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詳案范文5篇

字號:

教案是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重要參考材料,對教學進度和節(jié)奏的把控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秀的教案設(shè)計可以幫助老師提高教學水平,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為大家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小學語文教案詳案范文:傘花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學生能流利地讀課文,能有感情地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2、學習課文中的6個生字,會正確地讀與寫;
    3、學習寫傘花的兩個句子,理解句子從幾方面來寫;
    4、初步體會句子所蘊含的師生情誼。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寫傘花的兩個句子。
    教學難點:
    理解寫傘花的兩個句子所蘊含的師生情。
    教學準備:
    1、課文插圖的幻燈片;
    2、寫傘花的兩個句子的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板書:花
    談話:同學們,能告訴老師你喜歡什么花嗎?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一種特殊的花——加上板書“傘”成課題。
    你能說說“傘花”指的是什么嗎?
    (傘像花,傘撐開像花,很多傘像花……)
    二、通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給你們?nèi)昼?,請同學們讀課文,你們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但是有一個要求,就是要讀得流利,做到不多一字,也不少一個字,注意讀好生字。
    2、檢查讀課文
    一節(jié)一節(jié)讀(如:你認為自己第一節(jié)讀得較好的請站起來讀。)
    3、檢查生字(略)
    4、再讀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這次可是比上要求要高一點了,要求有滋有味地讀,讓老師一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你讀出了感情。
    5、品讀句子
    師: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一句話,你認為自己哪一句讀得有感情,請你來讀給大家聽。
    三、學習寫“傘花”的兩個句子
    (一)找句子
    1、師:請快速讀課文,把寫傘花的句子用“~~~~~”劃出來。
    2、同學回答(略)
    (二)學習第一句
    1、幻燈出示,請同學們自讀,
    問:你讀懂了什么?或這句話寫出了傘花的什么?
    (地點、數(shù)量、顏色)
    2、傘花的顏色只有這些嗎?
    從哪里看出還有很多?(省略號)
    你想象一下,可能還有哪些顏色?
    3、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傘花的'顏色嗎?
    4、有感情地讀一下這個句子
    你覺得傘花怎么樣?
    板書:美
    出示課文插圖的幻燈片
    5、再次有感情地讀這句子,讀出傘花的美。
    (三)學習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齊讀
    2、這一句與第一句有什么相同的?
    (數(shù)量、顏色)
    3、這一句與第一句有什么不同的?
    (地點不同,第二句多了一個“又”)
    “又”字說明了什么?
    4、有感情讀這一句
    (四)初步體會含意
    1、齊讀兩句話
    你們都說這兩句話把傘花寫得很美是嗎,其實這兩句話里還藏著更深的意思,但是要讀出這藏著的意思就要用一種新的讀書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讀書法。聯(lián)系上下文就是讀一讀這句話上面的句子和下面的句子。明白了嗎?
    下面請你們讀一讀這兩句話的上下文,看誰能把藏著的意思讀出來。
    2、學生表達,教師點撥。
    (學生愛老師,老師愛學生。師生情,板書)
    3、延伸引導
    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這兩句話寫出了師生情,其實這篇課文還有很多地方也寫出了師生情,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好好學習。
    四、生字書寫指導(略)
    1、學生到黑板上寫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2、師生評議,隨機指導。
    五、課堂作業(yè)
    1、作業(yè)本第1題,每個生字寫3個;
    2、作業(yè)本第2、4題。
    【篇二】小學語文教案詳案范文:動物過冬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螞蟻、啄木鳥、黃鶯、燕子。青蛙等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2、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認識青字旁,理解:“四周、靜悄悄、忽然、聲音、消滅、青蛙、冬眠、準備、糧食”等詞語的意思。
    3、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招呼、發(fā)問、回答的不同語氣。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靜悄悄的”句式寫話。知道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難點:說說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能夠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靜悄悄的”句式寫話?!昂?、悄”是字音難點,正確理解“冬眠”的意思。
