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開學第一課的感受體會素材【匯總篇】

字號:

所謂心得就是工作或學習中的體驗和領悟到的東西,亦可以稱作心得體會?!靶牡皿w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下面是由為大家整理的“看完開學第一課的感受體會素材【匯總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看完開學第一課的感受體會素材【匯總篇】
    鼠年的鐘聲敲響,一層厚重的黑布包裹住了這片擁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廣袤土地,這片土地被肆意的病毒所席卷著,天空是昏暗的,人心是惶惶的,可有那么一群人,他們不畏死亡,舍生忘死,他們“逆行”的身影是那么美麗,那么耀眼,為這片大地帶來了黎明的曙光。
    2020春節(jié)伊始,一場始料未及的災難降臨到我們的國家,春節(jié)的氛圍不復以往,本該是萬家燈火通明,一家人團圓之時,可許許多多的醫(yī)療人員毅然選擇奔赴至湖北,為抗疫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他們是誰的兒女,他們又是誰的父母,但在他們選擇奔赴湖北那一刻,他們無疑就是美的白衣天使啊!
    其實啊,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裳,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在死神手中搶人罷了……在厚厚的防護服下,只不過是一個個普通人,他們會疲憊,會受傷,會難過,有歡笑,有淚水,還有一顆勇敢、溫柔的心。
    84歲的鐘南山院士沒有選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退休生活,他還是像十七年前一樣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而他的出現(xiàn)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希望,帶來了信心,我們相信鐘南山院士還會像一面盾牌一樣,將我們與病毒隔開,將光明再次帶來到這片紅色土地。
    自疫情開始,連續(xù)三十個日夜,身患漸凍癥的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率領著600多名白衣衛(wèi)士奮戰(zhàn)一線,與病魔賽跑。他步履蹣跚,但每一步都異常堅定。同樣奮戰(zhàn)在一線的愛人被感染隔離,他卻只有一句珍重,而后奔赴戰(zhàn)場,留給愛人的只有一個消瘦的背影。因為他說:“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跑得快,才能跑贏時間,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彪y道他不怕死嗎?不,他怕。只是在他的心中責任與擔當比生死更為重要,我想,這也許就是醫(yī)者的樣子。
    在他們的領導下,許許多多的白衣天使仍在奮戰(zhàn),而他們不是孤身一人,在他們的背后,有著千千萬萬的同胞,有著千千萬萬的親人。病毒無情人有情,即使沒有血緣,但我們都是你們的親人啊!
    黑夜固長,但黎明終會到來,我們相信,大地回春,疫情消散就在不遠的明天。
    天亮之后,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那些在漫長冬夜,為我們披霜冒雪的守夜人。
    白衣天使,加油!中國,加油!
    【篇二】看完開學第一課的感受體會素材【匯總篇】
    只要生命還可珍貴,醫(yī)生這個職業(yè)就永遠倍受崇拜。
    這,在冬夜來臨之際,一場疫情席卷了神州大地。災病無情,我們看見同胞承受病痛,我們看見昔日小城變得安靜孤獨,可我們也看見有一群逆行者成為我們的英雄。
    在各種媒體報道中,那奔赴抗疫一線不容動搖的背影,那告別親友不舍的背影,那病房中忙碌奔波的背影,那墻角獨忍疲憊的背影……你們的背影映在了每一個中國人民的眼中,你們的背影也溫暖了整個中國,你們是人民的英雄,滿目星河不及你們愛的背影!
    星光點綴夜空是錦上添花之福,你們挺身而出是雪中送炭之恩。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終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各為這群逆行戰(zhàn)士的表率。耄耋之年,他眼含淚光說“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七旬老人,她的臉上留下了道道印痕。當然疫情中還有許許多多催人淚目的英雄:身患絕癥卻堅持與時間賽跑的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疫情的吹哨人、勇敢的抗疫戰(zhàn)士醫(yī)生,90后剃發(fā)明志的女護士單霞,心懷感恩、主動請戰(zhàn)的汶川護士佘沙,書寫現(xiàn)代版“與夫書”的副教授張旃……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面對這群逆行者,我們感恩,我們致敬,災難來臨時,中國人民總會表現(xiàn)得異常團結,無論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2003年非典時期,又或是2008年汶川地震時,還是如今抵御疫情之際,14億中國人凝聚一心又何患災難?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控、精準施策,我們一定會戰(zhàn)勝這疫情?!?BR>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逆行者的背影不僅僅只是看在我們的眼里,更是記在我們的心里,網(wǎng)上有這樣廣為流傳的感人話語“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作為一名新世紀青年,我始終相信終有一天,我們也將長大,也將承擔起民族賦予我們的使命;終有一天,我們也將和如今的這群逆行英雄一樣,為城市點亮愛的光;終有一天,我們的背影也將被歷史銘記……
    滿目星河,怎及你背影半分,向逆行者致敬!
