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一紅色活動方案 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方案篇一
愛國主義(包括革命傳統(tǒng)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國培養(yǎng)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
但是,在目前學校的教育體系中,我們過分地強調了學生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的基礎應用能力,而往往忽視了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給我們學生的價值觀、責任感、使命感教育帶來了諸多的不良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在校園開始橫行,因此,重塑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樹立愛國主義教育在學校德育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已經(jīng)成了當前學校德育教育的當務之急。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認識,我們學校經(jīng)過慎重考慮,決定在全體學生中重啟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新時期青少年道德教育,并將這一設想納入學校的中長期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
我們認為,愛國主義教育針對當前青少年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況具有振聾發(fā)聵的警醒作用,如何加強、改進、創(chuàng)新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已經(jīng)成為新時期學校教育體系下德育教育需要探索和突破的核心內容。為了持續(xù)有效的推進學校的德育教育,抓好學校特色工作,打響我校紅色教育的品牌,將紅色教育向縱深推進,使紅色教育能在我校扎根、開花乃至結出碩果,扎扎實實地創(chuàng)出成效,特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擬定了該方案。
組長:xxx力(校長):負責學校層面紅色教育的統(tǒng)籌工作副組長:施國華(副校長)王小敏(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協(xié)同學校各部門,具體負責紅色教育在學校的具體實施。
組員:
1、各班中隊輔導員:負責紅色教育內容在本中隊的具體實施,并做好班級紅色教育的資料收集整合。
2、盧建陽(辦公室主任)趙岳相(教導處干事):負責紅色教育的影像記錄、新聞報道撰寫。
3、林升(總務主任):活動后勤保障、器材準備。
目前,學校都在大力進行和諧校園建設。和諧校園是以和衷共濟、內和外順,協(xié)調發(fā)展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模式,是以校園為紐帶的各種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協(xié)調,整體優(yōu)化的育人氛圍,是學校教育各子系統(tǒng)及各要素間的協(xié)調運轉,是學校與社會互動、教與學相長、自然與人文共融、學校各項事業(yè)協(xié)調發(fā)展的整體效應。我們把開展學校紅色教育與建設和諧校園有機結合,我們認為開展紅色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而和諧校園的構建又能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提供絕佳的外部環(huán)境。
六一紅色活動方案 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方案篇二
——“游紅色教育基地“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0周年,為隆重紀念黨的90華誕,深情回顧黨的光輝歷程,鄂情謳歌黨的豐功偉績,進一步加強學校黨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積極營造愛校、愛黨、愛國的濃厚校園文化氛圍,我系聯(lián)合院黨委組織部、宣傳部開展慶祝建黨九十周年系列活動。
二、活動目的:舉辦本次活動,主要是讓藝術系黨員發(fā)展對象觀武漢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了解武漢的革命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凝聚力,同時還可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強各同學的友誼,豐富研究生的日常生活。
三、參加人員:藝術系全體大一黨員發(fā)展對象
四、主辦單位:武漢語言文化職業(yè)學院藝術系
五、活動進行時間:待定
