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優(yōu)秀作文素材:秋雨陽關(guān)雪

字號:

不管是中考語文還是高考語文,作文都是受人關(guān)注的,同時也是試卷中分值的一個項目。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三篇供大家鑒賞。
    
    高考優(yōu)秀作文素材:秋雨陽關(guān)雪
    中國古代,一為文人,便無足觀。文官之顯赫,在官而不在文,他們作為文人的一面,在官場也是無足觀的。但是事情又很怪異,當(dāng)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桿竹管筆偶爾涂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
    我曾有緣,在黃昏的江船上仰望過白帝城,頂著濃冽的秋霜登臨過黃鶴樓,還在一個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圍,人頭濟(jì)濟(jì),差不多絕大多數(shù)人的心頭,都回蕩著那幾首不必引述的詩。人們來尋景,更來尋詩。這些詩,他們在孩提時代就能背誦。孩子們的想象,誠懇而逼真。因此,這些城,這些樓,這些寺,早在心頭自行搭建。待到年長,當(dāng)他們剛剛意識到有足夠腳力的時候,也就給自己負(fù)上了一筆沉重的宿債,焦渴地企盼著對詩境實地的踏訪。為童年,為歷史,為許多無法言傳的原因。有時候,這種焦渴,簡直就像對失落的故鄉(xiāng)的尋找,對離散的親人的查訪。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xiāng)。他們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著什么法術(shù)呢?
    今天,我沖著王維的那首《渭城曲》,去尋陽關(guān)了。出發(fā)前曾在下榻的縣城向老者打聽,回答是:“路又遠(yuǎn),也沒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崩险咛ь^看天,又說:“這雪一時下不停,別去受這個苦了?!蔽蚁蛩狭艘还?,轉(zhuǎn)身鉆進(jìn)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縣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沒有,連一個皺折也找不到。在別地趕路,總要每一段為自己找一個目標(biāo),盯著一棵樹,趕過去,然后再盯著一塊石頭,趕過去。在這里,睜疼了眼也看不見一個目標(biāo),哪怕是一片枯葉,一個黑點。于是,只好抬起頭來看天。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也沒有被吞食,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yán)實。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風(fēng)也停了,陽光很好。沒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這樣快,才片刻,地上已見斑斑沙底,卻不見濕痕。天邊漸漸飄出幾縷煙跡,并不動,卻在加深,疑惑半晌,才發(fā)現(xiàn),那是剛剛化雪的山脊。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種令人驚駭?shù)匿侁?,只可能有一種理解:那全是遠(yuǎn)年的墳堆。
    這里離縣城已經(jīng)很遠(yuǎn),不大會成為城里人的喪葬之地。這些墳堆被風(fēng)雪所蝕,因年歲而坍,枯瘦蕭條,顯然從未有人祭掃。它們?yōu)槭裁磿心敲炊?,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種理解:這里是古戰(zhàn)場。
    我在望不到邊際的墳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現(xiàn)出艾略特的《荒原》。這里正是中華歷史的荒原: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中原慈母的白發(fā),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xiāng)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于朔風(fēng)中的軍旗。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yuǎn)去。我相信,死者臨亡時都是面向朔北敵陣的;我相信,他們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過頭來,給熟悉的土地投注一個目光。于是,他們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沒有換來史官們的半行墨跡?史官們把卷帙一片片翻過,于是,這塊土地也有了一層層的沉埋。堆積如山的二十五史,寫在這個荒原上的篇頁還算是比較光彩的,因為這兒畢竟是歷代王國的邊遠(yuǎn)地帶,長久擔(dān)負(fù)著保衛(wèi)華夏疆域的使命。所以,這些沙堆還站立得較為自在,這些篇頁也還能嘩嘩作響。
    就像雪寒單調(diào)的土地一樣,出現(xiàn)在西北邊陲的歷史命題也比較單純。在中原內(nèi)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復(fù)、花草掩蔭,歲月的迷宮會讓最清醒的頭腦脹得發(fā)昏,晨鐘暮鼓的音響總是那樣的詭秘和乖戾。那兒,沒有這么大大咧咧鋪張開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發(fā)悶,無數(shù)不知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憤懊喪地深潛地底。不像這兒,能夠袒露出一帙風(fēng)干的青史,讓我用20世紀(jì)的腳步去匆匆撫摩。
    遠(yuǎn)處已有樹影。急步趕去,樹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個坡,猛一抬頭,看見不遠(yuǎn)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憑直覺確信,這便是陽關(guān)了。
    樹愈來愈多,開始有房舍出現(xiàn)。這是對的,重要關(guān)隘所在,屯扎兵馬之地,不能沒有這一些。轉(zhuǎn)幾個彎,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處尋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陽關(guān)古址”四字。
    這是一個俯瞰四野的制高點。西北風(fēng)浩蕩萬里,直撲面來,踉蹌幾步,方才站住。腳是站住了,卻分明聽到自己牙齒打戰(zhàn)的聲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凍紅了的。呵一口熱氣到手掌,捂住雙耳用力蹦跳幾下,才定下心來睜眼。這兒的雪沒有化,當(dāng)然不會化。所謂古址,已經(jīng)沒有什么故跡,只有近處的烽火臺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后的寒風(fēng)中抖動。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積著雪,層層疊疊,直伸天際。任何站立在這兒的人,都會感覺到自己是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
    王維實在是溫厚到了極點。對于這么一個陽關(guān),他的筆底仍然不露凌厲驚駭之色,而只是纏綿淡雅地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點好的行囊,微笑著舉起了酒壺。再來一杯吧,陽關(guān)之外,就找不到可以這樣對飲暢談的老朋友了。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卻,一飲而盡的。
    這便是唐人風(fēng)范。他們多半不會灑淚悲嘆,執(zhí)袂勸阻。他們的目光放得很遠(yuǎn),他們的人生道路鋪展得很廣。告別是經(jīng)常的,步履是放達(dá)的。這種風(fēng)范,在李白、高適、岑參那里,煥發(fā)得越加豪邁。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識認(rèn),形體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靜,神采那么自信。在歐洲看蒙娜麗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這種恬然的自信只屬于那些真正從中世紀(jì)的夢魘中甦醒、對前路挺有把握的藝術(shù)家們。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會更沉著、更安詳。在歐洲,這些藝術(shù)家們翻天覆地地鬧騰了好一陣子,固執(zhí)地要把微笑輸送進(jìn)歷史的魂魄。誰都能計算,他們的事情發(fā)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卻沒有把它的屬于藝術(shù)家的自信延續(xù)久遠(yuǎn)。陽關(guān)的風(fēng)雪,竟越見凄迷。
    王維詩畫皆稱一絕,萊辛等西方哲人反復(fù)論述過的詩與畫的界線,在他是可以隨腳出入的。但是,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shù)家們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允許他們以卑怯侍從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點娛樂。歷史老人凜然肅然,扭過頭去,顫巍巍地重又邁向三皇五帝的宗譜。這里,不需要藝術(shù)鬧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對美有太深的寄托。
    于是,九州的畫風(fēng)隨之黯然。陽關(guān),再也難于享用溫醇的詩句。西出陽關(guān)的文人還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嫡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這么多嘆息的吹拂,陽關(guān)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后,沙墳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之前,曾經(jīng)驗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shù)情懷的弘廣。
    這兒應(yīng)該有幾聲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極美,與自然渾和,奪人心魄??上鼈兒髞矶汲闪吮總冃念^的哀音。既然一個民族都不忍聽聞,它們也就消失在朔風(fēng)之中。
    回去罷,時間已經(jīng)不早。怕還要下雪。
    
