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大全:信義無價

字號: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xué)中的重要門類之一。從廣義上講,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并傳播的、具有虛構(gòu)內(nèi)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xué)作品。下面是分享的民間故事大全:信義無價。歡迎閱讀參考!
    【信義無價】
    清朝末年,江南有個村子爆發(fā)了瘟疫,死了好多人。這村子中間有一條馬路,馬路將村子分成了前村和后村,奇怪的是,染上瘟疫的全都是后村的村民,前村還沒發(fā)現(xiàn)一例染病的。
    有個叫李山的村民盡管住在前村,但他的兒子剛剛出生,為了安全起見,他還是決定舉家搬遷至千里之外的岳父家。臨走前,李山去后村與他的好友陳宏道別。
    進了屋,只見陳宏與他妻子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見李山來了,陳宏才吃力地開口說道:“你別過來,我倆都染病了,可能快要死了。”
    李山心中一驚,說要替他倆請郎中。陳宏苦笑道:“哪有郎中敢來?。磕銊e白忙活了?!彼焓种噶酥笁堑膿u籃:“你若有心,就幫我將兒子撫養(yǎng)長大吧?!闭f完,他就暈死過去。李山強忍悲痛,當即抱起搖籃中的孩子,走了。
    當天,李山就收拾東西,舉家投奔岳父去了。誰知走到半路,先是遭遇山賊,一身的盤纏全被搶了,接著其妻李氏又不慎跌落陡坡。待李山把她背上路基,人早已昏厥了。
    這下,李山可謂是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兩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加上昏死的妻子,可如何是好?正在這時,不遠處傳來幾聲鈴鐺響,李山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郎中,正迎面走來。
    李山趕緊上前向郎中求助,郎中將李氏的褲腿卷起查看,斷定是腿部骨折,便扭頭對李山說:“情況很嚴重,你現(xiàn)在背她上我的醫(yī)館,要快!”
    李山嘆氣道:“實不相瞞,我的錢全被山賊搶了,現(xiàn)在身無分文……”
    郎中道:“救人要緊,其他好說?!边@郎中姓趙,原是這一帶的名醫(yī)。由于李氏的傷情嚴重,只得暫時在趙郎中的醫(yī)館住下了。而這一住就是兩個月,一家子吃穿用藥,全靠趙郎中接濟。李山實在過意不去,便對趙郎中說:“內(nèi)人已可下地,我們這就打算重新上路了??赡拇蠖鞔蟮拢以撊绾螆蟠鹉??”
    趙郎中擺擺手,勸李山不必放在心上,趕緊上路便是。李山當然不能答應(yīng),說什么也要趙郎中提出回報的條件來。趙郎中見李山心誠,沉吟半晌,也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原來趙郎中的妻子不能生育,而李山夫妻一來窮苦,二來李氏腿傷未愈,這夫婦二人拖著兩個孩子趕路,實在不便,趙郎中就想抱養(yǎng)一個,并給李山一百兩銀子,作為酬謝。
    一旁的李氏一聽到“一百兩銀子”,眼睛都亮了。她把李山拉到一邊,說:“你還猶豫什么?郎中說得句句在理,再說郎中家的條件可比我們好多了,孩子留在這兒,一點不吃虧?!?BR>    李山嘆了口氣說:“那你說,把哪個孩子留下?”
    李氏說:“這還用問,當然是陳宏的孩子了。我們還可以得一百兩銀子,何樂而不為呢?”
    李山搖頭道:“這孩子是陳宏臨死前托付給我的,我怎么能把他賣了?你這不是陷我于不義嗎?”
    李氏道:“難不成你還想賣自家孩子???”
