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李白唐詩三首賞析

字號: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下面是分享的精選李白唐詩三首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落日憶山中》
    作者:李白
    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
    東風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譯文】
    雨后原野一片翠綠,煙景渺茫,晴空里余霞像一幅幅綺錦。
    東風跟隨春姑娘回來了,催開了我家的鮮花。
    正是花落日暮的時候,真是讓人嗟嘆不止。
    我想去游名山大川,找仙人學道煉丹砂金丹。
    【賞析】
    此詩乃李白觀看日落時,心有感觸而作,花開時的鮮美,花落時的凄慘,使李白感同身受,感概再風光的時刻亦有逝去之時。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注解】
    山寺:蔡山,現(xiàn)屬湖北省黃梅縣的蔡山。
    危樓:高樓,這里指山頂?shù)乃聫R。
    百尺:虛指,不是實數(shù),這里形容樓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統(tǒng)稱。語:說話。恐:恐怕。驚:驚嚇。
    【翻譯】
    山上寺院的高樓多么高,人在樓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聲說話,恐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賞析】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云。發(fā)端一個“?!弊?,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出來了。
    次句以極其夸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云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云的“危樓”的向往。
    三、四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tài),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詩人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山寺的高聳,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山上的這座樓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樓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這兒大聲說話,恐怕驚動了天上的仙人,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卻十分生動形象。這里,詩人發(fā)揮大膽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象的宏偉建筑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釋]
    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的風景區(qū)。
    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罩著云煙而得名。
    生紫煙:云煙被日照呈紫色。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氣透過陽光呈現(xiàn)紫色,所以說它“生紫煙”。
    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懷疑。
    銀河:晴夜所見環(huán)繞天空呈白色的云狀光帶,由大量恒星構成。
    九天:天空,極言其高。古人以為天有九重,一層稱九天。
    [譯詩、詩意]
    太陽照射香爐峰升起淡淡的紫煙,
    遠遠望去一條瀑布懸掛在山的前面。
    飛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懷疑那是銀行傾落于九天。
    陽光照在香爐峰上,騰起一片紫色的霧煙,遠遠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掛在前面的壁川。這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觀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銀河來自于九重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