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師資格考試知識點:現代文閱讀技巧

字號:

成功=時間+方法,自制力是這個等式的保障。世上無天才,高手都是來自刻苦的練習。而大家往往只看到“牛人”閃耀的成績,忽視其成績背后無比寂寞的勤奮。以下為“2020教師資格考試知識點:現代文閱讀技巧”,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一、整體感知
    ①審讀題干。(從問題中獲知有效信息,帶著疑問通讀全文)
    ②閱讀全篇,在閱讀過程中對材料做整體理解,宏觀把握。(明確文章或話題的寫作背景,明晰文章的行文框架與思路,把握文章體裁特點與語言風格,感知文章主旨與情感基調。)
    ③篩選信息。(依據問題,劃定與作答相關的信息區(qū)域;把握解讀角度或解題切入點。)
    二、關注細節(jié)
    ①關注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從題目去揣測作者的寫作意圖)
    ②理清段落間的邏輯關系。(抓準核心句子——起始句、重點句、歸納句,這些句子常常是提煉文段內容的依據。)
    ③重視對句子的理解與分析。(比如記敘類文章里,有議論、抒情的句子;議論文及抒情散文中的中心句、過渡句;文章中反復出現的句子、總結性的語句;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等,這些句子常常直接或間接地滲透著作者的觀點。)
    ④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現的詞語、意義相近的詞語。(這些詞語常常是內容要點、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現,不可忽視。)
    三、作答技巧
    ①關注題目后的分值。(從分值推測答題要點,避免漏答,標清序號。)
    ②聯(lián)系上下文作答。
    ③要盡量使用原文中的話,或者稍加修飾后的話語作答。(實際上,一套閱讀題,四個題目中至少有兩個題目是可以直接或間接用原文中的語言回答,所以,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答案在原文中,看你會找不會找。)
    ④多角度分析,條分縷析。
    ⑤使用術語,潤色語言。(如動靜相襯、以小見大、虛實結合、欲揚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啟下等)
    四、現代文閱讀常見題型
    (一)有關語言修辭的題型
    1.描繪類
    如: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或:文章的某個句子說成另一個句子好不好?為什么?
    答題模式: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具體、形象、準確地寫出了+對象+效果,換了后就變成+不好的效果。
    2.結構類
    如:某兩個或三個詞語的順序能夠交換?為什么?
    答題模式: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表達了……
    3.修辭類
    如: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好處?
    答題模式: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合句子語境分析。
    (二)有關謀篇布局的題型
    如:該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題模式: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文末: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
    (三)有關表現手法的題型
    如:文章這樣寫有什么樣的好處或效果?
    答題模式:方法+內容+效果
    (四)有關鑒賞人物的題型
    1.人物形象鑒賞
    如:請簡要分析人物的形象
    答題模式:按總分/分總來回答。用一句話從整體上對該人物做出一個定性分析,再從幾個方面做具體分析。
    2.人稱使用鑒賞
    如:使用第一/二/三人稱有何好處?
    答題模式: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