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雷雨》課件【三篇】

字號:

語文課件對大家學好課本上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能夠讓我們掌握所學的重點內(nèi)容,這樣大家在學習的時候就能做有目的性了,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語文《雷雨》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和圖文表現(xiàn)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朗讀感悟,“垂”字的書寫。觀察日記的寫作。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情景教學法。
    教學準備:
    掛圖、播放器、自制蜘蛛網(wǎng)。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1、出示兩組詞語,誰會讀?
    蒙蒙細雨傾盆大雨春雨綿綿狂風暴雨
    讀著這些詞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是描寫雨的)板書:雨。
    2、是啊,雨是有脾氣的,它時而溫柔,時而暴躁,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雨會是什么脾氣呢?你們聽,它來了?。úシ爬子曷曇簦┻@是什么雨?板書:雷。
    二、熟讀課文,積累生字詞:
    yā luàn chuí hóng
    黑壓壓亂擺黑沉沉垂頭喪氣彩虹
    táo zhī zhū zhan yua chán
    逃走了蜘蛛一陣大風越來越亮蟬
    三、自讀自悟。
    1、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問問下面的小魚。
    2、邊讀邊劃分自然段,讓學生把課文劃分成三個部分。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隨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生詞,導(dǎo)入新課:
    1、學生齊讀生字詞。
    2、播放課文朗讀。
    二、朗讀課文,學習課文:
    (一)、研讀“雷雨前”:
    1、朗讀1-3自然段,出示掛圖1:同學們從圖上看到了什么?——烏云、樹、蟬
    2、比較2、3自然段,和1自然段有什么不同?(想象2、3自然段)——樹被大風吹得亂擺,蜘蛛趕緊逃走了,電閃雷鳴。
    3、分析重點語句:
    ——“滿天的烏云黑沉沉的壓下來?!?BR>    “黑沉沉”寫出了烏云的多、厚。
    ——“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也一聲不叫?!?BR>    強調(diào)沒有一絲風,形容天氣很悶。
    ——“忽然一陣大風吹來,吹得樹枝亂擺?!?BR>    “亂擺”說明是一場狂風;“忽然”表現(xiàn)了天氣的變化快。——“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逃走了。”
    用自制教具讓學生區(qū)分“垂”和“掉”。垂:東西一頭往下掛,形象地寫出了蜘蛛隨著蜘蛛網(wǎng)下落的情景,讓人感到風特別大,連蜘蛛也害怕。
    ——“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BR>    寫出閃電、雷聲在不斷加劇。用播放器播放雷聲并把音量慢慢調(diào)高,讓學生感受“越來越”這一詞。
    4、點名用“越來越”口頭造句。
    板書:雷雨前:悶熱——大風——電閃雷鳴
    (二)、研讀“雷雨中”:
    1、出示掛圖2,結(jié)合文字觀察掛圖,和雷雨前做比較。
    2、分析重點語句:
    ——“嘩、嘩、嘩,雨下起來了。”
    3個“嘩”體現(xiàn)了雨下得又大又急。
    ——“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BR>    “看不清”說明雨下得非常大。
    ——“漸漸地,漸漸地,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BR>    兩個“漸漸地”說明雷聲和雨聲在一點一點,慢慢地變小。
    3、點名用“漸漸地”口頭造句。
    板書:雷雨中:下起來——越下越大——漸漸變小
    (三)研讀“雷雨后”:
    1、出示掛圖3,觀察雨后有哪些變化。
    彩虹、蟬、蜘蛛、池塘、青蛙。
    2、分析重點語句。
    ——“一條彩虹掛在空中。”
    “掛”字讓人感覺像是誰把一條五顏六色的綢帶掛在天空一樣?!爸┲胗肿诰W(wǎng)上?!?BR>    “坐”字讓人體會到雷雨過后,蜘蛛又是那么悠閑、愉快。板書:雷雨后:清新——美麗——充滿生機
    強調(diào):整篇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
    三、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四、生字指導(dǎo)(我會寫):
    學習“垂、逃”的筆順。學生書空,描紅。教師巡視、指導(dǎo)。注意個別同學寫字的占格。
    五、作業(yè)布置:
    1、用“讀讀寫寫”句子中帶點的字造句。
    2、留心觀察天氣變化,寫一篇觀察日記。
    六、板書設(shè)計:
    18、雷雨(時間順序)
    雷雨前:悶熱——大風——電閃雷鳴
    雷雨中:雨下起來——越來越大——漸漸變小
    雷雨后:清新——美麗——充滿生機
    七、教學反思:
    《雷雨》這篇課文雖然篇幅不長,但是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內(nèi)容比較豐富,我安排了兩個課時,公開課是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紤]到我們班的學生自制能力較差,上課比較吵鬧,在教學準備過程中,我準備掛圖和播放器以及其它自制教具。對于從來沒接觸過教具的學生來說,感覺很新鮮,整堂課的注意力都跟著老師走,這不僅僅
    
