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范文(13篇)

字號: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預測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前做好備課準備。教案的編寫要考慮學生的先前知識和學習水平,以便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如果你需要一些教案的參考資料,可以看看以下這些范文,或許會有所幫助。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一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熟練地進行有中、小括號的運算,在混合式題運算中能自覺地使用簡便計算,提高計算的速度。
    教學難點:同上。
    教具準備:小黑板,卡片,幻燈。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空:
    叫做第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應();如果有中、小括號的,要先算(),再算();遇到除法的.商除不盡時,一般()。
    2、計算:(指名板演,其余座練)。
    7.4×1.3-4.68÷0.9。
    [10-(0.2+16.7×0.7)]×0.01。
    教師針對性評講,著重讓學生說說脫式時哪一步用約等號,哪一步用等號,為什么?
    3、口算:說出下列算式根據什么定律,性質進行簡算。
    7.5-0.26-1.74+2.50.25×13×4。
    18-2.7-9.332×0.125。
    3.5×3+3.5×74.5×20-3.5×20。
    二、新授。
    1、談話引入。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也可以應用運算定律,使一些計算簡便。(板書課題)。
    2、教學例4。
    看一看,這道算式有什么特點?運用什么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試一試,讓學生自己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
    集體訂正,教師指出;這道題雖然不能把整個題簡便計算,但是式子里有兩步可以簡便,能簡便計算的要盡量使用簡便方法。
    看課本第39頁的例4,提問:虛線框框里的算式表示什么?
    3、做一做第39頁。
    指名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評講。要求學生在計算時應該隨時注意,能簡算的自覺簡算。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第5題。
    先獨立練習,再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有沒有簡便算法。
    2、練習十第7題。
    這三道題,主要訓練學生學會列綜合算式和使用括號。先讓學生獨立列式,再集體訂正。
    3、練習十第8、9、10題。
    指名分析題目,然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四、課堂小結(略)。
    五、課堂作業(yè)練習十第6題。
    板書設計: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二
    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正確地運用定律進行簡算,培養(yǎng)學生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運算技能。
    1、口算。
    0.125?0.8=0.1。
    75.8?0.758=100。
    7.49+12.51=20。
    100?0.01=10000。
    248.54?48=.54。
    7.24?2.4=4.82。
    0.25?18?4=18。
    0.46?52+0.46?48=46。
    2、簡便計算下列各題。
    5.25?12+4.75?12。
    0.25?8?0.125?0.4。
    12?0.25。
    1.25?1.46?0.46?1.25。
    問:你是根據哪些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
    1、揭示課題:在四則運算中,有時也可以應用運算定律使一些計算簡便。
    2、出示例題:1.8?2.58+1.8?1.42+0.5。
    問:這道算式有什么特點?運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學生嘗試計算)。
    1.8?2.58+1.8?1.42+0.5。
    =1.8?(2.58+1.42)+0.5問:你根據什么定律得到這一步的?
    =1.8?4+0.5。
    =7.2+0.5。
    =7.7。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可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可使計算正確、迅速、合理、靈活。
    3、基本練習。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4、補充例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技巧訓練。
    學生試算:3.72?5.92?0+40?0.25。
    =0+10=10。
    (1?0.39)?(4.82?0.82)3.92?0.3+1.44?1.2。
    =0.61?4=1.176+1.2。
    =2.44=2.376。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一樣,在計算過程中可根據題目及“0”或“1”數字的特點,使計算既合理又正確、靈活。
    1、改錯:
    2.4+7.6?(8+1.4)4.76?(1.8?0.8?4)?0.5。
    =10?9.4=4.76?(1?4)?0.5。
    =94=4.75?0.25?0.5。
    =4.75?0.125。
    =4.625。
    2、課堂練習。
    練習十第5題。
    課后。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三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是在學生理解了小數的意義,小數進(退)位加減法后的一個提高。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經歷小數連加和加減混合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的加減法,并能選擇靈活的方法解決小數混合計算的問題,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以前學生就已經接觸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了,現在再學習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因此在教學本節(jié)知識時,我先以復習整數混合運算為鋪墊,讓學生在復習中奠定基礎,同時也無形之中降低了新知的難度。再以書上圖片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新知,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的特性,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自己試著算一算,然后選擇不同算法的算式,讓他們說說理由及算理,讓學生親身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從中享受參與學習的快樂,品嘗成功后的滿足和喜悅,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張揚和潛能的發(fā)揮。
