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剎“四風”是密切黨群關系的著力點

字號: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必須看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nèi)脫離群眾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xiàn)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我們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1]?!八拇笪kU”中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四風”是脫離群眾的集中表現(xiàn)。只有狠剎“四風”、逐步掃除“四風”,才能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
    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黨的建設狀況、黨員隊伍素質(zhì)總體上同新時期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是適應的。如同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廣大黨員、干部在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工作中沖鋒陷陣、忘我奉獻,發(fā)揮了先鋒模范作用,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肯定和擁護。這是主流,必須充分肯定?!盵2]但不可回避的是,黨的地位和所處環(huán)境的變化,對堅持黨的宗旨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課題。由于執(zhí)政黨的地位容易使一些人對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性逐漸淡化,沾染上官僚習氣;由于我們要以政權的力量推進改革開放,這就使得權錢交易的可能性增大;因而,黨員干部以權謀私、損害群眾利益、脫離群眾的危險不是減小了,而是增大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存在著一些黨員干部把黨的宗旨拋之腦后,崇尚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傾向,突出表現(xiàn)為十一個方面:
    一是官本位現(xiàn)象嚴重。不是將官看成為人民服務的崗位,把權當做為人民謀利益的工具,而是將官職看成人生價值的標準,把權力看成謀取私利的資本;少數(shù)干部終日謀人不謀事,把個人出名獲利升官作為出發(fā)點,為了升遷,借抬高他人抬高自己,千方百計制造“典型”,對所謂“典型”進行“包裝”,只圖領導歡心,不怕群眾埋怨,趕浪頭、出風頭、爭彩頭,甚至“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搶官騙官,投機鉆營。
    二是高高在上,官氣十足。會上稱官銜,會下稱“老板”,不是把人民當主人,做人民的公仆,而是把自己看成人民的“父母官”,視群眾為“草民”;對群眾感情淡漠,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遇事推諉,不負責任。
    三是主觀武斷,強迫命令。房屋拆遷、土地征用等重大事項,既不同群眾商量,也不搞咨詢論證,而是通過“拍腦袋”去決策,“拍胸脯、拍桌子”去落實;貫徹上級政策,不是通過動員群眾、教育群眾、依靠群眾的方法,而是通過強制的方式去進行,甚至不顧群眾的承受能力和意愿,強征、強收、強拿、強要。
    四是飽食終日,不思進取。居功自傲,粉飾太平,庸庸碌碌,無所用心,養(yǎng)尊處優(yōu),得過且過;腦中沒有新知識,胸中沒有真本領,辦事無主意,工作無方法,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發(fā)展沒有新思路,改革沒有新突破,開放沒有新局面,工作缺乏新舉措;對落后的現(xiàn)狀視而不見,對群眾的呼聲充耳不聞,對面臨的危機無動于衷。
    五是形式主義,擺花架子。不是深入群眾深入基層,訪民情解民憂,而是坐在家里定盤子,關起門來想點子,走到下面找例子,回到機關寫稿子;上午拿著稿子念,中午圍著桌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或是滿足于在辦公室“上傳下達”;或是忙碌于“文山會?!敝?,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或是“坐著車子下基層,隔著玻璃察民情”;或是奔波于“慶典”、“剪彩”、“宴會”、“舞會”之間;貪圖虛名,不務實效,勞民傷財。
    六是好大喜功,嘩眾取寵。開會講規(guī)模,報道求轟動;匯報工作,報喜藏憂,講成績夸夸其談,講問題躲躲閃閃;統(tǒng)計數(shù)字,報多不報少,三分統(tǒng)計,七分估計;用浮夸對付上級,以假象應付群眾;為了自己“風光”,不惜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大搞華而不實和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七是講排場,比闊氣。領導出行,前呼后擁,警車開道,封路禁行;在我國人民總體上尚不富裕的情況下,一些地方卻辦公大樓越建越氣派,辦公室裝修越來越豪華;一些干部專車越坐越高級,公款請客送禮花樣越來越多,招待標準越來越高;為了滿足所謂“工作需要”,甚至不惜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加重群眾負擔。
    八是理想信念動搖,人生價值扭曲,精神萎靡不振,革命意志消沉。不想再吃苦耐勞,不想再頑強拼搏,將價值追求從政治轉向經(jīng)濟,從精神轉向物質(zhì);崇尚西方資產(chǎn)階級生活方式,把腐朽當神奇,把癰疽當寶貝;把艱苦奮斗看成迂腐和傻帽,把奢侈浪費看做慷慨大方;把勤儉樸素當作寒酸和低賤,把吃喝玩樂作為人生的大樂趣。
    九是喪失原則,明哲保身。是非面前不開口,遇到矛盾繞道走;甚至對于事關方向路線、黨性原則的問題也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的態(tài)度。上級對下級哄著護著,下級對上級捧著抬著,同級對同級包著讓著。
    十是放縱個人欲望,追逐豪華享受。有的干部任意揮霍公款大吃大喝,喝得軟綿綿,玩得天昏暗,不僅要吃飯喝酒,還要搞洗浴、桑拿、唱歌、打牌一條龍活動,樂此不疲;有的干部金表華服、珍饈佳釀、豪宅別墅、名車美人樣樣俱全;拜倒在金錢女色面前,漫步于歌臺舞榭之上,沉湎于酒綠燈紅之中。
    十一是比待遇不比工作,比享樂不比奉獻,以權謀私,巧取豪奪。少數(shù)干部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奉為信條,不是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服務,而是作為撈取個人好處的籌碼。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管人的以權謀方便,管物的近水樓臺先得月,管錢的用錢買門子,管項目的用項目謀好處”,甚至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行賄受賄,索拿卡要,生活糜爛,腐化墮落。
    上述“四風”的表現(xiàn)雖然出現(xiàn)在部分地方和單位及少數(shù)干部身上,但其危害十分嚴重。不僅嚴重削弱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而且嚴重損害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引起了人民群眾的怨言和不滿,影響了黨的執(zhí)政地位鞏固和執(zhí)政使命的實現(xiàn),使黨面臨新的執(zhí)政風險。如果任其發(fā)展,就會把我們的黨風搞壞,把干群關系搞砸,把人心搞散,就會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根基,就會打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
