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審題立意呢?

字號:

語文作文是高考中的一個重要關鍵,很多同學多會發(fā)生作文離題的情況,所以作文審題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審題過程中也可以引入熱點素材增加分數(shù)。那么,高考作文如何審題立意呢?下面是分享的相關內(nèi)容,歡迎閱讀參考!
    
    提問:高考作文如何審題立意呢?
    回答:一、審題
    1.記敘性材料作文
    記敘性材料一般是指故事、生活中的事件或寓言。命題形式一般是:故事材料+故事提示語(或評論語)+作文要求。
    2.引語式材料作文
    引語式材料主要指名言警句、新聞調(diào)查、詩歌等,這些材料主題或顯或隱,要仔細分辨。
    3.漫畫式材料作文
    二、立意
    高考作文對立意的要求有四點:
    一是立意要正確。所謂“正確”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思想內(nèi)容正確,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題意的要求,即切題。
    二是立意要新穎,就是有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發(fā)現(xiàn)。
    三是立意要深刻。“深刻”就是能“見人所未見,發(fā)人所未發(fā)”,寫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俱無”的意思來。
    四是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立意必須單一明確,多中心就等于沒有中心了,思想可以豐富,主題必須集中,即只能有一個主題。
    三、方法技巧
    1.領悟主旨法
    理解新材料文段的主旨,并由此處深挖立意。
    2.把握關鍵詞句法
    關鍵詞句往往是“文眼”,蘊含著材料的主旨。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詞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3.由果溯因法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或現(xiàn)象都是以因果關系的聯(lián)系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xiàn)象或結(jié)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xiàn)象或結(jié)果的本質(zhì)原因,往往能找到的立意。
    4.逐句切入法
    有些材料,結(jié)構(gòu)層次明顯,每一句都有具體的含意。逐句分析各句的含意,然后綜合,可找到合適的立意。
    5.求同存異法
    如果提供的組合性材料內(nèi)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質(zhì)的內(nèi)容,提煉出一個論點;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間內(nèi)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遠,那么應摒棄相異的面,尋找交叉、重合的點。
    高考作文寫作方法參考
    一、審題立意
    審題立意要深刻,簡而言之就是辯證分析和以小見大。我們在看到作文材料時,要仔細閱讀,從自己的語文知識積累和實際生活經(jīng)驗來思考和辨明材料,提煉出的中心論點或者說主旨立意,要有高度概括性,也要有思想深度。
    審題立意的關鍵,是體現(xiàn)出“主客體”和“沖突”。
    主客體,就是作文題目中閱讀材料所討論的對象和潛在的討論對象。文章想要闡明論點并論證清晰,就必然要從“沖突”,也就是從閱讀材料的核心用意寫起,列舉沖突、分析沖突和解決沖突。
    因此,我們在看到作文題目以后,應該先標記出閱讀材料中的關鍵詞和關鍵語句,比如:人物、事件、關鍵形容詞、轉(zhuǎn)折、遞進或是結(jié)論性詞語等,然后結(jié)合主客體與沖突進行思考分析。
    接著是確定文章立意,要在前面分析的主客體基礎上,準確把握材料的主要矛盾和時間脈絡,全面考慮各個角度,從而確定文章的主旨立意。
    二、搭建框架
    雖然說不要進行死板的“三段式”寫作,但是寫文章還是要有基本的框架,特別是作文水平較差,剛開始學習寫作的同學,肯定免不了先模仿和學習他人的寫作方式。
    高三學生每周寫兩到三篇作文練習,以便保持語感和提高寫作技巧,最初可以學寫并列式作文。
    1、并列式描寫,就是把幾個相關事例并列成段落,然后用形象的語言進行描述。
    2、并列式議論,就是圍繞中心論點排列幾個議論段落,每一段一個分論點,這個就是所謂的“三段式寫作”。
    3、并列式記敘,就是把幾個故事并列成段落,然后以第一人稱或是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記敘。
    綜上所述,并列式作文在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缺乏特色,除了開頭和結(jié)尾進行點題和總結(jié)以外,中間的幾個自然段呈現(xiàn)的是并列關系,既缺乏內(nèi)容深度,又缺乏論證觀點的層次,不值得提倡。