六、活動地點:武漢革命博物館 武漢市革命博物館位于武昌紅巷13號。2000年11月由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舊居紀念館、陳潭秋烈士紀念館和武昌起義門管理所合并,組建武漢市革命博物館,辦公地點在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內,負責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武昌毛澤東舊居、陳潭秋烈士早期活動舊址及武昌起義門舊址的管理、保護和對外開放;負責武漢地區(qū)近現(xiàn)代文物的征集、保護、展示、研究及武漢近現(xiàn)代史的研究;負責舉辦反映重大革命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專題展覽。
七、具體安排:
1.早上8:30在圖書館門口集合,乘坐安排的車武漢革命博物館,車程大概一個小時。
2.9:30——12:30,參觀開始參觀過程大約三小時
3.12:30——14:30,到附近的戶部巷參觀,并自行解決午餐。
4.14:30——15:00,集合返校
八、注意事項:
1.要有嚴格紀律觀念和時間觀念
2.要有團隊精神,服從管理
3.要一切聽從老師的安排
4.不隨便掉隊,不追逐打鬧
5.參觀和導游講解過程保持安靜
九、經(jīng)費預算:
來回車費400元
導游講解費200元
飲用水費60元
合計:660元
2011.04.25 藝術系
六一紅色活動方案 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方案篇三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形象時刻都在影響著學生。學校通過“走進紅色歷史”報告會、“塑紅色課堂”觀摩、“游紅色舊地”、“讀紅色經(jīng)典”等培訓活動,在教師中營造廉潔從教、為人師表、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風氣,培育教師忠誠奉獻、勤勞吃苦、團結友善、光明磊落的精神,挖掘、傳承和弘揚紅色校園精神,讓教師志存高遠,神采奕奕,敢與強的比、敢跟高的攀,既能教書,更會育人。讓教師充分利用校本和社會區(qū)域資源,深挖學科教材與德育內容的結合點,巧妙地把革命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有機地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去,使“紅色精神”通過課堂,逐漸進入學生的心田,潛移默化地納入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過程之中。
針對確立的紅色教育主題,我們將重新設計校園文化,將校園里、走廊中、教室內全部以紅色人物的事跡介紹、革命故事為主題,做全面的展示,營造濃厚的紅色教育氛圍。
1、聽革命故事。每學期,學校都請老干部、老革命軍人到學校為孩子們講述革命故事,回憶當年的腥風血雨,訴說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讓一個個動人的革命故事,化作對孩子的無聲教育,滋潤孩子的心靈。
2、看紅色影片。學校充分發(fā)揮遠程教育資源和網(wǎng)絡資源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課外活動或班會時間觀看以革命戰(zhàn)爭為題材的紅色影片;或者讓教師以布置作業(yè)的方式,讓學生在家觀看紅色電視或電影。
3、唱紅色歌曲。學校利用音樂課、課前5分鐘等時間,舉行校園紅歌會,教唱紅色歌曲。
4、讀紅色書籍。學校為學生提供反映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故事書、小說、詩歌、回憶錄等書籍讓學生閱讀,從而剛感受革命先輩的集體主義、革命樂觀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5、祭革命烈士墓。每年清明節(jié),學校都組織學生到陳店烈士陵園進行祭掃活動,讓少先隊員獻上最誠摯的敬禮,并擦拭墓碑,清除墓碑周圍的雜草,激發(fā)學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建設祖國”的理想信念。
6、網(wǎng)上祭英烈。通過網(wǎng)上祭英烈教育,讓學生或說、或寫、或做,感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紅色精神。
7、編紅色教材。為使紅色教育制度化,有成效,學校將組織人員編寫以紅色教育為題材的校本課程。
以上7方面的系列活動,我們將力爭通過團隊活動中引導、學科課堂中滲透、常規(guī)管理中深化、課程學習中強化、日常生活中內化、校園文化中熏陶等途徑來完成。
六一紅色活動方案 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方案篇四
以深入開展學“四史”教育實踐活動暨熱烈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以大興社區(qū)黨總支深入開展“學四史、守初心、擔使命”主題實施方案為依據(jù),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社會發(fā)展要求,不斷加強多種形式的學習,更好提升我社區(qū)黨員及班子骨干成員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推進大興社區(qū)又好又快發(fā)展。特赴山東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瞻仰紅色教育基地,掀起學“四史”建設新社區(qū)的學習高潮。根據(jù)活動部署,我社區(qū)黨總支將于2021年4月3日,組織全體黨員(含積子、發(fā)展對象)、先進典型、居民代表、社區(qū)干部,參加瞻仰活動。