    “四風”害黨害國害民,必須全黨共除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四風’是違背我們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的,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娘L’問題解決好了,黨內(nèi)其他一些問題解決起來也就有了更好條件。[3]”因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要“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4]
    首先,“四風”是違背我們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的。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員的含義或任務,如果用概括的語言來說,只有兩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高準繩”。[5]我們黨是工人階級政黨,黨來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各個歷史時期中,正因為始終堅持了黨的宗旨,保持了良好的黨群關系,黨才能歷經(jīng)磨難而不衰,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封建主義和資產(chǎn)階級的腐朽風氣,是與我們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格格不入的。
    其次,“四風”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問題?!八娘L”是貫徹群眾路線的大敵,是離間黨群關系的無形的墻。尤其是奢靡之風危害十分嚴重。一是踐踏了黨的政策和原則。群眾總結說:“酒杯一端,政策放寬;裙子一響,原則丟光”。正是在酒酣耳熱之際,軟玉溫香之時,一些干部把黨的政策原則丟到了腦后,不該說的話照說,不該辦的事照辦。二是破壞了黨的紀律。干部人事問題跑風漏氣,乃至封官許愿、買官賣官等行為往往是在吃喝玩樂、觥籌交錯之中發(fā)生的。更重要的是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人民群眾對腐敗現(xiàn)象是深惡痛絕的,而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現(xiàn)象正是更嚴重的腐敗問題得以藏身和蔓延的溫床;社會上的不正之風,許多都與之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人民群眾對此自然是難以原諒的。
    第三,“四風”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玩物可以喪志,奢侈足以墮德。領導干部吃喝玩樂的時間多了,工作和學習的時間就少了;想享樂多了,想黨的事業(yè)就少了;在高樓大院里呆久了,呼風喚雨多了,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就淡漠了;生活闊綽了,離“酒綠燈紅”近了,離人民群眾就遠了。一些黨員干部,正是在“體面”、闊氣、享樂的追求中,不知不覺落入了浮夸、腐敗、奢靡墮落的隊伍,走向了人民群眾的對立面,成為專橫跋扈、欺壓百姓、不知廉恥的惡官、貪官、昏官。尤其是近年來的“剩宴”浪費觸目驚心。據(jù)統(tǒng)計全國一年公款吃喝的開銷達到了3000億元,如此龐大的公款吃喝數(shù)額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擠占了科技、教育、文化、衛(wèi)生、醫(yī)療和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更重要的是在我國人民總體上還不富裕,還有大量群眾因下崗、失業(yè)生活仍很困難的情況下,這種奢侈浪費行為必然引起群眾怨恨而疏遠黨群干群關系。如同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6]。
    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真正動力。民心不可違,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外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警示我們:堅持黨的宗旨,黨群關系密切,黨的事業(yè)就順利發(fā)展;反之,黨的事業(yè)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失敗。“四風”問題,不但嚴重影響了黨的形象,還造成社會風氣的下滑,被很多老百姓所不齒。“四風”置我們黨于人民群眾的對立面、置我們黨于不仁不義的地位,是可忍孰不可忍。狠剎“四風”,既是黨員干部尋回自己政治本色的需要,也是以身作則、帶政風、促民風,實現(xiàn)社會風氣根本好轉,繼續(xù)獲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戴的需要。
    三
    “四風”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狠剎“四風”是全黨全民的共識。黨的xx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基于深刻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和高度的歷史責任感,狠抓作風建設,出臺八項規(guī)定,以具體行動讓人民群眾感受到黨風好轉的新氣象,得到了全黨全社會的廣泛贊譽。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意識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革除“四風”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必須立足于保持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堅持教育、制度、懲治并重,把集中整治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切實增強全體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剎風整紀的自覺性。
    1、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yè)觀。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chǎn)黨人經(jīng)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沾染上“四風”惡習,與其理想信念動搖有極大關系。過去我們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就是因為我們有共產(chǎn)主義信念,今天我們戰(zhàn)勝封建主義、資產(chǎn)階級腐朽思想的有力武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精神支住,仍然是共產(chǎn)主義信念。有了這種理想、信念,就能夠“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經(jīng)受住各種考驗。廣大黨員干部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堅定共產(chǎn)主義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yè)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掌權不忘責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勤政為民,為政清廉,淡泊名利,一心為公;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chǎn)黨人的人格力量。