    教學準備
    投影片,投影儀、課文磁帶、錄音機、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哪些動物的過冬方式。
    2、初步學會12個生字,做到能讀能寫,認識青字旁,理解“四周、靜悄悄、害蟲、聲音、消滅”等詞的意思。
    3、初步了解冬天的特征,能用“冬天到了,樹林里變了樣( ?。ā 。?。”來寫話。
    二、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生活有什么變化?(可以引導學生說衣服增多了,睡覺時間變長等。)
    我們?nèi)祟惗即┥狭吮E拿抟?,那么森林里的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知識童話故事第33課(動物過冬),它將告訴我們動物是怎么過冬的。(齊讀課文)
    2.初讀*文,自學生字
    (1)聽錄音,邊聽邊思考:課文中講了哪些小動物的過冬方式?用“——”劃出來。
    指名:先按句式分別說說:課文講到了( ?。┻^冬的故事?!痹俑爬ㄋf:“課文主要講( ?。?、(  )、(  )和( ?。┻^冬的故事。
    (2)自學課文、生字。
    ①輕聲讀一讀課文,碰到生字多讀幾遍。
    ②劃出帶生字的詞語,想一想在課文中的意思。
    ③記一記生字的字形。
    ④數(shù)一數(shù)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
    (2)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加偏旁、換偏旁……)
    重點指導識記:“周”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里面是“土”和“口”。
    “靜”認識“青”字旁。
    (3)抽讀詞語。
    重點理解:“害蟲”指的是對人類、樹木有害的昆蟲,與它相反的詞語是益蟲。
    “聲音”:課文中指什么聲音?是怎么樣的?(指啄木鳥發(fā)出“篤、篤。篤”的聲音。)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消滅”。課文中消滅什么?“忽然”
    (4)分段指名讀課文,及時正音。
    4、學習第一節(jié)。
    (1)從課文題目我們就可以知道文章是寫冬天。自由讀第1段,用“~~”劃出寫冬天氣候特征的句子。
    指名讀,思考,從這句話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冬天?理解“四周”“靜悄悄”、“滿地”這三個詞。
    (2)學習用“冬天到了,樹林變了樣,……”的說法,說說冬天的其他景物。
    (3)冬天到了,四周靜悄悄的,森林為什么會那么安靜,齊讀第3句。朋友們指的是誰?
    (4)齊讀全段,學習用課文中的句子說說段落大意:這一節(jié)只要寫了小螞蟻看見冬天___。
    (5)小節(jié)過渡:朋友們到底去哪兒了呢,他們干什么去了,這個問題我們下一堂課再學習。
    5.鞏固練習。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齊讀詞語卡片。
    (3)完成書上練習2比一比,再組詞。
    6.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周:注意“橫折鉤”的折要寫直,里面“上”和“口”不宜大小。與“同”比較
    忽:上下要相差不多。勿取之于“物”
    挖:注意后一筆”橫折彎鉤“橫短,彎長。
    7.作業(yè):生字各寫3個。
    第2課時
    一、課時目標:
    1、了解小螞蟻。啄木鳥、黃鶯。燕子。青蛙等小動物的過冬方式。
    2、理解”忽然、冬眠、準備、糧食”等詞語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完成課堂作業(yè)第2題。
    (3)抽讀詞語卡片,完成《課堂作業(yè)》第2題。
    (4)指名讀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段。
    (1)我們通過第1段的學習知道冬天到了,樹林里變了樣,四周靜悄悄的。那么小動物都到哪兒去了呢?他們又是怎樣過冬的?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2)抽動復合投影片,圖上畫了什么?
    (小螞蟻看到一只啄木鳥在捉蟲。)
    書上哪一段是寫這部分內(nèi)容的,指名讀第2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忽然”。小螞蟻遇見了誰?數(shù)一數(shù)他們進行了幾次對話?
    (兩次)
    (3)自由讀第2段,想一想:每次對話都告訴了我們些什么?
    (冬天,燕子、黃鶯到南方去過冬,明年春天再回來。啄木鳥不怕冷,留下來消滅害蟲。)
    教師解釋“候鳥”留鳥”
    板書:黃瑛、燕子飛到南方過冬
    啄木鳥不怕冷留下來工作
    看板書指名連起來說一說
    (4)指導朗讀:讀出小螞蟻有禮貌地問的口氣;啄木鳥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
    3.學習第3段。
    (1)指名讀課文。
    (2)引導學生仿照第2段學法來學會第3段。(看圖——找相應(yīng)的段落一讀課文一想問題。)
    (3)看圖說話:(抽拉投影片)小螞蟻來到哪里?碰到誰?通過談話知道了什么?(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可以連起來說一說)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冬眠:睡在洞里不吃不動。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也是冬眠的。
    板書:青蛙冬眠
    (4)指導朗讀。
    4、學習第4段。
    (1)自己讀第4段,用一句話說說小螞蟻是怎么過冬的。
    (2)比較小螞蟻與青蛙的過冬方法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3)朗讀第4段。
    5、總結(jié)談話。
    今天,我們運用“看圖、讀課文、想問題”的方法學習了課文第1一4段,你學到了些什么知識?