黨總支書記帶隊、人員編組、精心組織、強化措施、暢通信息,確?;顒有Ч蛥⒓尤藛T人身財產(chǎn)安全。
根據(jù)社區(qū)實際情況,本次學習活動,由社區(qū)統(tǒng)一組織,報請鎮(zhèn)領導批準,銜接瞻仰教育基地,參加人員主動錘煉黨性,永葆初心、不忘使命。
(一)2021年4月3日,瞻仰為期1天。
(二)早晨7:00,參見人員統(tǒng)一在居委會門前廣場統(tǒng)一集中乘車,途徑三莊鎮(zhèn)“程道口紅色教育基地”。
(三)中午統(tǒng)一就餐,禁止飲酒。
(四)下午7:00,車輛到達居委會門前,自行解散。
(一)三莊鎮(zhèn)“程道口紅色教育基地”、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
(二)敬獻花籃,寄托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敬仰之情。
(三)對紀念碑三鞠躬,表達無盡哀思和崇高敬意。
社區(qū)自籌
全體黨員(含積子、發(fā)展對象)145名、先進典型、居民代表、社區(qū)干部、醫(yī)務室人員1名(攜帶常用急救藥品)。
(一) 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走過場,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二) 統(tǒng)一行動,服從安排,聽從指揮,不得擅自離隊并保持通訊暢通。
(三) 采取自愿參加原則。
(四) 瞻仰現(xiàn)場禁止嬉笑打鬧、抽煙,統(tǒng)一就餐期間禁止飲酒。
六一紅色活動方案 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方案篇五
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趣,把紅色文化引進校園、走進課堂、走入學生的心靈,積極營造紅色氛圍,把紅色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用紅色文化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我校開展紅色教育系列活動。出生在和平年代,弘揚民族精神,已然不需要我們如革命先烈般在戰(zhàn)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但是革命先烈的種種精神,我們不能忘懷。我校將分五個階段,從不同角度,培養(yǎng)學生樹立理想,勤儉節(jié)約,謙虛謹慎,不怕困難,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的精神。
(一)培養(yǎng)學生樹立理想,堅定信念的精神。
(二)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
(三)培養(yǎng)學生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的精神。
(四)培養(yǎng)學生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精神。
(五)培養(yǎng)學生勇于受挫,敢于擔當?shù)木瘛?BR> (一)前期宣傳工作
1、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引導學生學習革命先烈的愛國精神。
2、校園廣播臺播放紅色歌曲。
3、學生通過書籍、網(wǎng)絡收集紅色文化故事,紅色名言。
4、學生創(chuàng)作紅色教育題材手抄報、黑板報。
5、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向學生普及紅色文化知識。
(二)中期學習活動
1、組織各年級進行紅色主題演講比賽、辯論賽。
3、組織學生集體觀看紅色電影,閱讀一本革命歷史刊物,寫觀后感。
4、紅色教育知識競賽。
5、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組織新團員入團宣誓儀式,寫活動心得體會。評選優(yōu)秀觀后感在升旗儀式時國旗下講話全校師生學習。
6、組織學生義務勞動,參與愛心幫助等活動,寫活動感受。
7、學生創(chuàng)作紅色教育題材手抄報、黑板報,櫥窗展示評比。
(三)后期總結活動
1、活動資料的積累與整理工作。
2、學生的書面心得體會。
1、全校師生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統(tǒng)一思想,真正領會樹立理想,勤儉節(jié)約,謙虛謹慎,不怕困難,自強不息的精神,把革命傳統(tǒng)教育活動逐步推向高潮,深入開展各項活動。
2、各班級要挖掘資源、創(chuàng)新形式。結合時代特征,根據(jù)自身實際,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積極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切實增強活動的實效性。
3、活動中班主任要策劃好、組織好、協(xié)調好,師生共同參與活動,保證活動的實效性。
