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動物過冬》教案

字號:

語文教案,其價值不再教案本身,而在于形成教案的過程,要看教案是不是老師閱讀文本的結(jié)晶,是不是老師思想和智慧的體現(xiàn)。有些學校只是讓老師把課堂的每一活動,每一句話都寫進去,這樣的教案應該是課堂記錄,都不能說是教案。老師們應該在教案中注入自己的思考、總結(jié)、經(jīng)驗,相信每一堂課都是有不同之處的,所以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是老師水平的體現(xiàn),教學才能的展示。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動物過冬》教案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二年級語文《動物過冬》教案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會用“一邊……一邊……”寫句子。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一些動物過冬的情況,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
    二、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動物怎樣過冬的故事。課文以小螞蟻找朋友為主線,分別講了燕子、杜鵑、黃鸝、喜鵲以及青蛙的過冬方式。后點到小螞蟻也在準備過冬的糧食。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充滿情趣,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
    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配有三幅圖畫,圖畫反映的是第二、三自然段的內(nèi)容。
    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了解一些動物過冬的常識。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教學掛圖、投影片或教學課件,課文朗讀錄音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本課生字中,“周、梢、睡、舒、食”是翹舌音,“靜、糧”是后鼻音?!笆场钡谋疽羰嵌?,在“糧食”一詞中讀輕聲。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舒:左邊是“舍”,右邊是“予”不是“矛”,不要多寫一撇。
    “周、梢、備、靜、眠、糧、食”幾個字,可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識記字形。
    2、寫字教學。
    睡:右邊的“垂”筆順是垂。注意后一筆是短橫。
    糧:第六畫是“點”,不要寫成“捺”。
    食:上半部的“人”要蓋住下面的“”。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燕:筆畫較多,結(jié)構(gòu)較復雜,要著重指導??梢杂谩柏ィǎ睿楱ぃ睿┳诸^,黑字尾,北字中間夾個口”來幫助記憶。
    (三)詞句教學
    課文內(nèi)容比較淺顯,基本上沒有難懂的詞句。有些詞語的意思,課文本身就解釋了。例如“冬眠”,課文里用青蛙的話說“整個冬天,我們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動,到明年春天再出來?!边@就是“冬眠”。只要多讀幾遍課文,學生就能理解。
    “天冷了,他們到南方過冬去了,明年才回來呢?!薄疤炖淞恕笔呛蝤B南飛的原因,因為南方暖和,等到第二年春天暖和了,它們再飛回北方。
    “青蛙一邊說,一邊用腳刨土,一會兒就刨好了一個洞?!笨勺寣W生一邊讀句子,一邊體會“一邊……一邊……”就是同時做兩個動作,為用“一邊……一邊……”進行造句打基礎(chǔ)。
    (四)朗讀指導
    根據(jù)這篇課文對話較多的特點,要指導學生在正確朗讀的基礎(chǔ)上,分角色朗讀。小螞蟻的問話較多,要注意讀出疑問的語氣。喜鵲和青蛙的話,要用耐心、親切的語氣讀。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內(nèi)容,體會感情。
    (五)練習提示
    課后第三題是用生字組詞語的擴詞練習,要鼓勵學生口頭多組一些詞語,然后選兩個寫下來。
    “睡”可組成“睡覺、睡眠、睡衣、午睡”等;
    “周”可組成“周圍、周到、周密、四周”等;
    “食”可組成“食物、食品、糧食、月食”等;
    “舒”可組成“舒服、舒心、舒展”等;
    “備”可組成“準備、備課、備用”等;
    “靜”可組成“安靜、平靜、清靜、靜悄悄”等。
    第四題是造句練習。先讓學生讀例句,體會“一邊……一邊……”就是表示同時做兩個動作,再讓學生口頭造句,造正確了,再寫下來。
    (六)擴展活動
    發(fā)動學生收集有關(guān)動物生活的資料,舉辦一個“可愛的動物”報告會,進行互相交流,擴大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思想感情。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shè)計舉例
    (一)初讀課文。
    要求: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自學生字的讀音。讀通句子,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課文講的是哪幾種動物的過冬方法。
    (二)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注意正音。
    (三)帶著問題細讀課文。
    出示問題:這幾種動物各是怎樣過冬的?要求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有關(guān)的語句。
    (四)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角色對話的神態(tài)、表情及語氣。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進行識字、寫字教學。
    (六)完成課后練習。
    (七)布置擴展活動。
    2.小學二年級語文《動物過冬》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2、初步了解課文講了哪幾種動物,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3、感受大自然美,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識字教學,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2、感受大自然美,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談話導入。
    2、出示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
    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講了哪幾種小動物?它們得怎樣過冬的?
    三、檢查反饋,匯報學習成果
    1、課文講了哪幾種小動物?
    ①小螞蟻來到樹林里發(fā)現(xiàn)什么奇怪的事呀?
    ②那么小動物都到哪兒去了呢?