篇二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小學二年級學生
    2、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8課
    3學生課前準備:
    (1)在生活中觀察雷雨這一自然現(xiàn)象。
    (2)利用百度搜索雷雨的相關(guān)知識、視頻,加深對雷雨的認識。
    二、教學課題
    《雷雨》是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8課,這一篇課文是向?qū)W生展示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象,在火熱的夏日,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雨后的景色更是令人舒暢。本文用字精確、語言優(yōu)美生動,是一篇極富表現(xiàn)力的文章。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三、教材分析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8課《雷雨》內(nèi)容分析:
    《雷雨》是一篇描寫大自然景物的文章。本課是一篇看圖學文,以簡煉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夏日雷雨圖。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清晰地展開陳述,寫景細致逼真,引人入勝。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表達能力。我在教學中充分挖掘?qū)W生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運用了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的課文情景,多形式讀文,感受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
    1、學會“壓,亂,垂,虹”四個生字,書寫“壓、垂”。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聯(lián)系生活感悟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景物是怎樣變化的。
    2、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教學準備:
    課前利用百度搜索《雷雨》相關(guān)的音頻、視頻,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感悟雷雨。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引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欲望。
    四、教學方法
    1、信息收集法:課前讓學生留心觀察雷雨這一自然現(xiàn)象,有了直觀的認識,在課堂上就更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
    2、情景教學法:利用百度搜索的音頻、視頻,制作多媒體課件再現(xiàn)雷雨的情境,加深學生對雷雨前中后景色的感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促進感悟。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1、請學生閉上眼睛,聆聽音樂并說說自己聽到了什么?(播放:刮風下雨閃電雷聲的旋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文《雷雨》。(板書課題)
    二、自讀自悟,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不認識的字劃出來。
    2、學習生字“壓、亂、垂、虹”,用自己的方法識記,擴詞。
    3、書寫生字,出示課件,重點指導(dǎo)“壓”、“垂”的書寫。
    4、讓學生配合課件思考:為什么句子“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逃走了?!庇谩按埂弊郑挥玫?、落等其它動詞?
    5、學生先把每個字臨寫一個,對照總結(jié)之后,再臨寫一個,爭取第二個比第一寫得好。
    6、開火車讀生字。
    7、把詞語放入句子中,指名讀句子。
    三、朗讀感悟課文。
    1、請同學們看畫面,認真聽,認真看,想想課文圍繞雷雨寫了哪幾個時候的景象?(播放課文情境朗讀的畫面)
    板書: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讓同學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時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書上做記號。
    初感“雷雨前”:
    1、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說說雷雨到來方前我們會看到什么景象?生匯報。(播放畫面)
    
篇三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能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3、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檢查:
    1、出示生字認讀。
    2、“捧獎杯”游戲識字。
    二、觀看動畫,整體感知:
    1、觀看動畫。
    2、復(fù)述:這篇課文主要講什么?
    3、分別指出哪幾個自然段寫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二、圖文結(jié)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一)學習第1—3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靜
    1、看圖一(雷雨前的景象)回答:
    (1)說說圖片上的景色是怎樣的。
    (2)你認為這些景象寫得怎么樣?
    ①漫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這句話說明什么?“壓”字給你的感覺怎樣?)
    ②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為什么葉子不動,蟬也不叫?)
    2、看圖二(雷雨前的景象)回答:
    (1)觀察天氣有了什么變化。
    (2)你認為這些景色寫得怎么樣?
    ①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亂擺”說明什么?為什么要加上“忽然”?)
    ②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逃走了。
    (哪個詞寫得好?)
    3、看圖三(雷雨前的景象)回答:
    (1)說說天氣又了哪些變化?
    (2)比較句子:
    ①閃電亮,雷聲響。
    ②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4、齊讀“雷雨前“這一自然段。
    5、歸納: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6.指導(dǎo)朗讀,邊讀邊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二)學習第4—6自然段,感悟“雷雨中”的猛
    1看圖一(雷雨中的景象)回答:
    (1)這時天氣有了哪些變化?
    (2)三個“嘩”字說明什么?
    2、看圖二(雷雨中的景象)回答:
    (1)往窗外望去,外面的景象怎樣?
    (2)為什么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
    (3)兩個“漸漸低”說明了什么?
    (4)用“漸漸地”練習說話。
    3、齊讀“雷雨中”這一自然段。
    4、歸納: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5、指導(dǎo)朗讀,邊讀邊想主要寫什么?
    (三)學習第7、8自然段,感悟“雷雨后”的美
    1、看圖一(雨后的美景),讀一讀。
    2、看圖二(雨后的美景),說一說圖中出現(xiàn)哪些景物。
    3、齊讀“雷雨后”這一自然段。
    4、歸納: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5、指導(dǎo)朗讀。
    三、對比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口頭述說,完成表格。
    四、整理全文脈絡(luò)。
    五、總結(jié):學習了《雷雨》這篇課文后,我們了解了有關(guān)雷雨的一些自然知識,知道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變化。
    六、拓展
    1、有關(guān)天氣一些諺語。
    2、完成課后“讀讀抄抄
    附板書:
    18、雷雨
    前:烏云、大風、電閃、雷響
    中:雨(大→?。?BR>    后:太陽、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