    最后師生一起理解并小結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就是要弄清運算順序,再認真仔細的計算,在計算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節(jié)課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法則都比較簡單,所以教學時沒有花費過多的時間,主要是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和比較,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和自主探索學習方法的能力。關于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適用于小數加減法也是水到渠成,課堂上注重了對學困生作個別指導。
    通過練習的情況來看,本節(jié)知識點班上絕大多數學生都已掌握,但部分學生計算不夠認真,沒有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出錯率仍然很高。還有待于課后多加練習。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四
    教學要求: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正確地運用定律進行簡算,培養(yǎng)學生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運算技能。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0.125?0.8=0.1。
    75.8?0.758=100。
    7.49+12.51=20。
    100?0.01=10000。
    248.54?48=200.54。
    7.24?2.4=4.82。
    0.25?18?4=18。
    0.46?52+0.46?48=46。
    2、簡便計算下列各題。
    5.25?12+4.75?12。
    0.25?8?0.125?0.4。
    12?0.25。
    1.25?1.46?0.46?1.25。
    問:你是根據哪些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
    二、新授。
    1、揭示課題:在四則運算中,有時也可以應用運算定律使一些計算簡便。
    2、出示例題:1.8?2.58+1.8?1.42+0.5。
    問:這道算式有什么特點?運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學生嘗試計算)。
    1.8?2.58+1.8?1.42+0.5。
    =1.8?(2.58+1.42)+0.5問:你根據什么定律得到這一步的`?
    =1.8?4+0.5。
    =7.2+0.5。
    =7.7。
    小結: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可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可使計算正確、迅速、合理、靈活。
    3、基本練習。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4、補充例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技巧訓練。
    學生試算:3.72?5.92?0+40?0.25。
    =0+10=10。
    (1?0.39)?(4.82?0.82)3.92?0.3+1.44?1.2。
    =0.61?4=1.176+1.2。
    =2.44=2.376。
    小結: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一樣,在計算過程中可根據題目及“0”或“1”數字的特點,使計算既合理又正確、靈活。
    三、鞏固練習。
    1、改錯:
    2.4+7.6?(8+1.4)4.76?(1.8?0.8?4)?0.5。
    =10?9.4=4.76?(1?4)?0.5。
    =94=4.75?0.25?0.5。
    =4.75?0.125。
    =4.625。
    2、課堂練習。
    練習十第5題。
    課后小結: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五
    1、掌握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2、培養(yǎng)小數乘除法計算的'技能。
    掌握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難點:培養(yǎng)小數乘除法計算的技能。
    多媒體。
    a、準備題:
    78÷26×1425×(68÷17)。
    1、先說一說這兩題的運算順序。
    2、獨立完成,校對。
    b、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小數乘除混合運算,它與什么混合運算順序相同。
    c、講授新課:
    例9:9.728÷3.2×7.5。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例10:1.75×(24.42÷3.7)。
    1、有括號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教師小結:通過小數乘除混合訓練,你覺得與整數混合運算比較感覺怎樣?
    d、鞏固練習:
    4.8÷0.4×64.8÷(0.4×6)。
    1、先讓學生先試算,教師巡視。
    2、抽兩名學生板演。
    3、校對,說一說錯誤的原因。
    4、讓學生根據算式,編成兩道文字題。
    e、課堂小結:
    2、在計算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
    f、強化練習。
    70.75×0.26÷6.57.36÷(3.2÷0.04)。
    g、布置作業(yè):。
    p-38第二題和第三題。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六
    教案說明:
    教學內容: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小學數學九年制義務教材第九冊).。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熟練掌握運算的定律和性質,從而使運算簡便.。
    (2)認識并了解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中的幾種簡算形式.。
    (3)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學重點:
    運算定律在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在篇子上,學生集體練習)。
