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13~15課)

字號:

美術是藝術的種類之一,它和人類社會有著密切的關系,美術創(chuàng)造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而鮮明的標志之一。在現(xiàn)代社會,美術更是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滿足著人們?nèi)找嫣岣叩奈镔|(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以下是整理的《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13~15課)》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13課:葉子變變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各種樹葉,抓住樹葉的特征,用點、線、面等元素和夸張、變形、添加等方法,設計出美麗的樹葉圖案。
    2、通過樹葉的設計與制作,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重點:通過點、線、面的排列,運用不同的組合方法,進行夸張、變形、添加,設計出漂亮的樹葉圖案。
    教學難點:了解葉的圖案的裝飾知識,使學生掌握葉的圖案的繪制方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樹葉、示范畫、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謎語:春天它變綠,秋天它變黃,要想空氣好,還得它幫忙。
    師:大家都猜對了,是樹葉。樹葉不僅美化了環(huán)境,還凈化了空氣,真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好禮物,所以我們要愛護花草樹木。
    二、感知與體驗:
    1、播放圖片:各種形狀的樹葉
    師:現(xiàn)在跟著老師一起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大自然中都有著哪些顏色、哪些形狀的樹葉呢?
    2、畫樹葉輪廓
    學生畫一畫看到的葉子的形狀。
    教師出示幾片常見形狀的樹葉,介紹葉子的結(jié)構(gòu):葉脈,葉柄。
    3、出示范畫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另外幾片樹葉,我們來看看這些樹葉跟真實的樹葉有什么不一樣。漂亮嗎?你喜歡那片樹葉?為什么?
    4、揭示課題:葉子變變變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當一回魔術師,把樹葉變得更漂亮,好嗎?
    三、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
    1、指導裝飾方法
    師:仔細觀察這些“樹葉”,它是怎么變得漂亮的?
    要把樹葉變得很漂亮,必須請來三位好朋友(點、線、面)。
    課件出示:
    點:大點、小點、方點、圓點??
    線:直線、曲線
    面:各種形狀的面
    師:這三位朋友就是快樂的點、線、面。點:活潑、小巧、簡潔,你知道有哪些點?(大點、小點、圓形的點、方形的點、星點、小雨滴點??);
    線:千變?nèi)f化,分直線和曲線,直線包括哪些?(橫線、豎線、斜線、折線??)曲線有哪些?(波浪線、拋物線、圓??);
    面:厚實、塊頭大,你知道有哪些形狀的面?(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還有其他不規(guī)則的隨意形狀的面。
    師:別小看這些小小的點、平凡的線,當它們靈巧地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創(chuàng)造奇跡,變成美麗的花紋。
    2、示范作畫過程
    師:首先我們要確定自己想要畫的樹葉的形狀;其次用各種各樣的線將這片葉子切割成幾個大的塊面,可以依照樹葉本身的葉脈分割,也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隨意分割;然后用點、線、面等基本構(gòu)成元素將這幾個面裝飾一下;后涂上豐富的顏色。一片漂亮的葉子就變出來了。
    3、欣賞學生作品
    師:從這些小朋友們的作品中你是否能得到某些啟發(fā),找到一些創(chuàng)作的靈感呢?
    4、作業(yè)
    作業(yè)要求:觀察不同樹葉的形狀、色彩,用點線面組合的方法設計出樹葉的裝飾圖樣。畫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畫面構(gòu)圖的飽滿,顏色的鮮艷,色彩的統(tǒng)一,看看誰變出的樹葉有創(chuàng)意,漂亮。
    師:了解了樹葉紋樣的基本繪制過程,現(xiàn)在我們拿出準備好的用具,變一片漂亮的葉子好不好?畫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畫面構(gòu)圖的飽滿,顏色的鮮艷、色彩的統(tǒng)一,看看誰變出的樹葉有創(chuàng)意,漂亮。
    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與評價:
    把完成的作品貼在黑板上的成長樹上。你喜歡那片樹葉?為什么?你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五、課堂總結(jié):
    今天同學們表現(xiàn)真棒!我們用自己的巧手將樹葉裝扮得漂亮極了。希望同學們在平時也動手設計一些漂亮的花紋來裝飾我們的生活,相信你們都是棒的小小設計師。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14課:手印、指印變變變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學習指印、手印畫,展開想象,進行適當添畫。
    2、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造型能力,培養(yǎng)與人合作的情感。
    3、在有意無意的拓印中,從不同角度對于手指印進行聯(lián)想添畫。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放松地玩,在玩中掌握手印、指印及隨形聯(lián)想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根據(jù)自己印的形狀,大膽地聯(lián)想、大膽地變化、大膽地表現(xiàn)。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準備顏料、彩筆、大號排筆、水粉筆、甘油、布、水桶、大張白紙、彩色紙等。
    六、教學過程
    導入
    1、謎語:
    兩棵小樹十個叉,
    不長葉子不開花。
    能寫會算還會畫,
    天天干活不說話。
    學生猜謎,揭示答案——小手。
    2、做“拍手游戲”。
    課件:拍手歌。(出示歌詞)帶著孩子們一起拍手一起唱。
    3、師:我們都有一雙能干的小手,說說我們的小手都能干些什么呢?(與生活結(jié)合)。
    生:寫字、做事、吃飯拿筷子、彈鋼琴等等。
    師:“手”的用處可真大??!那我們來觀察一下我們的小手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發(fā)展階段
    1、觀察討論:觀察自己的手心、手指,自己發(fā)現(xiàn)手的紋理變化。
    2、與同學們比一比,一樣不一樣。
    (1)掌心的紋理
    (2)手指的羅紋
    教師示范:
    (準備):一張大白紙貼在黑板上,請孩子選出2種喜歡的顏色。
    用排筆蘸上顏料在自己的手上涂色。先涂左手,然后把手壓在大白紙上,再用右手涂上顏色,壓在白紙上。
    師:看老師印了2個手印,你們想不想也嘗試一下呢?