    看板書,連起來說說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冬天到了,黃鶯、燕子飛到南方去過冬;啄木鳥留下來工作,青蛙冬眠了,在洞里不吃不動,小螞蟻準備糧食過冬。)
    6、齊讀全文。
    7、作業(yè):完成(課堂作業(yè))第6題: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板書:動物過冬
    動物過冬方式
    黃鶯、燕子飛到南方去
    啄木鳥不怕冷,留下來工作
    第3課時
    一、課時目標:
    1、了解其他動物過冬的方式。
    2、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3、能夠仿照“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靜悄悄”的例句說話,并能把句子補充完整。
    二、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
    (1)認讀并聽寫詞語:四周、靜悄悄。忽然。聲音、抬頭、害蟲。樹木、消滅、挖洞、冬眠、準備、糧食。
    (2)指名讀第一節(jié)。
    ①想一想第一節(jié)講了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怎么樣?(冬天樹林里靜悄悄的。)
    ②指名說。
    ③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怎么樣”句式自由說話。
    ④完成《課堂作業(yè)》第5題。
    ⑤完成課后第3題。
    2、分角色朗讀課文。
    (1)小螞蟻和啄木鳥的對話:要讀出小螞蟻有禮貌、詢問的語氣;要讀出啄木鳥講道理的語氣。
    (2)小螞蟻和青蛙的對話:要讀出小螞蟻疑問的語氣,讀出青蛙有禮貌的語氣。
    (3)練習指名讀~自由讀。
    (4)同桌分角色讀一指名分角色讀一男女生分角色讀。
    3.復習課文內(nèi)容,進行課外延伸。
    (1)完成課后第4題。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動物?他們是怎樣過冬?
    (2)你還能說說其他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蛇是冬眠,大雁是飛到南方過冬的。)
    【篇三】小學語文教案詳案范文:影子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和1個偏旁。
    2.會認7個字。
    3.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7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斜鉤”和1個偏旁“月”字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我”的書寫。
    2.了解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抽讀學過字的卡片:在月有傘
    二、談話導入
    1.教師出示謎語讓學生猜。
    2.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xiàn)呢?在你的什么方向呢?有什么特點?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學習第4課《影子》板書課題,看看書中的小朋友的有什么特點?
    二、指導學生看懂圖意
    1.出示第一幅圖
    提問:圖上畫的都有什么?他在干什么呢?
    2.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這幅圖和剛才第一幅圖哪兒不一樣?
    過渡語:到底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內(nèi)容。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小聲讀課文,注意把每個字的音讀準確。
    2.學生再次讀課文,要求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把生字和會認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同學輪流讀課文,相互正音。
    4.抽讀生字和會認字卡片。
    四、朗讀課文,了解的特點。
    1.自己讀全文,標出有幾個自然段?(2個)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結(jié)合第一幅圖,讀第一自然段。
    想想: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這是為什么呢?板書:前后
    (2)在什么情況下在前,在后呢?小組同學結(jié)合問題進行討論。
    (3)請學生回答。(當太陽在小朋友前上方時,在小朋友的身后,)結(jié)合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看第一幅圖。
    (4)那么什么情況下在前邊呢?(當太陽在小朋友后上方時,在小朋友的前邊)可以讓學生動筆畫出小朋友、太陽、的位置。
    (5)請大家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把比作什么?
    (6)指導朗讀,讀出歡快、活潑的語氣。
    學生自由讀,讀出語氣。
    (7)學生試背一背。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照學習第一段的方法學習這段。
    提出問題: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結(jié)合圖說一說?在什么情況下在左,什么情況下在右?
    (2)學生結(jié)合兩個問題思考。
    (3)四個同學一起討論。
    (4)請學生匯報學習情況。板書:左右
    (5)學生用學習第一段朗讀的方法,練習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歡快、活潑的語氣。
    (6)試著背誦第二段。
    4.朗讀全文,說說有什么特點?
    5.練習背誦全文。
    ①自由背。
    ②同桌互背。
    ③指名背誦。
    五、除了在太陽底下能出現(xiàn),還有什么時候也會出現(xiàn)?請你們自己親自去試驗一下。
    六、學習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個、右、友、朋、左、后、我。
    2.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做猜字游戲,鞏固字音。
    3.學習新筆畫和新偏旁。
    4.識記字形
    (1)自己自學①讀準字音②記筆順③想想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字形?
