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的禮義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們要從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營養(yǎng)、身體力行。下面是分享的幾篇三字經(jīng)里的句子。歡迎閱讀參考!
【大小戴 注禮記 述圣言 禮樂備】
【拼音】dà xiǎo dài zhù lǐ jì shù shèng yán lǐ yuè bèi
【解釋】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釋《禮記》,傳述和闡揚了圣賢的著作,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關禮樂的情形。
【啟示】中國傳統(tǒng)的禮義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們要從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營養(yǎng)、身體力行。
【注釋】大小戴:指西漢經(jīng)學家戴德和他的侄戴圣。戴德選取古代各種有關禮儀的論著編成《大戴禮記》八十五篇,后戴圣加以刪減,編成《小戴禮記》四十九篇,即《禮記》。集:匯輯。備:齊全。
【有國風 有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拼音】yǒu guó fēng yǒu yǎ sòng hào sì shī dāng fěng yǒng
【解釋】《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四詩,它是一種內容豐富、感情深切的詩歌,實在是值得我們去朗誦的。
【啟示】我國最古老的一本詩集叫《詩經(jīng)》,共匯集了周代詩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反映復雜的社會形態(tài),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狀況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詩既亡 春秋作 寓褒貶 別善惡】
【拼音】shī jì wáng chūn qiū zuò yù bāo biǎn bié shàn è
【解釋】后來由于周朝的衰落,詩經(jīng)也就跟著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這本書中隱含著對現(xiàn)實政治的褒貶以及對各國善惡行為的分辯。
【啟示】我們讀春秋,除了能夠了解當時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況,更重要的是累積前人的經(jīng)驗,成為自己做人處事的借鑒。
【故事】我國最古老的詩集是《詩經(jīng)》。他的題材很廣泛,包括了社會風氣、生活狀況,還有貧民百姓的感情和思想。分為國風、大雅、小雅、頌四種。在《詩經(jīng)》中,不僅內容生動有趣,就連所使用的語言也很活潑,這些詩作,是需要大家細心的去品味的。春秋時代,詩的精神已經(jīng)喪失了,在這個時代中周朝王室已漸漸失去了約束諸侯的力量,孔子看到了這種混亂的情形,心里很擔憂,于是便作了《春秋》這部書。《春秋》是本對現(xiàn)實的政治做客觀的褒貶,以及對各個諸侯國做善惡行為分辨的書籍。這本書里有的“ 春秋五霸” ,這些諸侯國彼此爭名奪利,戰(zhàn)爭不斷,《春秋》這本書,就是針對他們來做評論的。
【大小戴 注禮記 述圣言 禮樂備】
【拼音】dà xiǎo dài zhù lǐ jì shù shèng yán lǐ yuè bèi
【解釋】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釋《禮記》,傳述和闡揚了圣賢的著作,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關禮樂的情形。
【啟示】中國傳統(tǒng)的禮義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們要從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營養(yǎng)、身體力行。
【注釋】大小戴:指西漢經(jīng)學家戴德和他的侄戴圣。戴德選取古代各種有關禮儀的論著編成《大戴禮記》八十五篇,后戴圣加以刪減,編成《小戴禮記》四十九篇,即《禮記》。集:匯輯。備:齊全。
【有國風 有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拼音】yǒu guó fēng yǒu yǎ sòng hào sì shī dāng fěng yǒng
【解釋】《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四詩,它是一種內容豐富、感情深切的詩歌,實在是值得我們去朗誦的。
【啟示】我國最古老的一本詩集叫《詩經(jīng)》,共匯集了周代詩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反映復雜的社會形態(tài),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狀況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詩既亡 春秋作 寓褒貶 別善惡】
【拼音】shī jì wáng chūn qiū zuò yù bāo biǎn bié shàn è
【解釋】后來由于周朝的衰落,詩經(jīng)也就跟著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這本書中隱含著對現(xiàn)實政治的褒貶以及對各國善惡行為的分辯。
【啟示】我們讀春秋,除了能夠了解當時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況,更重要的是累積前人的經(jīng)驗,成為自己做人處事的借鑒。
【故事】我國最古老的詩集是《詩經(jīng)》。他的題材很廣泛,包括了社會風氣、生活狀況,還有貧民百姓的感情和思想。分為國風、大雅、小雅、頌四種。在《詩經(jīng)》中,不僅內容生動有趣,就連所使用的語言也很活潑,這些詩作,是需要大家細心的去品味的。春秋時代,詩的精神已經(jīng)喪失了,在這個時代中周朝王室已漸漸失去了約束諸侯的力量,孔子看到了這種混亂的情形,心里很擔憂,于是便作了《春秋》這部書。《春秋》是本對現(xiàn)實的政治做客觀的褒貶,以及對各個諸侯國做善惡行為分辨的書籍。這本書里有的“ 春秋五霸” ,這些諸侯國彼此爭名奪利,戰(zhàn)爭不斷,《春秋》這本書,就是針對他們來做評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