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

字號: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jié)、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nèi)涵,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下是整理的《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
    今天是冬至,姥姥一大早就忙活開了,又是和面,又是調(diào)肉餡兒。媽媽昨天就說過,冬至必須吃餃子,可是為什么要吃餃子呢?
    我起床后趁媽媽不注意,悄悄打開電腦,我要找找答案。我在百度里點搜索“冬至的來歷”,一下子搜出來好多關于冬至的信息。一一讀過后我才知道,原來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yī)圣”張仲景??!他看到白河兩岸鄉(xiāng)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y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y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qū)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醫(yī)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凍傷耳朵的人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餃子。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思。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我還學了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們家今天也吃著香噴噴的餃子。讓我也記住一下有關“嬌耳”的故事吧!
    【篇二】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每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之間,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短,夜晚長的一天。過了冬至,每天的白晝時間就要逐漸拉長。過了冬至,年味越來越濃了,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說到冬至,吃麻團和菜包餃是我們家鄉(xiāng)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冬至早晨,每家每戶都有吃麻團的習俗。麻團用糯米粉做成,就是把煮好的湯團,滾上一圈黃豆粉及黃糖,吃過麻團后,常有吃過“冬至麻團”的人就會大一歲的說法。我家也不例外,奶奶做的湯團柔軟而細膩,再撒上一些香香的黃豆粉,味道好極了。
    菜包餃,也是裹餡的,有青的,也有白的,造型也豐富,有圓的、餃子型的,這是過冬至的傳統(tǒng)小吃。一口下去,豐富的菜餡和面皮完美融合,讓人忍不住吞口氣。菜包餃是為了吃了以后把嘴巴夾牢不罵人,為新年討個好彩頭。
    冬至是一年的尾聲,過了冬至就是年,也是新一年的開始。我喜歡這個辭舊迎新的節(jié)氣。
    【篇三】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
    明天就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長的一夜,在這冬至節(jié)前后,許多人家會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qū)別于后來的春節(jié)前夕的“辭歲”,當然也為了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冬至節(jié)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jīng)長了一歲。在冬至這一天,好多人家也會去給已故的親人墳頭添一把土,表示給已故的親人添溫暖。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俗,在我們江南尤為盛行。湯圓用糯米粉制成,內(nèi)包用赤豆制成的豆沙,加上芝麻暈油等,這種圓形的甜品,也許原來也有與赤豆粥相同的起源?但后來逐漸引伸到“團圓”“圓滿”,合家同吃表達人們對家庭幸福的祝愿。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笨梢姸脸詼珗A的風氣之盛。
    還有哦,今晚我剛剛?cè)ビH戚吃“冬至”圓回來,就急不可待的想在這里留下點腳印了。
    【篇四】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
    星期四晚上,媽媽給我做了我愛吃的大頭菜烤年糕。我問媽媽:“今天為什么給我做大頭菜烤年糕?”媽媽說:“因為明天是冬至,我們寧波人都有冬至前一夜吃大頭菜烤年糕的習俗?!?BR>    聽媽媽說冬至是一年中晚上長,白天短的一天。冬至在我們中國也是一個挺重要的節(jié)日,北方的很多地方在這一天都要吃餃子,、南方的很多地方都吃湯圓,而我們寧波就吃大頭菜烤年糕,寓意著步步高升。
    星期五就是冬至了,早上媽媽很早起床忙了很久,給我煮了番薯湯果,雖然我不是很喜歡吃,但媽媽強求要我吃下去,她說:“吃了這個可以把之前的霉運都“翻”過去。”晚上本來我想出去散會兒步的,后來媽媽說冬至夜就不要走出去了,我們寧波人有句老話說:“困困冬至夜”,今天晚上,我們就早一點睡,我沒辦法,只好早早地睡覺了。
    雖然冬至這個節(jié)日過得不是很有趣,但我知道了許多的風俗習慣,也知道了過了冬至夜以后,白天會漸漸變長,晚上會漸漸變短。讓我開心的是,過了冬至夜以后,我喜歡的春天也漸漸地離我近了。
    【篇五】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
    “冬至吃餃子”,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個風俗。
    昨天,楊老師在快放學的時候,給我們講了一個事,就是關于一個風俗,她說:“大家近有沒有吃餃子?”大家便開始議論紛紛:“有”“沒”“沒”“有”“有”……教室簡直亂成了‘一鍋粥’。還好,有楊老師這個大英雄,教室里又安靜了下來。緊接著,她說:“不吃的耳朵會被凍掉?!蔽覀兒逄么笮?!
    為什么要吃餃子???因為?。合鄠髂详栣t(y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xiāng)那時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xiāng)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qū)寒藥材放置在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在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qū)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后,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把它們稱為“餃子”。
    都怪我媽媽加班,冬至那天我沒有吃到餃子。不過,那只是一個傳說,其實我吃不吃餃子,耳朵都不會掉的,哈哈!