    等到并列式文章寫熟練了,再寫遞進式文章:文章段落內(nèi)呈現(xiàn)出遞進式結(jié)構(gòu),步步推進,用以深化討論?;镜奈恼陆Y(jié)構(gòu)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或者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一般來說,“是什么”可以理解為提出問題,或是闡明問題本質(zhì)和論述范圍;而從“為什么”和“怎么樣”的角度闡述、解釋觀點,則是文章的主體內(nèi)容,這兩部分可以重合或交叉,但要有所側(cè)重,同學們在寫作時,要想清楚:究竟是重點表明論點成立的理由,還是著重闡述依據(jù)什么道理到底應該怎么做。
    可以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遞進式結(jié)構(gòu),是最有助于開拓思路的論證結(jié)構(gòu)模式。至于如何寫好遞進式文章,則需要同學們在寫作時靈活變通,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好“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的論述側(cè)重點。
    三、豐富內(nèi)容
    首先,在各種“滿分作文大全”中出現(xiàn)的常用套路,比如開頭排比句之類的寫法,是我們在寫作中一定要避免的。因為類似的作文,命題老師早就已經(jīng)審美疲勞,甚至看膩了,就算我們寫得再好,也很難出彩,如果寫得水平欠佳,還有可能被判定為套作,那就得不償失了。
    文采,是很個人化的東西,不是套套模板、看看教材就能琢磨出來的,關鍵還是多讀、多寫,多領悟。
    1、駢句和散句結(jié)合
    駢句是指結(jié)構(gòu)相似、內(nèi)容相關甚至字數(shù)相等的兩句話,有點像對偶和詩句,但是在音律上沒有嚴格要求。而散句,就是散文中出現(xiàn)的那種揮灑自如的語句,或者說:不是駢句的就是散句。
    駢句和散句相結(jié)合,聽起來可能要求很高,但其實遠比那種套路文和無病呻 吟的排比句好寫得多;而且這里說的駢句其實并沒有太高要求,只是一個粗略的寫作建議。
    2、開頭要論點鮮明
    現(xiàn)在高考作文多從國家發(fā)展的規(guī)劃和戰(zhàn)略方面,來給出閱讀材料,那么我們在寫高考作文時,如果以“排比句+比喻句”的形式來開頭,就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和文章要表達的主題也格格不入。因此對于議論文題材,建議盡量采用駢句和散句結(jié)合的寫作方式,在開頭簡明扼要地表達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作為文章開頭,使用判斷句單刀直入,能夠快速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并且提示讀者:這篇文章是有深度和思想的,給閱卷老師留下好印象。
    3、主體段落要夾敘夾議
    要做到夾敘夾議,一方面是要深刻理解、分析相關人物和事件的不同角度,一方面是要在平時注意積累歷史、政治、經(jīng)濟和哲學方面的常識和觀點。
    這樣我們在寫文章中,就可以在分析事件和闡明觀點時,多進行橫向比較和類比,從而夾敘夾議、有理有據(jù)地將我們所寫文章想要表達的主旨立意說清楚、講明白,并且升華到讓閱卷老師贊賞和認同的高度。
    4、結(jié)尾要深刻有力
    深刻有力的文章結(jié)尾,一定要回扣主旨立意、升華寓意和思想。
    要用簡潔的語句來概括主題,回扣標題和中心論點的關鍵詞;如果材料中涉及歷史,就要談到這個事件在歷史進程中的價值和影響;如果材料涉及社會經(jīng)濟生活,就要將文章主題升華到現(xiàn)實意義和后續(xù)影響。
    最后就是卷面整潔,高考作文是語文考試有卷面分要求的試題,同學們在寫作文時要注意保持卷面整潔和書寫工整,提高所寫文字的辨識度和規(guī)范性。
    語文作文審題的四種方法
    1.審清"標志",確定文章體裁
    審題首先是確定文章體裁,一般情況下,每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標志",抓住了顯現(xiàn)體裁"標志"的關鍵詞語,就可以確定所給題目屬于哪種體裁,應寫成什么體裁的文章。
    2.審清題目要求,確定文章范圍
    審題不僅要確定文章的體裁,還要確定題目所劃定的范圍。在題目所給的范圍內(nèi)選材,才能使文章內(nèi)容切題,重點突出。這種審題方法既適用于記敘文,也適用于說明文。
    3.審清題目"題眼",確定文章重點
    審題還要根據(jù)題目所給的條件來確定文章的重點,而確定文章重點的關鍵就是抓住題目的"題眼","題眼"是題目的靈魂,是題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題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點。
    4.審清題目因素,確定文章內(nèi)容
    有些題目所給因素較少,表意也比較概括寬泛,有的甚至抽象朦朧,這就給審題增加了難度。這類題目常常是由一個詞構(gòu)成,學生遇到此類題目往往無從下手。對于這類題目,只要審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關連的新的因素,就能準確地確定文章的寫作內(nèi)容,題旨就能清楚地顯現(xiàn)出來,審題的困難就會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