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
游故宮四年級作文篇一
我去過許多地方,這些地方都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但我最喜歡的、印象最深的,還是北京的故宮。
故宮又叫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古建筑群,面積超過72萬平方米。游覽故宮,通常從天安 門城樓進入……
我們走過金水橋,就來到了有名的太和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內(nèi)體量,等級的建筑物,高35.05米。主要建筑材料是木頭,屋頂用金黃的琉璃瓦砌成。抬頭望去,就好像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站在殿前,就看到了象征著長壽的銅龜銅鶴,防火用的18口大缸,還有日晷、嘉量各一對。很多人都以為這里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其實并不然,太和殿一般是皇帝舉行各種典禮的地方,太和門和乾清門才是處理政務(wù)的地方。據(jù)說,太和殿還曾是科舉考試的考場。
欣賞完雄偉的太和殿,穿過乾清門,我們來到了御花園,這兒是帝后茶余飯后休息游樂的地方。大片的古樹郁郁蔥蔥、千姿百態(tài),好似一片綠色的海洋。園內(nèi)有兩顆古柏,粗枝長在了一起,名叫“連理柏”,游人們正站在樹下爭相合影留念。園內(nèi)有一座美麗的假山,是用各式奇形怪狀的石頭堆砌而成,叫做堆秀山。每年登高、賞月活動也在這里進行。
走出了御花園,我們往南走,就來到了珍寶館。珍寶館現(xiàn)藏著大量的稀世珍寶,是故宮藏寶最豐富的展館之一。這些珍寶大多數(shù)都是金器銀器,還有少數(shù)的唐三彩和首飾,讓人看了驚嘆不已……
美麗的故宮,說也說不盡,道也道不完,它令我久久地沉醉其中……希望有機會你去細(xì)細(xì)游賞。
游故宮四年級作文篇二
故宮位于北京的天安 門內(nèi),是明朝明成祖朱棣建造的。也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
“故宮規(guī)模宏大。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lán)本,從大江南北征調(diào)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夫役,歷經(jīng)14年(1407年—1420年)時間建成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城墻環(huán)繞,周長3428米,城墻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外側(cè)筑雉牒,內(nèi)側(cè)砌宇墻。城外有一條寬52米的護城河環(huán)繞,構(gòu)成完整的防衛(wèi)系統(tǒng)”。導(dǎo)游繪聲繪色地講給我們聽。
故宮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
不知不覺,我們跟導(dǎo)游已經(jīng)穿過了午門,跨過了太和門,來到一個大宮殿面前。
牌子上寫著“太和殿”三個大字。聽導(dǎo)游介紹:太和殿是故宮中的宮殿了,殿高35米多,橫十一間,縱五間,正中設(shè)寶座,每逢皇帝就位,以及生日、元旦、冬至三大節(jié)和調(diào)兵遣將等大朝會,大慶典的活動,都在這里舉行。那時,皇帝高踞寶座,文武百官排列殿外。
九龍壁的色彩鮮艷。它建于清乾隆38年(1773)。壁高6米,長31米,表現(xiàn)9條不同顏色,各具姿態(tài)的游龍,騰越于洶涌的浪濤之中。
之后,我們又游覽了許多地方,我也從導(dǎo)游身上學(xué)到了許多東西。
故宮的宮殿建筑,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標(biāo)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顯示著500余年前我國在建筑藝術(shù)上的卓越成就。
游故宮四年級作文篇三
今天,我們來到了故宮。
我們先到了廣場,廣場大極了!廣場上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橋下有一條金水河,形似玉帶,漂亮極了。
站在廣場上,抬頭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聳立在眼前,*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這就是太和殿。往太和殿內(nèi)一看,太和殿內(nèi)金光閃閃的寶座,坐落在正中的須彌坐式楠木平臺上,寶座周圍是六根瀝粉蟠龍金柱,氣勢磅礴。
參觀了太和殿,我們來到了乾清宮。乾清宮在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皇帝的寢宮?;实墼谇鍖m處理政務(wù),召見臣工,接見外國使臣及內(nèi)廷受賀和舉行家宴。
接著我們進了御花園,御花園里有一座亭子。蔥郁的樹叢映襯著紅色的墻壁和金黃的琉璃瓦,神氣極了!亭子旁邊是一座山,那座山是一座石頭砌成的假山,四處是碧綠的樹木,美麗極了。
隨后,我們還參觀了中和殿、保和殿等地方,最后,就到達了故宮的正門。走出正門,我再一次回首遙望著這座古老的宮殿,心里默默的祝愿著:祝愿祖國繁榮富強,一代更比一代強。
游故宮四年級作文篇四
我們是從午門開始故宮之旅的。從天安 門往里走,沿著一條筆直的大道穿過端門,就到午門的前面。午門俗稱五鳳樓,是紫禁城的正門。走進午門,是一個寬廣的庭院,彎彎的金水河像一條玉帶橫貫東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漢白玉石橋。橋的北面是太和門。
