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豆兒圓》教學反思

字號: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豆兒圓》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語文《豆兒圓》教學反思
    《豆兒圓》,這是一首簡短的兒歌,內容活潑有趣,主要體現(xiàn)了豐收的喜悅。確定好課題后,我沒有急著寫教案,由于一年級重點是識字教學,我用幾天的時間在心里醞釀:如何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而又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識字和體會農民豐收的喜悅。終于完成了設計和課件的制作,12日上午,我在學校進行了試上,上完后,老師們對我這節(jié)課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葉見平書記建議我加大隨文識字的力度,并且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識字的自主性,還建議如果時間允許,可加入寫字教學。何希六主任提醒我注意課堂語言的準確性,并且為我課件的錄音給予了大力支持,他所扮演的“慢羊羊”惟妙惟肖,極為生動。還有老師建議在讀兒歌時,動作不要過多過濫。對于老師們的建議我進行了認真的參考,并且對原先的教學設計進行了適當?shù)男薷摹?BR>    上午第二節(jié)課,我給中心小學102班學生執(zhí)教《豆兒圓》,因為教案熟記在心,且課前準備充分,整節(jié)課上起來我感覺很輕松。識字教學貫穿整個學兒歌中,且很有層次性。首先是初識字,其次是隨文識字,在隨文識字中,我通過復習復韻母的方法讓學生讀準字音,通過讓學生分析字形來記憶生字,通過讓學生用詞說話來鍛煉學生說句子能力;后又是借助各種游戲鞏固生字,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重復,但不離其宗。學生學起來很有積極性,參與意識也很強,在每個識字環(huán)節(jié)中,我還注意到了對學生識字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熏陶和培養(yǎng)。特別是兩個游戲的設計(找朋友和炸氣球)一下子讓課堂的氣氛達到了高 潮,學生爭先恐后要求加入到識字游戲中去。如果整個設計只講兒歌的內容,我覺得略顯單薄,于是我又進行了適當?shù)耐卣梗_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一是豆兒可以做為哪些食品,此環(huán)節(jié)采用慢羊羊出場(前面鞏固課文內容是“喜羊羊”出場),對學生們進行發(fā)問,生了解了豆制食品后,又以慢羊羊的話:“豆制食品非常營養(yǎng),小朋友們可不要挑食喲”收場,之所以把慢羊羊“請”上課堂,主要是這個形象是學生所喜愛和敬仰的,特別有說服力,它比老師的說教更有趣味性,更能給學生的心中留下烙印。其二拓展是秋天有哪些農作物成熟了?沒有料到學生學生紛紛答不上來,幸而我適時的圖片展示和兒歌的出現(xiàn)彌補了這一缺憾。
    上完這節(jié)課,我及時對這節(jié)課進行了反思。覺得自己許多細節(jié)方面處理得不夠好。課堂上只注意愛舉手的同學,而忽略了對后進生的關注,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沒有調動起來;在識字教學中,沒有注意學生合作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對兒歌的朗讀方法指導還比較單一等等。
    每次上課都是一個幸福的提升自己的機會,很感謝“開放周”給我這次機會。
    2.小學一年級語文《豆兒圓》教學反思
    《豆兒圓》是一篇簡短而富有情趣的小詩歌,我的腦卻還停留在那充滿快樂的課堂里。
    快樂一:師:從課題中你們知道豆兒是什么形狀的嗎?
    生:圓的。
    師:那你們知道哪些豆兒?喜歡吃哪些呢?
    生:我喜歡吃毛豆,我喜歡吃豌豆,我還喜歡綠豆媽媽說營養(yǎng)好呢。
    我還知道紅豆。我喜歡吃土豆了。(個個躍躍欲試,滿面笑容)
    師:那我們這節(jié)課就一起去看看這些可愛的豆兒,和它們做游戲吧
    快樂二:師:孩子們太厲害了!梁老師要檢查大家能不能把豆兒們的生字寶寶吃進肚子里?
    “小火車開起來,請你開到我這來”一小組火車司機開車啦!
