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故事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深厚的民族情感,作為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著永恒的藝術魅力,也包含了豐富的想象力。下面是分享的中長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閱讀。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中長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閱讀
相傳,魯班是我國古代最聰明、最能干的工匠。他原名公輸般,因為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魯班就成了后人對他的稱謂。
一次,他來到吳國姑蘇城,人間天堂,果然名不虛傳。古城樓塔,次第排列,茶館酒肆,熱鬧非凡。魯班游興倍增,揣摸著蘇州建筑的特點,迷樂其間。忽然一陣嘈雜的吵鬧聲傳來。魯班循聲望去,只見前面一塊綠草如茵的空場上,高高聳立著一座新建的寶塔。塔前圍著一群人,吵吵嚷嚷,不知干什么。他慢慢走過去,撥開圍觀者,看見一個身穿綢緞、頭戴高冠、腰系香袋的老人正在發(fā)怒,青筋暴綻,瞠目豎眉,大有氣沖斗牛之勢。老人對面蹲著的一個中年人,雙手抱頭,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魯班好生奇怪,一詢問才知道事情的究竟。
那位老人是當地有名的富翁,為積善行德,準備修建一座寶塔,流傳千古。
這項工程由那位工匠承接。運木起造,精心籌劃,經過近三年的辛苦勞動,寶塔終于建成??墒遣恢趺锤愕?,寶塔雖然建成,可不管橫著看,還是豎著看,總是傾斜的。經過測量,寶塔的確傾斜近十度。人們對此搖頭相視,指點議論。富翁認為造塔反招非議,很是生氣,也有損他的功德圓滿,因此,親自找工匠算帳:要么推倒重建,要么把寶塔扶正,否則,要送官府嚴辦。
這可難住了工匠,如果要推倒重建,自己就是賣兒賣女,傾家蕩產也無法承受經濟壓力;如果把塔扶正,這也辦不到,因為寶塔盡管是木質的,可依然有約百萬斤,只能望塔興嘆!
魯班繞著寶塔仔細瞧了瞧,又看了看一籌莫展的工匠,走過去安慰道:“你不要著急,只要你給我找點木料來,我一個人用不著一個月就可以把它扶正!”
工匠一聽,半信半疑,可也沒有別的辦法。于是他扛來木料,帶著一絲希望等待著。而魯班呢,他也不讓人插手幫忙,將扛來的木料砍成許多斜面小木楔,一塊一塊地從塔頂傾斜的一面往里敲,使傾斜的一方慢慢抬高。這樣乒乒乓乓,起早摸黑干了一個月,寶塔果然直立起來了。
工匠感激地問魯班:“恩公,你這樣補救為啥能使寶塔直立?”
魯班答道:“由于斜塔是木質的,屬穿斗結構,各部件之間的拉扯比較結實,能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所以可以用打木楔的辦法加以扶正。而木楔又是斜面的,既比較容易往里打,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打進去后又可抬高塔的傾斜面的高度,使塔不再傾斜?!?BR> 【篇二】中長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閱讀
在遠古時代,洪水泛濫,人們經常受到洪澇的侵害。在堯帝當政的時候,又發(fā)生了一場可怕的洪水災害:大地上一片汪洋,房屋被沖塌,田地被淹沒,死人成堆;人們扶老攜幼,到處漂泊逃難。堯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心里憂慮不安,就派鯀去治理洪水。鯀帶領大家治水,采用擋阻的辦法,哪個堤岸沖了補哪個,結果擋來擋去,這邊的擋住了,那邊的又沖垮了,勞民傷財了9年,一無所成。
堯以后舜做了部落的首領,他看鯀治水毫無起色,耽誤了大事,就下令處死了鯀,又命令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深知治水的事事關重大,治不好也會丟掉身家性命??墒?,眼看著洪水如此肆虐,人們苦不堪言,禹就勇敢地接受了這個重任。
禹認真總結了父親失敗的教訓,感到用堵的辦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大膽地設想了一個與父親背道而馳的治水方案——疏通河道,順其流勢,將水引走。