進了太和門,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聳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臺基上。臺基有三層,每層的邊沿都用漢白玉欄桿圍繞著,上面刻著龍鳳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個圓雕鰲頭,嘴里都有一個小圓洞,是臺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聽旁邊的導(dǎo)游說,這是故宮的殿堂,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实奂次?、生日、婚禮和元旦等都在這里受朝賀。在湛藍(lán)的天空下,那金*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裝飾著青藍(lán)點金和貼金彩畫。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太和殿前面有寬敞的月臺,月臺上有日晷。我從書上看到這是古代的計時器,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鐘表,是用日影測定時刻的。月臺上還有18座銅鼎.聽導(dǎo)游說這在古代時具有防火的功能,最初時18座銅鼎都是鍍金的??墒乾F(xiàn)在一點金色的痕跡也看不到。
在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這是一個亭子形方殿,殿頂把四道垂脊攢在一起,正中安置著一個大圓金寶頂,輪廓非常精美。舉行大典時,皇帝先在這里休息。
我們穿過保和殿等幾大宮殿來到御花園。這里的建筑布局、環(huán)境氣氛和前幾部分迥然不同。只見這里古木參天,我想每一棵大樹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吧。那粗壯的樹干,大概需要三、四個人合抱才能圍住。它們枝繁葉茂,散發(fā)著濃郁的芳香,整個園林都彌漫著古色古香的氣息。
游故宮四年級作文篇五
8月7日,我們游覽了被譽為“東方的宮殿”的故宮。
穿過天安 門,游人如潮,都向故宮涌去。我們隨著人流興致勃勃地由南向北依故宮中軸線游覽。
過了端門,就是故宮的正門——午門了。午門有五個洞。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午門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的地方。午門當(dāng)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
我們先游覽前朝三大殿,走進太和門,一眼就可望見一座富麗堂皇的建筑,就是太和殿了。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2377。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九五之尊,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的一座,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殿內(nèi)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殿中間高2米的臺上安放著封建皇權(quán)的象征——金漆雕龍寶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后是雕龍屏。太和殿是故宮中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筑,也是中國的木構(gòu)殿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yán)絢麗。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里慶祝??吹竭@么雄偉壯麗的宮殿,我會想到:五百多前,無數(shù)勞動人民深入原始森林,從四川、廣東等地采回木材,歷盡千辛萬苦從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區(qū),運回重達幾噸幾十噸甚至幾百噸的石材,精心施工,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筑造了這樣一座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在保和殿西廡《天府永藏展》,陳列著皇室用過的金銀玉器和地方官員進獻的貢品。有大玉盤、金碗、如意、瓷器、紫砂壺、投壺等皇室用的生活器具,有的晶瑩剔透,有的雕刻精美,有的古樸大方,顯示出皇室奢侈的生活;也有渾天儀、康熙用過的幾何書和畫圖用具等,讓我們感受到科技的發(fā)展和皇帝的勤政好學(xué)。
最后,我們重點游覽了御花園。御花園是皇帝游玩的地方,有歲寒不凋的蒼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瓏假山,樓、閣、亭、榭掩映其間,優(yōu)美而恬靜。那兒有座堆秀山,高達數(shù)十米,山上建有亭子,每到重陽節(jié),皇帝就登高遠(yuǎn)望,盡賞園林美景。
游過故宮,我不禁為故宮杰出的建筑藝術(shù)成就而感到驕傲,也為皇帝無比奢華的生活而感慨,更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創(chuàng)造才能而自豪!
