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國學經典故事三篇

字號:


    對兒童來說,講述故事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手段。下面是分享的古代國學經典故事三篇。歡迎閱讀參考!
    【元覺勸父】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孫元覺,從小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可他父親對祖父卻極不孝順。一天,他父親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裝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孫元覺拉著父親,跪著哭求不要這樣,但父親不理。他猛然間靈機一動,說:“既然父親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沒辦法,但我有個要求?!备赣H問什么要求,他說:“我要把那個筐帶回來?!备赣H不解道:“你要這個干什么?”“因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备赣H一聽,大吃一驚:“你怎么說出這種話!”孫元覺回答:“父親怎樣教育兒子,兒子就會怎樣做?!备赣H想想,就沒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趕緊把老人接回家贍養(yǎng)。
    【智慧小語】:《弟子規(guī)》中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奔偃绺改傅难孕信e止有過失,性格難以溝通,從盡孝的角度而言,子女還是應以婉轉的語氣勸說他終止不良行為,但不能語言犀利、態(tài)度蠻橫。
    【李績焚須】
    唐朝有位副宰相叫李績,一次他姐姐病了,他就親自照料她,為姐姐燒火煮粥時,火苗燒了他的胡須。姐姐非常不忍心,勸他說:“你的仆人、侍妾那么多,何必自己這樣辛苦呢?”李績立即回答:“您病得這么重,讓其他人照顧,我不放心。您現在年紀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就算想一直給您煮粥,也沒有太多機會了?!崩羁兡苓@樣對待自己的姐姐,實在是難能可貴。
    【智慧小語】:在古代,人們把所有人都當作兄弟姐妹,我們現在雖做不到這一點,但至少也要與家人和睦相處。倘若這一分愛都不能付出,那么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確實不好說。
    【卜式牧羊】
    卜式,是孔子的門生,從小父母雙亡,家中只有個幼小的弟弟,等到弟弟成人后,卜式把田地房屋財產都給了弟弟,自己只帶走畜羊一百多只,進入山放牧,過了十多年,他的羊達到一千多只,又自己買了田地房屋。而他弟弟由于只是玩樂,家產耗盡,于是卜式又屢次把家產分給弟弟,受到鄰里的稱贊??梢?,他是個重義輕財的君子。
    【智慧小語】:《弟子規(guī)》中說:“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睂﹀X財等身外之物,一定要看淡,如果不執(zhí)著財物,兄弟之間的怨恨爭斗就不會產生。
    【相煎何急】
    以前在三國時期,曹丕得了王位后,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華,就故意刁難他:讓他七步成詩,題目是“兄弟”,但不能出現“兄弟”二字,作不出來就要砍頭。所幸的是,曹植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很快就作了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詩中用了一個比喻:豆子被放在鍋里煮,而用來煮豆的是豆稈,所以豆子在鍋里哭泣:“我們本為同根所生,何必要急于相殘?”以此來影射曹丕的狠心。曹丕聽后,心感慚愧,就不殺曹植了。
    【智慧小語】:縱觀上下幾千年歷史,帝王子孫中,為了名聲地位而手足相殘的例子數不勝數,和睦相處、互忍互讓的,少得可憐。生存在這個世間,若想活得快樂,的方法就是要懂做人的原則,假如不懂,就不可能做好,做不好也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就是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