方案制定后,禹決定走遍天下,察清地勢,探明河道,引水下流。他帶領大批助手,踏遍了鬧水災的9個州,測量好地勢高低,分別豎立木樁作為標記。那時,大多數地方荒無人煙,禹風餐露宿,經常冒著大風大雨,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奔走。
然后,禹根據調查得來的資料,從水災最嚴重的地區(qū)開始治水。禹和大家一起,用石斧、石刀等簡陋的工具挖河修堤。他的手上長滿了老繭,腳底長滿了腳墊,臉也顧不得洗,經常蓬頭垢面。由于長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腳指甲都脫落了,人們看到了都感動得落淚。
為了治水,禹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后來和一個叫女嬌的姑娘結婚了,婚后剛4天,他就告別新婚的妻子,忙于治水去了。
大禹治水13年,3次經過家門都沒顧得上進門看一看。第一次經過家門口,他聽到自己新生的兒子正在呱呱啼哭,妻子由于生產的痛苦也正在呻吟,他的助手都勸他進去看看。禹也多想進去看一眼啊,可是他有要緊的事要辦,怕耽誤工作,硬是沒有進去。第二次經過家門時,禹的兒子已經能叫爸爸了。小家伙在媽媽懷里使勁叫著爸爸,禹只是深情地向妻兒揮揮手就過去了。第三次,禹經過家門時,兒子已經十多歲,他跑過去要把爸爸往家里拉,禹撫摸著兒子的頭,叫兒子轉告媽媽,等治好水后再團圓,又匆匆地離開。
13年后,禹歷經千難萬險,開溝修渠,終于戰(zhàn)勝了洪水的災害,促進了農業(yè)發(fā)展,使百姓能安居樂業(yè)。禹因為治水有功,被舜立為君位的繼承人,成了夏朝的第一個君主,所以歷稱他為夏禹或大禹。
大禹當上部落聯(lián)盟首領以后,仍然不貪圖享樂,他不辭辛苦地到各地去巡視,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篇三】中長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閱讀
有一天,太陽偏西了,放羊娃趕著羊群回家。走著走著,忽然看見路邊上丟著一枝碗口大的粉紅色的牡丹花,那花兒又嫩又俊。一會兒,那花兒開得又大又俊,放羊娃把花兒拾了起來,插在自己的破氈帽上,帶回家了。
到了山洞邊,放羊娃連忙在洞門口挖了個小坑,把牡丹花栽了下去,還澆了點清水。有了牡丹花作伴,他覺得自己再不是那么孤單,這一夜,放羊娃睡得又香又甜。
第二天早晨起來,放羊娃先跑去看牡丹?;▋洪_得比昨天還大,美麗極了。他又給牡丹澆了兩碗清水,便趕著羊群放牧去了。晚上,放羊娃回到洞里,洞里打掃得干干凈凈,炕上鋪著新氈,一頭放著新被子、新褥子和花枕頭,另一頭是兩個大紅木箱子,銅扣、銅環(huán),亮閃閃的??划斨羞€放了一個小炕桌,炕桌上面放著兩碟菜,三大碗扯面條,還有一雙筷子,那碗面還冒著熱氣哩。他心想:這樣好鋪蓋、好吃喝也許是誰可憐我,給我準備下的吧。
于是,他美美地吃了一頓。晚上,生平第一次在炕上睡了個舒服覺。
第二天早上,他照樣給牡丹花澆了兩碗清水,就去放羊了。晌午回家一看,不知是誰又給他把飯做好了。晚上,他下決心,要在明天弄個清楚。
天麻麻亮放羊娃趕著羊群走了??墒亲卟欢噙h,便丟下羊群,一個人回來,蹲在洞門口一個大石頭背后,偷偷地朝洞門口望著。忽然,門口的那朵牡丹花動了起來,變成了一個姑娘。那姑娘又是掃地,又是做飯,一會兒,就全做好了。放羊娃上前喊道:"阿姐!這兩天是你給我做飯哩!"那姑娘就向放羊娃說了實話:"我不是人,也不是花,我是月宮里的仙女。"那姑娘慢慢地說:"我在天上看見你日子過得難腸得很,想下來給你幫忙,我認可不當神仙,也要變成一朵牡丹,來幫你。"
從此以后,小兩口就過起好日子來了。
【篇四】中長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閱讀
從前,四川的西部有個叫作蜀國的國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很是富庶。離它不遠的秦國早就對這塊富饒的土地垂涎三尺,想要把它劃歸自己所有??墒峭ㄍ駠牡缆贩浅kU峻,有陡峭的懸崖絕壁和萬丈深谷隔在路途上,一跌下去就會摔個粉身碎骨,進軍的路線無法暢通,任憑秦國虎視眈眈,可一時也無可奈何。
蜀國的國君生性貪婪,總是大肆搜刮民間財富來滿足自己對金錢的貪欲,有時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秦國的國王秦惠王從派去探聽消息的人口中得知了蜀王的性情,覺得有機可乘??嗫嗨妓髁撕芫靡院?,秦惠王終于想出了一條計策。
秦惠王命令工匠打造雕刻了一頭巨大的石牛,在石牛的*后面放了好多金銀綢緞,放出消息說這頭石牛會屙金子。