    【篇三】看完開學第一課的感受體會素材【匯總篇】
    庚子鼠年,如期而至。然而荊楚大地不聞鞭炮齊鳴,卻見戰(zhàn)鼓頻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舉國上下“既過年關,也過難關”!盡管2020年的春節(jié),因疫情的蔓延而變得冷清壓抑,但在磨難面前,總有無數(shù)堅毅的白衣衛(wèi)士以自己的力量爭分奪秒地挽救生命,總有無數(shù)心懷希望的平凡大眾匯聚點滴捐贈,融匯溫暖大愛,總有無數(shù)青年學子拋除雜念、堅定信心,在家求學。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我記得他們的樣子;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知道他們是為了春回大雁歸!
    他們是美逆行者,是燈火守護人,為了春回大雁歸,迎難而上,為民請命!
    “國有戰(zhàn),召必回,戰(zhàn)必勝!”錚錚誓言,擲地有聲。當他們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時,他們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是病毒的“狙擊手”、是患者的“生命線”。但他們脫下戰(zhàn)袍后,他們也是父母的掌中寶、是愛人心頭的朱砂痣、是兒女依靠的撐天樹。盡管如此,在疫情猖獗之時,他們初心不忘,義無反顧地為眾人抱薪。
    就在疫情爆發(fā)之初,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時隔17年再度奔赴一線,堅守前方。無數(shù)醫(yī)護人員按下紅手印,寫下請戰(zhàn)書,風雪逆行,馳援武漢,與人民同舟共濟!他們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讓我們看到病毒陰霾背后希望的曙光!
    他們是可親可愛的普通人,是凌冽寒冬中的涓涓暖流,他們?yōu)榱舜夯卮笱銡w,默默支持,奉獻愛心!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當肺炎疫情席卷而來,口罩,消毒水等普通防護用品被搶購一空,甚至脫銷。一邊是嚴峻疫情,一邊是物資緊缺,一時間人人自危。而就在這時,許多愛心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不求回報亦不留姓名。在這個冬日,僅山東就向湖北捐贈蔬菜水果超過2300噸,其他省份乃至世界其他地區(qū),如巴基斯坦、俄羅斯、日本等國家都為抗擊疫情融聚了難得的溫暖與力量。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誠哉斯言,武漢與全國人民,中國與全世界都是共處于同一個世界的,我們相互依靠,患難與共。當災難來臨時,人類命運共同體便讓我們緊緊相擁,不再孤單!
    疫情洶洶,在祖國與病魔競速,同時間賽跑時,我們青年學子要做“守護者”、“修行者”、“識途者”,為了春回大雁歸,做到“擔使命游有方,宅其身抱道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在《教育部致全國大學生的一封信》中指出,青年學子應做“守護者”,粉碎謠言,守護健康;應做“修行者”,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應做“識途者”,錯峰出行,游必有方!
    我們應該堅信,烏云不可遮日,疫情不可擋春。黑暗有多么讓人咬牙切齒,光明就有多么讓人熱淚盈眶??v然千鈞壓頂,依舊要保持微笑。就像約翰·肖爾斯所說:“沒有不可治愈的傷痛,沒有不可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外一種方式歸來”。疫情當前,青年先行,共克時艱,責無旁貸!
    病毒疫情來勢洶,吾輩戰(zhàn)“疫”豪氣雄!為了春回大雁歸,吾輩眾志成城,何懼風浪!“待到山花爛漫時”,疾病和災難都成為了歲月的塵埃,而這里,病毒曾經肆虐過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將破土而出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