    生:想。(開始動手)。同桌合作。
    3、學生嘗試練習。師巡視,指導。
    4、添畫(教師示范,先洗凈手再用彩筆添畫、或者直接用手代替筆選擇手印或指印添畫)。
    師:老師添了幾筆,手印變成了孔雀,你們來想象一下,你們能把它們變成什么呢?
    學生想象。
    學生作業(yè)(給自己剛才印的手印添畫)。
    師巡視,指導。
    小結(jié):
    選擇好的貼在黑板上,評價。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15課:好大一幅畫
    教學目標:
    通過各民族和古代部落、現(xiàn)代建筑的壁畫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表達巨幅作品的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組織畫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鍛煉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鍛煉學生毅力;培養(yǎng)學生繪畫興趣,享受繪畫和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欣賞圖片資料時,觀察需要仔細,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大膽的表現(xiàn),展示自己。
    教學準備:
    圖片資料若干。學生繪畫用具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活動
    (1)準備活動環(huán)境。
    (2)師:有了人類就有了藝術。遠古時代,人們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在極不安全的惡劣的環(huán)境中。但人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他們還用自己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工具在巖石和洞穴的石壁上表現(xiàn)自己的生活,展示自己的夢想,自己的追
    求,自己的渴望。被稱為東方天書的江蘇連云港將軍崖上,留著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用石頭磨出的子午線和當時人們活動的情景;徐州出土的眾多的畫像磚,是漢代的先祖?zhèn)兓顒?、生活的縮影和對佛教的崇拜。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回到遠古時代,去尋找我們的祖先們留下的生活和藝術的痕跡。
    2、展開活動
    (1)兒童自己欣賞書上的圖片,感受畫面形式和場面,初步理解作品內(nèi)容。
    (2)兒童用自己的理解說說自己的感受。
    (3)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巖石和壁畫,讓學生觀看、感受和進一步理解,并進行適當?shù)闹v解。
    A、畫面的共同特點:尺幅較大,概括性強,自由奔放,描寫的景物和當時的生活有關,有震撼人的形式美感。
    B、畫面的由來:勞動記事,圖騰,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術,表達感情、游戲、自娛、狩獵、抗擊自然災害等方面的。
    C、重點了解一些有廣泛影響或個性特點的作品:
    尼沃洞穴中帶箭的野牛和印第安人的帶箭的美洲獅形象,常常被人類學家們用來說明舊石器時代巖畫起源于巫術的典型例子,“他們非常喜歡用這類人工制品去仿造他們夢寐以求的獵物”。
    D、江蘇連云港將軍崖原始社會巖畫,用石頭磨畫而成,刻畫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界的崇拜。
    E、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巖壁上的人物活動圖,人物和動物形象栩栩如生。
    F、敦煌壁畫,記載著很多本身經(jīng)卷故事,著稱于世界。
    (1)猜一猜:南美洲高原上許多巨大的畫,它是什么時候,什么人畫的?為什么要畫?畫的是什么?
    (2)壁畫等巨幅繪畫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運用。
    a、商業(yè)宣傳廣告。
    b、裝飾生活環(huán)境,
    c、人們自娛自樂
    (3)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巨幅繪畫作品,它們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效果?;ハ嘤懻摚硎?。
    第二課時:
    1、分享活動
    (1)教師組織兒童分組,安排場地、準備巨幅繪畫創(chuàng)作的材料。
    (2)教師和學生共同商量繪畫表現(xiàn)內(nèi)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參考:
    A:小組表現(xiàn)同一個主題,先集體構(gòu)思,再分配具體任務到個人,一起表達。
    小組里每個人都自由發(fā)揮,看看組合到一起回形成什么樣的畫面。
    (3)老師提醒注意事項:
    A:鼓勵兒童大膽涂抹,不要受約束,盡情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
    B:提醒兒童注意色彩的搭配,讓畫面有流動感。
    C:提醒兒童在墻壁繪畫時,如果站在凳子上要注意安全。
    D:提醒兒童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的保護。
    E:相互友好合作,互相支持。
    (4)學生分頭活動。
    A:墻壁繪畫。
    B:大紙上繪畫。
    C:地面繪畫。
    (5)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不怕苦和累,堅持到底,并協(xié)助學生完成美術活動。
    2、延伸活動
    (1)展示創(chuàng)作的作品,并說說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構(gòu)思。
    (2)相互欣賞,相互評價,相互討論。
    (3)教師進一步鼓勵學生的表現(xiàn)。
    (4)拍照留念
    3、收拾活動
    整理工具,打掃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