蜀國的探子把關于這頭屙金子的名牛的奇聞告訴了蜀王,蜀王聽了羨慕得不得了,暗道:要是我有這么一頭石牛,天天給我屙金子,那該有多好啊!正在這時候,秦國的使者來了,他向蜀王說,秦惠王為了表示秦蜀友好的誠意,決定把會屙金子的石牛送給蜀王。
蜀王大喜過望,他聽使者說石牛的身形巨大,要從秦國運到蜀國來恐怕很不方便,急忙保證說:"這個不成問題,貴國國君既然肯把石牛迭給我,我哪里有不想辦法把它運到我國來的道理呢,就請你們的國君放心好了。"
蜀王也不顧大臣們的極力反對,在國內征調了大量民工,把懸崖挖開了,把深谷也填平了,為了能讓石牛順利到達,把通向蜀國的險徑都修成了平坦大道。然后他派了五個大力士到秦國去迎接石牛。
貪心的蜀王哪里料得到,秦惠王早已派遣軍隊悄悄跟在石牛后面,隨著石牛蜂擁而入,一舉滅掉了蜀國。
蜀王為貪一點小便宜反而吃了大虧,失掉了整個國家,被天下人恥笑。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把眼光放得長遠些,以免為了眼前的一點小利而利令智昏,損害了整體的利益。
【篇五】中長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閱讀
鼓樓山座落于江西省彭澤縣境內的長江之陰。上接青冥之藍天,下臨綠水之波瀾。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坡蒼杉翠竹,楊梅彌猴。山下流水潺潺,游魚戲石。旖旎的風光引得游人絡繹不絕。自從魏晉南北朝以來,江南步步開發(fā),日益繁華,鼓樓山陪伴著歷代生活在這里的人民,共同承受著風霜雨雪的折磨,共同享受春風陽光的沐浴,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興衰,歷史的推進,鼓樓山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美麗的傳說。
鼓樓山有個古老的名字叫古龍山。相傳上古時代,這里本無山丘,一坦平原,當時久旱不雨,河湖干涸,赤地千里。百姓背井離鄉(xiāng)。有一天東海龍王大太子飛經此地上空,見此慘狀,目不忍睹,頓生仁愛之心,興風布雨,普降甘霖,拯救了億萬生靈。人人歡呼,個個感恩。但不知有冤家小人報告天廷,玉帝怒其觸犯天律,責令龍王大太子即刻去現場雙規(guī),永不赦免??蓱z太子為了黎民蒼生而受到嚴厲懲處,向誰申訴?只得老老實實蟄伏現場,不敢動彈。千百萬年后,化為一座石山。遠遠看去山脊隆起,所以當地人名曰:古龍山。古龍山連綿起伏,逶迤十余公里。山下是七里洪山谷,山谷中有一條公路。每逢雨季,山谷里洪水鋪天蓋地咆哮奔騰,古龍山在在洪水中緩緩浮動,水石相搏,聲若驚雷,氣勢萬鈞,恰似蛟龍出海,威武雄壯。在七里洪山谷北隘口處,古龍山有一處石坡凸向山下水面,人們叫龍咀頭。龍咀頭下臨深潭,水面平靜卻深無底。曾有當地一村民潛入水中摸魚,意外發(fā)現水中山體有一洞口,便順洞而入,不久即看到一座金碧輝煌的龍王宮殿,瓊樓仙閣,亭臺水榭。內積奇珍異寶,滿目玲瑯,眼花瞭亂。又見龍子龍女輕歌曼舞,樂聲悅耳。村民驚恐出洞,語之村人,村人皆驚嘆萬分,當即前往尋求,結果不見洞口,只隱約傳來鐘樂聲,聽得心曠神怡,樂而忘返。
古龍山后來改名鼓樓山,此與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相關。據說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奪天下,在鄱湖大戰(zhàn)了十八年。有一次戰(zhàn)斗,朱元璋慘敗,愴惶逃竄。陳友諒窮追不捨。朱元璋由江西都昌棄船登陸急急奔至彭澤三十都,被眼前高峻陡峭的古龍山擋住了去路,殘兵敗將狼狽不堪,登山無路,入地無門,插翅難飛,追兵將至,情急萬分。朱元璋自料必死于陳友諒刀下。絕望之中,他忿忿拔劍朝山頭刺去,意外一聲霹靂,山崩地動,眼前立刻生出一條狹長的通道,元璋率殘部急速通過。追兵尾隨,只見濃煙彌漫,狹谷閉合,追兵駭然而退。朱元璋化險為夷,欣喜地說:“天不滅我,逃過此關已太平也!”于是他登上古龍山,在一塊圓形巨石上建造鼓樓,召集殘部,重整旗鼓。他親自登樓擂鼓,號令反擊敵人,從此便轉敗為勝,節(jié)節(jié)勝利,最終剿滅陳友諒,建立大明王朝。翌年,元璋傳下圣旨改名古龍山為鼓樓山。把鼓樓山下一古驛站改名太平關。一將成功萬骨枯,明軍乘勝追殲陳漢軍,殘殺無數敗兵,血流七里,染紅鼓樓山谷,因而世人改稱山谷七里洪為七里紅。如今春季到來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開,紅燦燦的,一片汪洋,亦為名符其實的七里紅了!