    (2)讀讀生字卡片的詞語,了解字意。
    5.小組同學合作學習,有問題共同學習,比比誰說得好。一會兒請他在全班講一講。
    6.學生當小老師進行講解。講得不準時,下面學生可以糾正,也可做補充。
    7.指導書寫
    (1)學生按69頁第2題的紅色筆畫描紅,一邊描一邊記住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
    (2)仔細觀察生字的重點筆畫位置,觀察后在書上的田格中把每個生字試著寫一遍。
    (3)重點指導“我”字。
    ①電腦出示帶田格的“我”字,讓全班學生一起觀察。學生邊觀察邊說位置,教師邊板書。教師強調(diào)第二筆在左半格橫中線上起筆,稍微向上斜一點。第五筆斜鉤在上半格豎中線上起筆,要比左邊的“撇”高,收筆比左邊豎鉤的“鉤”的“鉤”低一些。第六筆“撇”在上邊橫收筆處開始寫,撇到豎中線位置,后一筆比“撇”高,比“斜鉤”起筆低。
    ②學生練習仿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③在實物投影上展示評議。
    (4)寫其它幾個字
    ①讓學生說說重點筆畫的位置,
    “個”字第一筆“撇”在上半格中間起筆,撇尖稍過橫中線,而第二筆捺腳在橫中線上,后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
    “右、友、左”這三個字比較觀察?!坝摇钡牡谝还P橫長,而“友”和“左”字的第一筆“橫”跟“右”字的“橫”比稍短一些。
    “朋”字,注意兩個“月”字大小差不多,里邊的第二個橫寫在橫中線上,兩個橫擺放得比較勻稱。
    “后”字注意中間的“橫”稍微長一點,下邊的“口”字與“橫”同寬,“橫折”的橫寫在橫中線上。
    ②學生在書上田格中把這6個字寫一遍。
    ③展示評改。
    七、鞏固練習
    1.在生字本上寫生字作業(yè),每字3遍。
    2.練習背誦全文。
    3.課后練習3,說說在你座位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是誰。
    【篇四】小學語文教案詳案范文:比尾巴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和9個認讀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3.知道課文寫了哪幾種小動物,并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教學重點:
    1.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2.知道課文寫了哪幾種小動物,并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教學難點:
    1.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
    2.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音節(jié):
    2.讀字卡片:
    二、談話導入
    電腦出示北京動物園門口圖。你們看這是哪兒呀!老師今天帶你們到動物園看一看好嗎?電腦出示6種小動物。你們看看有幾種小動物呀!他們都是誰呀?板書: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它們來到一起想玩兒一個游戲。這幾個小動物是怎樣的,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地小聲讀課文,注意把每個字的音讀準確。
    2.學生再次自由讀課文,要求: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和會認字,把生字和要求會認的字多讀幾遍。
    3.同桌的兩個學生輪流讀,相互正音。
    4.教師出示卡片,檢查6個生字和9個會認字的字音認讀情況。對于學生難讀準的“長”、“傘”、“短、兔、松、鼠”的音,應(yīng)多讀,重點指導。
    四、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1.大家看看這課共有幾個自然段?(4個)
    2.學習一、二自然段。
    (1)自己出聲讀讀這兩段,讀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認識問號。
    師講:第一自然段中的每句話后都是這樣的標點符號“?”(板書)。這個標點叫問號。凡是句尾有問號的句子就表示問話,讀的時候語調(diào)上揚,要讀出問話的語氣。
    (3)指導讀第一段。
    ①教師范讀第一段。
    ②學生自己練習讀。
    ③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④指名讀。
    (4)指導讀第二段,電腦出示猴子圖、兔子圖、松鼠圖。
    ①請一名同學讀第一段,讀出問話的語氣。
    ②請大家看圖回答,語調(diào)要讀得平緩,肯定。
    ③同桌同學對讀,一人問,一人答。
    ④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板書:長
    ⑤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板書:短
    ⑥讓學生知道“長和短”是意思相反的詞。
    ⑦松鼠的尾巴什么樣呀?像什么呀?