游故宮四年級作文篇一
我去過許多地方,這些地方都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但我最喜歡的、印象最深的,還是北京的故宮。
故宮又叫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古建筑群,面積超過72萬平方米。游覽故宮,通常從天安 門城樓進入……
我們走過金水橋,就來到了有名的太和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內(nèi)體量,等級的建筑物,高35.05米。主要建筑材料是木頭,屋頂用金黃的琉璃瓦砌成。抬頭望去,就好像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站在殿前,就看到了象征著長壽的銅龜銅鶴,防火用的18口大缸,還有日晷、嘉量各一對。很多人都以為這里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其實并不然,太和殿一般是皇帝舉行各種典禮的地方,太和門和乾清門才是處理政務(wù)的地方。據(jù)說,太和殿還曾是科舉考試的考場。
欣賞完雄偉的太和殿,穿過乾清門,我們來到了御花園,這兒是帝后茶余飯后休息游樂的地方。大片的古樹郁郁蔥蔥、千姿百態(tài),好似一片綠色的海洋。園內(nèi)有兩顆古柏,粗枝長在了一起,名叫“連理柏”,游人們正站在樹下爭相合影留念。園內(nèi)有一座美麗的假山,是用各式奇形怪狀的石頭堆砌而成,叫做堆秀山。每年登高、賞月活動也在這里進行。
走出了御花園,我們往南走,就來到了珍寶館。珍寶館現(xiàn)藏著大量的稀世珍寶,是故宮藏寶最豐富的展館之一。這些珍寶大多數(shù)都是金器銀器,還有少數(shù)的唐三彩和首飾,讓人看了驚嘆不已……
美麗的故宮,說也說不盡,道也道不完,它令我久久地沉醉其中……希望有機會你去細(xì)細(xì)游賞。
游故宮四年級作文篇二
故宮位于北京的天安 門內(nèi),是明朝明成祖朱棣建造的。也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
“故宮規(guī)模宏大。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lán)本,從大江南北征調(diào)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夫役,歷經(jīng)14年(1407年—1420年)時間建成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城墻環(huán)繞,周長3428米,城墻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外側(cè)筑雉牒,內(nèi)側(cè)砌宇墻。城外有一條寬52米的護城河環(huán)繞,構(gòu)成完整的防衛(wèi)系統(tǒng)”。導(dǎo)游繪聲繪色地講給我們聽。
故宮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
不知不覺,我們跟導(dǎo)游已經(jīng)穿過了午門,跨過了太和門,來到一個大宮殿面前。
牌子上寫著“太和殿”三個大字。聽導(dǎo)游介紹:太和殿是故宮中的宮殿了,殿高35米多,橫十一間,縱五間,正中設(shè)寶座,每逢皇帝就位,以及生日、元旦、冬至三大節(jié)和調(diào)兵遣將等大朝會,大慶典的活動,都在這里舉行。那時,皇帝高踞寶座,文武百官排列殿外。
九龍壁的色彩鮮艷。它建于清乾隆38年(1773)。壁高6米,長31米,表現(xiàn)9條不同顏色,各具姿態(tài)的游龍,騰越于洶涌的浪濤之中。
之后,我們又游覽了許多地方,我也從導(dǎo)游身上學(xué)到了許多東西。
故宮的宮殿建筑,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標(biāo)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顯示著500余年前我國在建筑藝術(shù)上的卓越成就。
游故宮四年級作文篇三
今天,我們來到了故宮。
我們先到了廣場,廣場大極了!廣場上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橋下有一條金水河,形似玉帶,漂亮極了。
站在廣場上,抬頭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聳立在眼前,*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這就是太和殿。往太和殿內(nèi)一看,太和殿內(nèi)金光閃閃的寶座,坐落在正中的須彌坐式楠木平臺上,寶座周圍是六根瀝粉蟠龍金柱,氣勢磅礴。
參觀了太和殿,我們來到了乾清宮。乾清宮在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皇帝的寢宮?;实墼谇鍖m處理政務(wù),召見臣工,接見外國使臣及內(nèi)廷受賀和舉行家宴。
接著我們進了御花園,御花園里有一座亭子。蔥郁的樹叢映襯著紅色的墻壁和金黃的琉璃瓦,神氣極了!亭子旁邊是一座山,那座山是一座石頭砌成的假山,四處是碧綠的樹木,美麗極了。
隨后,我們還參觀了中和殿、保和殿等地方,最后,就到達了故宮的正門。走出正門,我再一次回首遙望著這座古老的宮殿,心里默默的祝愿著:祝愿祖國繁榮富強,一代更比一代強。
游故宮四年級作文篇四
我們是從午門開始故宮之旅的。從天安 門往里走,沿著一條筆直的大道穿過端門,就到午門的前面。午門俗稱五鳳樓,是紫禁城的正門。走進午門,是一個寬廣的庭院,彎彎的金水河像一條玉帶橫貫東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漢白玉石橋。橋的北面是太和門。