站立七里紅山谷中仰望,鼓樓山陡巖峭壁,屏立陣布,似一道長長的環(huán)形高墻。景觀十分雄奇。傳說原先山勢平緩,山下一片平原,開闊坦蕩。相師爺均說這里是龍脈之地,將會有皇帝來此建立都城。真是無巧不成書,當朝太子與一宮女偷情,宮女懷了孕。太子唯恐宮女性命不保,在大監(jiān)的幫助下,暗中轉移出宮。又計劃選址于鼓樓山下建造行宮金殿藏姣,等待繼承皇位后立宮女為正宮。宮女欣喜若狂,百般獻媚,取寵于太孑。豈料太子此舉驚動了大慈大悲的觀音娘娘。她心血來潮:太子者,儲君也!瞞天過海,私造行宮。宮女又怎可為皇后?豈不亂了朝綱,亂了天下,必須早早妥善處理這件事。思量之余,她決定先下凡考察一番,于是跳下蓮花寶座,搖身化作貨郎人,肩挑滿滿一擔日用品,一路叫賣著向鼓樓山下走來。再說鼓樓山下有一小村莊,村名神下劉,座落于七里紅山谷東側,緊倚古樓山腳下。村前小河,四季川流。河灘翠竹,四季長青。傳說朱元璋在與陳友諒激戰(zhàn)時,曾將剛婦產生過的馬氏安頓于這里,并留下五百士兵保衛(wèi)安全,當時朱元璋在前方指揮打仗,后方空虛,陳友諒派來一支軍隊偷襲馬氏營地,五百衛(wèi)兵死守三天三夜,危急萬分,突然間河邊翠竹節(jié)節(jié)爆破,躍出三千人馬助戰(zhàn),內外夾擊,把陳軍打得落花流水,馬氏有驚無險?;蛟?竹兵乃神兵也!朱元璋稱帝后,五百衛(wèi)兵仍然留下未歸隊,他們在當地安家樂業(yè),不過統(tǒng)一改姓"留"。但又因百家姓中無“留”姓,“留”與“劉”諧音,所以改姓“劉"。這些大概也是神下劉村名字的來因吧!神下劉村也確神奇,村址臨河,僅比河水面高出不足三米,但洪水暴發(fā)期,洶涌澎湃,高出村址丈余,水卻如逢避水珠一樣,繞村而過,村址滴水不進,一奇也!二奇是一年四季村內無蚊蠅,曾有一不信者專程進村考察,三伏天,他在村中露宿了三天三夜,果無蚊蠅叮咬,且涼爽宜人,安然入夢。
神下劉村村民純樸善良,勤勞智慧。小農經濟,豐衣足食。有一天在村旁的一所空閑的大院里到來一伙閑人,白天不出院內。無人知曉他們想干什么。這一天觀音娘娘下凡考察到此,她挑著貨郎擔,一聲叫賣,院門應聲而開,出來一個中年漢子,頭戴方巾帽,身穿長衫服,面色蒼白。臉龐左邊無須發(fā),右邊滿是長長的黑胡子。這個邊胡子徑直奔貨郎擔而來,選中一些物品揣入懷中后卻稱回院取銀子來付賬,就頭也不回地進屋了。緊接著又出來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年漢子,他們的衣貌,胡子均與第一個邊胡子維妙維肖,同樣拿貨不付銀子。觀音娘娘也不與他們計較,任其所作所為。就這樣共出來九十九個邊胡子,滿滿一擔貨物被拿光。觀音心中有數,早就略施神通,在他們的衣服上分別烙上凡眼看不見的序號,并尾隨最后一人進了院子,僅有最后一人付了銀子,前九十八人皆拒不認賬。觀音好言相勸反而拳腳相加,大慈大悲的觀音娘娘連連搖頭嘆息著出了院門。她又來到不遠處的太子行宮選址,址邊堆積石木建材,尚未施工。睜開慧眼,只見行宮選址正位于龍脈中心,紫氣上騰??疾焱戤?,腳下生云,直上靈霄寶殿,一一稟奏玉帝。玉帝十分生氣,即著太白金星召來鼓樓山神,面諭圣旨:“朗朗乾坤,竟有九十九個邊胡子聚伙作惡,如此品行不端,有污東方凈土。又有當今太子,行為不軌,蒼天不容。著汝速回,妥善處理?!鄙缴裥念I神會,急速回歸,施展神通,頓時電閃雷鳴,天昏地暗,地動山搖,轟隆一聲巨響,鼓樓山面目全非,平緩山坡頓時變得陡峭似壁,太子行宮下沉水底,九十九個邊胡子亦不知去向。大院和神下劉村安然無恙。陽光復出,風和日麗。后來聽說宮女流落民間也有人說宮女投水自盡了。九十九個邊胡子是被狂風卷送到遠方,他們經過艱苦磨練,全都改過自新,自食其力,勤勞致富,家業(yè)萬貫了
山有仙則名,水有龍則靈。鼓樓山有美麗的傳說則喜人。筆者但愿路過鼓樓山下的遠近朋友們,“停車坐愛楓林晚”!把這些亦史亦神的故事帶往四面八方!