    (1)0.3+1.4+0.7+0.6。
    (2)1.25×52×0.8。
    (3)5-1.42-0.58。
    (4)36×2.5。
    (5)8.3×8+8×4.2。
    訂正口算.(請學生敘述是怎樣計算的)。
    師: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學習了運算定律和性質在小數四則運算中的使用.。
    今天我們進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
    二、判斷下列各題能否進行簡算.。
    (1)0.35+0.65×0.3+0.7。
    (2)6.3+3.7÷0.25×4。
    (3)10.5×4.2×5.8×10.5。
    (4)3.14-1.25+0.75。
    (5)3.28×2.7+7.3×3.82。
    小結:在使用運算定律和性質前,既要注意數字特征又要注意符號特征.。
    三、計算下列各題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在篇子上,學生進行練習)。
    (1)3.46×5.4+4.6×3.46。
    (2)0.48+0.25×1.22×4。
    (3)18.65-3.4×2-9.6÷3。
    (4)3.7×6.3+2.7×3.7。
    師:(1)請學生在篇子上完成下列練習.。
    (2)(通過直投)請學生敘述計算方法.。
    (3)請學生討論總結這幾道題的簡算特點.。
    小結:簡算有多種使用情況,審題和使用過程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四、選擇你認為適當的方法進行計算.。
    (1)0.7×0.3÷0.7×0.3。
    a.原式=(0.7×0.3)÷(0.7×0.3)=1。
    b.原式=0.21÷0.7×0.3=0.3×0.3=0.09。
    c.原式=0.7÷0.7×0.3×0.3=1×0.3×0.3=0.09。
    (2)7.6×2.7+7.2×(11-3.4)。
    a.原式=20.52+7.2×7.6=20.52+54.72=75.24。
    =7.6×10-7.6×0.1=76-0.76=75.24。
    (3)4.8×5.2+7.3×4.8。
    b.原式=4.8×(5.2+7.3)=4.8×1.25=(4+0.8)×12.5。
    =4×12.5+0.8×12.5=50+10=60。
    五、下面各題能否進行簡算:(學生討論研究)。
    (1)36×0.42+6.4×4.2。
    (2)7.5×45+2.5×17。
    板書:創(chuàng)造性簡算。
    六、小結:
    師:(1)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2)對于今天所學的知識還有什么疑問?
    七、板書設計: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
    3、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提高各方面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乘除混合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口算。
    一、觀察情境圖,使學生發(fā)現數學信息(出示課件)。
    學生說一說從圖中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二、提出問題。
    根據這些數學信息,師提出解決問題。
    1、買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錢?
    2、把番茄苗移栽到種植區(qū)里,能栽多少行?
    三、嘗試與探索。
    四、師生合作,探索新知。
    學生可能有三種算法。
    1、18÷3=6(元)6×9=54(元)。
    2、9÷3=3(元)18×3=54(元)。
    3、還可以列成綜合算式。
    匯報的學生把自己的解題思路說出來,其他學生可以對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質疑,全班共同解決。
    方法三的算式有乘也有除,教師小結:有乘也有除的運算叫乘除混合運算。
    引導重點。
    1、讓學生回顧計算過程,思考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2、班內反饋: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達成共識。
    連除運算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五、練一練。
    自主練習第1題。
    買6包葡萄干要42元,買10包葡萄干需要多少元?
    將條件和問題進行整理。
    包數。
    錢數。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量間的關系,并獨立解決。
    師生共同交流答案!
    六、總結。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1:花18元買了3千克南瓜。
    生2:我想買9千克。
    生3:苗圃里有12行番茄苗,每行有60棵。
    生4:把他們全部移栽到種植區(qū),每行栽9棵。
    1、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解決問題,教師巡視。
    2、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己的算法。
    3、班內反饋,按小組進行。
    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聯系生活中的問題來進行除法和加、減法的運算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除法和加、減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我根據本節(jié)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及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列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問題,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2.過程與方法:掌握混合運算計算過程,能熟練計算,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對、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能夠正確計算。
    教法學法:
    1.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和小組合作法,并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教學。采用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學生通過小組內交流從題目中獲得的數學信息,說說解題思路,來解決實際問題。
    3.學生通過獨立列式計算,交流計算順序和結果,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
    (1)出示7×6+24,指名學生板演計算,總結運算順序。
    (2)課件出示例2.
