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觀點看待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和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揭示實際問題中隱含的數(shù)學概念及其關系的能力等等。使學生能夠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過程中,看到數(shù)學的實際作用,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美的感受力。以下是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初二奧數(shù)簡單的練習題篇一
1、一個蓄水池裝了一根進水管和三根放水速度一樣的出水管。單開一根進水管20分鐘可注滿空池,單開一根出水管,45分鐘可以放完滿池的水。現(xiàn)有2/3池水,如果四管齊開,多少分鐘后池水還剩下2/5?
2、張師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個數(shù)與零件的總個數(shù)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個,就可以完成這批零件的一半。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3、一件工作,甲單獨做要用6小時,乙單獨做要用4小時。甲做完后,兩人合作,還要幾小時才能做完?
4、一個工廠由于采用新工藝,現(xiàn)在每件產品的成本是37.4元,比原來降低了15%。原來每件產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5、甲乙兩列火車從相距450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向開出,經過5小時正好相遇。已知甲乙兩列火車的速度之比是4:5,兩列火車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初二奧數(shù)簡單的練習題篇二
1、快、慢兩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fā),沿同一公路追趕前面的一個騎車人。兩車分別用了6分鐘、10分鐘追上騎車人。已知快車每分鐘行400米,慢車每分鐘行320米。騎車人每分鐘行多少米?
2、某特訓營縱隊以7千米/時的速度行進,隊尾的通信員以11千米/時的速度趕到隊首送一封信,送到后立即以原速返回隊尾,共用0.22小時。求這支隊伍的長度。
3、工程隊挖一條水渠,計劃每天挖100米,24天完成,實際提前4天完成,實際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4、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前3小時行了156千米,照這樣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需8小時,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5、修一條路,第一施工隊單獨修要4天完成,第二施工隊單獨修要6天完成,如果兩隊合修,幾天可以修完這條路的?
初二奧數(shù)簡單的練習題篇三
1、從甲市到乙市有一條公路,它分成三段,在第一段上,汽車速度是每小時40千米;在第二段上,汽車速度是每小時90千米;在第三段上,汽車速度是每小時50千米。已知第一段公路的長恰好是第三段的2倍,現(xiàn)在有兩輛汽車分別從甲、乙兩市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1小時20分后在第二段的1/3處(從甲到乙方向的1/3處)相遇。那么,甲、乙兩市相距多少千米?
2、小張、小王和小李同時從湖邊同一地點出發(fā),繞湖行走。小張速度是每小時5.4千米,小王速度是每小時4.2千米,他們兩人同方向而行走,小李與他們反方向行走,半小時后小張與小李相遇,再過5分鐘,小李與小王相遇。那么,繞湖一周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3、甲、乙兩人同時從山腳開始爬山,到達山頂后就立即下山,他們兩人的下山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1.5倍,而且甲比乙速度快。開始后1小時,甲與乙在高山頂600米處相遇,當乙到達山頂時,甲恰好下到半山腰。那么甲回到出發(fā)點共用多少小時?
4、甲、乙兩地是電車始發(fā)站,每隔一定時間兩地同時各發(fā)出一輛電車。小張和小王分別騎車從甲、乙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每輛電車都隔4分鐘遇到迎面開來的一輛電車;小張每隔5分鐘遇到迎面開來的一輛電車;小王每隔6分鐘遇到迎面開來的一輛電車。已知電車行駛全程是56分鐘,那么小張與小王在途中相遇時他們已行走了多少分鐘?
5、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相距20厘米,兩列火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5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5千米,幾小時后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