【篇一】中長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閱讀
相傳,魯班是我國古代最聰明、最能干的工匠。他原名公輸般,因為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魯班就成了后人對他的稱謂。
一次,他來到吳國姑蘇城,人間天堂,果然名不虛傳。古城樓塔,次第排列,茶館酒肆,熱鬧非凡。魯班游興倍增,揣摸著蘇州建筑的特點,迷樂其間。忽然一陣嘈雜的吵鬧聲傳來。魯班循聲望去,只見前面一塊綠草如茵的空場上,高高聳立著一座新建的寶塔。塔前圍著一群人,吵吵嚷嚷,不知干什么。他慢慢走過去,撥開圍觀者,看見一個身穿綢緞、頭戴高冠、腰系香袋的老人正在發(fā)怒,青筋暴綻,瞠目豎眉,大有氣沖斗牛之勢。老人對面蹲著的一個中年人,雙手抱頭,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魯班好生奇怪,一詢問才知道事情的究竟。
那位老人是當地有名的富翁,為積善行德,準備修建一座寶塔,流傳千古。
這項工程由那位工匠承接。運木起造,精心籌劃,經過近三年的辛苦勞動,寶塔終于建成??墒遣恢趺锤愕?,寶塔雖然建成,可不管橫著看,還是豎著看,總是傾斜的。經過測量,寶塔的確傾斜近十度。人們對此搖頭相視,指點議論。富翁認為造塔反招非議,很是生氣,也有損他的功德圓滿,因此,親自找工匠算帳:要么推倒重建,要么把寶塔扶正,否則,要送官府嚴辦。
這可難住了工匠,如果要推倒重建,自己就是賣兒賣女,傾家蕩產也無法承受經濟壓力;如果把塔扶正,這也辦不到,因為寶塔盡管是木質的,可依然有約百萬斤,只能望塔興嘆!
魯班繞著寶塔仔細瞧了瞧,又看了看一籌莫展的工匠,走過去安慰道:“你不要著急,只要你給我找點木料來,我一個人用不著一個月就可以把它扶正!”
工匠一聽,半信半疑,可也沒有別的辦法。于是他扛來木料,帶著一絲希望等待著。而魯班呢,他也不讓人插手幫忙,將扛來的木料砍成許多斜面小木楔,一塊一塊地從塔頂傾斜的一面往里敲,使傾斜的一方慢慢抬高。這樣乒乒乓乓,起早摸黑干了一個月,寶塔果然直立起來了。
工匠感激地問魯班:“恩公,你這樣補救為啥能使寶塔直立?”
魯班答道:“由于斜塔是木質的,屬穿斗結構,各部件之間的拉扯比較結實,能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所以可以用打木楔的辦法加以扶正。而木楔又是斜面的,既比較容易往里打,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打進去后又可抬高塔的傾斜面的高度,使塔不再傾斜?!?BR> 【篇二】中長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閱讀
在遠古時代,洪水泛濫,人們經常受到洪澇的侵害。在堯帝當政的時候,又發(fā)生了一場可怕的洪水災害:大地上一片汪洋,房屋被沖塌,田地被淹沒,死人成堆;人們扶老攜幼,到處漂泊逃難。堯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心里憂慮不安,就派鯀去治理洪水。鯀帶領大家治水,采用擋阻的辦法,哪個堤岸沖了補哪個,結果擋來擋去,這邊的擋住了,那邊的又沖垮了,勞民傷財了9年,一無所成。
堯以后舜做了部落的首領,他看鯀治水毫無起色,耽誤了大事,就下令處死了鯀,又命令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深知治水的事事關重大,治不好也會丟掉身家性命??墒?,眼看著洪水如此肆虐,人們苦不堪言,禹就勇敢地接受了這個重任。
禹認真總結了父親失敗的教訓,感到用堵的辦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大膽地設想了一個與父親背道而馳的治水方案——疏通河道,順其流勢,將水引走。
方案制定后,禹決定走遍天下,察清地勢,探明河道,引水下流。他帶領大批助手,踏遍了鬧水災的9個州,測量好地勢高低,分別豎立木樁作為標記。那時,大多數地方荒無人煙,禹風餐露宿,經常冒著大風大雨,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奔走。