    2、加強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幫助黨員干部牢固樹立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我們共產(chǎn)黨人一切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區(qū)別其他任何政黨特有的政治優(yōu)勢,是我們黨的傳世之寶。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記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擺正公仆與主人的關系,端正對群眾的態(tài)度,增進對群眾的感情,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要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從人民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誠心為民,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時刻放在心上;要緊緊地依靠人民群眾,在群眾困難的時候,出現(xiàn)在群眾面前,在群眾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真正同群眾打成一片,同群眾建立唇齒相依的密切關系,使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在黨員干部頭腦中深深扎下根來,并不斷發(fā)揚光大。
    3、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制度建設是保障。只有加強黨的相關制度建設,才能有效地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密切黨群關系。相關制度建設,包括黨內(nèi)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干部人事制度、黨內(nèi)監(jiān)督制度、廉潔從政制度、反腐倡廉制度等。當前要著重健全黨的機關和黨員干部聯(lián)系群眾的制度,如領導干部親自處理來信來訪制度、領導干部群眾接待日制度、領導機關干部到基層特別是貧困地區(qū)鍛煉和幫助工作的制度以及黨內(nèi)批評制度等。同時要針對現(xiàn)實中有章不循、有制度不執(zhí)行情況,建立各種監(jiān)督機制,包括黨組織的監(jiān)督、黨員的監(jiān)督、民主黨派的監(jiān)督、輿論媒介的監(jiān)督等,以促使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通過制度規(guī)范,引導黨員干部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要精減會議、文件,改進會風文風,騰出更多的時間,深入基層,調(diào)查研究。到基層調(diào)研要深入了解真實情況,多同群眾座談,多同干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要輕車簡從,廣泛接觸群眾,拜群眾為師,向群眾學習,傾聽群眾的意見,為群眾辦實事。同時不能只到條件好的地方“錦上添花”,還要注意到偏遠、貧困地區(qū)和困難企業(yè)中去“雪中送炭”,幫助那里的群眾排憂解難;不僅要到工作形勢好的地方去總結經(jīng)驗,更要到問題較多、矛盾尖銳的地方去同干部群眾一起解決問題。每一項政策、措施的出臺,都必須建立在走群眾路線的基礎上,同時要充分考慮群眾的承受能力。要愛惜人力、物力、財力,著力解決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當務之急,嚴禁搞華而不實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堅決剎住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追逐名利的歪風。
    4、把教育和懲治相結合,始終保持對“四風”的高壓態(tài)勢。剎風整紀必須堅持教育為先,但任何時候教育都不是萬能的,懲治這一手絕不能放松。如果搞“四風”成本太低,有的人就會效仿違紀違規(guī)者搞“四風”。因此,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既是懲治“四風”的重要手段,也是預防“四風”的重要條件。要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區(qū)別情況、對癥下藥,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干部進行教育提醒,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對那些頂風違紀者,要發(fā)現(xiàn)一個懲處一個,決不姑息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7]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法制建設,堵塞一切可能發(fā)生“四風”現(xiàn)象的漏洞,以促進黨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以保持和發(fā)展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
    黨的作風建設,關系人心向背。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黨執(zhí)政牢固和深厚的力量源泉。離開人民群眾,黨的執(zhí)政地位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能否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對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根本的考驗。中國歷一個個封建王朝的覆滅,世界歷一個個不可一世的列強帝國的崩潰,當今世界上一些長期執(zhí)政的大黨老黨的下臺,都同喪失民心密切相關。我們只有狠剎“四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使我們的工作獲得廣泛可靠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才能永續(xù)獲得人民的信任和擁戴,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帶領億萬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2][3][4]習近平:《深入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實現(xiàn)黨的xx大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證》,《人民日報》2013年6月19日。
    [5]《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7頁。
    [6][7]習近平:《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堅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設引向深入》,《人民日報》2013年1月23日。
    基金項目:本文為劉昀獻(劉獻)主持的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chǎn)黨應對執(zhí)政風險和考驗研究”(項目批號11&ZD068)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