    生:肥秋到合排
    師:火車司機開的又快又穩(wěn),掌聲,小火車繼續(xù)開……
    生:聲音越來越大……
    師:哇!老師把掌聲送給所有的火車司機,你們真了不起,一邊開火車,一邊吃豆兒,好吃嗎?希望你們快快長大。
    快樂三:通過三讀,讓孩子體會豐收的喜悅。
    一讀:認識那么多生字朋友,梁老師相信你們能把課文讀的又流利又有感情。生輕聲有感情的朗讀。
    二讀:又圓又大的豆兒們臺可愛了,孩子們帶上你們快樂的表情和動作讀讀吧。
    三讀:師:粒粒豆兒跳出來,跑進爸爸的大口袋,爸爸心情怎么樣?
    生:高興、快樂、非常開心……
    師:豆兒大豐收,誰不高興?。磕銈兏吲d么?那我們就愉快的讀讀吧!
    孩子們都興高采烈,搖頭晃腦,拍拍小手的做著自己喜歡的動作讀了起來。
    我想:只有孩子能在課堂上感受到快樂。能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知識才會又快又牢的得到吸收。
    3.小學一年級語文《豆兒圓》教學反思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豆兒圓》,孩子們聰明的小腦袋和豐富的想像真是讓我折服。
    平時在學習課文時,剛叫孩子們翻書,他們就會“哇哇”地開始背課文?!抖箖簣A》早在周末時我便布置了預習,孩子們肯定會背,一篇孩子們早已會背的課文如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呢?深入地思考后,我抓住孩子們喜歡說、喜歡玩的個性進行了備課。充足的備課使今天的課堂妙趣橫生。
    一、以具體的事物感知課文
    為了讓孩子們對豆兒“圓”“肥”兩個特點有更形象的理解,我準備了黃豆。課前,我便進行激趣導入:
    “孩子們,秋天的景色可美了,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樣的呢?”(經(jīng)過我的引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
    小宇說:“秋天,樹葉黃了,往下掉?!?BR>    毛毛說:“秋天果子熟了?!?BR>    波波說:“秋天大雁往南飛。”
    瞧,孩子們說得多好??!我的激情被孩子們點燃了,接著,我用富有煽動性的語言說:“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jié),今天,陳老師給大家?guī)Я诵《Y物,孩子們,伸出你的小手,神秘的小禮物就會到你手心里來哦!”孩子們的興趣完全被我激發(fā)了,紛紛伸出小手放在桌面上,我一邊把黃豆挨著放到每一個孩子的手心里,一邊說:“我的鄰居貝貝家的豆兒熟了,今天我們就和貝貝一起來玩豆兒吧!”孩子們饒有興致地拿著豆兒和同桌的小伙伴說著、笑著。
    “孩子們,來吧,說說你手中的豆兒是什么樣子的?”因為有了真實的感受,孩子們都把小手舉得老高老高,都躍躍欲試。
    朱朱說:“豆兒是黃色的?!?BR>    小曼說:“豆兒是圓的?!?BR>    小宇說:“豆兒中間有個小黑點?!保ǘ棺影l(fā)芽的地方)
    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帶動了全班同學對豆兒的興趣,教學也因此而趣味十足。
    (設計目的:以說秋天,說豆子來發(fā)展孩子的語言,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
    二、以有趣的游戲理解課文
    豆兒圓
    豆兒圓,豆兒肥,豆兒住在豆莢內。
    秋天到,豆莢開,粒粒豆兒跳出來。
    集合排隊動作快,跑進爸爸的大口袋。
    簡短的三句話,生動地寫出了豆兒的特點和豐收的喜悅。我是這樣讓孩子們理解“住”、“開”、“跳”、“跑”等動詞的。
    我充分利用孩子們喜歡的游戲來進行引導孩子對課文的理解。教室后面寬闊的地方為我們提供了游戲場所,我和孩子圍成一個圈,單數(shù)孩子伸手拱起做成豆莢樣,雙數(shù)孩子鉆到手拱起的里面扮成豆兒,孩子們理解了“住”;接著一讀到“豆莢開”時,拱手的孩子同時把手拿開,從而理解了“開”;跟著扮成豆兒的孩子做“跳”的動作,“跳”便輕而易舉地理解了;后,所有的孩子們以很快的動作排成隊,跑到我的懷里,從而對“跑”也加深了理解。
    (設計目的:對于游戲,孩子們喜聞樂見。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從而學會學習、樂于學習。)
    課文的理解便在輕松、有趣的游戲中得以深化、理解。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讓孩子輕松上路,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