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字號:

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讓老師在教學中游刃有余,顯現(xiàn)出足夠強大的自信。而且對于教案不僅僅是學??己说臉藴手唬粋€優(yōu)秀的教師,他會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獨到的見解,以下是整理的《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篇一:《認識圖形》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準備:一些圖形紙制品、學具、多媒體課件、小剪刀等。
    教學方式:分小組活動,每四人為一小組,設(shè)立小組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老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1、認一認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讓學生認一認,并說出物體的名稱。(課件出示)
    2、選物體
    你們的學具盒里有這些物體嗎?請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歡的物體,挑好了嗎?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貼一貼)
    師:請你選擇一個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覺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嗎?誰能想個好辦法?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們想把自己剪得圖形貼出來讓別的小朋友也看看嗎?(師生共同貼出剪得圖形)
    二、【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剪得圖形真漂亮,你們想看的更清楚嗎?看!老師已經(jīng)把你們剪得圖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誰能給這些圖形取個好聽的名字?
    現(xiàn)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圖形長的比較像?
    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
    過渡: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認識圖形》。
    三、【實踐操作】
    這四種圖形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動手圍一圍,擺一擺。
    1、用釘子板圍。
    2、用小棒擺。
    四、【課間活動】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新的圖形,孩子們,你們高興嗎?下面就讓我們用歌聲來慶賀一下吧!(師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關(guān)的圖形)。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4種圖形,請大家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嗎?(有)
    請你找出來,找到的小朋友請告訴你小朋友們!
    2、辨一辨。(教師出示一些實物,指著有關(guān)實物有表面搶答。)
    師:小朋友,你們都找了這么多有趣的圖形,老師也找了一些回來,你們想不想看看?下面進行搶答游戲,知道的小朋友馬上站起來說。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狀的?(老師出示準備的幾個實物課件)
    3、數(shù)一數(shù)。
    看,數(shù)學多有意思,就連我們今天學的圖形也能組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孩子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這些有趣的圖形吧?。ㄕn件出示組合的圖形)
    4、認一認。(多媒體出示交通標志)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交通標志)這些交通標志表示什么?每個圖形里有哪些圖形?誰來說?(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要認清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guī)則,安全行駛。)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篇二《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
    一、教學目標
    1、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的計算方法。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56~57頁。
    三、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公園里舉行花卉展,同學們想不想去看看?(電腦演示)
    教學過程說明:結(jié)合教材,精心創(chuàng)設(shè)“公園花卉展”的真實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進入新課的教學。
    2、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圃里辛辛苦苦培育出來的,讓我們跟著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電腦演示)
    (二)探究新知
    從這幅圖上,你能看到什么?
    學生匯報:苗圃里有3種顏色的花;紅花有10盆;黃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電腦出示10、20、30。)
    1、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
    看著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1)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
    (2)紅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3)黃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要想知道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樣計算?(板書:10+20)
    誰還有不同的算式?(板書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樣想出來的?請每組的幾個同學討論討論。(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
    (1)數(shù)的方法:10、20、30。
    (2)計算的方法:因為1+2=3,所以10+20=30。
    (3)數(shù)的組成:10和20組成30。
    (4)想減算加:因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單位:10里面有1個10,20里面有2個10,加起來一共是3個10,也就是30。
    (6)擺小棒:先擺一捆小棒,再擺兩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們算出的結(jié)果對嗎?請同學們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學生活動。)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擺的?(學生匯報。)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
    2、整十數(shù)減整十數(shù)。(電腦演示)
    工人叔叔說:布置花壇還需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們,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還有多少盆紫花?
    原來有30盆紫花,工人叔叔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還有多少盆紫花,怎樣列算式?
    板書: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給你們組的同學說一說。(小組交流。)
    我們算出的結(jié)果對嗎?請同學們再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說明:借助苗圃有許多鮮花的場景圖,描述工人叔叔運送鮮花的情節(jié),讓學生進入情境,并從中發(fā)現(xiàn)“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還有多少盆紫花”等計算問題。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計算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可以用十作單位數(shù)出結(jié)果,還可以根據(jù)整十數(shù)的組成想出得數(shù),愛可以……這樣,就給了學生充分探索、思考、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鞏固練習
    小貓花花要去釣魚了,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釣魚?聽說花花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釣魚,貓媽媽可不放心了,(電腦演示)“花花,釣魚的路上會遇到很多難題,你和小朋友們能解決嗎?”“能!”“好!我要出幾道題考考你們?!?BR>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篇三:《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①9+3=
    9+7=
    9+4=
    9+6=
    ②9+9=
    9+2=
    9+5=
    9+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①9+()=12
    9+()=13
    ②9+()=14
    9+()=15
    ③9+()=16
    9+()=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
    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
    (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學生匯報討論結(jié)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yīng)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
    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shù)“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shù)“5”。
    3、小結(jié):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
    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shù)。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