然后,禹根據調查得來的資料,從水災最嚴重的地區(qū)開始治水。禹和大家一起,用石斧、石刀等簡陋的工具挖河修堤。他的手上長滿了老繭,腳底長滿了腳墊,臉也顧不得洗,經常蓬頭垢面。由于長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腳指甲都脫落了,人們看到了都感動得落淚。
為了治水,禹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后來和一個叫女嬌的姑娘結婚了,婚后剛4天,他就告別新婚的妻子,忙于治水去了。
大禹治水13年,3次經過家門都沒顧得上進門看一看。第一次經過家門口,他聽到自己新生的兒子正在呱呱啼哭,妻子由于生產的痛苦也正在呻吟,他的助手都勸他進去看看。禹也多想進去看一眼啊,可是他有要緊的事要辦,怕耽誤工作,硬是沒有進去。第二次經過家門時,禹的兒子已經能叫爸爸了。小家伙在媽媽懷里使勁叫著爸爸,禹只是深情地向妻兒揮揮手就過去了。第三次,禹經過家門時,兒子已經十多歲,他跑過去要把爸爸往家里拉,禹撫摸著兒子的頭,叫兒子轉告媽媽,等治好水后再團圓,又匆匆地離開。
13年后,禹歷經千難萬險,開溝修渠,終于戰(zhàn)勝了洪水的災害,促進了農業(yè)發(fā)展,使百姓能安居樂業(yè)。禹因為治水有功,被舜立為君位的繼承人,成了夏朝的第一個君主,所以歷稱他為夏禹或大禹。
大禹當上部落聯(lián)盟首領以后,仍然不貪圖享樂,他不辭辛苦地到各地去巡視,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篇三】中長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閱讀
有一天,太陽偏西了,放羊娃趕著羊群回家。走著走著,忽然看見路邊上丟著一枝碗口大的粉紅色的牡丹花,那花兒又嫩又俊。一會兒,那花兒開得又大又俊,放羊娃把花兒拾了起來,插在自己的破氈帽上,帶回家了。
到了山洞邊,放羊娃連忙在洞門口挖了個小坑,把牡丹花栽了下去,還澆了點清水。有了牡丹花作伴,他覺得自己再不是那么孤單,這一夜,放羊娃睡得又香又甜。
第二天早晨起來,放羊娃先跑去看牡丹?;▋洪_得比昨天還大,美麗極了。他又給牡丹澆了兩碗清水,便趕著羊群放牧去了。晚上,放羊娃回到洞里,洞里打掃得干干凈凈,炕上鋪著新氈,一頭放著新被子、新褥子和花枕頭,另一頭是兩個大紅木箱子,銅扣、銅環(huán),亮閃閃的??划斨羞€放了一個小炕桌,炕桌上面放著兩碟菜,三大碗扯面條,還有一雙筷子,那碗面還冒著熱氣哩。他心想:這樣好鋪蓋、好吃喝也許是誰可憐我,給我準備下的吧。
于是,他美美地吃了一頓。晚上,生平第一次在炕上睡了個舒服覺。
第二天早上,他照樣給牡丹花澆了兩碗清水,就去放羊了。晌午回家一看,不知是誰又給他把飯做好了。晚上,他下決心,要在明天弄個清楚。
天麻麻亮放羊娃趕著羊群走了??墒亲卟欢噙h,便丟下羊群,一個人回來,蹲在洞門口一個大石頭背后,偷偷地朝洞門口望著。忽然,門口的那朵牡丹花動了起來,變成了一個姑娘。那姑娘又是掃地,又是做飯,一會兒,就全做好了。放羊娃上前喊道:"阿姐!這兩天是你給我做飯哩!"那姑娘就向放羊娃說了實話:"我不是人,也不是花,我是月宮里的仙女。"那姑娘慢慢地說:"我在天上看見你日子過得難腸得很,想下來給你幫忙,我認可不當神仙,也要變成一朵牡丹,來幫你。"
從此以后,小兩口就過起好日子來了。
【篇四】中長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閱讀
從前,四川的西部有個叫作蜀國的國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很是富庶。離它不遠的秦國早就對這塊富饒的土地垂涎三尺,想要把它劃歸自己所有??墒峭ㄍ駠牡缆贩浅kU峻,有陡峭的懸崖絕壁和萬丈深谷隔在路途上,一跌下去就會摔個粉身碎骨,進軍的路線無法暢通,任憑秦國虎視眈眈,可一時也無可奈何。
蜀國的國君生性貪婪,總是大肆搜刮民間財富來滿足自己對金錢的貪欲,有時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秦國的國王秦惠王從派去探聽消息的人口中得知了蜀王的性情,覺得有機可乘??嗫嗨妓髁撕芫靡院?,秦惠王終于想出了一條計策。
秦惠王命令工匠打造雕刻了一頭巨大的石牛,在石牛的*后面放了好多金銀綢緞,放出消息說這頭石牛會屙金子。
蜀國的探子把關于這頭屙金子的名牛的奇聞告訴了蜀王,蜀王聽了羨慕得不得了,暗道:要是我有這么一頭石牛,天天給我屙金子,那該有多好啊!正在這時候,秦國的使者來了,他向蜀王說,秦惠王為了表示秦蜀友好的誠意,決定把會屙金子的石牛送給蜀王。
