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課件集錦【三篇】

字號:

課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它顯現(xiàn)出制作者對教育、教學、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領(lǐng)悟。因此教師在設(shè)計課件時一定要吃透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出符合教學的方案用于課件。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幼兒園小班科學課件集錦,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洗洗鵪鶉蛋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感知醋和鵪鶉蛋這一簡單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
    2、嘗試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fā)現(xiàn)特征,在活動中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雞蛋、鵪鶉蛋、蛋窩、水、白醋、盤子若干、碗若干、棉簽、圖片2張。
    【重點難點】
    1、在活動中感知醋和鵪鶉蛋有化學反應,并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2、在活動中嘗試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fā)現(xiàn)特征。
    【活動過程】
    一、比較雞蛋和鵪鶉蛋的不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樣東西,請你們看看這是什么?(出示蛋)
    幼:雞蛋。
    師:那你們知道蛋寶寶的媽媽是誰嗎?(出示母雞圖片)
    幼:母雞,雞媽媽……
    師:那我們一起來和雞媽媽打個招呼吧!(師幼一同和雞媽媽打招呼)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東西,你們猜猜它是誰?教師出示鵪鶉蛋。
    幼:鴿子蛋,鳥蛋……
    師:其實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鵪鶉蛋。
    幼:鵪鶉蛋。
    師:那我請小朋友們來看看雞蛋和鵪鶉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分別請個別幼兒回答)
    總結(jié):原來,雞蛋大,鵪鶉蛋??;雞蛋粉粉的,很可愛;鵪鶉蛋身上有斑點,看上去臟兮兮的。
    二、洗洗鵪鶉蛋。
    師:今天呀,鵪鶉媽媽也來到我們xx班,(教師出示鵪鶉媽媽的圖片)我們一起來和鵪鶉媽媽打個招呼吧?。◣熡坠餐往g鶉媽媽打招呼)。鵪鶉媽媽今天有些不開心,你們知道鵪鶉媽媽為什么不開心嗎?(分別請1-2名幼兒回答)
    師:其實呀,鵪鶉媽媽覺得自己的寶寶看上去臟臟的,想讓它變得干凈、漂亮一點。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讓鵪鶉蛋寶寶變得干凈、漂亮呀?
    幼:幫鵪鶉寶寶洗澡,換身衣服……
    師:是啊,那小朋友們想不想幫鵪鶉寶寶們洗個澡呀?
    幼:想。
    操作一:清水洗洗鵪鶉蛋
    師:老師這里有盆清水,我們來給鵪鶉寶寶洗個澡吧。(出試清水,教師示范)把鵪鶉蛋輕輕的放在盆子里,然后拿棉簽輕輕的給鵪鶉蛋寶寶洗澡。要注意哦,一定要輕輕的給鵪鶉寶寶洗身體,如果太用力了,鵪鶉寶寶就碎了,這樣鵪鶉媽媽會傷心的!老師也給小朋友們準備了清水,請你輕輕的走到桌子邊上,不用帶小椅子,你也來幫鵪鶉蛋寶寶洗個澡吧,記住一定要輕輕的洗哦!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來,寶寶們,洗了這么久了,你們的鵪鶉寶寶洗干凈了嗎?先讓你們的鵪鶉寶寶讓鵪鶉寶寶休息會吧,把鵪鶉寶寶送到小盤子里去。(分別請幼兒回答。)
    幼:沒有!
    師:那你還有什么好辦法嗎?(請1-2名幼兒回答)
    操作二:白醋洗洗鵪鶉蛋
    師:老師想到一個好辦法。(出示白醋)你猜猜這是什么?(請幼兒上來聞聞,嘗嘗。)聞上去是什么感覺?
    幼:檸檬,白醋……
    師:對啦,是醋!那你覺得用白醋能給鵪鶉寶寶洗干凈嗎?
    幼:能,不能。
    師:有的小朋友覺得能,有的覺得不能;那就請你用白醋試試看,再去給鵪鶉寶寶洗個澡,看看這次能不能幫它洗干凈;要注意哦,洗的時候還是要輕輕的,別弄疼鵪鶉寶寶呦。
    幼兒用白醋操作,教師指導。
    師:小朋友們,你們給鵪鶉蛋寶寶干凈了嗎?
    幼:洗干凈了!
    師:請你把洗干凈的鵪鶉蛋寶寶送到鵪鶉媽媽那里去吧?。ㄓ變悍謩e送蛋)
    師:我們來幫鵪鶉媽媽檢查一下寶寶們是不是都干凈啦!教師和幼兒一同檢查。呀!鵪鶉蛋寶寶們被小朋友們洗的真干凈呀!你們高興嗎?
    幼:高興!
    師:真是太感謝小朋友們啦!謝謝你們!
    幼:不用謝!
    三、活動延伸:
    師:那如果把鵪鶉蛋寶寶放在醋里面浸泡一會,它會變成什么樣?你們想不想知道?那就請你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試試看,然后告訴老師你的發(fā)現(xiàn),好嗎?
    