4、認真總結,及時反饋。在各次活動中,各班級要及時收集開展活動的信息和相應資料,做好重點突出、內容詳盡的報道和宣傳。
六一紅色活動方案 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方案篇一
愛國主義(包括革命傳統(tǒng)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國培養(yǎng)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
但是,在目前學校的教育體系中,我們過分地強調了學生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的基礎應用能力,而往往忽視了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給我們學生的價值觀、責任感、使命感教育帶來了諸多的不良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在校園開始橫行,因此,重塑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樹立愛國主義教育在學校德育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已經(jīng)成了當前學校德育教育的當務之急。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認識,我們學校經(jīng)過慎重考慮,決定在全體學生中重啟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新時期青少年道德教育,并將這一設想納入學校的中長期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
我們認為,愛國主義教育針對當前青少年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況具有振聾發(fā)聵的警醒作用,如何加強、改進、創(chuàng)新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已經(jīng)成為新時期學校教育體系下德育教育需要探索和突破的核心內容。為了持續(xù)有效的推進學校的德育教育,抓好學校特色工作,打響我校紅色教育的品牌,將紅色教育向縱深推進,使紅色教育能在我校扎根、開花乃至結出碩果,扎扎實實地創(chuàng)出成效,特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擬定了該方案。
組長:xxx力(校長):負責學校層面紅色教育的統(tǒng)籌工作副組長:施國華(副校長)王小敏(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協(xié)同學校各部門,具體負責紅色教育在學校的具體實施。
組員:
1、各班中隊輔導員:負責紅色教育內容在本中隊的具體實施,并做好班級紅色教育的資料收集整合。
2、盧建陽(辦公室主任)趙岳相(教導處干事):負責紅色教育的影像記錄、新聞報道撰寫。
3、林升(總務主任):活動后勤保障、器材準備。
目前,學校都在大力進行和諧校園建設。和諧校園是以和衷共濟、內和外順,協(xié)調發(fā)展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模式,是以校園為紐帶的各種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協(xié)調,整體優(yōu)化的育人氛圍,是學校教育各子系統(tǒng)及各要素間的協(xié)調運轉,是學校與社會互動、教與學相長、自然與人文共融、學校各項事業(yè)協(xié)調發(fā)展的整體效應。我們把開展學校紅色教育與建設和諧校園有機結合,我們認為開展紅色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而和諧校園的構建又能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提供絕佳的外部環(huán)境。
六一紅色活動方案 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方案篇二
——“游紅色教育基地“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0周年,為隆重紀念黨的90華誕,深情回顧黨的光輝歷程,鄂情謳歌黨的豐功偉績,進一步加強學校黨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積極營造愛校、愛黨、愛國的濃厚校園文化氛圍,我系聯(lián)合院黨委組織部、宣傳部開展慶祝建黨九十周年系列活動。
二、活動目的:舉辦本次活動,主要是讓藝術系黨員發(fā)展對象觀武漢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了解武漢的革命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凝聚力,同時還可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強各同學的友誼,豐富研究生的日常生活。
三、參加人員:藝術系全體大一黨員發(fā)展對象
四、主辦單位:武漢語言文化職業(yè)學院藝術系
五、活動進行時間:待定
