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條件要求 怎樣申請日本名校留學

字號:


    留學生去日本讀書,要認真的準備自己的申請條件,了解申請需要滿足的要求,就需要確認好自己的申請資格。今天就由出國留學網(wǎng)的小編帶來日本留學條件要求 怎樣申請日本名校留學?
    本科申請
    一、申請條件
    1.學歷要求
    1)大學預(yù)科、本科、短期大學申請條件
    申請進大學本科、短期大學的人必須受過12年的學校教育(包括完成中等教育),有日語基礎(chǔ),年滿18歲以上。
    2)日本語言學校申請條件
    必須完成12年的學校教育,日語學習150學時以上,年齡要求在18周歲以上。
    2.語言要求
    出國前需要掌握一定的日語水平,0基礎(chǔ)去日本風險較大。提早做好留學打算,我們會完善安排你每一步的留學規(guī)劃。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獲簽,更好的適應(yīng)日本的生活和學習。
    日本留學需要具備的能力和條件之學習能力方面,要具備一定的學習意識。
    這點非常的重要,在讀書期間,不要心存僥幸,努力學習才是日本留學的唯一目的,無論是在語言學校,還是在大學,只有成績好才能申請到教學金。特別是在大學院就讀研究生期間,學習態(tài)度是決定你是否能夠升入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3.自我綜合素質(zhì)
    這里提到的實力,包括自己的學習能力、對問題的認識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有的家長和學生不顧自己的實力,盲目堅持要進名牌大學,反而適得其反,因為學習能力不足,適應(yīng)不了大學的教學要求,最終達不到留學的目的。有些學生認為出國前日語已經(jīng)達到一定水平,給自己過高過短的定目標,一旦失利挫敗感很強。
    二、申請流程
    1.填寫申請時間表
    日本的招生季主要是每年4月和10月,1月和7月也會有部分學校招收補充生和插班生,但招生學校和招生數(shù)量都比較少。
    2.了解考試信息
    現(xiàn)在日本承認的日語考試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國際日本語能力測試(JLPT)和考試,JLPT考試時間是每年的7月和12月的第一個周 日,的考試一般是每個單數(shù)月份(即每個一個月一次)。
    3.選擇學校
    日本教育業(yè)比較發(fā)達,教育制度先進,對學校的分類也很詳細。日本學校主要分為語言學校、大學、大學院、短期大學和專門學校。日本大學要求留學生要有完整的12年教育經(jīng)歷,即高中畢業(yè)或同等學歷,其中大學院要求本科畢業(yè)。除日本語言學校外,大學和大學院都對留學生的日語有較高要求,其中大學院要求日語一級以上,大學要求二級以上。
    4.考大學
    首先需要先選擇好學校,然后參加日本統(tǒng)一的留學生考試(EJU考試),通過后參加校內(nèi)考試。
    5.簽證攻略
    日本的簽證采用的是反簽證。學生要把資料提交給學校,然后由學校送到日本的入國管理局提出申請。申請到在留資格后,再前往日本大使館申請簽證。
    碩士留學
    1、日語成績(JLPT成績)
    日語成績必須用JLPT,一般文科要求N1(部分大學N2也可,申請局限性大),理科要求N2。
    要注意JLPT一年只有兩次考試時間,分別在7月和12月,出成績在考試后的2個月左右。建議從大二開始學習日語,不管是自學還是報班,利用好大二、大三兩年時間,在大三下學期之前考出該有的等級,然后聯(lián)絡(luò)導師,大四畢業(yè)直接赴日,這是最最最合理的時間規(guī)劃哦。
    2、英語成績(托福/托業(yè)/雅思成績)
    基本上,文科除了文學、社會學、教育學均需要提交英語成績,理科更別說了,最注重的就是英語成績了。
    英語具體能提交什么成績要看學校的募集要項,一般認可度比較高的是托福和托業(yè),僅有少部分學校認可雅思成績。在跟導師聯(lián)絡(luò)之前,最好看清學校的募集要項,根據(jù)學校的要求提交英語成績。
    PS:某些大學是可以提交國內(nèi)英語四六級代替英語成績的哦。
    3、GPA
    績點成績一般滿分4分,因此想申請帝國大學最好3.5分。
    雖然都說申請研究生不看績點,但是大輝醬不這么認為,一般績點3.0以下的同學,教授有可能懷疑學習態(tài)度要求看大學四年成績單。如果說,大學四年比較荒,最終績點只有2.8、2.9左右,那么只能用日語、英語的好成績來彌補了。
    4、研究計劃書
    這是重點中的重點,也就不用多說了。一般要求2000字左右,藝術(shù)生不需要提交研究計劃而是提交作品集(作為非藝術(shù)生,感覺作品集更復(fù)雜)。
    這里簡單講講研究計劃書的寫作要領(lǐng),必須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研究題目、研究動機、先行研究、研究方法、參考文獻。
    (1)研究題目
    題目不用太寬泛,想研究哪個方面就直接寫出來,如果主標題感覺論述不清楚,添加副標題即可。比如論述經(jīng)濟,不如在題目上加國家范圍,總比一上來就給人把視角放在全世界要好很多;比如論述教育,不如在題目上加年級范圍,總比一上來就給人把視角放在小初高要好很多。
    研究題目清晰,教授一眼就能看出是否與他研究方向吻合,也更給人讀下去的興趣。
    (2)研究動機
    簡單說就是因為什么讓你想做這方面的研究?比如學習中、實踐中、生活中某個現(xiàn)象引起大家的重視,你特別想就此問題進行研究。一般,我們的研究是對比研究,比如在中國發(fā)生xxx,日本則是xxx,中日對比xxx,類似這樣的觀點教授比較偏愛哦!
    要注意哦,研究點要具體且符合現(xiàn)實,能夠是你2年修士時間內(nèi)能有研究結(jié)果的東西,我們只是研究一個小分子,不要好高騖遠,貼一個巨大的研究方向并不666,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3)先行研究
    很容易理解,就是你想研究的方向,之前學家所做的相關(guān)研究。但是,不能完全論述前人的研究結(jié)果,那樣你再研究還有什么意義呢?你要提出不同的觀點,或者提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你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研究這個未知的領(lǐng)域,體現(xiàn)你研究的獨創(chuàng)性和價值。先行研究引用時可以直接引用前人的研究內(nèi)容,也可以寫要約。
    (4)研究方法
    不同領(lǐng)域研究方法不同,因此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研究的方向規(guī)劃研究方法,但是要遵循兩個原則:方法可行可操作和修士期間足夠時間完成。
    (5)參考文獻
    必須要有參考文獻,不然你的研究計劃書再完美也是白搭。因為你的研究計劃不是架空的,是有事實依據(jù)的,是延續(xù)前人的。
    因此,你必須有參考文獻的基礎(chǔ),才有你將來的研究。具體參考文獻要有以下幾個要素:作者名、發(fā)行年代、論文題目、刊載雜志名/書名、出版社、編者、頁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