會變魔術(shù)的水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知白糖、鹽溶解在水里后水會變味。
    2.幼兒從實驗中體會到操作的樂趣。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水壺、透明性杯子若干、碟子
    2、白糖、鹽每組一份。
    3、記錄表、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主題。
    1、看情景觀察:教師表演,口渴了喝水。
    提問:你們知道我在喝什么嗎?
    對了,我喝的是水,你們都喝過水吧,你們覺得水是什么味道?
    小結(jié):白開水淡淡的,沒有味道。我們每天都要喝適量的白開水,身體才會健康。
    2.感知水的奇妙。
    教師變魔術(shù):把白糖和水混合,然后讓小朋友猜猜水會變成什么味道。
    請個別小朋友嘗一嘗,提問:請你告訴大家你喝了這水是什么味道的,你覺得好喝嗎?
    3.交流談話:淡淡的水怎么會變成甜甜的水?
    二.比較糖和鹽
    1、教師出示鹽和糖,讓幼兒觀察,比較鹽和糖有什么區(qū)別
    小朋友你們知道老師手上這個是什么東西嗎?
    2、提出問題:淡淡的水加入鹽會變成什么味道,加入糖又是什么味道?
    3、教師示范操作。
    4、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學習記錄。
    三、幼兒探索:變甜甜的水
    1.交代要求幼兒操作:請小朋友每人拿兩只杯子,嘗試把鹽和糖分別放入不同的杯子里。
    2.交流:你剛才是怎么變的?先拿什么?然后做什么?加什么?用標記圖表示出幼兒操作的過程。
    3.小結(jié):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變成了甜甜的糖水,淡淡的水中加入鹽就變成了大咸咸的糖水。
    
蒲公英旅行記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植物種子不同的傳播途徑。
    2、運用肢體動作模仿表現(xiàn)種子的傳播。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收集各種種子實物或圖片。
    2、教師事先了解一些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
    3、故事:《蒲公英旅行記》。
    4、課件:《喜歡旅行的種子》、電視機等。
    5、扇子、鼓。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故事《蒲公英旅行記》,激起幼兒對種子的傳播探索的興趣。
    教師提問,幼兒交流討論。
    1、故事里講到了誰?(蒲公英)
    2、它們用什么好辦法讓自己旅行?(利用風來讓自己旅行)
    3、你還知道其他種子是怎樣旅行的嗎?
    二、感知探索
    1、幼兒欣賞課件《喜歡旅行的種子》,一起看看自然界中的植物是用什么方式把種子傳播出去的呢?
    l蒲公英是靠風來讓自己旅行的。(風的傳播)
    l蒼耳等植物會粘在動物的身上,被傳送到其他地方去。(動物的傳播)
    l豆莢等植物是太陽曬了,自己一個人炸開來的,彈出去旅行。(自然的傳播)
    l有的是靠水來傳播的,我們叫它水力傳播,如:睡蓮,椰子。(水的傳播)
    2、幼兒利用實物,了解種子傳播方式。
    l幼兒手拿蒲公英,用嘴吹動蒲公英的種子,親自感受風力的傳播。
    l蒼耳的橢圓形種子中,有尖尖的刺??梢哉锤皆趧游锏纳眢w上,到處去旅行。
    l教師取出一顆豆莢種子,演示。
    如果材料充足可以每位幼兒發(fā)一個,讓他們動手親自試一試。
    三、游戲表現(xiàn)
    幼兒以肢體動作表現(xiàn)傳播的方式:
    ---女孩當花,手舉高,手掌張開,并攏手腕做開花狀;男孩張開雙臂拍動當蜜蜂。游戲進行時,全體幼兒唱小蜜蜂歌,當花的幼兒蹲下,手隨音樂擺動,當蜜蜂的幼兒拍動翅膀,穿梭于花叢間,每一段歌詞停頓處做在花中吸蜜狀。
    ---蒲公英的重在像降落傘一樣,隨風飛來飛去,風強就飛得高、飛得遠。請幼兒扮演蒲公英,教師拿扇子扇風,被扇到的幼兒假裝自己離開蒲公英開始漂移,教師用鼓聲代表風勢的強弱,讓幼兒隨節(jié)奏、風向做移動,后雙臂張開,安全降落。
    附:故事《蒲公英》
    頂棉筐的小姑娘媽媽送我們每人一把白色的小絨傘。她說:"孩子們,飛吧,在風婆婆的幫助下,飛到遙遠的地方,飛向四面八方,記住,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鄉(xiāng)……"于是,我們飛呀飛,飛過小河,越過山岡,在藍天下飛了好久。我們就各自落地生根長大,終于有一天,一個個也像趕集一樣,頂起了雪白的棉筐。
    只聽,路邊的孩子們喊道:"看,多美的蒲公英??!"他們吹呀吹呀,于是,我們又像當年媽媽送我們一樣,將我們的孩子送向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