    李山皺著眉陷入了沉思。想了半天,他決定聽天由命,便對郎中道:“兩個孩子,您喜歡哪個,就抱哪個吧。”
    趙郎中略加思索,將陳宏的孩子抱在了懷里。李山仰頭長嘆一聲:“這是天意啊。”說完,他便從郎中手里接過一百兩銀子,帶著妻子離開了。
    有了銀子,李山便雇了輛馬車趕路,很快來到了岳父家,定居下來。
    大半年一晃而過。這天,李山正要出門,卻見院外走來一人,仔細一看,竟是陳宏。據(jù)陳宏說,李山夫婦剛離開村子,朝廷便請了名醫(yī)趙郎中來村診治瘟疫。趙郎中聽說得病的村民都住后村,前村沒人得病,便覺得這不像瘟疫,四處走訪后得知,前村村民的用水來自村前的小河,后村村民的用水來自村后的古井。于是,趙郎中來到古井邊查看,這才發(fā)現(xiàn)了玄機。由于去年村里死了好幾位老人,山上添了些新墳,尸體腐爛,又逢多雨,污水順著山脈滲入山下的井中,后村村民飲用了這不潔之水才患了病。找到原因后,趙郎中對癥施藥,患病村民無不痊愈。
    李山問陳宏,那趙郎中是何長相,陳宏說了個大概,李山這才發(fā)現(xiàn),正是自己路上碰到的那一位。陳宏又說,此次前來,是想要回他的孩子。李山心中一驚,忙說:“孩子被你嫂子抱出去了,我這就去把他抱回來,你在這兒稍等。”
    李山找到妻子,將孩子抱了過來,對妻子說陳宏沒死,來找他們要孩子了。妻子忙問他,是不是打算把自家的孩子抱給他,李山點點頭。
    妻子急道:“你為何不將路上發(fā)生的事告訴陳宏?你對兩個孩子可是一視同仁的,當初要是趙郎中挑了我家孩子,那也就挑走了,不是嗎?”
    李山苦笑道:“事情的確如此。問題是,人家會信嗎?你就算有一百張嘴來解釋,人家也只會認為,你是為了一百兩銀子,賣了朋友的兒子?!?BR>    妻子哭道:“那你也不能把自己的孩子給他啊。不行,你快把孩子還給我!”說著,她就要伸手去奪李山懷里的孩子。
    李山一把將她推開,大聲道:“你聽我說,陳宏若是夠義氣,他今天把孩子抱走,過幾天還會再抱回來的?!?BR>    見妻子一臉的疑惑,李山接著說:“陳宏把孩子交給我時,那孩子也是剛出生。今天,我把我的孩子給他,他未必看得出來。但他老婆是細心之人,準能認出這不是自己的孩子,那陳宏必然會抱著孩子回來找我。到那時,我再把路上發(fā)生之事,一五一十說給他聽,他才會信?!?BR>    事情果然如李山所料,陳宏將孩子抱回去后,他妻子當天就發(fā)現(xiàn)這孩子不是他們的,便又催促陳宏抱著孩子來找李山。李山這才將自己途中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陳宏,之后便跪在地上,請求陳宏能夠原諒。
    陳宏將李山扶起,感嘆道:“你既然能把自己的孩子送給我,我自然信你。只是……”
    李山趕緊取出一百兩銀子,塞在陳宏手中說:“你這就去趙郎中的醫(yī)館,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趙郎中,并把這些銀子還給他。趙郎中是個好人,他一定會把孩子還給你的?!?BR>    陳宏猶豫道:“我怕趙郎中信不過我,你與我同去如何?”
    李山轉(zhuǎn)身從抽屜里取出幾張紙,遞給陳宏說:“近幾日我剛好有事脫不開身。這是趙郎中為我內(nèi)人開的方子,他一看這方子和你給他的一百兩銀子,定會相信你所言非虛。另外,既然村子里并沒爆發(fā)瘟疫,我已和內(nèi)人商量好要回去了,我們村里見吧?!?BR>    陳宏點點頭,收下銀子和方子,就走了。
    幾個月后,李山舉家搬回了村里。當天晚上,陳宏在家為李山接風(fēng),李山見屋子里并無孩子的身影,著急道:“這是怎么回事?莫非趙郎中不肯把孩子交還?”
    陳宏搖搖頭說:“不是他不肯還,是我壓根就沒向趙郎中開口。那天,我找到了趙郎中的醫(yī)館,看到趙郎中抱著孩子,又是親,又是笑,想起他不畏瘟疫,冒死來我村診病,救活了村里幾十口人,也救了我和內(nèi)人的命,我實在開不了這口啊。”
    李山沉吟道:“既然你不忍開口,要不我親自去一趟?”