蜀王大喜過望,他聽使者說石牛的身形巨大,要從秦國運到蜀國來恐怕很不方便,急忙保證說:"這個不成問題,貴國國君既然肯把石牛迭給我,我哪里有不想辦法把它運到我國來的道理呢,就請你們的國君放心好了。"
蜀王也不顧大臣們的極力反對,在國內征調了大量民工,把懸崖挖開了,把深谷也填平了,為了能讓石牛順利到達,把通向蜀國的險徑都修成了平坦大道。然后他派了五個大力士到秦國去迎接石牛。
貪心的蜀王哪里料得到,秦惠王早已派遣軍隊悄悄跟在石牛后面,隨著石牛蜂擁而入,一舉滅掉了蜀國。
蜀王為貪一點小便宜反而吃了大虧,失掉了整個國家,被天下人恥笑。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把眼光放得長遠些,以免為了眼前的一點小利而利令智昏,損害了整體的利益。
【篇五】中長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閱讀
鼓樓山座落于江西省彭澤縣境內的長江之陰。上接青冥之藍天,下臨綠水之波瀾。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坡蒼杉翠竹,楊梅彌猴。山下流水潺潺,游魚戲石。旖旎的風光引得游人絡繹不絕。自從魏晉南北朝以來,江南步步開發(fā),日益繁華,鼓樓山陪伴著歷代生活在這里的人民,共同承受著風霜雨雪的折磨,共同享受春風陽光的沐浴,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興衰,歷史的推進,鼓樓山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美麗的傳說。
鼓樓山有個古老的名字叫古龍山。相傳上古時代,這里本無山丘,一坦平原,當時久旱不雨,河湖干涸,赤地千里。百姓背井離鄉(xiāng)。有一天東海龍王大太子飛經此地上空,見此慘狀,目不忍睹,頓生仁愛之心,興風布雨,普降甘霖,拯救了億萬生靈。人人歡呼,個個感恩。但不知有冤家小人報告天廷,玉帝怒其觸犯天律,責令龍王大太子即刻去現場雙規(guī),永不赦免??蓱z太子為了黎民蒼生而受到嚴厲懲處,向誰申訴?只得老老實實蟄伏現場,不敢動彈。千百萬年后,化為一座石山。遠遠看去山脊隆起,所以當地人名曰:古龍山。古龍山連綿起伏,逶迤十余公里。山下是七里洪山谷,山谷中有一條公路。每逢雨季,山谷里洪水鋪天蓋地咆哮奔騰,古龍山在在洪水中緩緩浮動,水石相搏,聲若驚雷,氣勢萬鈞,恰似蛟龍出海,威武雄壯。在七里洪山谷北隘口處,古龍山有一處石坡凸向山下水面,人們叫龍咀頭。龍咀頭下臨深潭,水面平靜卻深無底。曾有當地一村民潛入水中摸魚,意外發(fā)現水中山體有一洞口,便順洞而入,不久即看到一座金碧輝煌的龍王宮殿,瓊樓仙閣,亭臺水榭。內積奇珍異寶,滿目玲瑯,眼花瞭亂。又見龍子龍女輕歌曼舞,樂聲悅耳。村民驚恐出洞,語之村人,村人皆驚嘆萬分,當即前往尋求,結果不見洞口,只隱約傳來鐘樂聲,聽得心曠神怡,樂而忘返。
古龍山后來改名鼓樓山,此與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相關。據說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奪天下,在鄱湖大戰(zhàn)了十八年。有一次戰(zhàn)斗,朱元璋慘敗,愴惶逃竄。陳友諒窮追不捨。朱元璋由江西都昌棄船登陸急急奔至彭澤三十都,被眼前高峻陡峭的古龍山擋住了去路,殘兵敗將狼狽不堪,登山無路,入地無門,插翅難飛,追兵將至,情急萬分。朱元璋自料必死于陳友諒刀下。絕望之中,他忿忿拔劍朝山頭刺去,意外一聲霹靂,山崩地動,眼前立刻生出一條狹長的通道,元璋率殘部急速通過。追兵尾隨,只見濃煙彌漫,狹谷閉合,追兵駭然而退。朱元璋化險為夷,欣喜地說:“天不滅我,逃過此關已太平也!”于是他登上古龍山,在一塊圓形巨石上建造鼓樓,召集殘部,重整旗鼓。他親自登樓擂鼓,號令反擊敵人,從此便轉敗為勝,節(jié)節(jié)勝利,最終剿滅陳友諒,建立大明王朝。翌年,元璋傳下圣旨改名古龍山為鼓樓山。把鼓樓山下一古驛站改名太平關。一將成功萬骨枯,明軍乘勝追殲陳漢軍,殘殺無數敗兵,血流七里,染紅鼓樓山谷,因而世人改稱山谷七里洪為七里紅。如今春季到來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開,紅燦燦的,一片汪洋,亦為名符其實的七里紅了!