    延伸閱讀:其他優(yōu)秀作文素材兩篇
    高考優(yōu)秀作文素材:尊嚴(yán)
    你見過活著的珊瑚嗎?它生活在幽深無比的海底。在海水的懷抱里,也只有在海水的懷抱里,它是柔軟的。是柔若無骨的那種柔軟,所有小小的觸角都在水中輕輕地一張一合,似乎每一陣流水的波動都在柔柔地?fù)軇又男南摇T诩拍瘜庫o的海底,珊瑚就像是一個沐浴在愛情之中的女子,每一絲每一縷都是生命,每一分每一寸都是光彩??墒牵绻缮汉鞯娜顺霈F(xiàn)了,如果那雙習(xí)慣截取生命的手把珊瑚帶走,毫不憐惜地把它帶出水面,那么這時珊瑚就會變得無比的堅硬。在遠(yuǎn)離大海的燦爛的陽光下,珊瑚只是一具慘白僵硬的骨骼。
    有一種水獺,它有著令世界驚嘆的美麗的皮毛。在陽光下,那是深紫色的,像緞子一樣,閃爍著華美、神秘而又高貴的光澤。如果你在林間看到它,如果你看到它靜靜地棲息在水邊的巖石上,你也會驚詫,造物主原來是如此的神奇,他竟然造出這樣完美的有生命的寶石??墒撬H的美麗卻給它帶來了滅頂之災(zāi)??傆幸恍┤祟?,想把它的皮毛剝下來,制成帽子,戴在某位紳士的頭上;制成大衣,裹住某位淑女豐美的身軀。因為這樣,水獺就可以變成金錢。于是,有人帶著獵槍闖進(jìn)了水獺的家園,在陽光下,他瞇起眼睛,扣動了扳機。槍響過后,水獺死了。讓人奇怪的是,水獺的美麗也消失了,躺在巖石上的只是一只平凡的水獺,它的皮毛干澀粗糙,毫無光澤。
    誰都知道麝香,那是名貴的藥材,也是珍貴的香料,而實際上,麝香不過是雄麝臍下的分泌物而已。想要獲得麝香,就必須捕殺雄麝。雄麝生活在密林深處,身手矯健,來去如風(fēng),如果不是一流的獵手,根本難以捕捉它的蹤跡。而就是找到了雄麝,取得麝香也是極困難的事。有經(jīng)驗的老獵手說:“靠近雄麝時,千萬要屏息凝神,不能讓雄麝感覺到你的存在,否則,它會轉(zhuǎn)過頭來,在你射殺它之前,咬破自己的香囊?!?BR>    在自然界里,有一些生物比人類還要有尊嚴(yán)。
    當(dāng)生命遭到無情的踐踏時,它們會用改變、會用放棄、會用死亡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yán)。
    
