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在史學(xué)中的地位被評論為繼《尚書》、《春秋》之后,開《史記》、《漢書》之先河的重要典籍。下面是分享的左傳:《僖公十七年》原文譯文。歡迎閱讀參考!
【原文】
【傳】十七年春,齊人為徐伐英氏,以報婁林之役也。
夏,晉大子圉為質(zhì)于秦,秦歸河?xùn)|而妻之?;莨诹阂?,梁伯妻之。梁贏孕,過期,卜招父與其子卜之。其子曰:「將生一男一女?!拐性唬骸溉?。男為人臣,女為人妾?!构拭性秽?,女曰妾。及子圉西質(zhì),妾為宦女焉。
師滅項。淮之會,公有諸侯之事未歸而取項。齊人以為討,而止公。
秋,聲姜以公故,會齊侯于卞。九月,公至。書曰:「至自會?!躬q有諸侯之事焉,且諱之也。
齊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無子。齊侯好內(nèi),多內(nèi)寵,內(nèi)嬖如夫人者六人:長衛(wèi)姬,生武孟;少衛(wèi)姬,生惠公;鄭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華子,生公子雍。公與管仲屬孝公于宋襄公,以為太子。雍巫有寵于衛(wèi)共姬,因寺人貂以薦羞于公,亦有寵,公許之立武孟。
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齊桓公卒。易牙入,與寺人貂因內(nèi)寵以殺群吏,而立公子無虧。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巳夜殯。
【譯文】
十七年春季,齊國人為徐國攻打英氏,以報復(fù)前二年楚擊敗徐于婁林那一次戰(zhàn)役。
夏季,晉國的太子圉在秦國作人質(zhì),秦國把河?xùn)|土地歸還晉國并把女兒嫁給圉。晉惠公在梁國的時候,梁伯把女兒嫁給他。梁嬴懷孕,過了預(yù)產(chǎn)期。卜招父和他的兒子占卜,他的兒子說:“將要生一男一女?!辈氛懈刚f:“對。男的做別人的奴仆,女的做別人的奴婢?!彼园涯械慕凶鲟?,女的取名叫做妾。等到子圉到西方作人質(zhì),妾就在秦國作了侍女。
魯國軍隊滅亡項國。在淮地的會見,僖公正有和各國諸侯相會的大事,沒有回國,魯軍就占取了項國。齊國人認(rèn)為這是由僖公下令進(jìn)攻,因此把僖公拘留,不讓他回國。
秋季,聲姜由于僖公的緣故,在卞地會見齊桓公。九月,僖公到達(dá)?!洞呵铩酚涊d說“至自會”,這是由于國家大事還沒有處理完,而且不愿說出被拘留這件事。
齊桓公的三位夫人,王姬、徐嬴、蔡姬,都沒有兒子。齊桓公喜歡女色,寵愛的姬妾不少,宮內(nèi)受寵的女人待遇如同夫人一樣的有六人:大衛(wèi)姬,生了武孟;小衛(wèi)姬,生了惠公;鄭姬,生了孝公;葛嬴,生了昭公;密姬,生了懿公;宋華子,生了公子雍?;腹凸苤侔研⒐懈督o宋襄公,以他為太子。雍巫受到衛(wèi)共姬的寵信,由于寺人貂的關(guān)系把美味的食品進(jìn)獻(xiàn)給齊桓公,又受到齊桓公的寵信。齊桓公答應(yīng)他們立武孟為繼承人。管仲死,五個公子都謀求立為嗣君。
冬季,十月初七日,齊桓公死。易牙進(jìn)宮,和寺人貂依靠那些內(nèi)寵的權(quán)貴而殺死一批官吏,立公子無虧為國君。孝公逃亡到宋國。十二月初八日,發(fā)出訃告。十四日夜間,將桓公尸體大殮入棺。
擴(kuò)展閱讀:《左傳》名句
1、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譯文:我不詐騙你,你不欺騙我。真誠相待,互不欺詐。
2、宴安鴆毒,不可懷也。(《左傳·閔公元年》)
譯文:貪圖安逸享樂等于飲毒酒自殺,不可懷戀。
3、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ǒu)。(《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譯文:下棋的人拿著棋子而決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這樣的人必定勝不了對手。
4、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左傳·襄公十年》)
譯文:眾人的憤怒不可以觸犯,個人專權(quán)的欲望難以成功。
5、川澤納污,山藪(sǒu)藏疾,瑾瑜匿瑕。(《左傳·宣公十八年》)
譯文:河流大澤中也容納污水,深山草野中也會藏瘴癘之氣,美玉中也會微有瑕疵。
6、過而不悛(quān),亡之本也。(《左傳·襄公七年》)
譯文:有過錯而不改正,這是敗亡的根源。
7、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左傳·文公五年》)
譯文:空有虛名而無其實,言過其行的人。必然會招來人們的怨恨。
8、驕奢*逸,所自邪也。(《左傳·隱公三年》)
譯文:驕橫、奢侈、荒*、放蕩,是邪惡發(fā)源的處所。
9、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左傳·隱公六年》)
譯文:好事不能放棄,壞事不可任其發(fā)展。
10、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譯文:節(jié)儉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質(zhì),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