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獨坐敬亭山》課件【三篇】

字號:

好的課件可以創(chuàng)造出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及學習的興趣,進而為語文教學創(chuàng)設(shè)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迅速的走進預(yù)設(shè)的教學氛圍境界。一堂成功的課往往得力于一個生動的課件,這是因為學生對每一篇新課文都有一種新鮮的感覺,都懷著新的興趣和期待。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語文《獨坐敬亭山》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小學語文《獨坐敬亭山》課件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你喜歡哪首古詩?誰來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再學三首,這三首詩想像奇特,你們一定會喜歡。
    板書課題:古詩三首
    這節(jié)課,我們先學第一首《獨坐敬亭山》,(板書詩題目)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
    2、解題: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獨坐:單獨地坐。連起來題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學古詩
    1、出示自學提示,布置自學:
    ⑴讀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結(jié)合詩句,利用字典理解詞意及詩句的意思。
    ⑶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別人交流。
    2、檢查自學:
    ⑴指讀全詩。(正音)
    ⑵流自己對詞和句的'理解:
    (師生評議)
    盡:沒有了。
    孤云:孤單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閑:休閑,休息。
    厭:滿足。
    詩句意思:后兩句意思怎樣說才通順?
    (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說語意才順。這是理解古詩詩句意思的一種方法)
    (句意:一群群鳥全飛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獨自飄來飄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著,誰也不厭煩誰)
    3、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詩描繪了孤山凄涼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1、體會作者感情,自己練讀這首詩。
    2、指讀全詩,教師范讀指導,學生練讀。
    3、背誦全詩。
    四、擴展
    1、你還喜歡我們以前沒學過的李白的哪首詩?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2、交流。
    (學生說)
    3、把喜歡的李白的詩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業(yè)
    熟背《獨坐敬亭山》。
    【篇二】小學語文《獨坐敬亭山》課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的目標:
    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借助字典與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默寫課文。
    2、過程與方法的目標:
    學生通過自己查閱課外資料、字典,朗讀體會、小組合作來學習古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想象古詩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對詩中描繪的景物展開充分的想象,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情激趣
    1、教師即興背誦一首古詩,引發(fā)學生興趣,問:
    在你學過的古詩中,印象深的是哪一首,背給大家聽。
    2、老師:
    我聽出來了,你們掌握的許多古詩都是在課學習的。那你是怎樣學習古詩的呢?有什么好辦法嗎?
    3、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
    板書課題。齊讀,解釋詩題:
    “誰愿將課前收集到有關(guān)李白的資料介紹給大家?”
    二、自讀交流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自由的誦讀古詩,注意古詩的韻味,讀的舒緩些,并劃出節(jié)奏。
    2、再來讀一讀古詩,邊讀邊品味:
    你的`心中有什么滋味?
    3、請你帶著你品味的這種感覺,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古詩,對不明白的地方,小組內(nèi)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組長先匯報是以什么方式來學習古詩的,弄明白的什么?其他學生補充。
    三、精讀品味
    1、老師:
    聽了你們的介紹,我也仿佛能感受到詩人的心境,的確,這首詩寫得是多么的含蓄深刻,韻味悠長呀!讓我們再次讀古詩,畫出令你感受深的詞句。
    2、互相交流:
    你通過朗讀感受到詩人什么樣的心情?
    3、小組討論:
    說說這首是中的詞語有什么特點?讀了以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達標測評
    1、詩人李白把山擬人了,寄情于山。學完這首詩你聯(lián)想到什么?
    2、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詩句的理解,以及詩人的感情,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寫作、繪畫、背誦、抄錄等)
    五、拓展延伸
    1、把這首詩默寫下來。
    2、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加以想象畫出來??梢栽谠娋湟馑嫉幕A(chǔ)上豐富內(nèi)容。
    3、你還知道李白的哪首詩?讀給大家聽。
    【篇三】小學語文《獨坐敬亭山》課件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學會兩種筆畫,掌握“坐”的`字理演變過程,掌握“鳥”的筆順。
    3.通過進一步學習字理識字、韻語識字、借助拼音識字等方法,培養(yǎng)想象力、觀察力和表達能力。
    4.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fā)對漢字的熱愛。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字理演變圖。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在我國的唐朝有位稱為詩仙的偉大詩人,他的名字叫李白。有一年秋天,大詩人李白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非常美麗。成群的鳥兒在天上展翅高飛,天邊的云朵悠閑的飄著。他覺得看也看不夠,于是就寫下了一首詩。詩的叫《獨坐敬亭山》
    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首詩是怎樣描寫敬亭山的?請你閉上眼睛,聽老師讀古詩,一邊聽,一邊想,你從這首詩中想到了什么樣的畫面?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力圖體現(xiàn)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培養(yǎng)學生一邊聽,一邊想的良好習慣。
    二、熟讀古詩,認讀生字
    1.指導朗讀。
    (1)教師領(lǐng)讀。我們嘗試讀這一首詩吧。
    (2)學生借助拼音讀古詩。
    2.學習生字
    (1)學習要求認識的字。
    拼讀7個要求認識的字,其中“坐”是平舌音,“只”是翹舌音,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
    了解生字在本課中的意思。
    (2)學習既要認識又要會寫的字。
    學習這幾個字要強調(diào)“蟲”是翹舌音,“魚”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這幾個字書上提供了字理演變圖。
    回文學“鳥”字。
    請同學們在這首詩里找到天空飛翔的小鳥的詩句,讀一讀。
    鳥字是象形字,甲骨文象一只鳥形,頭向左而立,還有嘴和一雙爪子,現(xiàn)在這個字已經(jīng)簡化,要注意他的筆順。
    在學習“牛、羊”兩字時,可以用謎語引入。
    三、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收集關(guān)于“馬、牛、羊、鳥、蟲、魚”的成語。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
    1.背誦《獨坐敬亭山》。
    2.交流收集到的成語。
    3.復(fù)習生字。
    二、指導書寫。
    馬:注意第二筆的寫法,注意新筆畫橫折折勾的寫法。
    鳥:注意字的結(jié)構(gòu),上窄下寬,注意小鳥“眼睛”的“點”。
    蟲:第五筆是提,不要寫成橫。
    三、完成書后活動與練習題“連一連,涂一涂”。
    1.先觀察,看看每個圖形上的字都讀做什么。
    2.用筆連一連,把連成的詞語讀給大家聽,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同樣的圖形正好組成一組詞語。)
    【設(shè)計意圖】:通過此題的練習,達到積累詞語的目的。
    3.用彩色筆涂一涂。
    四、作業(yè)
    書寫本課生字,背誦古詩。
    板書設(shè)計:
    馬、牛、羊、鳥、魚、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