六、活動地點:武漢革命博物館 武漢市革命博物館位于武昌紅巷13號。2000年11月由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舊居紀念館、陳潭秋烈士紀念館和武昌起義門管理所合并,組建武漢市革命博物館,辦公地點在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內,負責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武昌毛澤東舊居、陳潭秋烈士早期活動舊址及武昌起義門舊址的管理、保護和對外開放;負責武漢地區(qū)近現(xiàn)代文物的征集、保護、展示、研究及武漢近現(xiàn)代史的研究;負責舉辦反映重大革命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專題展覽。
七、具體安排:
1.早上8:30在圖書館門口集合,乘坐安排的車武漢革命博物館,車程大概一個小時。
2.9:30——12:30,參觀開始參觀過程大約三小時
3.12:30——14:30,到附近的戶部巷參觀,并自行解決午餐。
4.14:30——15:00,集合返校
八、注意事項:
1.要有嚴格紀律觀念和時間觀念
2.要有團隊精神,服從管理
3.要一切聽從老師的安排
4.不隨便掉隊,不追逐打鬧
5.參觀和導游講解過程保持安靜
九、經(jīng)費預算:
來回車費400元
導游講解費200元
飲用水費60元
合計:660元
2011.04.25 藝術系
六一紅色活動方案 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方案篇三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形象時刻都在影響著學生。學校通過“走進紅色歷史”報告會、“塑紅色課堂”觀摩、“游紅色舊地”、“讀紅色經(jīng)典”等培訓活動,在教師中營造廉潔從教、為人師表、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風氣,培育教師忠誠奉獻、勤勞吃苦、團結友善、光明磊落的精神,挖掘、傳承和弘揚紅色校園精神,讓教師志存高遠,神采奕奕,敢與強的比、敢跟高的攀,既能教書,更會育人。讓教師充分利用校本和社會區(qū)域資源,深挖學科教材與德育內容的結合點,巧妙地把革命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有機地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去,使“紅色精神”通過課堂,逐漸進入學生的心田,潛移默化地納入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過程之中。
針對確立的紅色教育主題,我們將重新設計校園文化,將校園里、走廊中、教室內全部以紅色人物的事跡介紹、革命故事為主題,做全面的展示,營造濃厚的紅色教育氛圍。
1、聽革命故事。每學期,學校都請老干部、老革命軍人到學校為孩子們講述革命故事,回憶當年的腥風血雨,訴說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讓一個個動人的革命故事,化作對孩子的無聲教育,滋潤孩子的心靈。
2、看紅色影片。學校充分發(fā)揮遠程教育資源和網(wǎng)絡資源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課外活動或班會時間觀看以革命戰(zhàn)爭為題材的紅色影片;或者讓教師以布置作業(yè)的方式,讓學生在家觀看紅色電視或電影。
3、唱紅色歌曲。學校利用音樂課、課前5分鐘等時間,舉行校園紅歌會,教唱紅色歌曲。
4、讀紅色書籍。學校為學生提供反映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故事書、小說、詩歌、回憶錄等書籍讓學生閱讀,從而剛感受革命先輩的集體主義、革命樂觀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5、祭革命烈士墓。每年清明節(jié),學校都組織學生到陳店烈士陵園進行祭掃活動,讓少先隊員獻上最誠摯的敬禮,并擦拭墓碑,清除墓碑周圍的雜草,激發(fā)學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建設祖國”的理想信念。
6、網(wǎng)上祭英烈。通過網(wǎng)上祭英烈教育,讓學生或說、或寫、或做,感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紅色精神。
7、編紅色教材。為使紅色教育制度化,有成效,學校將組織人員編寫以紅色教育為題材的校本課程。
以上7方面的系列活動,我們將力爭通過團隊活動中引導、學科課堂中滲透、常規(guī)管理中深化、課程學習中強化、日常生活中內化、校園文化中熏陶等途徑來完成。
六一紅色活動方案 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方案篇四
以深入開展學“四史”教育實踐活動暨熱烈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以大興社區(qū)黨總支深入開展“學四史、守初心、擔使命”主題實施方案為依據(jù),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社會發(fā)展要求,不斷加強多種形式的學習,更好提升我社區(qū)黨員及班子骨干成員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推進大興社區(qū)又好又快發(fā)展。特赴山東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瞻仰紅色教育基地,掀起學“四史”建設新社區(qū)的學習高潮。根據(jù)活動部署,我社區(qū)黨總支將于2021年4月3日,組織全體黨員(含積子、發(fā)展對象)、先進典型、居民代表、社區(qū)干部,參加瞻仰活動。
