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兒童童話故事閱讀三篇

字號:


    聽故事對發(fā)展孩子語言能力有好處。下面是分享的精彩兒童童話故事閱讀三篇。歡迎閱讀參考!
    【知錯就改的小猴】
    在一個星期天的上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小狗熊剛剛和小熊菲菲閑在家里坐著無聊,便帶著自己心愛的皮球,來到了森林公園里玩。
    它們倆拍得可高興了??墒?,這一切被藏在大樹后面的小猴明明看見了。它想把那個皮球拿過來自己玩。于是,頑皮的小猴趁菲菲摔倒的時候,把皮球搶了過來。
    此時的小狗熊和小熊目瞪口呆。而小猴卻得意忘形。小猴邊跑邊笑,
    也許是跑滑,也許是一時大意。小猴“撲通”一聲掉進了水池里。情急之下小狗熊連忙跑到水池邊。小猴見小狗熊跑了過來,便對它說:“狗熊哥哥,如果你能救了我。我絕對把皮球還給你?!毙」沸苈犃藢π『镎f:“小猴,你千萬要抱緊皮球,否則你就會沉下去,被水淹死的?!毙『锫犃送弁鄞罂蓿瑫r也趕緊抱住皮球。
    小狗熊見小猴那萬分焦急的樣子。便大聲喊到:“救命呀,救命呀,有人掉進水里啦……”
    這叫聲被大象伯伯聽見了。大象伯伯叫道:“你是誰?你在哪兒?”
    這喊聲同時也被小猴聽見了。于是,它大聲回答道:“我是小猴,我掉到水里了?!贝笙蟛樖茁曇舻膩碓?,找到了水池邊。一看,發(fā)現(xiàn)小猴果真掉到水里去了。于是大象伯伯二話不說,把自己的長鼻子伸到水里,把小猴卷了上來。
    上了岸的小猴終于松了一口氣。
    大象伯伯看著小猴的樣子有些不對勁兒,便問:“小猴,你怎么了?”于是,小猴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大象伯伯。大象伯伯聽了,對小猴說:“小猴,你應該把球還給小狗熊它們,并向它道歉。小猴聽了,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并有禮貌地用雙手把皮球還給了小狗熊它們,嘴里還說道:“狗熊哥哥,今天都是我的錯,以后我再也不搶你們的東西了?!毙」沸苷f:“你知錯就改,這很好?!闭f完它們都笑了。
    【憂傷的青蛙】
    從前,在一棵大柳樹下,有一個美麗的池塘。池塘的周圍盡是漂亮的花朵,每當微風吹過,花朵就伴著翩翩起舞的垂柳,把芬芳撒遍整個池塘。許多動物都生活在池塘周圍,而我們故事的主角,一只名叫托德的青蛙,就是其中一員。
    托德從小就在這個池塘里生活,沒人知道他從哪里來,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托德是一只善良而快樂的小蝌蚪,所有的動物都喜歡他。在這個美好的世界里,托德一天天地長大了。但是有一天,一切都改變了。
    那是臨近春天的一天,托德從漫長的冬眠中蘇醒了。他非常興奮,因為他知道自己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像毛毛蟲變成漂亮的蝴蝶那樣——這還是他從池塘里最年長的魚吉托那里打聽來的。他迫不及待地跳到了池塘里的荷葉上,心怦怦直跳,去看水中的自己。
    “不!”看到水中的自己,托德痛苦地喊了起來,“哪里來的丑八怪!”接著,他聽到了自己的聲音,又喊了起來:“天哪!好難聽的聲音啊!”
    從這天開始,托德變得非常憂傷,他經(jīng)常坐在花蔭下哭泣。他的朋友們都非常擔心,想讓他再快活起來,但是沒有成功。
    一天晚上,月亮很圓,所有的動物都睡著了,托德卻因心情低落而睡不著。他從內(nèi)心深處感到沮喪,不禁呱呱叫了起來。那天正好有一家人在池塘附近野餐,這會兒,他們正坐在帳篷外靜靜地欣賞滿月。
    “好美的聲音啊!這是青蛙在叫嗎,爸爸?”女兒第一個叫了起來。
    “是的,”爸爸答道,“它離我們很近,快取支手電筒來找它。”
    女兒歡快地跑進帳篷拿了支手電筒回來。不一會,他們就找到了托德。
    “哦,爸爸!好漂亮的小東西啊!我真喜歡他的叫聲。”
    托德感到很意外,他想:“他們是在說我嗎?這怎么可能!”他停止了呱呱叫,疑惑地看著父女倆。小女孩見托德不叫了,就對著他說道:“呱呱,呱呱,漂亮的青蛙,求你了!”
    第二天,托德的朋友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那個快樂的托德又回來了。
    【兩只烏龜】
    從前,有一座很高很高的山,在山上有一條很長很長的河,在河中居住著許多烏龜。
    有一天,不知怎么回事,水全部變黑,烏龜們都跑了出來。過了三天三夜,就只有兩只烏龜還活著,一只活潑可愛的小龜和龜群首領——一只較強壯的老龜。
    它們兩個走啊走,都渴得不行了。當它們失去生存的信心時,突然發(fā)現(xiàn)山腳下有一條清澈的小河。
    小烏龜提議說:“我們把身體縮到殼里,然后滾下去?!崩蠟觚?shù)闪诵觚斠谎壅f:“不行,從前,從來沒有這樣下山的烏龜,想投機取巧,得不到好報應。”老烏龜說罷,艱難地向山下走著。小烏龜卻仍想試一試,便把身體縮進殼里,向山下滾去。
    只聽“撲通”一聲,小烏龜滾進了河里,喝足水后,又有了力氣和精神。
    這時,小烏龜從河中探出頭,它看到老烏龜也滾了下來。仔細一看,老烏龜已經(jīng)死了,被活活累死了、渴死了。
    小烏龜想:要是當時老烏龜不那么固執(zhí)、食古不化,也不會到這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