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并不是讓弱者取代另一個人成為強者,而是讓一個弱者能與強者比肩,擁有實力相當?shù)纳蛣?chuàng)造力。下面是分享的關于勵志的古詩詞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書憤五首其一》
宋.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
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賞析:
當英雄無用武之地時,他會回到鐵馬金戈的記憶里去的。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有如山涌,何等氣魄!詩人何曾想過殺敵報國之路竟會如此艱難?以為我本無私,傾力報國,那么國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人作梗、破壞以至于屢遭罷黜?詩人開篇一自問,問出多少郁憤?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賞析:
讀完全詩,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寫這首詩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這首詩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詠思。
《金縷衣》
唐.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賞析:
這是一首很有名的勸喻詩。從字面上看,是對青春和愛情的大膽歌頌,是熱情奔放的坦誠流露。然而在字面的背后,是勸諫人們不要貪戀富貴榮華,而要珍惜少年美好時光。告訴人們青春難再,應該珍惜年華,抓住機遇積極進取。這首詩在簡短的篇幅中,以淺顯的語言、動人的形象、優(yōu)美的韻律、形象貼切的比喻將這一人生哲理意味深長地傳達出來。深情切切,余音繚繞,具有不可思議的藝術魅力。
《始聞秋風》
唐.劉禹錫
昔看黃菊與君別,
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溜枕前覺,
一夜顏妝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
雕眄青云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開望,
為君扶病上高臺。
賞析:
劉禹錫晚年寫的這首《始聞秋風》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跌宕雄健的風格和積極健康的美學趣味,正是詩人那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倔強進取精神和品格的藝術寫照。
《病起書懷》
宋.陸游
病骨支離紗帽寬,
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
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
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燈更細看。
賞析:
這首詩中的“位卑未敢忘憂國”一句,同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相近,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它的主旨就是熱愛祖國。它總結了中華民族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揭示了人民與國家的血肉關系,成為流傳久遠的千古名句。
《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
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
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
多炙為隨年。
經(jīng)事還諳事,
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
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
賞析:
詩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對白居易的關于“老”的看法頗有同感。一二句寫“顧老”是人之常情,人們誰都顧慮衰老,老了就沒有人憐惜。接著四句進一步交代了“顧老”的原因,詩人用形象的語言作了描繪:因為衰老,身體一天天消瘦,腰帶要不斷地緊縮,頭發(fā)漸漸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書卷廢置不看,是為了保護眼睛;經(jīng)常用艾灸,是為了延年益壽。
這首詩前后兩段一反一正,轉折自然,很有辯證的觀點和說服力量。最后兩句尤為精辟,實為警策之語,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勵。
《南園》
唐.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賞析:
詩人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里詩人又不用陳述句而用設問句,牢騷的意味顯得更加濃郁??雌饋?,詩人是從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入沉郁哀怨,既見出反襯的筆法,又見出起伏的節(jié)奏,峻急中作回蕩之姿。就這樣,詩人把自己復雜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在詩歌的節(jié)奏里,使讀者從節(jié)奏的感染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