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800字

字號:


    又是一年端午時,吃著肉香四溢的粽子,聞著淡淡的艾草香,聽著龍舟賽鑼鼓喧天的加油聲。端午,就這么熱熱鬧鬧的來了。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端午節(jié),感恩那份美好
    也許是那碧海蒼茫的蘆葦塘不知何時淡出了我的視野,也許是如今商品化的城市生活不斷頹廢著我的熱情,過節(jié)已經(jīng)成了我忙里偷閑的代名詞。
    回家的途中,不經(jīng)意間被:“新鮮粽子,新鮮粽子”的吆喝聲,吸引駐足。端午節(jié)牽扯著曾經(jīng)那些清香的回憶陡然縈繞心間。
    第一次看到鄰家小孩,拿著葦葉包成的粽子,在我面前邊炫耀,邊輕輕地剝開時,糯米香混合著葦葉的清香,瞬間裹挾了我不能自抑的饞念,很想嘗嘗那粽到底啥味?回家后我不顧正在灶臺邊忙碌的母親,自顧嚷嚷起來:“媽,我也要吃粽子?!蹦赣H的背影,兀自停頓了片刻,轉(zhuǎn)身的瞬間,那眼里有一抹晶亮順著汗?jié)n的印跡,輕輕落入我的視野:“乖,下一次端午節(jié),媽一定給你包?!蹦赣H的雙眼似乎蒙上了一層霧,聲音也變得艱澀起來,我的心忽然就有了種寒冷的感覺,有點懂了母親對我的許諾。
    真正品嘗到母親親手包的粽子,我已經(jīng)記不清是第幾個端午節(jié)了。只記得有一天清晨,母親喚我起床,和她一起去采摘蘆葦葉。瞬間仿佛就可以吃到粽子的欲望,滿滿地支撐著我,興奮地隨著母親,躲入蘆葦塘中,尋那又寬又大,但不能太老的葦葉,仔細地不把它弄劈了,碼成一摞??茨赣H把葦葉泡在水盆里。母親像變戲法似得把泡好的糯米,洗的干干凈凈的紅棗擺出來。我們姐弟圍在母親身邊,唧唧喳喳地催母親趕緊包。
    坐在小院中的母親,一雙巧手將兩片葦葉交錯一下,摟一把盆里泡好的糯米,放在由葦葉圍成的小槽中,再將一枚紅紅的大棗,嵌入其中,只見葦葉翻飛兩下,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趕緊把母親準備好的細絲線遞給母親,看母親自豪地把那個小粽子捆綁的服服帖帖,然后小粽子又被泡進了水里。一下午我忙碌的視線總在母親的雙手間穿越,把太多的美好織成我記憶里最美的畫面,母親親手包著粽子,有著母親味道的香甜的粽子。
    在成長已漸漸遠去的逝水年華中,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忙碌,讓心也變得懶散與慵怠起來,記憶更是在繁雜的歲月砥礪中漸漸淡去曾經(jīng)的美好。但是每到端午節(jié),我依然會尋回母親那里,在尋找葦葉,挑選糯米,商量包粽的種類,以及慢火燉,還是使用高壓鍋更方便快捷中與姐妹斗嘴,與母親笑鬧。嘗遍美味的我,已不再眷戀粽子的清香,但我卻希望曾經(jīng)的美好能不斷喚醒我漸趨疲憊與麻木的心,讓那顆感恩的心永遠停留在母親每一次親手勞作的細節(jié)之中。
    【篇二】飄香端午情更濃
    這是記憶中飄香的端午,放在心里溢滿了馨香,今兒把艾香散飛,凝成一只粽子,化作漫天的思念。
    ——題記
    青青艾香飄端午,濃濃情思粽是情。此情此景九州同,萬家歡樂樂萬家。
    端午時節(jié)梅雨紛飛,龍舟競渡江河湖海。急鼓聲聲震天響,萬水千山“粽”是情。一年一度的龍舟節(jié),粽子節(jié),在中國神州大地各處沿襲上演。端午趣事,還是童年時最為好玩,我的思緒又隨著粽香,回到了歡樂的兒時記憶深處。那里有我可愛的家鄉(xiāng),歡樂的童年往事。艾葉青青門前掛,粽香濃濃四處飄。憶起童年家鄉(xiāng)事,幾多歡樂幾多情。
    每到端午,在我們家鄉(xiāng),那天,家家戶戶都是要在門前掛上青青的艾葉菖蒲和別的叫不出名來的青藤避邪祈福。我們小孩子們最為高興,因為可以名正言順地為家里做點事啦,我們成群結(jié)隊,興高采烈地上山采青,把那一簇簇綠色青翠的散發(fā)著草木清香的艾葉菖蒲等青藤采下來,順手用一根青藤綁起來,扎成一小捆,拿一根樹枝或竹枝穿插著,兩小伙伴一組,快樂得像只小白兔般,一蹦三跳地往家中趕。然后把摘來的艾葉等青藤分了,因為不夠高,拿上個小板凳墊在腳下,把采摘的艾葉菖蒲掛在自家的門前,那綠色青翠的艾葉,散發(fā)著濃濃的植物天然香味,好聞極了。我們小孩子家家串門,看在眼里,喜上心頭,也為那些獨居老人家門前掛上一把青青的艾葉,以表節(jié)日的祈福。
