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詞《峨眉山月歌》賞析

字號: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早年出蜀時的一首思鄉(xiāng)之作,描寫了作者一路乘船時的心情和所見夜景,抒發(fā)了對故鄉(xiāng)的深深思念和留戀不舍之情。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李白的詩詞《峨眉山月歌》,歡迎閱讀!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賞析】
    全詩從“峨眉山月”開始寫起。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是四川最有名的旅游景點,詩人李白又是蜀人,所以“峨眉山月”就是詩人的故鄉(xiāng)之月。而自古以來月就是愁,尤其是鄉(xiāng)愁的代表,所以說,詩的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淡淡的憂愁?!鞍胼喦铩秉c出了離蜀的時令,即是在萬物凋零的秋天?!鞍胼啞逼鋵嵤钦f“峨眉山月”,作者卻說“半輪秋”,用“半輪”來形容秋天,強(qiáng)調(diào)了秋天的月色之美,又反襯出月色下的秋景迷人。月只有“半輪”,并不是滿月,具有一種殘缺遺憾之美,詩人離家出游,心里難免有種淡淡的失落?!坝叭肫角冀鳌?,平羌即是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其源自四川蘆山,流經(jīng)樂山匯入岷江。流動的平羌江面上,倒映著月亮皎潔的影子。這句出現(xiàn)了兩個動詞,“入”和“流”,兩個動詞構(gòu)成連動式謂語,形容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其實月影并沒有流動,只是作者所乘的船在動,所以會有這種錯覺,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還暗示了秋夜行船之事。前兩句,一靜一動,動靜結(jié)合,寫出了蜀地優(yōu)美的景色,空靈巧妙。
    擴(kuò)展閱讀:李白的詩詞思想
    盛唐國力強(qiáng)盛,多數(shù)士人渴望建功立業(yè)。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的功業(yè)自許,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實現(xiàn)“談笑安黎元”、“終與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上李邕》)。他希望能像姜尚輔佐明君,像諸葛亮興復(fù)漢室。《梁甫吟》《讀諸葛武侯傳抒懷》《永王東巡歌》《行路難》(其二)都反映了他的這類思想。
    李白覺得憑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對于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quán)豪勢要,他投以強(qiáng)烈的鄙視,表現(xiàn)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愿阿諛奉迎,也不屑于與俗沉浮?,F(xiàn)實的黑暗使他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tài)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其表現(xiàn)方式或縱酒狂歌,尋仙學(xué)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于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謠》),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fēng)云,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蕩滌萬物,席卷一切,表現(xiàn)了詩人桀驁不馴的性格和沖決羈絆的強(qiáng)烈愿望。
    這是李白對社會的憤怒抗?fàn)帲撬涯婢竦闹匾w現(xiàn)。他反對玄宗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揭露將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驕縱,宦官權(quán)勢炙手可熱……通過對政事綱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實地觀察,李白以詩人的敏感,洞幽燭微,在當(dāng)時詩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禍亂將作。“安史之亂”爆發(fā),他的愛國熱情因此升華,擺脫了用藏出處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愛國內(nèi)涵,并富于社會意義和時代特征。《古風(fēng)》其三、十五、二十四、三十九等都對社會現(xiàn)實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擴(kuò)展閱讀:李白的人物評價
    杜甫:“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保ā都睦钍锥崱罚?BR>    杜甫:“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
    辛棄疾:“當(dāng)年宮殿賦昭陽,豈信人間過夜郎。明月入江依舊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尋飯顆山頭伴,卻趁汨羅江上狂。定要騎鯨歸汗漫,故來濯足戲滄浪?!保ā稇浝畎住罚?BR>    杜甫:“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
    賀知章:“謫仙”(《本事詩》)。
    魏顥:“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許多文人都對李白有著很高的評價。
    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fēng)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后》)
    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保ā墩{(diào)張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BR>    楊升庵:李太白為古今詩圣。(《周受庵詩選序》)
    嚴(yán)羽:李、杜二公,正不當(dāng)優(yōu)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太白《夢游天姥吟》《遠(yuǎn)別離》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車行》《垂老別》等,太白不能作。論詩以李、杜為準(zhǔn),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少陵詩法如孫吳。太白詩法如李廣。(《滄浪詩話》)
    王世貞:五七言絕句,李青蓮、王龍標(biāo)最稱擅場,為有唐絕唱。少陵雖工力悉敵,風(fēng)韻殊不逮也。(《藝苑卮言》)
    傅若金: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詩自為一體。子美學(xué)優(yōu)才贍,故其詩兼?zhèn)浔婓w,而植綱常系風(fēng)化為多,三百篇以后之詩,子美其集大成也。(《清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