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經(jīng)典成語故事集錦

字號:


    成語是語言中的精華,是歷史的產(chǎn)物,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下面是分享的兒童經(jīng)典成語故事集錦。歡迎閱讀參考!
    【顧左右而言他】
    戰(zhàn)國中期,有一個名叫孟子(又稱孟軻)的人。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據(jù)說,有一次,他對齊宣王說:“有一個人,因為要到楚國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給他的朋友,請予照顧。等到他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凍挨餓,那位朋友根本沒有盡到照顧的責(zé)任。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答道:“和他絕交!”
    孟子又說:“有一個執(zhí)行法紀(jì)、掌管刑罰的長官,卻連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說這該怎么辦?”
    齊宣王說:“撤他的職!”
    最后,孟子說:“全國之內(nèi),政事敗亂,人民不能安居樂業(yè)。你說這又該怎么辦?”
    齊宣王“顧左右而言他”,即望著兩旁站立的隨從,把話故意扯到別處去了。
    上面這段對話,在《孟子·梁惠王》有詳細(xì)記載。原文是: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BR>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曰:“已之?!?BR>    曰:“四境之內(nèi)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守株待兔】
    從前,有個農(nóng)民在田里種蘿卜,他累得滿頭都是汗水。正在這時,忽然跑來一只野兔,一頭撞在旁邊的大樹上。農(nóng)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撞死了。那個人很高興,把野兔撿了起來,晚上他把野兔吃了。他想:要是每天都有一只野兔吃該有多好??!
    第二天,他到地里不勞動了,坐在大樹下等著,希望再有野兔跑過來,自己撞死在大樹上。
    他等了一天又一天,野兔沒有再來,農(nóng)民的蘿卜全都枯死了。
    “守株待兔”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爸辍痹谶@兒就是“樹”。這個成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比喻有人把偶然發(fā)生的事情當(dāng)作經(jīng)驗,還牢牢守住不放。一個是比喻有人不愿切實地工作,妄想得到意外的收獲。
    【千金買鄰】
    在南北朝的時候,有個叫呂僧珍的人,他世代居住在廣陵地區(qū)。呂僧珍為人正直,很有智謀和膽略,因此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而且遠(yuǎn)近聞名。
    呂僧珍家住在城北,家里并不寬敞,平時再加上不少人在這里出入,就顯得更小了。于是有人勸呂僧珍再買套更寬敞的房屋。他說:“已經(jīng)夠用了,不用再擴大我的居住面積了?!币驗閰紊涞钠返赂呱?,人們都愿意和他接近和交談。有一個人物地在呂僧珍家隔壁買了一套房屋。
    有人問:“你買這房子花了多少錢?”“一千一百兩”。“怎么這么貴?”那人笑著說:“一百兩是用來買房屋的,那一千兩是用來買鄰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