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設計和運用,一定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等多方面的客觀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做的得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則會事與愿違,如若枯燥乏味的課件必然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精心設計好一個課件,因勢利導,就能緊扣學生的活動心理,活躍其思維,增強其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幼兒園大班主題課件大全,歡迎閱讀與借鑒。
【水果節(jié)】
活動目標
1、知道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jié),了解廣西及本鄉(xiāng)盛產(chǎn)的水果。
2、通過看、摸、聞、嘗了解一些常見水果的特征,并用正確的語言進行表述,注意語言的完整性、連貫性。
3、懂得水果有營養(yǎng),喜歡吃水果,感受水果節(jié)的樂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感知常見水果的特征,能用語言進行表述,豐富有關水果節(jié)的知識。
難點: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動準備
全班分5個小組;準備5籃水果實物(分別裝有蘋果、梨、香蕉、菠蘿各1個),切好的水果5大盤,小果樹模型1棵;幼兒每人一本小圖畫本、一盒彩色筆,課本《豐收的季節(jié)》。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1、復習兒歌《七個阿姨來摘果》。
2、回憶、講述:在本地水果節(jié)的見聞,了解本地盛產(chǎn)的水果。
3、翻開《豐收的季節(jié)》第22-23頁,了解廣西盛產(chǎn)水果的地方和水果節(jié)。
二、基本活動
1、認知活動
教師將5籃水果分別放到各組,讓幼兒用看、摸、聞等方式感知各種水果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來,引導幼兒用不同的重疊詞來說。(讓能力中、差的幼兒回答,教師給予肯定,增強幼兒學習的信心。)
2、品嘗活動
幼兒共同品嘗并說出所吃水果的名稱和味道,再說一說自己還吃過什么水果,為什么?
3、引導幼兒用“我喜歡吃……,因為……”完整連貫地說一句話。(讓能力強的幼兒說,其他幼兒可重復,以點帶面共同發(fā)展。)
三、延伸活動:
五彩水果樹
將圖畫本、彩色筆發(fā)給幼兒,讓幼兒畫出自己喜歡的水果,畫好后撕出卷貼成筒狀貼在小果樹模型上。
四、活動小結(jié):
讓幼兒懂得水果有營養(yǎng),應多吃水果,健康成長。
教學反思
本活動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fā)設計,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需要,整個活動各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富于條理性。在討論講述、認知、品嘗等活動中,幼兒能充分地認識和感知水果的特征,豐富了水果方面的知識和加深了經(jīng)驗感受。幼兒都能自始自終投入到活動中,并積極大膽地表述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呈現(xiàn)在快樂中學習的活躍氛圍?;顒舆^程中還考慮到讓不同水平的幼兒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有助于增強幼兒學習的信心,及獲取成功的喜悅,使不同的幼兒都得到發(fā)展。不足的是少部分幼兒在表述時語句不夠完整,語言表達能力還需不斷改善提高;還有沒能很好把握各環(huán)節(jié)進行的時間,第二環(huán)節(jié)花的時間太長,導致三、四環(huán)節(jié)完成有些匆忙。今后在上這節(jié)課時,應注意合理調(diào)配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加強自身的課堂調(diào)控能力,使活動達到更佳的效果。
【了不起的我】
主題目標
1.引導幼兒在心存感激之情的同時,學著去關心、愛護、幫助周圍的人,形成親近社會、感恩他人的態(tài)度。
2.學習尊重他人,在與他人相處、溝通和合作中,產(chǎn)生并體驗快樂,初步形成社會責任感。
3.讓幼兒明白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在親人的呵護和眾人的關心、愛護下成長的。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活動區(qū)環(huán)境:
(1)我的成長記錄
材料:幼兒用書A《我的成長記錄》,各種測量工具,剪刀,膠棒,幼兒照片。
玩法:請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各種工具和材料,制作成長手冊。
(2)愛心小貼士
材料:粉紅色紙,剪刀,鉛筆,半心形卡片。
玩法:教師指導幼兒將粉紅的紙對折,再將半心卡片放上,用鉛筆畫出輪廓,再減去多余的部分,展開就是心了。
(3)送弟弟妹妹的禮物: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運用剪、畫、自制小玩具,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
材料:各種廢舊材料
玩法: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運用剪、畫、自制小玩具,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