黨總支書記帶隊、人員編組、精心組織、強化措施、暢通信息,確?;顒有Ч蛥⒓尤藛T人身財產(chǎn)安全。
根據(jù)社區(qū)實際情況,本次學習活動,由社區(qū)統(tǒng)一組織,報請鎮(zhèn)領導批準,銜接瞻仰教育基地,參加人員主動錘煉黨性,永葆初心、不忘使命。
(一)2021年4月3日,瞻仰為期1天。
(二)早晨7:00,參見人員統(tǒng)一在居委會門前廣場統(tǒng)一集中乘車,途徑三莊鎮(zhèn)“程道口紅色教育基地”。
(三)中午統(tǒng)一就餐,禁止飲酒。
(四)下午7:00,車輛到達居委會門前,自行解散。
(一)三莊鎮(zhèn)“程道口紅色教育基地”、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
(二)敬獻花籃,寄托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敬仰之情。
(三)對紀念碑三鞠躬,表達無盡哀思和崇高敬意。
社區(qū)自籌
全體黨員(含積子、發(fā)展對象)145名、先進典型、居民代表、社區(qū)干部、醫(yī)務室人員1名(攜帶常用急救藥品)。
(一) 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走過場,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二) 統(tǒng)一行動,服從安排,聽從指揮,不得擅自離隊并保持通訊暢通。
(三) 采取自愿參加原則。
(四) 瞻仰現(xiàn)場禁止嬉笑打鬧、抽煙,統(tǒng)一就餐期間禁止飲酒。
六一紅色活動方案 紅色教育基地建設方案篇五
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趣,把紅色文化引進校園、走進課堂、走入學生的心靈,積極營造紅色氛圍,把紅色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用紅色文化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我校開展紅色教育系列活動。出生在和平年代,弘揚民族精神,已然不需要我們如革命先烈般在戰(zhàn)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但是革命先烈的種種精神,我們不能忘懷。我校將分五個階段,從不同角度,培養(yǎng)學生樹立理想,勤儉節(jié)約,謙虛謹慎,不怕困難,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的精神。
(一)培養(yǎng)學生樹立理想,堅定信念的精神。
(二)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
(三)培養(yǎng)學生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的精神。
(四)培養(yǎng)學生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精神。
(五)培養(yǎng)學生勇于受挫,敢于擔當?shù)木瘛?BR> (一)前期宣傳工作
1、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引導學生學習革命先烈的愛國精神。
2、校園廣播臺播放紅色歌曲。
3、學生通過書籍、網(wǎng)絡收集紅色文化故事,紅色名言。
4、學生創(chuàng)作紅色教育題材手抄報、黑板報。
5、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向學生普及紅色文化知識。
(二)中期學習活動
1、組織各年級進行紅色主題演講比賽、辯論賽。
3、組織學生集體觀看紅色電影,閱讀一本革命歷史刊物,寫觀后感。
4、紅色教育知識競賽。
5、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組織新團員入團宣誓儀式,寫活動心得體會。評選優(yōu)秀觀后感在升旗儀式時國旗下講話全校師生學習。
6、組織學生義務勞動,參與愛心幫助等活動,寫活動感受。
7、學生創(chuàng)作紅色教育題材手抄報、黑板報,櫥窗展示評比。
(三)后期總結活動
1、活動資料的積累與整理工作。
2、學生的書面心得體會。
1、全校師生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統(tǒng)一思想,真正領會樹立理想,勤儉節(jié)約,謙虛謹慎,不怕困難,自強不息的精神,把革命傳統(tǒng)教育活動逐步推向高潮,深入開展各項活動。
2、各班級要挖掘資源、創(chuàng)新形式。結合時代特征,根據(jù)自身實際,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積極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切實增強活動的實效性。
3、活動中班主任要策劃好、組織好、協(xié)調好,師生共同參與活動,保證活動的實效性。
4、認真總結,及時反饋。在各次活動中,各班級要及時收集開展活動的信息和相應資料,做好重點突出、內容詳盡的報道和宣傳。