    陳宏擺擺手說:“還是算了吧,知道孩子比我過得好,知道孩子有趙郎中這樣了不起的父親,我已經(jīng)知足了。何況趙郎中是救死扶傷的好人,于我于大家都有恩,我不能讓他寒心啊。"
    擴展閱讀:
    【宋氏裁縫鋪】
    賒店是中原四大商業(yè)重鎮(zhèn)之一,全國有十六個省的商賈聚居于此,人口十萬有余。人多,裁縫就多。街上從事裁剪的店鋪就有十多家,最有名的當屬宋氏裁縫鋪。
    宋氏裁縫鋪的師傅叫宋顯達,瘦高個兒,白凈臉,戴一副老花鏡,給人的感覺是既溫文爾雅,又聰慧賢明。
    宋氏裁縫鋪在火神廟街,坐北朝南,兩間門面。店鋪里面靠門的地方,擺放著一張長約四米、寬兩米的木質(zhì)案板,這是宋師傅的“工作臺”。工作臺上擺著一把明晃晃的大剪刀和一把三尺長的木尺子,裁剪的活兒就是在這里完成的??抗ぷ髋_的里邊還擺著一張木桌,木桌上放著一只熨斗,縫制好的衣服,都要拿到這張桌上熨。
    宋氏裁縫鋪是宋顯達的父親創(chuàng)辦的。十幾歲起,宋顯達就跟著父親學(xué)裁剪。宋顯達十分聰慧,很快就掌握了不同服裝、不同款式的裁剪技術(shù),并將父親的技藝發(fā)揚光大。在他三十歲那年,一場大病奪走了父親的生命,他便成了宋氏裁縫鋪的掌柜。
    宋顯達接管裁縫鋪后,對裁剪技術(shù)更是精益求精,技藝更加精湛,所裁衣服,長短闊窄、花色搭配、鑲花邊滾牙子,沒有不合人意的。他不但會做日常的便服,甚至連裁剪、做工考究的官服都會做。賒店厘金局上至委員,下至寫票員的官服,都是宋顯達做的。
    因為手藝全,技術(shù)精,找宋顯達剪衣服的人就多,每天放下門板,工作臺前便擠滿了人,爭著讓宋顯達裁剪衣服。宋顯達總是一個一個地來,先打量—下客人的容貌、氣度,再問客人的需求……然后用木尺量了身高、袖長,抖開布料一量一畫,手持剪刀“咔嚓、咔嚓”幾下,一件衣服就裁成了。
    宋顯達白天裁出的衣服,妻子做出來一部分,剩下的,二人挑燈夜戰(zhàn)。最后一道工序是熨燙。
    一天晚上,妻子為一大戶人家的千金熨燙旗袍,因疲勞過度,不小心打翻了熨斗,一塊火炭落在了旗袍上,將絲質(zhì)的旗袍燒了個大窟窿。妻子不知如何是好。宋顯達拿著旗袍看了看,略一思忖,捏起繡花針,一針一線地繡起花來。不到半個時辰,一朵盛開的牡丹花便嬌艷地開在那個窟窿上,和綢緞上原有的花朵交相輝映,看不出絲毫破綻。等客人來取衣服時,宋顯達如實說了,并要賠償。客人抖開衣服一看,那個位置繡上一朵牡丹,簡直是畫龍點睛,不僅沒有損害旗袍的整體美感,還增添了旗袍的韻致??腿瞬坏珱]要賠償,還特地對宋顯達表示了謝意。
    光緒二十年,一個年輕男子來到宋氏裁縫鋪,讓宋顯達做衣服。宋顯達見年輕男子身材魁梧,氣宇軒昂,便說:“敢問客官在哪兒高就?”
    年輕男子愣了一下,不情愿地說:“厘金局。”
    一聽年輕男子是厘金局的,宋顯達又問:“官人什么時候到任的呀?”
    這裁縫真怪,裁件衣服還要查戶口!年輕男子心里嘀咕著,不冷不熱地說:“剛到任!”
    宋顯達“哦”了一聲,雙手抱拳施禮道:“祝賀大人榮升!”
    盡管對宋顯達這樣啰啰唆唆心有不悅,但年輕男子聽著這恭維話還是很受用,內(nèi)心的不悅瞬間煙消云散了,不禁好奇地問:“宋師傅,是不是每有客人裁剪衣服,你都要問人家的經(jīng)歷?”
    “也不全是。普通老百姓,我一眼就能認出來。像官人這儀表、這氣度,一看就不是普通的百姓。問—下來歷,能剪出更加合體的衣服。”
    “這裁剪衣服還和人的來歷有關(guān)?”年輕男子十分詫異。
    “當然有關(guān)?!彼物@達笑了笑說,“您想啊,做官者初入官場,躊躇滿志,意氣風(fēng)發(fā),做衣服就要前襟稍長,后襟稍短。在官場混的時間長了,十之八九養(yǎng)成了唯唯諾諾的習(xí)性,這時候做衣服要前短后長。我要不問問大人您的資歷長短,怎能為您裁出合體的衣服呀?”
    年輕男子更加詫異,繼而連連點頭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