    到了晚上,媽媽便要把白天摘來的艾葉、柚子葉、長命草等我不知名的葉子煲成水,用來給我們一家人洗澡以驅(qū)邪。在那時只覺得用這些葉子水洗澡很好玩味道很香,可沒想到可以驅(qū)邪什么的,只是晚上倒是沒有那么多蚊子咬我那稚嫩的皮膚了,哈哈,睡覺也香甜了。這種傳統(tǒng),到今天媽媽每逢過年過節(jié)的,都會像以前那樣,到青草涼茶鋪買來給我們弄葉子水來洗澡。只是現(xiàn)在遠離了鄉(xiāng)土,沒有了以前的那種采摘的樂趣了。童年端午樂趣,也唯有在夢里依稀了。
    端午節(jié)還有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那時我們家鄉(xiāng)人包的粽子,不像今天那么多種類,只有那種純純的家鄉(xiāng)口味,唔,特別的香,是用山上的一種叫“蚊驚”的植物燒成的灰做成的灰水和在做粽子的材料里。做成的粽子,味道獨特,輕咬一口,滿齒噙香,透著自然的草木清香,這是家鄉(xiāng)的味道,愛極了。如果你偏愛吃甜點,則可剝了粽子,輕沾白沙糖,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包粽子時,我們小孩子們是興的,哈哈,因為不在包只在吃,那時的我們確實是好吃的,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平時沒有什么好吃的,逢年過節(jié)的,就興了,因為有好吃的在等著我們了。不像現(xiàn)在的小孩子,吃什么都是長不好,也不知吃什么叫滋味,像童年的我們,吃嘛嘛香,多簡單多快樂的童年啊,嘿嘿……
    還記得我奶奶,最愛吃這個粽子了,那時,我們一家圍著奶奶團團坐著,嘴里邊吃著香甜美味的家鄉(xiāng)粽子,邊聽奶奶絮叨著南湖老家鄉(xiāng)的往事。奶奶也懷念舊時往日,只是老家鄉(xiāng)南湖,因筑了水庫,已成了泱泱的水之國。據(jù)我奶奶說,她的媽媽,也就是我們的太婆婆了,一到端午,也是忙里忙外的,給兒孫們包上美味的粽子。居然還有咸蛋肉粽子,我爸爸小時候吃過,據(jù)說可香了。輕嘆一聲,奶奶輕咬一口手中的粽子,眼光微微閃著淡淡的幸福,仿佛在吃著太婆婆當年香香的,無可替代的粽子了,引得我們也直流口水。粽子還是粽子,只是吃在嘴里,心里憶念著已故去的親人,那永留人世的血脈親情,在這個粽香飄飄的端午節(jié),有著濃濃的思緒飄著,天上人間粽(總)是情。
    奶奶也會給我們講端午節(jié)的故事,說農(nóng)歷五月五端午節(jié)也叫端陽節(jié),我們家鄉(xiāng)習(xí)慣叫五月節(jié)。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記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jù)說,屈原是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終生憂國憂民,卻屢遭排擠陷害。一紙《離騷》,滿腹經(jīng)綸,終化泡影。最后,詩人竟魂歸汨羅江。后來,為記念屈原,端午節(jié)也叫“詩人節(jié)”。
    猶記得前些年,和父母同住的時期,一到端午節(jié)前,家門前那條清清的新豐江水,就會隔水傳來,那鼓聲陣陣,吆喝聲聲,“咚咚,一二,咚咚,一二”的齊聲同氣的劃漿聲勢。那漂流在江河上紅的,黃的色彩鮮艷的龍舟隊伍,在記憶的長河中,永遠難忘記。有一年賽龍舟,天空飄灑著龍舟水,爸爸帶著我們,奔走在沿江路,追著龍舟跑。龍舟在水上,我們在岸上,觀眾無數(shù),都在隔岸吶喊助威。盡管天空還飄灑著雨,我們亦不管不顧,只為這一年一度熱鬧的端午龍舟賽。
    中國的端午節(jié),有著濃濃的歷史文化,神舟大地上,在端午節(jié)前后,便有著濃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風味。端午節(jié)對于我,也有著別樣的情懷。懷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似乎總是在特定的節(jié)日里更加的浮現(xiàn)在眼前,鑲嵌在心里。
    飄雨的端午,飄香的端午,在今天,又飄來了端午時節(jié)的快樂往事,原來美好的事物在我記憶深處從不曾失落,就像那串掛在家鄉(xiāng)門前的艾草青青還有那家鄉(xiāng)獨特的粽子飄香……在我的記憶長河里永遠都是鮮活的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艾草青青,粽香濃濃。情思飄飄,思憶綿綿!最是一年端午香!在這個飄香的節(jié)日,每座城,每顆心里,都溢滿了濃濃的端午節(jié)味道,在此,祝福親朋好友們端午節(jié)快樂!