(4)認識年歷、月歷、日歷
材料:各種形式的年歷、月歷、日歷,幼兒數(shù)學用書《今天誰生日》。
玩法:
(1)請幼兒在月歷的空白處填寫相應的數(shù)字,并說說這一天是星期幾。
(2)請幼兒完成幼兒數(shù)學用書《今天誰生日》。
(5)食品保質(zhì)期
教學反思
首先這節(jié)課我是先從欣賞孩子自己的照片入手,激發(fā)了孩子們很大的學習興趣,他們都很好奇,對同班小朋友觀察的時候相當仔細。正因為是他們都熟悉的小伙伴,所以他們說起變化來,說的也非常全面。有了好的興趣就是一節(jié)課好的開端,接下來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較認真,專注,表現(xiàn)欲也很強。整個過程都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發(fā)揮著自己的特長,本領。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比如在選孩子照片時,有個別張收集的是孩子的藝術照,跟實際小朋友,相差很大,以至于小朋友都猜不出是誰。
【愛護青蛙】
活動目標
1.認識青蛙。
2.讓幼兒知道青蛙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各個成長階段的特點。
3.培養(yǎng)幼兒關愛生命,愛護小動物,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青蛙各個成長階段的特征;知道青蛙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教育幼兒珍愛小生命?BR> 活動準備
一個大雨天的早上,教師在教室的墻角放有一只小青蛙(也有可能本來就有一只青蛙)。青蛙各個成長期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上課鈴聲響了,幼兒坐在小登上唱著兒歌等老師來上課。
1.教師走進教室,一個小孩大聲說:“老師,墻角有一只青蛙”
2.老師走上前看了一眼說:“啊,真有一只青蛙,那怎么辦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說拿回家喂雞,有的說踩死它,有的說把他扔出窗外……
3,這時老師帶領孩子再認真看那只青蛙,老師說:“你們看它多可憐啊,它現(xiàn)在一定很著急很害怕,誰知道它現(xiàn)在想什么啊”
“它想媽媽了”“它怕我們會打它”“它在哭呢”“它求我們別傷害它”
二,這時教師對孩子講解青蛙的生活習性,出示青蛙吃害蟲的圖片,點出主題青蛙保護莊稼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选?BR> 三,教師出示各種青蛙圖片,讓孩子認識各種青蛙。
四,教師對孩子們進行珍惜生命,愛護小動物的教育。
五,鈴下課響了,師問:“現(xiàn)在拿這只青蛙怎么辦”。孩子們會齊聲說“送到外面的草地上!”孩子們把青蛙送出教室。
六,教學活動延伸
1.猜謎語(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
2.讓孩子把謎語講給父母猜,告訴他們別亂殺青蛙,保護自然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對于本節(jié)課的反思:
第一.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際,小青蛙是孩子們熟悉,喜歡的小動物,這樣容易調(diào)動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現(xiàn)在的孩子特別是農(nóng)村的孩子總是以玩死小動物為樂趣,從小就有暴力的行為。不懂得珍惜愛護生命,這一課能讓孩子知道生命是可貴的,愛護大自然,愛護小生命。
第三,只有那些善良的人,才是有責任心的人,我們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yǎng)有責任心的人,所以我認為對孩子從小進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育是很必要的
第四.不足的是用圖片不太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如用幻燈動畫制作效果會更好。
【留不住的時間】
活動目標:
1、給幼兒寬松的氛圍,讓他們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通過聯(lián)想和回憶的方式來解釋抽象的概念。
3、會通過同伴的講述獲得相關的聯(lián)想。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知道時間是留不住的。
5、能夠?qū)⒆约汉玫男袨榱晳T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場地。紙筆。
活動實錄:
---鐘表是時間,它上面有長的、短的指針。還有鈴聲回叫我們早早的起床。
---電子表、手表上面有時間數(shù)字,我覺得那些數(shù)字就是時間。
---一個小時,半個小時,一天,兩天是時間。
---在神州五號上天的時候,有個叔叔在數(shù):5、4、3、2、1、發(fā)射。
---烤箱上面有計時的時間,還有我們隔壁荔園小學的樓的墻上有給小學生看的。
---電飯鍋、冰箱上有時間。
---我和媽媽七點半去看電影,看完的時間是快十點鐘了。
---我看書的時候,時間也會過去的。
---我從小長到大,也是時間。
---電視里的叔叔、阿姨會預報時間。
---晚上睡覺,早晨一起來,時間就過去了,天也亮了,就變成早上了。
---我原來是長長的頭發(fā),進了理發(fā)店,把頭發(fā)剪了,時間也會過去的。
---星期六一過就到星期天的。
---跑步、吃飯睡覺、坐飛機、做火車時間都會過去的。
教育反思:
我們進行了三組談話,談話內(nèi)容截然不同,結(jié)果并讓教師瞠目結(jié)舌,第一組認為鐘表、時針、秒針等具體測量時間的工具是時間,個別幼兒還提及到倒計時;第二組認為時間與身邊許多的事情相聯(lián)系;第三組談話主要認為時間過去就回不來了,其實就是說出了時間的特性。個別幼兒會通過聯(lián)想的方式舉例說明時間的概念。這是大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三組內(nèi)容的大致類似,說明幼兒的思維方式還是會受同伴見影響的,同時,也會從同伴之間的談話內(nèi)容中獲得相關聯(lián)想。
活動目標
1、知道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jié),了解廣西及本鄉(xiāng)盛產(chǎn)的水果。
2、通過看、摸、聞、嘗了解一些常見水果的特征,并用正確的語言進行表述,注意語言的完整性、連貫性。
3、懂得水果有營養(yǎng),喜歡吃水果,感受水果節(jié)的樂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感知常見水果的特征,能用語言進行表述,豐富有關水果節(jié)的知識。
難點: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動準備
全班分5個小組;準備5籃水果實物(分別裝有蘋果、梨、香蕉、菠蘿各1個),切好的水果5大盤,小果樹模型1棵;幼兒每人一本小圖畫本、一盒彩色筆,課本《豐收的季節(jié)》。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1、復習兒歌《七個阿姨來摘果》。
2、回憶、講述:在本地水果節(jié)的見聞,了解本地盛產(chǎn)的水果。
3、翻開《豐收的季節(jié)》第22-23頁,了解廣西盛產(chǎn)水果的地方和水果節(jié)。
二、基本活動
1、認知活動
教師將5籃水果分別放到各組,讓幼兒用看、摸、聞等方式感知各種水果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來,引導幼兒用不同的重疊詞來說。(讓能力中、差的幼兒回答,教師給予肯定,增強幼兒學習的信心。)
2、品嘗活動
幼兒共同品嘗并說出所吃水果的名稱和味道,再說一說自己還吃過什么水果,為什么?
3、引導幼兒用“我喜歡吃……,因為……”完整連貫地說一句話。(讓能力強的幼兒說,其他幼兒可重復,以點帶面共同發(fā)展。)
三、延伸活動:
五彩水果樹
將圖畫本、彩色筆發(fā)給幼兒,讓幼兒畫出自己喜歡的水果,畫好后撕出卷貼成筒狀貼在小果樹模型上。
四、活動小結(jié):
讓幼兒懂得水果有營養(yǎng),應多吃水果,健康成長。
教學反思
本活動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fā)設計,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需要,整個活動各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富于條理性。在討論講述、認知、品嘗等活動中,幼兒能充分地認識和感知水果的特征,豐富了水果方面的知識和加深了經(jīng)驗感受。幼兒都能自始自終投入到活動中,并積極大膽地表述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呈現(xiàn)在快樂中學習的活躍氛圍?;顒舆^程中還考慮到讓不同水平的幼兒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有助于增強幼兒學習的信心,及獲取成功的喜悅,使不同的幼兒都得到發(fā)展。不足的是少部分幼兒在表述時語句不夠完整,語言表達能力還需不斷改善提高;還有沒能很好把握各環(huán)節(jié)進行的時間,第二環(huán)節(jié)花的時間太長,導致三、四環(huán)節(jié)完成有些匆忙。今后在上這節(jié)課時,應注意合理調(diào)配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加強自身的課堂調(diào)控能力,使活動達到更佳的效果。
主題目標
1.引導幼兒在心存感激之情的同時,學著去關心、愛護、幫助周圍的人,形成親近社會、感恩他人的態(tài)度。
2.學習尊重他人,在與他人相處、溝通和合作中,產(chǎn)生并體驗快樂,初步形成社會責任感。
3.讓幼兒明白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在親人的呵護和眾人的關心、愛護下成長的。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活動區(qū)環(huán)境:
(1)我的成長記錄
材料:幼兒用書A《我的成長記錄》,各種測量工具,剪刀,膠棒,幼兒照片。
玩法:請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各種工具和材料,制作成長手冊。
(2)愛心小貼士
材料:粉紅色紙,剪刀,鉛筆,半心形卡片。
玩法:教師指導幼兒將粉紅的紙對折,再將半心卡片放上,用鉛筆畫出輪廓,再減去多余的部分,展開就是心了。
(3)送弟弟妹妹的禮物: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運用剪、畫、自制小玩具,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
材料:各種廢舊材料
玩法: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運用剪、畫、自制小玩具,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
(4)認識年歷、月歷、日歷
材料:各種形式的年歷、月歷、日歷,幼兒數(shù)學用書《今天誰生日》。
玩法:
(1)請幼兒在月歷的空白處填寫相應的數(shù)字,并說說這一天是星期幾。
(2)請幼兒完成幼兒數(shù)學用書《今天誰生日》。
(5)食品保質(zhì)期
教學反思