進了太和門,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聳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臺基上。臺基有三層,每層的邊沿都用漢白玉欄桿圍繞著,上面刻著龍鳳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個圓雕鰲頭,嘴里都有一個小圓洞,是臺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聽旁邊的導(dǎo)游說,這是故宮的殿堂,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实奂次?、生日、婚禮和元旦等都在這里受朝賀。在湛藍(lán)的天空下,那金*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裝飾著青藍(lán)點金和貼金彩畫。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太和殿前面有寬敞的月臺,月臺上有日晷。我從書上看到這是古代的計時器,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鐘表,是用日影測定時刻的。月臺上還有18座銅鼎.聽導(dǎo)游說這在古代時具有防火的功能,最初時18座銅鼎都是鍍金的??墒乾F(xiàn)在一點金色的痕跡也看不到。
在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這是一個亭子形方殿,殿頂把四道垂脊攢在一起,正中安置著一個大圓金寶頂,輪廓非常精美。舉行大典時,皇帝先在這里休息。
我們穿過保和殿等幾大宮殿來到御花園。這里的建筑布局、環(huán)境氣氛和前幾部分迥然不同。只見這里古木參天,我想每一棵大樹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吧。那粗壯的樹干,大概需要三、四個人合抱才能圍住。它們枝繁葉茂,散發(fā)著濃郁的芳香,整個園林都彌漫著古色古香的氣息。
游故宮四年級作文篇五
8月7日,我們游覽了被譽為“東方的宮殿”的故宮。
穿過天安 門,游人如潮,都向故宮涌去。我們隨著人流興致勃勃地由南向北依故宮中軸線游覽。
過了端門,就是故宮的正門——午門了。午門有五個洞。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午門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的地方。午門當(dāng)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
我們先游覽前朝三大殿,走進太和門,一眼就可望見一座富麗堂皇的建筑,就是太和殿了。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2377。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九五之尊,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的一座,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殿內(nèi)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殿中間高2米的臺上安放著封建皇權(quán)的象征——金漆雕龍寶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后是雕龍屏。太和殿是故宮中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筑,也是中國的木構(gòu)殿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yán)絢麗。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里慶祝??吹竭@么雄偉壯麗的宮殿,我會想到:五百多前,無數(shù)勞動人民深入原始森林,從四川、廣東等地采回木材,歷盡千辛萬苦從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區(qū),運回重達幾噸幾十噸甚至幾百噸的石材,精心施工,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筑造了這樣一座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在保和殿西廡《天府永藏展》,陳列著皇室用過的金銀玉器和地方官員進獻的貢品。有大玉盤、金碗、如意、瓷器、紫砂壺、投壺等皇室用的生活器具,有的晶瑩剔透,有的雕刻精美,有的古樸大方,顯示出皇室奢侈的生活;也有渾天儀、康熙用過的幾何書和畫圖用具等,讓我們感受到科技的發(fā)展和皇帝的勤政好學(xué)。
最后,我們重點游覽了御花園。御花園是皇帝游玩的地方,有歲寒不凋的蒼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瓏假山,樓、閣、亭、榭掩映其間,優(yōu)美而恬靜。那兒有座堆秀山,高達數(shù)十米,山上建有亭子,每到重陽節(jié),皇帝就登高遠(yuǎn)望,盡賞園林美景。
游過故宮,我不禁為故宮杰出的建筑藝術(shù)成就而感到驕傲,也為皇帝無比奢華的生活而感慨,更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創(chuàng)造才能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