    【篇六】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祭祖等。而我在冬至忘不了的是我學會了做湯圓。
    那天,我看見媽媽和爸爸在廚房忙,他們一定在做湯圓。我心血來潮也想做幾個,媽媽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來,我們一起做吧!”我十分開心,準備大顯身手。
    爸爸準備了一些糯米粉、白砂糖,一切準備就緒了,爸爸把糯米粉、白砂糖放入鍋里,伸出雙手在鍋里壓來按去。只見那些零零星星的糯米粉慢慢地開始凝結,由“小雪花”在爸爸靈巧的手里變成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大皮球”。而它的身上還殘留了一抹淡淡的來自糯米的沁香。
    爸爸說:“好了,現(xiàn)在你可以拿一小塊做湯圓了。”于是,我從又大又白的粉團上捏了一塊下來,小心的搓成一個小圓球,然后在球上捏一個洞出來,接著在里面放上了餡,把開口封好,后將它搓圓,一顆湯圓出現(xiàn)在我手心,我很是歡喜。
    湯圓搓好了,媽媽把搓好的湯圓放入鍋中,看著鍋中白白胖胖的團子,真是有趣極了!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乎乎的湯圓,團團圓圓,真是其樂融融呀!
    【篇七】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
    今天,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冬至。
    我們早早地起了床,奶奶提議把外曾祖父接過來一起過冬至,于是,老爸二話不說就帶著我和奶奶去接外曾祖父。回來以后,正在燒飯。我就看了會兒課外書,看完了書,飯菜正好都燒好了??墒牵@些不是給我們吃的,而是給老祖宗吃的。老祖宗吃完我們才能吃。
    不過,在吃飯前,要先拜祭老祖宗,要磕頭。爺爺先磕,然后爸爸,后我??耐觐^就是燒紙錢。我和爺爺一起燒紙錢時,煙熏的我連眼睛也睜不開了。于是我想了一個辦法:用水往臉上抹幾下,這樣就不怕煙了。
    輪到我們吃了,當然不是同一桌飯菜,吃的時候,我吃了兩個蛋餃,一小半碗飯。
    吃完飯后,我看了會兒《爸爸去哪兒》的重播,然后我就來寫周記。因為我在老家,而且要吃完晚飯去蘇州,所以我現(xiàn)在就先把周記寫完。終于寫完了,可以玩了。
    今天真是一個美好的冬至。
    【篇八】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
    同學們,你們知道冬至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冬至俗稱“冬節(jié)”,在古代是很隆重的節(jié)日。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冬至也受重視。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節(jié),大部分地方習慣吃餃子,山區(qū)傳統(tǒng)是吃糕,晉南地區(qū)盛熬油菜根米湯喝。也有的地方是吃餛飩,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還有,你們知道“冬至”這天為什么要吃餃子嗎?為什么不吃餃子會凍耳朵嗎?不知道吧。嘿,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這里面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吃“捏凍耳朵”?!澳髢龆洹笔嵌梁幽先顺燥溩拥乃追Q。相傳南陽醫(y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xiāng)那時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白河兩岸的鄉(xiāng)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他的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qū)寒的藥材放在鍋里煮,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樣子,再放進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祛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后,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呀,每逢冬至人們邊模仿做著吃,這便是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的原因了。
    冬至這一天吃餃子,還是為了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的“祛寒矯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現(xiàn)在大家知道冬至的來歷了吧!
    【篇九】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
    明天就是冬至了。聽大人們說:“冬至要吃湯圓,吃了湯圓就會大一歲?!蓖砩蠇寢屬I了許多配料,有面粉、豆粉和麻心。
    媽媽開始包湯圓了,我看著好玩,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了。我先把面粉用水捏成一塊,放在手里捏平。再把麻心放在面粉上,然后面粉全部包住了麻心,搓成圓圓的,可是我怎么也包不住麻心。媽媽走到我旁邊,笑著說:“你這個小饞貓,麻心放的太多了,反而包不住?!蔽衣犃嗣Π崖樾哪贸鲆恍?,果然一個圓圓的湯圓包成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湯圓放到鍋里去煮。開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將一個湯圓往嘴里送。媽媽馬上說:“
    還要放豆粉呢!”
    【篇十】三年級小學生冬至周記范文
    今天是冬至,這是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后一個節(jié)日,從今天開始,代表著一年當中冷的時候來了。在這一天,我們有吃羊肉、喝羊肉湯的傳統(tǒng)習俗。
    今天。我們一家人也去吃了羊肉、喝了羊肉湯。我們來到一家雅安的羊肉館,我們點好菜。不一會,叔叔端來了熱騰騰的羊肉湯,奶白色的羊肉湯里翻滾著香噴噴的羊肉,我迫不及待的想嘗一嘗,我夾了一塊放到嘴里,啊!好燙!我連忙吐了出來,大家都笑了起來,我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爸爸給我舀了一碗羊肉湯,我喝了一大口說“真香??!”身體也暖暖的。
    我們一家人有吃有笑,度過了一個開心的冬至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