    【篇三】又見端午,我心依然
    五月,當艾草的幽香飄滿大街小巷、田野村莊的時候,又一個端午節(jié)如此而至,各種與之有關(guān)的古老的習(xí)俗都紛至沓來,大街上到處是推車叫賣香囊的小販,花樣繁多的香囊標志著時代的進步和各種新鮮事物的應(yīng)運而生,但香囊里那古來的艾草原料將是永恒不變的主題,它是我們古老文化的延續(xù),是我們不能忘卻的先祖的根本,地大物博使得習(xí)俗又些許的差異,但端午卻是我們生命里不能忘卻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
    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的那天,媽媽就會趁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把我們姊妹幾個叫醒,讓我們在后面場院的草地上滾一個來回,讓那清涼甘甜的露水沾滿全身,據(jù)說端午的露水里藥王在里邊摻和了良藥,凡是身上被露水滋潤過的地方,都不會被蚊蟲叮咬或者患皮膚病癥?,F(xiàn)在城市的生活里已經(jīng)很少見那掛在青草頂上晶瑩剔透的晨露,但端午的夜間我們?nèi)匀粫谕饷鏇錾弦慌枨逅?,早上用來洗臉美容,洗眼明目?BR>    小時候當大人們端著兌了雄黃的酒細細品咋的時候,也期望著將來的某一個端午,自己也能成為大人,也能瀟灑的品嘗它的醇香,可真正成為大人的時候卻不敢嘗試它的辛辣和甘苦,卻只希望生活如水一樣平淡和平常。當那個不再為一個香囊而哭鬧的年紀到來的時候,才明白“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的屈原而設(shè)定的,當對詩人屈原的含恨離去而不再那樣憤慨的時候,才明白自己已經(jīng)老態(tài)龍鐘得沒有了活躍的激情。
    又見端午節(jié),母親墳上的艾草又一次長到了齊腰深的高度,讓我跪拜時看不到周圍的一切,只看到眼前黃土一堆。父親臉上的皺紋已經(jīng)分不出縱橫的阡陌,白發(fā)如銀身體枯槁的如同那風中的老樹一株,姐的腿傷雖然已經(jīng)基本痊愈,但走起路來依稀可見微微的顛簸。哥的身體消瘦得讓我眼酸,手上那清晰的點點老年斑讓我轉(zhuǎn)臉就淚水漣漣。誠實的鏡子告訴我,青春韶華早已不屬于自己,過一個端午我將會老去一年。
    艾草依舊飄香,香囊依舊搶眼,漲價的雞蛋攤前依舊擠滿了購買的人群。雄黃酒依舊辛辣,粽子依舊香甜,大蒜依舊是貴的讓人生畏但已經(jīng)不似去年。這個“端午節(jié)”依舊是陰雨天,除了年年依舊不變的端午習(xí)俗和情懷外,我的生命里又多了一季不同往年的五月的天。那一口一口吃下去的粽子里,何止是那份黏黏的、筋道的、香甜的扯不斷的絲絲相連,還有多少的柔情蜜意和無可奈何的情緒在里邊,粽子晃在我的眼前,映在我的心間,留在我的生命里,是一年一季里五月那永遠都不變的深深的情懷和繾綣的愛戀。
    又見端午,我心蒼然!又見端午,我心其然!又見端午,我心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