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生五年級民間故事400字作文

字號: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xué)中的重要題材之一。從廣義上講,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并傳播的、具有虛構(gòu)內(nèi)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xué)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統(tǒng)稱,有的地方又叫“瞎話”、“古話”、“古經(jīng)”等等。為大家提供《小學(xué)生五年級民間故事400字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小學(xué)生五年級民間故事400字作文
    玉帝要選12種動物作為人類的生肖,消息一公布,動物們都十分希望成為這十二生肖。
    住在水潭里的龍十分擔(dān)心:因為他只有一身黃金色的鱗片,他的頭就光禿禿的。正在發(fā)愁的時候,他正好看到公雞頭上有一對角。于時他向公雞借,還讓蜈蚣當(dāng)他們的見證人。
    以前老鼠和貓是很好的一對朋友??墒秦埵重澦?,貓就打算讓老鼠來叫他。到了評選那一天,老鼠并沒有叫貓來,自己偷偷地跑去評選了。
    最后玉帝選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可是讓誰來當(dāng)?shù)谝粋€屬相呢。大家議論紛紛,最后大家都認(rèn)為牛當(dāng)?shù)谝?。因為牛最勤勞。但老鼠不服氣。他們決定到大街上去問問其他人,老鼠賄賂了大家,結(jié)果大家都說:老鼠比牛勤勞。于是最后決定讓老鼠來做了第一屬相。
    睡覺醒過來的貓,發(fā)現(xiàn)老鼠并沒有叫他,害他錯過了評選。貓十分生氣,從此貓見了老鼠就咬,老鼠見了貓就躲。
    雞看了十二生肖的排位十分生氣。明明是龍借了我的角才被選上的,現(xiàn)在龍的排位比雞高。心里十分惱怒,雞去找來龍理論,讓他把角還給他,可是龍不還。于是雞去找來公證人蜈蚣,蜈蚣卻不承認(rèn)。雞氣憤地?fù)湎蝌隍家豢诰桶羊隍冀o吃了。從此,蜈蚣聽到公雞的鳴叫聲就嚇得發(fā)抖。公雞成了蜈蚣的天敵。
    小朋友們,這就是十二生肖的故事,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
    【篇二】小學(xué)生五年級民間故事400字作文
    今天,我們小組的幾個同學(xué)來到指導(dǎo)老師的辦公室。我們已經(jīng)進(jìn)入了實施階段,開展第二步的活動——上網(wǎng)查詢有關(guān)舟山民間故事的資料。
    我們興沖沖地打開電腦,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了解舟山的民間故事。我們在舟山神秘、幻彩的民間故事的海洋里遨游,覺得好精彩啊!
    我們舟山最多的就是魚了,當(dāng)然有關(guān)魚的民間故事也就最多了。那些童話般的魚類故事:“癩頭黃魚”、“梅子游大海”、“帶魚舞師””等等。都含有豐富的知識和情趣,每個故事把每種魚的特征、性格都形象化地告訴了我們,又生動又有趣。
    有魚就肯定有漁民了,舟山民間故事中,有許多反映漁民生活情趣的故事,如:“魚哪里吃”“狀元老爺與抲魚阿毛”“二漿囝打賭招親”等,都是贊美漁民聰明才智的故事。漁民故事中,還有一類專講漁民風(fēng)格、精神的,如“青浜廟子湖”、“菩薩穿籠褲”的故事,講述老漁民才伯公為漁民點火引航的故事。
    我們還看了許多許多……在其中,我們也解開了我們最初的疑問:“船眼睛的來歷”是講漁民期望自己有一雙能看穿海底的眼睛,以求多捕魚、免災(zāi)難的心愿。
    舟山的民間故事可真多,真有趣??!我們只是看了冰山一角,還有更精彩的故事等著我們呢!今天我們真是大開眼界啊!
    【篇三】小學(xué)生五年級民間故事400字作文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tuán)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
    眾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演繹出動人的傳說.據(jù)悉,于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jié)梁山伯與祝英臺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事見《梁山伯寶卷》.
    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當(dāng)年從石牌坊頂上掉下來砸死魚販子的那個大石角至今仍然還躺在牌坊底下."三尺頭上有神靈",人無論做什么都是在給自己做,這也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天理,??慈藗兌寄軓倪@個民間傳說中得到一點啟發(fā).
    【篇四】小學(xué)生五年級民間故事400字作文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媽媽,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說一個我所知道的民間傳說吧!——端午節(jié)的由來。
    端午節(jié)有個傳說,在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jì)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為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于當(dāng)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非常憂傷,紛紛涌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百姓們?yōu)榱思o(jì)念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tuán)蒸熟扔進(jìn)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