    (3)找出例2中的數學信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4)在同學們提的問題中選擇“每個足球比籃球多多少元?”來研究。
    二、學生交流、合作、探索、歸納方法。
    (1)鼓勵學生探究。
    師:關于這一節(jié)的問題,每個足球比籃球多多少元?老師想放手讓同學們自己解決,依托小組的力量,先獨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的觀點。
    生: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參與其中收集信息。
    (2)學生代表匯報本組內的發(fā)現,教師補充,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步驟,和書寫格式。
    (3)及時總結:在一個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減法,我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
    三、鞏固拓展強化新知。
    學生說說計算順序。
    (2)給計算順序分類,(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按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計算。)。
    (3)畫出第一步計算什么,再計算。
    設計意圖:練習時按照,先說計算順序,再畫出第一步計算什么,最后計算的模式進行練習,這樣學生有說到做,明確了計算順序,提高了計算能力。
    四、歸納總結。
    (1)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按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計算。
    (2)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書設計:
    =10(元)。
    1.當綜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時,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2.在一個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時,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通過板演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過程,讓學生直觀的了解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及時的進行計算順序的文字總結,給計算順序分類明確。達到學生正確計算的目的。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混合運算的順序,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2、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小括號的作用,進一步認識有小括號時,應先算小括號里面的,使學生熟練掌握有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
    3、通過練習,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以及小括號的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每人準備1枝紅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提問:通過上這一單元的學習,請你說說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指名口答)。
    2、說明練習內容,導入課題。
    二、指導練習。
    1、(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提問:圖畫的是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
    (2)讓學生獨立解答。
    強調:列算式時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劃線)。
    2、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學生互判。(注意:現算什么用紅線劃出來)。
    明確: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3、第3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先計算,后涂色。
    4、(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提問:圖上告訴我們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問題?(指名回答)。
    (2)讓學生獨立解答。
    5、先比較哪種飲料便宜,有3種方法。
    解法一:12÷6=2(元)、解法二:3×6=18(元)、解法三:12÷3=4(瓶)。
    32、1812、64。
    答:男生買的飲料便宜。答:男生買的飲料便宜。答:男生買的飲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1(元)答:每瓶便宜1元。
    6、(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提問:圖上告訴我們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問題?(指名回答)。
    (2)提問:為什么要用小括號?不用行嗎?
    a.看情境圖,先說說圖意,收集數學信息。
    b.獨立解決問題。
    c.在小組內交流。
    d.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7、指導提問:獲得數學信息——解決問題——根據畫面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小組交流合作)。
    數學游戲:“24點”,游戲前說清游戲規(guī)則,先演示,然后分小組進行游戲。
    三、總結:第一單元所學的混合運算內容,一定要記清運算順序。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八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2.在學習活動中增強類比遷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學習的樂趣。
    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課件
    1.脫式計算。
    讓學生計算,說說計算的過程。
    2.揭題:在混合運算里加減是同一級,乘除是同一級,當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時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該怎樣計算呢?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混合運算。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教材第34頁例1貨架圖。
    談話:星期天,小軍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買文具。(指名讀讀貨架上物品的單價) 課件出示問題(1),并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筆記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師板書:
    5×3=15(元) 15+20=35(元)
    引導:你能根據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綜合算式嗎?
    指名列式,教師板書:
    5×3+20
    引導思考:觀察這個算式,和以前學過的混合運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2)學習運算順序。
    提問:根據剛才的提示,你知道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嗎?
    并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
    讓學生觀察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師適時板書。
    師:根據剛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寫出這些題目的脫式計算嗎?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練習本試著算一算,師強調: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3)出示問題(2),讓學生思考討論:先求什么?為什么?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從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筆的錢)
    提問:你能列出綜合算式嗎?
    學生列式:50-15×2
    追問:觀察這道題,和上一題有什么區(qū)別?
    引導思考:這里有乘法和減法,我們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讓學生觀察算式,說明在這個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師適時板書。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
    2.總結運算順序。
    出示:5×3+20 50-15×2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
    總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1.完成教材第35頁“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讓學生完成計算。
    2.完成教材第35頁“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先計算出每組上面的得數,再和下面的數進行比較。最后集體交流,說說計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35頁“想想做做”第5題。
    讓學生先讀題,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匯報。
    教師強調:
    第(1)題,先算4張成人票的價錢,再算應付多少元,列綜合算式是15×4+8。
    第(2)題,先算12張兒童票的價錢,再算應找回多少元,列綜合算式是100-12×8。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九
    一、口算。
    8125=1-0.48=2.651=0.2500=。
    2.54=3225=1216+816=。
    二、運用運算定律填空。
    0.42.1=○0.4。
    (12.34)2.5=○(2.5)。
    (8+0.4)25=25+25。
    9.8124=(-)124=-。
    三、簡便計算。
    0.125640.681013.265.7-3.260.7。
    55.699+55.61.252130.819.625-(4.379+9.625)。
    3.425.7+4.33.428.7511-8.759.9212。
    四、用數學。
    3、張阿姨家平均每月用電25千瓦時,照這樣計算,她一年用電多少千瓦時?
