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八課《彩色的夢》教學反思

字號: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八課《彩色的夢》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八課《彩色的夢》教學反思篇一
    《彩色的夢》是一首詩歌,寫得比較含蓄,讀起來并不是很容易懂。我著重分析詩歌的語言,讓學生懂得作者要寫的是什么。例如,“有一大把彩色的夢”,彩色的夢怎么會是一大把呢?讀了全詩大家知道了,原來,這是我們手中的筆,可以用筆去勾畫美麗的夢想。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通過教師范讀、圖文結(jié)合、配樂朗誦等方法,在識字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學生自讀,小老師領讀,讀詞語,開火車讀等方法,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生字有了深刻的認識,接下來再讀詩歌,學生們都比較熟練了。
    在課文的理解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技巧,注意破折號和省略號的讀法,并且了解這些標點符號的作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掌握詩歌的讀法。我將詩意的語言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對照生活經(jīng)驗或體驗來理解。例如,“雪松們拉著手”,這是用了擬人的手法,我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看到的雪松樹枝挨著樹枝的情景,再想象“手拉手”的雪松,這樣,既節(jié)約時間,又加深學生的理解。
    后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孩子們盡情的展示自己,但是,本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教師的語言還要再簡練一點,每個環(huán)節(jié)過度恰當。今后一定要注意改進,讓自己的課堂剛上一層樓!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八課《彩色的夢》教學反思篇二
    通過這首詩歌,我們能感受到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童心。根據(jù)本課的學習活動要求:說說自己夢境中美麗而又奇異的景象,用畫筆描繪下來,我將本課預設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識字,讀文。重在欣賞、體驗,在理解詩歌大意的基礎上畫出自己的夢境。第二課時重在展示、提高,主要是品讀詩歌,讀出自己的感受,重點是在學習語言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編,仿寫課文第二小節(jié)。
    第二課時的教學是在第一課時熟練識字和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設計了美讀課文,品讀課文,仿寫段落,生字指導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
    為了達到在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目標,在課堂中讓學生自讀,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老師適時指導朗讀,讀出標點符號的語氣,讀出自己的感受。配樂讀,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學會欣賞,讓文字的美靈動起來。
    為了讓學生能夠品味詩歌的語言美,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夠運用語言。我把教學重點放在第二小節(jié)的教學上。從句子形式的觀察入手,讓孩子發(fā)現(xiàn)這些句子的組成,景物的樣子和景物加上顏色,然后讓孩子說一說這樣的詞語和句子,接著讓孩子在第一課時后畫出的圖畫上進行語言的創(chuàng)作。由于第一課時已經(jīng)對相關的短語做了訓練,再加上圖畫的鋪墊,仿寫就進行的順理成章了。孩子畫出了大片的油菜花、無邊的大海、柔軟的云朵,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一段段靈動的文字,讓課堂的生成也像課文一樣美妙了起來。
    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也是與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中的運用分不開的,課件的展示讓知識更直觀,音樂的加入讓課堂更具有藝術美感。任何課堂都是有遺憾的,這節(jié)課雖然讓我得到了許多欣喜,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對于文章的朗讀,齊讀顯得有點多了。應該讓更多的孩子展示他們個性化的閱讀。
    2、對于孩子們的作品應該有更多的形式去展示。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八課《彩色的夢》教學反思篇三
    《彩色的夢》是一首詩歌。詩歌我們在前面已經(jīng)學過了一首,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所以學起來比以前要輕松多了。但是,本詩歌寫的比較含蓄,讀起來并不是很容易懂。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特別注意: 
    一是分析詩歌的語言,讓學生懂得作者所要寫的是什么。例如“有一大把彩色的夢”,彩色的夢怎么會是一大把呢?讀了全詩大家知道了,原來,這是我們手中的筆,可以用筆去勾畫美麗的夢想。這樣一來,學生對這句詩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二是將詩意的語言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對照生活經(jīng)驗或體驗來理解。例如“雪松們拉著手”,這是擬人的手法,如果把擬人的手法這個概念拿出來,老師就要拿出時間來講解“擬人”,在教學中,不帶出這個概念,而是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看到的雪松樹枝挨著樹枝的情景,再想象“手拉手”的雪松,這樣,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加深了學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