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jié)的優(yōu)秀古詩詞

字號:

春節(jié)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古代關于春節(jié)的詩句也有很多,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關于春節(jié)的優(yōu)秀古詩詞,歡迎閱讀!
    關于春節(jié)的優(yōu)秀古詩詞篇一
    《玉樓春·元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毛滂。其全文詩句如下: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祗與東君偏故舊。
    【翻譯】
    蓮花滴水送走了舊的一年。在井懸凍酒,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雖有佳人歌女勸酒佐興,可詞人卻為早春的物候所驚,猶如見到了久別重逢的故舊。構思新穎,饒有情致。
    《田家元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其全文詩句如下: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翻譯】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元日早朝行》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鮑防。其全文詩句如下:
    干元發(fā)生春為宗,盛德在木斗建東。
    東方歲星大明宮,南山喜氣搖晴空。
    望云五等舞萬玉,獻壽一聲出千峰。
    文昌隨彩禮樂正,太平下直旌旗紅。
    師曠應律調黃鐘,王良運策調時龍。
    玄冥無事歸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宮。
    九韶九變五聲里,四方四友一身中。
    天何言哉樂無窮,廣成彭祖為三公。
    野臣潛隨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元日述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盧照鄰。其全文詩句如下:
    筮仕無中秩,歸耕有外臣。
    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徑,風光動四鄰。
    愿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奉和元日應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許敬宗。其全文詩句如下:
    天正開初節(jié),日觀上重輪。
    百靈滋景祚,萬玉慶惟新。
    待旦敷玄造,韜旒御紫宸。
    武帳臨光宅,文衛(wèi)象鉤陳。
    廣庭揚九奏,大帛麗三辰。
    發(fā)生同化育,播物體陶鈞。
    霜空澄曉氣,霞景瑩芳春。
    德輝覃率土,相賀奉還淳。
    《除夜宿石頭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戴叔倫。其全文詩句如下: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關于春節(jié)的優(yōu)秀古詩詞篇二
    《除夜寄弟妹》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白居易。其全文詩句如下:
    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
    萬里經年別,孤燈此夜情。
    病容非舊日,歸思逼新正。
    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新年作》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長卿。其全文古詩如下:
    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翻譯】
    新年來臨思鄉(xiāng)之心更切,獨立天邊不禁熱淚橫流。到了老年被貶居于人下,春歸匆匆走在我的前頭。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曉,江邊楊柳與我共分憂愁。我已和長太傅一樣遭遇,這樣日子須到何時才休。
    《同韋舍人元旦早朝》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徐彥伯。其古詩全文如下:
    夕轉清壺漏,晨驚長樂鐘。
    逶迤綸禁客,假寐守銅龍。
    予亦趨三殿,肩隨謁九重。
    繁珂接曙響,華劍比春容。
    相問韶光歇,彌憐芳意濃。
    愿言乘日旰,攜手即云峰。
    《立春日游苑迎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治。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臺金闕九仙家。
    寒光猶戀甘泉樹,淑景偏臨建始花。
    彩蝶黃鶯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
    迎春正啟流霞席,暫囑曦輪勿遽斜。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閻朝隱。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管籥周移寰極里,乘輿望幸斗城闉。
    草根未結青絲縷,蘿蔦猶垂綠帔巾。
    鵲入巢中言改歲,燕銜書上道宜新。
    愿得長繩系取日,光臨天子萬年春。
    關于春節(jié)的優(yōu)秀古詩詞篇三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適。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金輿翠輦迎嘉節(jié),御苑仙宮待獻春。
    淑氣初銜梅色淺,條風半拂柳墻新。
    天杯慶壽齊南岳,圣藻光輝動北辰。
    稍覺披香歌吹近,龍驂日暮下城闉。
    《早梅·迎春故早發(fā)》作者為魏晉南北朝文學家謝燮。其古詩全文如下:
    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
    【翻譯】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來臨,所以它早先開放。盡管冬天的天氣是多么寒冷,但它還是傲然獨立,毫不畏懼。它只是怕開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時,人們游春的意興索然,再也沒有人特別注意地觀賞它了。
    《守歲》作者是宋朝文學家蘇軾。其古詩全文如下: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共佳人守歲》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綺莊。其古詩全文如下:
    桂華窮北陸,荊艷作東鄰。
    殘妝欲送曉,薄衣已迎春。
    舉袖爭流雪,分歌競繞塵。
    不應將共醉,年去遠催人。
    《奉和守歲應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許敬宗。其古詩全文如下:
    玉琯移玄序,金奏賞彤闈。
    祥鸞歌里轉,春燕舞前歸。
    壽爵傳三禮,燈枝麗九微。
    運廣薰風積,恩深湛露晞。
    送寒終此夜,延宴待晨暉。
    《守歲》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世民。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