    4、李叔叔買了25箱飲料,每盒1.7元,一箱有8盒,共需要多少錢?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十
    探究過程十分重視形象思維教學和推理思維教學。如我在教《連加、連減》時,在學生看圖(左邊3只小雞,中間2只小雞,右邊1只小雞)講圖意并列式計算后,我讓學生觀察3+2+1這個式子里有幾個運算符號,3、2、1各表示什么?整個式子表示什么?從而小結:像這樣把三個數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我們用加法計算,而這種加法式子我們叫連加;接著讓他們小組討論3+2+1這個算式應該怎樣算,最后讓他們思考這個算式還可以怎樣列式?在探究教學中,我用思考題啟發(fā)學生說話,了解學生的思維情況,并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給予肯定、糾正或補講,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探究能力。在教連減時,我讓學生觀察比較:前面的式子(3+2+1)我們把它叫做連加,那這個式子(8-3-1)叫做什么呢?此時,我緊扣“舊”知識,捕捉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訓練點,給學生探究時間,讓他們觀察、比較、思考、討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進而形成初步的探究氛圍。
    教學設計綜述: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第一冊中的“6到10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單元中的一節(jié)計算教學課。它是學好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關鍵。計算是一切數學活動的基礎。因此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課程中的一項最基礎性內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有3點:一、懂得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二、理解并知道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三、會正確口算加減兩步計算式題。由于計算教學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學生學習起來顯得十分枯燥,以往學生對這類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知識掌握不扎實。基于以上情況,教師從以下三方面展開教學:1)情境激趣,引發(fā)思維2)網上探究,協(xié)作交流3)強化練習,拓展運用4)全班交流,總結評價。信息技術提供的網絡資源以其它媒體和手段無法替代的情境再現、超時空交流等功能與優(yōu)勢,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提供了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和操作性平臺,為學生呈現了仿真的學習情境,充分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并為他們提供了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氛圍,引導他們積極體驗,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主動積極地建構自己的學習經驗。在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支撐下的數學基礎性課程教學,可以有效地縮短學生認知的過程,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為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促使學生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得以牢固地掌握,并達到靈活運用。
    教學策略分步闡述(教案模板):
    課???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學科???年級??。
    教學目標?。
    二、理解并知道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三、會正確口算加減兩步計算式題。
    重、難點??。
    信息環(huán)境及媒體??。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分?步?策?略。
    談話引入:“小朋友,都乘過公共汽車嗎?”
    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設置了內容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和學會應用。
    選擇學生三個板塊的練習題上傳至教師機進行展示教師幫助引導學生作總結評價。
    有人上車,有人下車。
    用鼠標移動電腦圖像中的人物上車與下車”。
    把車上的幾個人“拉”下來,再把馬路邊上的若干人“拉”上了車。
    小組同學的合作討論下,列出了各自的算式,
    學生自主地選擇點擊相應的板塊。
    由學生自己介紹進行全班交流。
    多媒體技術把生活場景搬進課堂,通過形象、具體的移動變化、動態(tài)的圖像與音頻構成了仿真的學習情景,激發(fā)了興趣,幫助學生展開想象引發(fā)思維。并通過多媒體技術把學生思維的過程形象地再現出來,使學生在新穎的操作活動中提高了形象思維能力。
    發(fā)揮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的。
    運用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經驗的重組建構。
    概念的掌握和鞏固,關鍵在于應用。
    在生動、豐富的情境中進行強化新知識的練習鞏固和應用。
    學生在信息技術呈現的圖像、聲音的激勵下,不斷體驗成功。在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中掌握知識,獲得技能。
    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十一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熟練地進行有中、小括號的運算,在混合式題運算中能自覺地使用簡便計算,提高計算的速度。
    同上。
    小黑板,卡片,幻燈。
    一、復習。
    1、填空:
    ()叫做第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應();如果有中、小括號的,要先算(),再算();遇到除法的商除不盡時,一般()。
    2、計算:(指名板演,其余座練)。
    7.4×1.3-4.68÷0.9。
    [10-(0.2+16.7×0.7)]×0.01。
    教師針對性評講,著重讓學生說說脫式時哪一步用約等號,哪一步用等號,為什么?
    3、口算:說出下列算式根據什么定律,性質進行簡算。
    7.5-0.26-1.74+2.50.25×13×4。
    18-2.7-9.332×0.125。
    3.5×3+3.5×74.5×20-3.5×20。
    二、新授。
    1、談話引入。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也可以應用運算定律,使一些計算簡便。(板書課題)。
    2、教學例4。
    看一看,這道算式有什么特點?運用什么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試一試,讓學生自己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
    集體訂正,教師指出;這道題雖然不能把整個題簡便計算,但是式子里有兩步可以簡便,能簡便計算的要盡量使用簡便方法。
    看課本第39頁的例4,提問:虛線框框里的算式表示什么?