首先這節(jié)課我是先從欣賞孩子自己的照片入手,激發(fā)了孩子們很大的學習興趣,他們都很好奇,對同班小朋友觀察的時候相當仔細。正因為是他們都熟悉的小伙伴,所以他們說起變化來,說的也非常全面。有了好的興趣就是一節(jié)課好的開端,接下來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較認真,專注,表現(xiàn)欲也很強。整個過程都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發(fā)揮著自己的特長,本領。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比如在選孩子照片時,有個別張收集的是孩子的藝術照,跟實際小朋友,相差很大,以至于小朋友都猜不出是誰。
活動目標
1.認識青蛙。
2.讓幼兒知道青蛙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各個成長階段的特點。
3.培養(yǎng)幼兒關愛生命,愛護小動物,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青蛙各個成長階段的特征;知道青蛙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教育幼兒珍愛小生命?BR> 活動準備
一個大雨天的早上,教師在教室的墻角放有一只小青蛙(也有可能本來就有一只青蛙)。青蛙各個成長期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上課鈴聲響了,幼兒坐在小登上唱著兒歌等老師來上課。
1.教師走進教室,一個小孩大聲說:“老師,墻角有一只青蛙”
2.老師走上前看了一眼說:“啊,真有一只青蛙,那怎么辦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說拿回家喂雞,有的說踩死它,有的說把他扔出窗外……
3,這時老師帶領孩子再認真看那只青蛙,老師說:“你們看它多可憐啊,它現(xiàn)在一定很著急很害怕,誰知道它現(xiàn)在想什么啊”
“它想媽媽了”“它怕我們會打它”“它在哭呢”“它求我們別傷害它”
二,這時教師對孩子講解青蛙的生活習性,出示青蛙吃害蟲的圖片,點出主題青蛙保護莊稼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选?BR> 三,教師出示各種青蛙圖片,讓孩子認識各種青蛙。
四,教師對孩子們進行珍惜生命,愛護小動物的教育。
五,鈴下課響了,師問:“現(xiàn)在拿這只青蛙怎么辦”。孩子們會齊聲說“送到外面的草地上!”孩子們把青蛙送出教室。
六,教學活動延伸
1.猜謎語(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
2.讓孩子把謎語講給父母猜,告訴他們別亂殺青蛙,保護自然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對于本節(jié)課的反思:
第一.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際,小青蛙是孩子們熟悉,喜歡的小動物,這樣容易調(diào)動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現(xiàn)在的孩子特別是農(nóng)村的孩子總是以玩死小動物為樂趣,從小就有暴力的行為。不懂得珍惜愛護生命,這一課能讓孩子知道生命是可貴的,愛護大自然,愛護小生命。
第三,只有那些善良的人,才是有責任心的人,我們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yǎng)有責任心的人,所以我認為對孩子從小進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育是很必要的
第四.不足的是用圖片不太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如用幻燈動畫制作效果會更好。
活動目標:
1、給幼兒寬松的氛圍,讓他們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通過聯(lián)想和回憶的方式來解釋抽象的概念。
3、會通過同伴的講述獲得相關的聯(lián)想。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知道時間是留不住的。
5、能夠?qū)⒆约汉玫男袨榱晳T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場地。紙筆。
活動實錄:
---鐘表是時間,它上面有長的、短的指針。還有鈴聲回叫我們早早的起床。
---電子表、手表上面有時間數(shù)字,我覺得那些數(shù)字就是時間。
---一個小時,半個小時,一天,兩天是時間。
---在神州五號上天的時候,有個叔叔在數(shù):5、4、3、2、1、發(fā)射。
---烤箱上面有計時的時間,還有我們隔壁荔園小學的樓的墻上有給小學生看的。
---電飯鍋、冰箱上有時間。
---我和媽媽七點半去看電影,看完的時間是快十點鐘了。
---我看書的時候,時間也會過去的。
---我從小長到大,也是時間。
---電視里的叔叔、阿姨會預報時間。
---晚上睡覺,早晨一起來,時間就過去了,天也亮了,就變成早上了。
---我原來是長長的頭發(fā),進了理發(fā)店,把頭發(fā)剪了,時間也會過去的。
---星期六一過就到星期天的。
---跑步、吃飯睡覺、坐飛機、做火車時間都會過去的。
教育反思:
我們進行了三組談話,談話內(nèi)容截然不同,結(jié)果并讓教師瞠目結(jié)舌,第一組認為鐘表、時針、秒針等具體測量時間的工具是時間,個別幼兒還提及到倒計時;第二組認為時間與身邊許多的事情相聯(lián)系;第三組談話主要認為時間過去就回不來了,其實就是說出了時間的特性。個別幼兒會通過聯(lián)想的方式舉例說明時間的概念。這是大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三組內(nèi)容的大致類似,說明幼兒的思維方式還是會受同伴見影響的,同時,也會從同伴之間的談話內(nèi)容中獲得相關聯(lián)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