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一世紀里,科學將會成為人類的生命。如果你有了科學的種子,精心培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種子就會不斷生根、發(fā)芽、結出累累碩果?!段业目茖W嘗試初中記敘文800字》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我的科學嘗試初中記敘文800字
20XX年1月10日上午,刺骨的寒風吹著大地,但是山東商報的小記者們卻不畏懼寒風,都準時來到了山東商報社810教室里,因為這次老師會教大家做一個有趣的實驗——“沉浮子”。
上課了,老師先給我們表演了一個小魔術:老師手里拿了一個密封的礦泉水瓶子,瓶子里面裝了大約四分之三的水,瓶子里還有一個橙色的吸管卷起的東西,上面還帶有幾個曲別針。老師對我們說她可以用“意念”控制吸管的升降,只見老師手拿著瓶子說:“下”,這時,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瓶子里的那個東西竟然隨著聲音沉了下去,接著老師又說一聲“上”,那個東西又奇跡般地浮了上來。正當我們迷惑不解時,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是我今天要教大家要做的實驗——”沉浮子“,”沉浮子“就是這個吸管和曲別針做的小東西,它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你在擠壓瓶子時,壓力將水壓進吸管里,吸管變重,”沉浮子“就沉下去了,當我松開手時,壓力變小,吸管里的水又從”沉浮子“里出來,”沉浮子“變輕了,就又浮上來了。
”沉浮子“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做起來卻并不簡單,不僅需要把握好曲別針的數量,還得控制吸管的長度、水瓶里水的多少。我好不容易做好了第一個”浮沉子“,結果我剛把它放在水瓶里,它就沉了下去,我趕緊把它撈起來,我把曲別針減少了一個,把吸管拉長了一點,再次放進水中,這次它倒是浮在了水面上,可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捏水瓶,”沉浮子“卻紋絲不動。我一想,這一回肯定是”沉浮子“做的輕了,我撈出來,又把吸管長度縮回一部分,第三次,我終于成功了,可以用雙手施力將”沉浮子“沉下去了。我急忙拿給老師看,老師說:”你費這么大力氣才能讓“沉浮子”升上來,那表演時觀眾不就輕易識破了,你應該讓“沉浮子”很輕松地沉下去,浮上來才行。聽了老師的話,我趕緊回到座位接著調試,經過我仔細認真多次調試,我終于可以用一只手輕松操作“沉浮子”上升下降了。
成功完成了“沉浮子”實驗,接下來老師又教我們做“沉浮子”救援實驗。老師新做了一個“沉浮子”,先在它上面掛上一個鉤子,然后讓它直接沉到水底,老實說要通過上次那個可升降“沉浮子”來將下面的沉浮子勾上來,而且還不能被下面的沉浮子拉住,這需要控制好鉤子的位置和重量,老師給我們演示了一遍,然后我們開始自己做,有了上次做“沉浮子”的經驗,我這試了兩遍就成功了。當我給老師演示看時,老師說:“你真棒,你是第一個做成功的?!蔽衣犃死蠋煹谋頁P,高興地手舞足蹈。
通過這次“沉浮子”科學實驗課,我學會了很多以前沒學過的新知識,我真希望下還能上這樣有趣的實驗課。
【篇二】我的科學嘗試初中記敘文800字
10月25日,我校參加了洛陽市第xx屆小學科學創(chuàng)新大賽,李雙雙、曹玉洋兩個同學在牙簽建塔比賽中沉著應賽,搭出1。25米的高塔,為我們學校贏得了榮譽?;仡櫿麄€參賽過程,感觸頗多。
今年六月份,我校接到了參加洛陽市第xx屆小學科學創(chuàng)新大賽的通知,雖說是第xx屆,我校xx屆也沒參加過,當校長讓我主管這次活動的時候,我很茫然,心里一點底也沒有。為此,我和張曉利老師還專門去洛陽參加了本次創(chuàng)新大賽的啟動儀式。在這次會議上,每個項目的負責人都給我們講解了該項目的規(guī)則和原理,并做了示范,觀看之后,我們深深被他們的科學制作所吸引,并且躍躍欲試。
進入九月,學校開學了,比賽的日子也近了,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和我的仔細斟酌,并結合我校實際,我挑選了一個能就地取材的項目——牙簽建塔進行訓練。之所以挑這個項目,當時是因為材料準備容易,直到真正去做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里面有太多的意想不到。
首先,全班參與,確定搭建方案。我向學生詳細介紹了牙簽建塔的規(guī)則,并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每組分一百根牙簽,并拿出了我的秘密武器——從家里摘的兩個大南瓜,用他來代替蘿卜。學生們第參加這樣的活動,興致高昂,自信滿滿的開始了。一番討論、分工之后,學生們熱火朝天的忙開了。切塊的切塊,運送的運送,搭建的搭建,出主意的出主意,忙得不亦樂乎,40分鐘過去了,教室里一座高塔也沒有,學生們一個個像斗敗的公雞,我卻看到了一絲希望。
接著,總結經驗教訓,確定參賽隊員。我組織學生們開了個評比交流會。學生們踴躍發(fā)言,有的說自己建的底座結實,有的說自己牙簽扎的值,有的說自己建的結構牢固,還有人說自己切得蘿卜塊均勻……發(fā)言完后,我讓大家把這些優(yōu)點結合起來說說應該怎么建,并挑選了六個手靈巧的學生做預備隊員。
后,不斷練習,不斷改進,確定終人員和方案。有了大家的集體智慧,幾個預備隊員開始了訓練,訓練中有問題就討論解決,
終我們我們確定塔的底座用蘿卜根部又粗又直的部分來做,增加它的穩(wěn)固性,底下8層用細長條來使它快速增高,上面部分用小方丁來減輕重量,后來為了增加建塔速度,我們還想出了先拼成長條再組裝的辦法。經過訓練,李雙雙、曹玉洋兩個同學被確定為終參賽隊員。
通過本次比賽,同學們不光增長了知識,學會了探索,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懂得了:只要用心,沒有做不好的事,集體的智慧也是無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