    ③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
    2、自由讀生字讀音
    ①檢查讀音。
    ②齊讀生字新詞。
    ③學習帶讀字。(篤池塘)
    3、教學生字。
    ①學生自由學習生字,師巡回指導。
    ②檢查自學。
    四、看圖說話,教學第一節(jié)。
    出示:秋天的樹林圖
    1、小朋友,你看了這幅圖有什么感受呢?
    2、那課文哪一節(jié)是寫這幅圖的呢?
    3、學習第二句。
    ①看圖說話。
    ②感情朗讀。
    4、學習第一句。
    5、學習第三句。
    五、書寫指導。
    3.小學二年級語文《動物過冬》教案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
    1、誰知道“過冬”是什么意思?
    2、出示圖片或燈片、標本。問:你們認識這些動物嗎?誰能說說它們的名稱?
    3、教師講述:今天學習的課文,為我們介紹了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過冬的一些知識。它們到底是怎樣過冬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請大家翻開課文。
    板書30、動物過冬
    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讀感知,自學課文
    1、練習朗讀全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多讀幾遍,讀準記牢。還要注意輕聲和兒化韻的朗讀。
    2、再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課文讀流利。讀后劃出不懂的詞,查查字典,在小組內(nèi)和同學們交流。(這步活動應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其動腦、動手、動口,不流于形式。教師巡視,有重點地指導。)
    3、指名學生朗讀全文。思考:本文是寫這些動物在過冬,還是準備過冬?分幾個自然段寫的?(因有圖畫穿插,分段易混,要適當指導。)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有幾幅圖,哪幾種動物?想一想,為什么沒畫出燕子、杜鵑和黃鸝?)
    5、用一句話說說,課文寫了什么事。(課文寫了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準備過冬的事。)板書:燕子、杜鵑、黃鸝喜鵲、青蛙、螞蟻
    三、分段讀、想、批劃,再自學
    1、自由輕聲分段讀課文,邊讀邊批劃:
    ①表明天氣變化的詞句。(或是季節(jié)變化)
    ②表明燕子、杜鵑、黃鸝、喜鵲各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③表明青蛙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④表明螞蟻在哪兒準備過冬的詞句。
    2、把找出的詞句讀幾遍。
    四、分段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①指名朗讀本段。
    ②理解:早晨,小螞蟻來到樹林里,它發(fā)現(xiàn)樹林里有什么變化?(滿地是落葉,感到有點兒冷,周圍靜極了。)從這些變化中你感覺到了什么?(秋天過去了,冬天來到了,朋友不見了。)
    ③誰能說說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冬天來到時,樹林里的變化)
    ④指導讀本段。(注意引導學生從“有點兒冷、靜極了”等詞和后一問句中體會語氣)
    2、學習第二段。
    ①指名朗讀本段。
    ②理解:這一段告訴了我們哪些動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哪里知道的?(燕子、杜鵑、黃鸝、喜鵲準備過冬的情景,從螞蟻和喜鵲的對話中知道的。)
    ③讀議小螞蟻和喜鵲的對話。(從它們的對話中,大家知道了這幾種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結(jié)合課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就用“暖和”?“這兒”指哪兒?(當?shù)?,現(xiàn)在生活的地方)。
    ④指導讀本段。(聯(lián)系插圖,邊看邊體會,注意小螞蟻仔細訪問的樣子和語氣,喜鵲熱心并高聲回答的樣子與語氣。)
    3、學生自學第三段,教師引導歸納整理。
    ①出示小黑板,交代學習方法與要求。
    a、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b、看看這段寫誰準備過冬,用一個詞說一說。
    ②學生自學。
    ③討論。
    你知道青蛙是怎樣過冬的?冬眠是什么意思?
    從青蛙的話中,你知道它是怎樣冬眠的?(整個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動)
    哪些詞句寫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處?
    ④回讀本段。(注意文中的問號、感嘆號,體會對話的語氣,先試讀,再指名讀。)
    4、自讀第四段,看小螞蟻怎樣準備過冬。
    ①自學思考:小螞蟻準備怎樣過冬?
    ②聯(lián)系比較:螞蟻、青蛙在洞里過冬有什么不同?(螞蟻在洞里過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動還要吃的,所以要準備過冬的糧食。)
    五、回讀全文,總結(jié)課文內(nèi)容
    1、自由朗讀全文。
    2、說說課文中6種小動物,共有幾種過冬的方法。
    3、教師總結(jié)。本文告訴我們,冬天到了,各種動物都用不同的方法準備過冬。如燕子、杜鵑、黃鸝飛到南方過冬。喜鵲就在當?shù)匕迅C墊得暖暖和和地過冬。青蛙和螞蟻都在洞里過冬,但青蛙是冬眠,螞蟻在洞里不冬眠,還要準備蟲子當糧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完成練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小螞蟻:天真好奇;青蛙:自信且答問耐心;喜鵲:平靜和氣)
    2、說說還知道哪些動物是怎樣過冬的。教師也可簡略介紹幾種動物過冬的知識。
    3、介紹有關(guān)課外讀物,要求課外閱讀,以擴大視野,豐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