h-高V=πr^2h/3
    12、r-上底半徑,R-下底半徑,h-高V=πh(R2+Rr+r2)/313、球r-半徑d-直徑V=4/3πr^3=πd^3/6
    14、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徑,a-球缺底半徑V=πh(3a2+h2)/6=πh2(3r-h)/3
    15、球臺r1和r2-球臺上、下底半徑h-高V=πh[3(r12+r22)+h2]/6
    16、圓環(huán)體R-環(huán)體半徑D-環(huán)體直徑r-環(huán)體截面半徑d-環(huán)體截面直徑V=2π2Rr2=π2Dd2/4
    17、桶狀體D-桶腹直徑d-桶底直徑h-桶高V=πh(2D2+d2)/12,(母線是圓弧形,圓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線是拋物線形)
    4.高一數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空間中的垂直問題
    (1)線線、面面、線面垂直的定義
    ①兩條異面直線的垂直:如果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說這兩條異面直線互相垂直.
    ②線面垂直: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任何一條直線垂直,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垂直.
    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兩個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說這兩個平面垂直.
    (2)垂直關系的判定和性質定理
    ①線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這個平面.
    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面內垂直于他們的交線的直線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5.高一數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空間角問題
    (1)直線與直線所成的角
    ①兩平行直線所成的角:規(guī)定為。
    ②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兩條直線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這兩條直線所成的角。
    ③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過空間任意一點O,分別作與兩條異面直線a,b平行的直線,形成兩條相交直線,這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平面的平行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規(guī)定為。
    ②平面的垂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規(guī)定為。
    ③平面的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平面內的射影所成的銳角,叫做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所成的角。
    求斜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思路類似于求異面直線所成角:“一作,二證,三計算”。
    在“作角”時依定義關鍵作射影,由射影定義知關鍵在于斜線上一點到面的垂線,
    在解題時,注意挖掘題設中兩個主要信息:
    (1)斜線上一點到面的垂線;
    (2)過斜線上的一點或過斜線的平面與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質易得垂線。
    (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①二面角的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這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頂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
    ③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
    兩相交平面如果所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這兩個平面垂直;反過來,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
    ④求二面角的方法
    定義法:在棱上選擇有關點,過這個點分別在兩個面內作垂直于棱的射線得到平面角
    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內一點到兩個面的垂線時,過兩垂線作平面與兩個面的交線所成的角為二面角的平面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