    ⑧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對“好像”一詞是怎樣理解的?(就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說松鼠的尾巴和打開的傘有些相似。)板書:像一把傘。
    (5)背誦第一、二段
    ①同桌同學讀第一、二段的問答句。
    ②指名一組同學對讀,學生評讀。
    ③看板書自己練習背誦。
    ④同桌背,指名背誦。
    3.學習第三、四段。
    (1)自己出聲讀讀第三、四段。
    (2)第三段提出什么問題?第四段又是怎樣回答的?(出示公雞圖、鴨子圖、孔雀圖)同桌同學一問一答。
    (3)請一組同學一問一答,其他同學評讀。
    (4)看圖說說公雞、鴨子、孔雀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板書:彎,扁,好看
    (5)師問:鴨子的尾巴扁,“扁”是指什么?(是指鴨子尾巴的形狀是扁的。)
    (6)自己看板書練習背誦。
    (7)同桌互背。
    4.練習背誦全文。
    (1)同桌同學互背,一人背問句,一人背答句,然后交換背。
    (2)請一組同學對背。
    5.說說這6種小動物有什么特點?電腦先出示沒有尾巴的6種小動物,然后在圖下出示6種動物的尾巴,讓學生拖動電腦鼠標,做給動物找尾巴的游戲,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篇五】小學語文教案詳案范文:爺爺和小樹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認識9個字。
    2.認真觀察兩幅圖,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認真看圖,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揮學生合理想象,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1.發(fā)揮學生合理想象,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愛護花草樹木嗎?平時是怎樣愛護它們的?你們?yōu)槭裁催@樣做呀?今天我們學習課文的第2課,(教師板書)齊讀課題,什么事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呢!快快打開書看一看。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出示第一幅圖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從哪兒看出來的?圖上畫的有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出示第二幅圖
    讓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回答
    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從哪兒看出來的?圖上有誰,在干什么?
    3.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描述這兩幅圖的,打開書。
    三、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己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畫出本課的生字和會認的字。畫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交換檢查,看看畫出的字和標出的自然段是否正確。
    4.抽讀生字和會認的字。指導學生讀準“有、穿、冷、熱”這幾個字。
    四、細讀課文,理解句子。
    1.自己讀讀第一段
    (1)提問:讀后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我”指的是你自己嗎?
    (2)聽老師范讀,你聽出什么了?
    (教師范讀時把“我、門口、小”這幾個詞讀得突出些。)
    (3)學生自己練習讀。
    (4)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5)指名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己出聲讀第2段,邊讀邊標出有幾句話。
    (2)同桌互查標句子是否正確,互查后說說每句話講的是什么。
    (3)指名說說句子的意思。
    板書:穿衣,不冷。
    (4)教師范讀,你聽出了什么?
    教師范讀時,突出“暖和的衣裳”。
    (5)學生練習讀,同桌互讀。
    (6)指名讀,其他同學聽聽哪兒讀得好,哪兒讀的還不夠。
    (7)引發(fā)學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樹,你會對爺爺說些什么呢?(目的是通過小樹感謝的話,進一步體會人類對樹木的保護。)
    (8)出示填空練習,為背誦打好基礎(chǔ)。
    ( ?。┨斓搅?,( ?。┙o小樹穿上( ?。?。小樹( ?。┝?。
    口頭練習填空后,試著背一背。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讀這段,邊讀邊標出有幾句話。
    (2)請兩名學生讀這段,讀后教師提問:“小樹是怎樣回報爺爺?shù)模俊?BR>    板書:撐傘,不熱
    (3)教師提問:夏天,綠色的大傘指的是什么?看圖說一說,爺爺在樹下乘涼心情會怎樣?爺爺會說些什么呢?小組進行討論。
    (4)請同學讀文,讀后評議,哪讀得好,哪兒讀得還不夠,應(yīng)該怎樣讀。
    (5)學生練習讀。
    (6)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7)指名讀,讀后評議。
    (8)你能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小樹還能為人們做些什么?(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到樹木對人類的作用,人們離不開樹木。)
    (9)出示填空:
    ( ?。┑搅?,小樹給爺爺(  )。爺爺( ?。?BR>    ①口頭填空
    ②試著背誦。
    4.朗讀全文。
    5.背誦全文。
    (1)看著填空練習背誦。
    我家( ?。┬?。
    ( ?。┨斓搅耍ā 。┙o小樹穿上( ?。P洳焕淞?。
    (  )到了,小樹給爺爺(  )。爺爺( ?。┝恕?BR>    (2)教師出示圖畫,讓學生看圖練習背誦。
    (3)試著獨立背誦。
    (4)同桌互背,相互糾正。
    (5)指名背誦,背下來的獎勵一朵小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