    3、做一做第39頁。
    指名板演,其余的做在本子上,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評講。要求學生在計算時應該隨時注意,能簡算的自覺簡算。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第5題。
    先獨立練習,再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有沒有簡便算法。
    2、練習十第7題。
    這三道題,主要訓練學生學會列綜合算式和使用括號。先讓學生獨立列式,再集體訂正。
    3、練習十第8、9、10題。
    指名分析題目,然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四、課堂(略)。
    五、課堂作業(yè)練習十第6題。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十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進步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靈活地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3.掌握解答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
    (二)能力目標:
    1.能正確,熟練地計算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
    2.會使用小括號.中括號,并記住運算順序.
    3.掌握簡便運算的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滲透“事物是不斷發(fā)展變化”以及“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辨證唯物思想.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
    二.子目標:
    課程一:整數.小數混合運算.(例1~例3)
    教學目標:
    課題二:運用運算定律簡便運算(例4)
    教學目標:
    1.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算.
    2.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堆能力以及提高思維靈活性.
    課題三:應用題(例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列綜合式解應用題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
    單元結構圖
    第一級運算(加、減)
    1、兩級運算
    第二級運算(乘、除)
    整數
    1、一個算式中,只含同一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小數
    2、運算順序2、一個算式中,含有二級運算,先算第二級,再算第一
    四則級。
    3、一個算式中,如果有括號,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
    運算中括號里面的'
    3、簡便運算: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4、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題和應用題。
    三.教學重點.難點剖析
    課題一: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1.重點:運算順序
    2.難點:
    分清第一級運算和第二級運算這兩個概念.
    3.與其他知識點的聯系:前面已出現過一些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式題.這一部分內容是進一步擴展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多步式題,并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進行概括和總結,此內容難度不大,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
    4.教學策略.
    教學過程可設計為:自學—討論—教師點拔
    關鍵:確定順序.理解運算順序與整數四則運算順序相同.含有兩級運算.要先算第二級,再算第一級,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課題二:簡便運算
    1.重點:靈活運用運算定律
    2.難點:運用分配律,前面已經有接觸過此類題目,因此在這里可進一步鞏固和靈活運用定律進行簡算.
    3.教學策略:
    復習運算定律:同時說明運用定律的目的是為了湊成整數使計算簡便.
    課題三:應用題
    1.重點:培養(yǎng)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2.難點:理解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3.與其他知識的聯系:這是應用乘法分配律的應用題,在整數的應用題里曾教過,小數的解題方法也一樣.
    4.教學策略:
    可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討論分析方法后,由老師點拔.
    四,錯例分析
    1.有學生容易把“第一級運算”“第二級運算”講成“一級運算”“二級運算”并容易難以把它們與“加減法”“乘除法”聯系起來.
    策略:
    可以跟學生說明我們剛開始學數學是先學加減法,所以加減法是第一級運算,后來我們又學了乘除法,所以是第二級運算.
    我覺得沒必要強制讓學生說是先算第二級運算再算第一級運算,因為學生先入為主,就讓他們記先乘除,后加減也行.
    2.分配律時出現“分配不公平”現象
    如:0.65×(200+1)
    =0.65×200+1
    策略:此類題目是學生經常做錯的題,可讓學生做題時添加弧線來強調分配要公平的原則.
    如:0.65×(200+1)
    3.42頁第4題,填上得數后,有學生列綜合式時,容易把得數也寫在綜合式的列式里.
    策略:這題可讓學生先列綜合式,再計算就大大降低錯誤率了.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篇十三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號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自主、熟練的計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計算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使學生掌握混合運算順序,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幫助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探索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一、口算引入
    1、計算:140×3+280 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使學生明確:當只有加減或乘除法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當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學生練習,指名板演。
    2、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混和運算。
    板書:不帶括號的混和運算。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例題。
    學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2)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并匯報。
    (3)師: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應該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學生在書上完成。
    2、試一試:150+120÷6×5。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指明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通過剛才兩道混合運算的解答,你能總結一下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嗎?使學生明確: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式題里,應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乘除連在一起,或加減連在一起,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個別學生作業(yè)。
    注意強調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要明確:在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法。
    2、說出運算順序,并口算出計算結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5。
    學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匯報思考過程和解題方法。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想想做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