站立七里紅山谷中仰望,鼓樓山陡巖峭壁,屏立陣布,似一道長長的環(huán)形高墻。景觀十分雄奇。傳說原先山勢平緩,山下一片平原,開闊坦蕩。相師爺均說這里是龍脈之地,將會有皇帝來此建立都城。真是無巧不成書,當朝太子與一宮女偷情,宮女懷了孕。太子唯恐宮女性命不保,在大監(jiān)的幫助下,暗中轉移出宮。又計劃選址于鼓樓山下建造行宮金殿藏姣,等待繼承皇位后立宮女為正宮。宮女欣喜若狂,百般獻媚,取寵于太孑。豈料太子此舉驚動了大慈大悲的觀音娘娘。她心血來潮:太子者,儲君也!瞞天過海,私造行宮。宮女又怎可為皇后?豈不亂了朝綱,亂了天下,必須早早妥善處理這件事。思量之余,她決定先下凡考察一番,于是跳下蓮花寶座,搖身化作貨郎人,肩挑滿滿一擔日用品,一路叫賣著向鼓樓山下走來。再說鼓樓山下有一小村莊,村名神下劉,座落于七里紅山谷東側,緊倚古樓山腳下。村前小河,四季川流。河灘翠竹,四季長青。傳說朱元璋在與陳友諒激戰(zhàn)時,曾將剛婦產生過的馬氏安頓于這里,并留下五百士兵保衛(wèi)安全,當時朱元璋在前方指揮打仗,后方空虛,陳友諒派來一支軍隊偷襲馬氏營地,五百衛(wèi)兵死守三天三夜,危急萬分,突然間河邊翠竹節(jié)節(jié)爆破,躍出三千人馬助戰(zhàn),內外夾擊,把陳軍打得落花流水,馬氏有驚無險?;蛟?竹兵乃神兵也!朱元璋稱帝后,五百衛(wèi)兵仍然留下未歸隊,他們在當地安家樂業(yè),不過統(tǒng)一改姓"留"。但又因百家姓中無“留”姓,“留”與“劉”諧音,所以改姓“劉"。這些大概也是神下劉村名字的來因吧!神下劉村也確神奇,村址臨河,僅比河水面高出不足三米,但洪水暴發(fā)期,洶涌澎湃,高出村址丈余,水卻如逢避水珠一樣,繞村而過,村址滴水不進,一奇也!二奇是一年四季村內無蚊蠅,曾有一不信者專程進村考察,三伏天,他在村中露宿了三天三夜,果無蚊蠅叮咬,且涼爽宜人,安然入夢。
神下劉村村民純樸善良,勤勞智慧。小農經濟,豐衣足食。有一天在村旁的一所空閑的大院里到來一伙閑人,白天不出院內。無人知曉他們想干什么。這一天觀音娘娘下凡考察到此,她挑著貨郎擔,一聲叫賣,院門應聲而開,出來一個中年漢子,頭戴方巾帽,身穿長衫服,面色蒼白。臉龐左邊無須發(fā),右邊滿是長長的黑胡子。這個邊胡子徑直奔貨郎擔而來,選中一些物品揣入懷中后卻稱回院取銀子來付賬,就頭也不回地進屋了。緊接著又出來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年漢子,他們的衣貌,胡子均與第一個邊胡子維妙維肖,同樣拿貨不付銀子。觀音娘娘也不與他們計較,任其所作所為。就這樣共出來九十九個邊胡子,滿滿一擔貨物被拿光。觀音心中有數,早就略施神通,在他們的衣服上分別烙上凡眼看不見的序號,并尾隨最后一人進了院子,僅有最后一人付了銀子,前九十八人皆拒不認賬。觀音好言相勸反而拳腳相加,大慈大悲的觀音娘娘連連搖頭嘆息著出了院門。她又來到不遠處的太子行宮選址,址邊堆積石木建材,尚未施工。睜開慧眼,只見行宮選址正位于龍脈中心,紫氣上騰??疾焱戤?,腳下生云,直上靈霄寶殿,一一稟奏玉帝。玉帝十分生氣,即著太白金星召來鼓樓山神,面諭圣旨:“朗朗乾坤,竟有九十九個邊胡子聚伙作惡,如此品行不端,有污東方凈土。又有當今太子,行為不軌,蒼天不容。著汝速回,妥善處理?!鄙缴裥念I神會,急速回歸,施展神通,頓時電閃雷鳴,天昏地暗,地動山搖,轟隆一聲巨響,鼓樓山面目全非,平緩山坡頓時變得陡峭似壁,太子行宮下沉水底,九十九個邊胡子亦不知去向。大院和神下劉村安然無恙。陽光復出,風和日麗。后來聽說宮女流落民間也有人說宮女投水自盡了。九十九個邊胡子是被狂風卷送到遠方,他們經過艱苦磨練,全都改過自新,自食其力,勤勞致富,家業(yè)萬貫了
山有仙則名,水有龍則靈。鼓樓山有美麗的傳說則喜人。筆者但愿路過鼓樓山下的遠近朋友們,“停車坐愛楓林晚”!把這些亦史亦神的故事帶往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