    高考優(yōu)秀作文素材:流浪的二胡
    有一個精靈,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
    有一個精靈,惆悵如初夏細(xì)雨,幽怨似深秋桂子;
    有一個精靈,它注定了永遠(yuǎn)都在流浪。
    它就是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轤車,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馬頭琴的搖籃;
    紅高粱、信天游,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的黃土高坡天生就是嗩吶的世界。
    而楊柳岸、烏篷船,小橋流水繞人家的江南則永遠(yuǎn)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場。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風(fēng)情孕育著一方樂器的生長,只是我們不知那當(dāng)初的當(dāng)初,是江南選擇了二胡,還是二胡選擇了江南。這樣的選擇費思量,難端詳。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詩意和綿長。雖然高山流水,我們只見過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潯陽江邊,我們也只聞見白居易的那把琵琶。雖然眾多的唐詩、宋詞、元曲、明劇之中,我們很難聽得二胡的那一聲低泣,觸到二胡的那一脈無奈,但是誰能說,倘無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會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六朝金粉、王謝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聲色犬馬,那不是二胡弦線上開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錢塘,有太濃的綺麗繁華,那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動的律。纖道、烏篷、臺門、廊棚,雨巷、石橋、茶肆、谷場,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腳。本不屬于墨客騷人、顯貴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開放的花,流淌的畫;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販夫走卒、商賈戲子開心時的道具,潦倒間的支撐。
    我真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二胡開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當(dāng)如水的月色浸*深秋桂子,稠密的細(xì)雨婆娑河邊芭蕉的時候;當(dāng)多情的晚風(fēng)撣拂臺門石橋,散漫的炊煙繚繞鄉(xiāng)野谷場的時候,二胡的流浪便開始了。當(dāng)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個人,它的流浪被無端地濃縮聚集了,被無限地擴(kuò)散放大了。那個叫瞎子阿炳的人,象一個巫師,二胡遇上了他,從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們知道那流浪著的該是一種無奈;《病中吟》的曲調(diào)如淚水緩緩流出,我們知道那流浪著的分明是一種悲涼;《良宵》的節(jié)拍如思念濃濃籠罩,我們知道那流浪著的更是一種徹骨的滄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音樂的流浪,那樣的流浪是一個靈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樣的流浪是一個時代的流浪、一個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總要催生眾多流浪的心靈,催放眾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個極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臺門深、烏瓦粉檐廊棚長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溏蛙鼓稠、鶯雛聲里碧禾濃處處鄉(xiāng)野的江南,類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靈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
    一方水土的精靈,一盈風(fēng)情的血脈,器樂是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種悲苦和困頓、一種滄桑和無奈,更是一種忍耐和堅韌、一種奮進(jìn)和抗?fàn)?。它是生命另一種鮮活的姿態(tài),這種鮮活的姿態(tài)永遠(yuǎn)都不能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