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課《我們的民族小學》原文及教案

字號:

《我們的民族小學》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xiàn)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以下是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課《我們的民族小學》原文及教案),希望幫助到您。
    【原文】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墻上搖晃。
    【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shù)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云貴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鍛煉學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學生字詞,試讀課文。
    3、指導書寫生字新詞。
    教學流程
    一、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
    1、師談話導入。
    輕聲播放音樂《愛我中華》,師: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shù)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2、教師補充資料。
    視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
    3、評選佳學生,頒發(fā)小獎品。
    【通過跨于課內(nèi)外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展示會”,引導學生主動搜集資料,他們既可以獲得課文學習的經(jīng)驗背景、知識,又鍛煉了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同時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風情、景觀又會激起學生的情感漣漪。】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揭示課題。
    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今天,老師向大家介紹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不愿意去參觀?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
    【選擇具有云貴民族風情的樂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配樂,可以引領學生進入情境?!?BR>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順勢切入,初讀課文。
    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jù)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趣味識字。
    (1)教師出示每小節(jié)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第1自然段:坪壩(bà)、絨球花、傣(dǎi)族、景頗(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絢麗多彩
    第3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貍
    第4自然段:鳳尾竹、搖晃(huàng)
    (2)指名讀,正音。
    (3)開火車練讀。
    (4)做游戲鞏固字詞。
    3、學生試讀課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四、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后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字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1)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要注意右邊的構成。
    “雀”:“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2)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六、作業(yè)超市
    1、感情朗讀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抄寫你認為難寫的生字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分段朗讀理解課文,加深感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積累語言。
    4、布置綜合性學習。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進行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fā)現(xiàn)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第1自然段:
    1、請各自輕聲讀第1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學生讀后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后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3、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點評后再指名練習。
    4、配樂朗讀這一段。
    第2、3自然段:
    1、師引入。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2。3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3、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仿佛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yōu)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BR>    4、想象描述。
    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場會是怎么的一幅畫面?
    學生想象描述,并朗讀有關句子。
    第4自然段:
    (1)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2)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么美麗的民族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營造與課文內(nèi)容相適合的情境,回應導入時“假想?yún)⒂^”,既引導學生自然抒發(fā)對民族小學、對美好的學習生活的贊美,又首尾銜接,自然作結,使教學過程圓合無縫?!?BR>    (3)抒情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自由選擇段落感情朗讀。
    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積累本上。
    五、作業(yè)超市
    1、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還可以畫圖畫,以后我們再來交流。
    2、把文中的好詞佳句抄在積累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